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連晧葳(2013)。企業形象、知覺價格、服務品質對顧客終身價值之影響性研究-以保險業之消費者動機與產品訊息為干擾變數。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蔡采育(2013)。銀行行員房貸壽險行銷意願之探討。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論文。3.游賦(2015)。中年之個人因素及家人關係品質對其生活感受之影響。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4.黃聖茹、張智雄(2010)。體驗行銷、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以L品牌服飾為例。服務業管理評論,(8),31-53。
5.吳瑞仁(2012)。探討消費者對房貸壽險之認知與購買意願。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論文。6.潘金生等著。現代金融通論。華藝出版社,1999.07。
7.金雪軍、陳杭生等著。橋隧模式:架通信貸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創新型貸款擔保運作模式。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05月第1版。
8.吳玉鳳(2008)。信用保障債務團體保險透過電話行銷並於線上成交之可行性及適法性,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研究報告。
9.鄒心凱(2002)。利率變動對銀行營運績效的影響:以台灣地區銀行為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10.林海鵬(2007)。影響顧客購買保險因素之研究-以銀行保險為例。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論文。11.許淑芬(2016)。影響房屋擔保貸款者購買房貸壽險因素的探討。國立屏東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12.陳新發(2014)。購屋者購買房貸壽險因素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13.石偉揚(2010)。圖書出版社網路行銷策略與顧客購買意願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14.陳麗玲(2017)。幼兒園之品牌權益、服務氣候與家長購買意願之關聯性研究-以顧客價值為中介效果。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事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15.林興郎(2002)。有效創造忠誠顧客關鍵因素之研究-以西式速食店經營為例。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16.蔡思瑩(2017)。房貸壽險認知、知覺風險與投保意願之關聯性研究。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7.邱皓政(2006)。結構方程模式:LISRE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18.張景盛等人,品牌形象與顧客滿意對再購意願之影響:以台灣啤酒為例,正修學報,第23期,頁197-210,2010。
19.劉祥熹等人,從關係價值與關係品質觀點探討品牌形象對消費者滿意度與忠誠度之影響:臺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為例,管理學報,第27卷第3期,頁225-245,2010。
20.林建煌,行銷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21.王姿惠等人,產品屬性、品牌形象、消費情境影響滿意度之研究:以具認驗證標章之生鮮農產品為例,農業推廣文彙,第57輯,頁39-58,2012。
22.溫慕壵(2014)二版。行銷金三角,頁76-193。
23.張文娟、蔡進發、廖敏秀(2008)。影響消費者對牛樟芝產品購買意願因素之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第二卷第四期。
24.徐而柔(2011)。智慧型手機品牌權益對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5.金谷(2016)。家居賣場體驗行銷策略、顧客價值、價格敏感度對購買意願之影響-以中國大陸IKEA宜家家居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6.李玟萱(2015)。口碑行銷與顧客價值及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 -以金門一條根店為例。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學系碩士論文。二、英文部份
1.Holbrook, (2006), Consumption Experience, Customer Value, and Subjective Personal Introspection: An Illustrative Photographic Essay,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9(6), 714-725.
2.Spears, N., & Singh, S. N. (2004). Measuring attitude toward the brand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Journal of Current Issues and Research in Advertising, 26(2), 53-66.
3.Zeithaml, V. A. and Bitner, M. J.(2000). Integrating customer focus across the firm, services marketing (2nd ed.),New York: McGraw-Hill.
4.Woodruff, R. B.,“Customer Value: 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the Academy Marketing Science 25,no.2 (1997): 139-153.
5.Reichheld, F.F. & Sasser, W.E..,“Zero Defections: Quality Comes to Servic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no.5 (1990): 105-111.
6.Petrick, J.F.,Development of a Multi-dimensional Scale for Measuring the Perceived Value of a Service,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4(2),119-134,2002.
7.Snavely, Keith., 1991, “Marketing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 A Public Policy Model,”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1(4): 311-326.
8.Titman, Lionel., 1995, Marketing in the New Public Sector,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