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方韻(2012)。大學生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內容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4)。教學原理。台北:心理。
王雅婷(2011)。討論教學法對永續發展概念融入國中地理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雄市。江沂洛(2014)。運用小紅帽自製遊戲式學習教材探討防治性騷擾議題之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吳秀碧主編(2001)。角色扮演在輔導上的應用。台北:教育部。
吳勝儒(2007)。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學生性侵害防治教育學習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吳就君(1998)。國小學童防範性侵害自我保護教育課程設計。學生輔導,57,146-156。
吳裕益(2013)。後設分析。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上課講義,高雄市。
李佩珊、陳香廷、洪瑞兒(2018)。發展「性騷擾防治旁觀者教學課程」及實施成效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3),1-35。
周玫君、吳勝儒、唐紀絜、莊育芬(2009)。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學生性侵害防治教育學習效果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7(2),80-93。
林玉玫(2002)。性別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性別知識、性別態度與自我保護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台南市。林妙香、林淑莉(1994)。互動式多媒體性教育教學教學方案對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階段智能障礙學生性知識的學習成效。特殊教育季刊,126,17-33。
林依潔(2014)。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高職特教班原住民學生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與自我保護課程教學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林雨壕(2017)。情境式遊戲教材輔助國小性騷擾與性侵害防治課程學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林淑芳(2004)。四小時,教什麼?--國小中年級性侵害防治課程內涵之探討。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6,118-124。
林進材(2004)。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林進材(2007)。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林寶山(1996)。討論教學的技巧。台北:師大書苑。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
祁好君(2010)。以親子學習單推廣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教育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祁好君、林明傑、劉俊良(2011)。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親子學習單之成效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7(1),13-46。
施俊名(2013)。後設分析spss整合程式。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所上課講義,高雄市。
洪玉真(2009)。以多媒體教學方案對特教學校高職部學生自我保護概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胡雅各、林千惠(2012)。高職特教班性侵害防治教學成效之研究。臺灣性學學刊,18(2),1-30。
晏涵文、李蘭、白瑞聰、林燕卿(1992a)。幼稚園至國小六年級學生、家長及教師對實施性侵害防治教育內容需求研究。衛生教育雜誌,13,1-17。
晏涵文、李蘭、白瑞聰、林燕卿(1992b)。國一至高三學生、家長及教師對實施性侵害防治教育內容之需求研究。衛生教育雜誌,13,1-17。
馬信行(1998)。教育科學研究法。臺北:五南。
馬信行(2007)。後設分析之方法論問題之探討。量化研究學刊,1,170-183。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8 年 11月30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5014/
張村語(2013)。人身安全保護及性侵害防治多媒體教材對高職特教班學生自我保護概念之實施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淑敏、宋惠娟、秦毛漁(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性侵害防治課程教學效果之研究。慈濟護理雜誌,3(3),79-87。
張雯雯(2015)。繪本教學在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性侵害防治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張嘉文(2013)。性侵害防治課程對國中特教班學生預防性侵害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嘉義市。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1997)。性侵害防治教育綱要總體參考架構。2018 年 11月30日,取自https://www.gender.edu.tw/web/index.php/m3/m3_02_01?sid=32
許丞毓(2013)。臺灣近十年性教育教學成效之後設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許貝珮(2011)。三位國中教師在性侵害防治課程的實踐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許凱鈞(2005)。同儕性教育方案實施成效之研究─以高雄縣某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郭乃華(2009)。多元媒體輔助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郭孟芳(2010)。以親子學習單實施性侵害防治宣導之研究—以雲林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陳金瑟(1999)。師院生《兒童性侵害防治》教學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陳若璋(2000)。性侵害死角待補強。國魂,654,23-26。
陳惠美(1994)。互動式科技在博物館展示教育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16,36-44。報告(編號:SF544.7/6099),台北市:教育部。
曾杉圳(2004)。國小六年級學生性侵害防治課程效果--以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馮嘉玉(2011)。國中校園霸凌防治教學計畫~含同儕性騷擾防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黃素英(2007)。預防性侵害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預防性侵害知識、態度及自我效能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黃寶園(2004)。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在教學研究中之應用。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舉辦之「新世紀的教學研究與方法」研討會,台北市。
楊靜昀、張彩秀、晏涵文、劉潔心(2012)。戲劇教育教學於國小高年級學生性知識、性態度、性健康生活技能及自我效能之效果探討-以南投縣國小為例。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7,1-22。
葉炳成(2004)。性侵害防治教育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性侵害防治知識與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廖遠光(2012)。後設分析的設計與實施。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演講稿,高雄市。
劉文英(2014)。比較採用實境訓練與角色扮演訓練的性侵害防治課程對智能障礙高職女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提升成效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14(1),63-92。
劉兆湲(2011)。探討「人身安全保護及性侵害防治」教材對高職特教班學生之性教育教學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蔡宛純(2003)。兩性平等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班級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蔡飴倖(2006)。國小五年級兒童性教育課程教學方案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衛生福利部(2017)。性侵害事件通報案件統計。2018 年 11月30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2982-113.html
鄭淑貞(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性教育教學教學之評價一 以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臺灣性學學刊,13(2),33-44。
鄭淑負、李嘉雯、張淑敏、莊美華(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性教育教學教學之評價一 以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台灣性學學刊,13(2),33-44。
盧姿里(2000)。性侵害防治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性知識及性態度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賴祥慶(2010)。表達性藝術活動融入高中性侵害預防教育對強暴迷思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魏慧美、鄭景芸、吳和堂(2013)。性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生性態度影響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34,21-42。
羅燦煐(2004)。各級中小學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之評鑑研究。教育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
嚴惠君(2006)。國中實施「性騷擾防治課程」成效之研究----以彰化縣福興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York: General Learning Press.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 122-147.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Bandura, A. (200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n agentive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 1-26.
Chew, F., Palmer, S., Slonska, Z., & Subbiah, K. (2002). Enhancing health knowledge. Health beliefs ,and health behavior in poland through a health promoting television program series.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7, 179-196.
Cochran, W. G. (1954). The combination of estimates from different experiments. Biometrics, 10, 101-129.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 ed.).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ooper, H. M. (1989). Integrating research: A guide for literature reviews (2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Glanz, K., Lewis, F. M., & Rimer, B. K. (1990).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 California: Jossey-Bass.
Glass, G. V. (1976). Primary, secondary,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er, 5, 3-8.
Hedges, L. V. (1982). Estimation of effect size from a series of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2(2), 490-499.
Hedges, L. V., & Olkin, I. (1985).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meta-analysis.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Kilander, H. F. (1970). Sex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Toronto: The Macmillan Company.
Raudenbush, S. W., & Bark, A. S. (2002).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 (2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Rosenstock, I. M., Strecher, V. J., & Becker, M. H. (1998).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health belief model.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6(3), 290-296.
Rosenthal, R. (1991). Effect sizes: Pearson''s correlation, its display via the BESD, and alternative indi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10), 1086-1087.
Rosenthal, R., & Rubin, D. (1982). A simple, general purpose display of magnitude of experiment effec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4, 166-169.
SIECUS (1991). Guideline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Kindergarten-12th grade. School Psychology, 31(2), 281-292.
Stephenson, J. M., Oakley, A., Johnson, A. M., Forrest, S., Strange, V., & Charleston, S. (2003). A school-bas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eer-led sex education in Engla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24, 64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