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王正宜(2011),服務品質、遊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金門
地區民宿業為例,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金
門縣。
2.王戰野(2007),民宿經營的鄉野性建構-以鄉村之家民宿聯誼會為
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
3.王麗娟,謝文豐(2000),生態保育。臺北:揚智,23。
4.王鑫(2000)。生態旅遊與永續旅遊,推動永續生態觀光研討會實錄,25-37。
5.台北市動物保護處(2015),物種保育、棲地復育、物種多樣性。
6.金潔愉(2017),民宿經營模式之研究-以無米樂荷蘭井湧泉民宿為例,南
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7.左顯能(1993),生態觀光之發展策略,戶外遊憩研究,6(4),25-34。
8.江佳穎(2016),海洋生態保育認知、態度與行為之社會階層分析-以新北
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9.江大樹、鄭健雄、曾士瑋、林劭潔(2009),觀光民宿管理之政府職能
與角色分析。行政院研考會委託之專題研究報告(編號
: RDEC-TPG-098-003)。行政院 研考會。
10.林梓聯(2001),臺灣的民宿。農業經營管理會訊。27,3-5。
11.林鴻忠(2002),向森林走去–生態旅遊之基本理念與推廣策略。大自然
,75,72-77。
12.林宴州(2003),玉山國家公園步道遊憩承載量及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
國家公園學報,13卷2期,27-48頁。
13.林佩璇(1992),台灣省國立高級職業學校合作學習實驗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4.林奕均(2005),民宿關係品質模式之研究。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未出版
碩士論文,臺中市。
15.江冠明(2012),民宿經營管理-民宿策略面面觀。新北市:華立圖書。
16.宋秉明(1995),觀光學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17.行政院(201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華民國國情簡介,土地與人民。
18.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1),林業建設、生態保育及生物多樣性。
19.吳運全(2001),環境態度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綠島為生態旅遊例
,國立體育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
20.吳宗宏、黃宗成、洪常明(2005),澎湖居民對生態旅遊知覺與發展生態
旅遊態度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3):1-30。
21.吳忠宏(2001),解說在自然保育上的應用。自然保育季刊,36:6-13。
22.李文珍(2008),從寫作中分析學生對灰面鷲的保育概念,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3.李長青(2002),2002年魁北克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會議報告書,行政
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台北。
24.李淑梅(2007),民宿的服務品質,顧客的滿意度及忠誠度之關係研究-
以澎湖地區為例。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澎湖縣。
25.李璟泓(2003),彰化八卦山灰面鵟鷹春季遷徙之年齡區別及族群遷徙模
式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26.汪靜明(2014),台灣今後生態保育方向與作為環境與人,余紀忠文教基
金會。
27.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8),環境資訊中心生態保育專欄。
28.邱亦松(2003),北門國小做好生態保育,康軒版自然。
29.庫曼德(2014),2009年春灰面鵟鷹在臺灣南部的遷移模式,國立屏東
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0.胡幼惠((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31.張有恒(2012),基隆市國小六年級學生新生態典範觀與海洋生態保育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32.張聖儀(2009),蘭嶼在地產業界發展生態旅遊態度與策略聯盟意向探討
。台北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33.馮大明(2014),潮間帶生態保育課程提升國小學童生態保育概念之行動
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4.高崇倫(1998),遊客對國營事業休閒農場遊憩環境體驗之研究-以武陵
農場為例,文化大學觀光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5.曾喜鵬,楊明青(2010),民宿旅遊地意象量表與旅遊地品牌之建構。觀
光休閒學報,16(3),211-233。
36.徐雅芬(2017),生物多樣性保育、生態旅遊認知及生態旅遊滿意度與願
付價格之研究,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
37.黃丹榆(2017),高雄市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生態旅遊滿意度之研究
,專業科目教育學類、國立屏東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38.黃惠雯(2007),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出版社。
39.黃玉蟬(2007),八卦山北端灰面鵟鷹暫棲地植群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40.黃靜如(2014),好客民宿及一般合法民宿其服務品質對行為意圖影響之
研究-以宜蘭民宿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
論文。
41.黃馨儀(2015),利用氣象雷達探討鵟鷹在恆春半島的遷移式,國立屏東
科技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42.陳照旗(2002),北海道歐風民宿。台北市:上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3.陳向明(201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44.蔡淑春(2002),生態保育教案教學對國小三和五年級學童生態保育知識
、態度、行為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
碩士論文。
45.盧秀真(1998),灰面鵟鷹在台灣之數量變化、遷移路徑及夜間棲地分析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46.吳國維(2015),自由行陸客民宿住宿服務內容吸引力之研究-以嘉義縣
民宿為例,景文科技大學觀光休閒學類未出版碩士論文。
47.楊秋霖(2010),探索生態旅遊。台北市:華督文化。
48.楊宏志(1992),生態觀光–一項責無旁貸地推展工作。台灣林業,18(10)
,19-23。
49.楊玉全(2012),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對生態旅遊認知、態度與新環境
典範之研究,大葉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縣。
50.楊冠政(1990),環境價值教育的理論基礎。環境教育季刊,8.3-14。
51.楊政學(2016),研究方法。新北:普林斯頓國際。
52.莊仙姑(2015),探討澎湖民宿業者對好客民宿標章政策之政策順服度,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行銷與物流管理系服務業經營管理未出版碩
士論文。
53.謝旻成(1998),從德國民宿空間居住體驗探討台灣農村傳統三合院住宅
發展民宿空間調整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未出版
碩士論文。
54.莊子慧(2014),澎湖特色民宿經營模式轉型之研究-以澎湖23.5蔚藍
民宿為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55.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 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
56.蕭慶亮(1996),灰面鵟鷹之遷移調查。彰化縣野鳥學會野鳥保育研
究叢刊南路鷹2號。
57.劉吉川(1997),生態觀光與社區發展,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5(3)
,2-8。
58.劉祥興(2007),運動觀光體驗行銷之研究-以獨木舟運動為例,國立體
育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市。
59.賴威任(2002),環境態度、生態觀光認知、人口統計變數對生態觀光產
品選擇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60.簡玲玲(2005),民宿評鑑指標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未
出版碩士論文。
61.羅綸新、王力中(2009),海洋教育課程與教學之資源需求調查。教育資
料與研究雙月刊.89.1-22。
62.邵廣昭(1998),由國際海洋年談台灣的海洋生態保育。科學月刊,348
,978-984。
63.邵廣昭、王惟芬(2008),挑戰海洋盡頭行動議程。臺北市:五南。
64.邵廣昭、鄭又華(2011),愛知目標中的海洋保育是進是退?大自然
季刊,110,56-63。
英文部分
1.Ajzen, I., & Driver, B. L. (1991). Prediction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om behavior, normative, and control belief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eisure Sciences, 13(3), 185-204.
2.Anderson, E. W., & Sullivan, M. W. (1993).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
12(2), 125-143.
3.Anderson,E.W.,&Mittal,V.(2000).Strengthening The satisfaction – profit
chain.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3(2), 107-120.
4.B&BS: A matter of choice.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9(1), 17-21.
5.Bosque, D. R. I., & Martin, S.H.(2008). Tourist satisfaction a cognitive-
affective mode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5(2), 551–573.
6.Ceballos - Lascurain, H (1987).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
Mexico Journal ,January, 13-14.
7.Coltman ,M.M.(1989). Tourism Marketing ,N.Y.: Van Nostrand
Reinhold. Dawson, C. P., & Brown, T. L. (1988).
8.Fennell, D. (2001). A content 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finitions.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4, 403-421.
9.Fisher, R. J., & Price, L. L. (1991). International pleasure travel
motivations and post-vacation cultural attitude chang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 193-208.
10.Hetzer, N.D. (1965). Environment, tourism, culture. Links (July): Reprint
in Ecosphere, 1(2), 1-3.
11.Hunter, Malcolm L. Fundamental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Oxford
: Blackwell Science.1996.
12.Kurt Kutay(1989).New Ethics in A drenture Traval.Buzz Worm.1:p31-36.
13.Meffe, Gary K.; Martha J. Groom. Principle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3rd
. Sunderland Mass: Sinauer Associates. 2006.
14.McClure.H.E(1974)Migration and survival of birds of Asia U.S. Army
Medical component,South 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Medical Project,Bangkok,Thailand.
15.Staley, L. (2007). Why do governments hate bed and breakfasts?
16.Review-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s, 59(1), 33-35.
17.Sherry, J. E. H. (1993). The legal status of bed-and-breakfast
operations.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 34(2), 12-14.
18.Soule ME; Soule, Michael E. What is Conservation Biology. Bio
Science (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1986,
19.Soule, Michael E. Conservation Biology: The Science of Scarcity
and Diversity. Sinauer Associates. 1986
20.Wilcox, Bruce A.; Soule, Michael E.; Soule, Michael E. Conservation biology
: an evolutionary-ecological perspective. Sunderland, Mass: Sinauer Associates. 1980.
21.Ziffer,K.(1989),Ecotourism :The uneasy alli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