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45cf:c86b:e393:b18b)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07: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玉臻
研究生(外文):CHEN, YU-CHEN
論文名稱:遊戲式科普知識教案設計
論文名稱(外文):The Design of Game-Based Teaching plan with 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
指導教授:黃明媛黃明媛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MING-YAUNN
口試委員:張庭彰張榮吉黃明媛
口試委員(外文):CHANG, TIN-CHANGCHANG, RONG-CHIHUANG, MING-YAUNN
口試日期:2019-06-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亞洲大學
系所名稱:數位媒體設計學系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8
中文關鍵詞:遊戲式教學互動教學教案設計
外文關鍵詞:game-based teachinginteractive teachinglesson plans desig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以「遊戲式教學」理論為根據,發展國小四年級左右的班級師生使用之遊戲式教案與教具,並選定以科普主題「時間」為置入的學習內容。因應如上目的,於文獻探討階段須對歷史上人類對「時間」定義的演變,以及各類適合上述使用族群的生活實例加以盤整,擇出有別於正式教材的補充知識,再於教案與教具設計階段以「角色扮演」腳本創作、「Bingo Time」團體遊戲的形式,將六個學習內容生物鐘、古生物鐘、古代的計時工具、曆法演進、近代著名的時鐘及與時間相關之藝術帶入,設計本研究設計的遊戲式教案與教具。



關鍵詞:遊戲式教學、互動教學、教案設計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ame-based teaching" to develop game-based lesson plans and teaching aids for teachers and fourth grade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decided to use the 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 "Time" this theme as the learning content.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lesson plans, this study used the literature review stage to discus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definition of "time", as well as various life examples. Increasing knowledge beyond formal textbooks, then in the design phase created forms from the "role-playing" script and "Bingo Time" organized play. And used six learning contents which are biological clock, the paleontological clock, the ancient timing tools, the evolution of the calendar, the famous clock of the modern times and the art related to time to design game-based lesson plans and teaching aids in this study.


Keywords : game-based teach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lesson plans design

章節目錄
摘要 I
謝誌 III
章節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一) 研究目的 6
(二) 研究問題 6
第三節、名詞釋義 7
(一) 遊戲式教學法 7
(二) 遊戲化 7
第貳章、文獻探討 8
一、 遊戲式教學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8
二、 以教育論觀點證實本研究遊戲式教學法可行度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9
三、 數位學習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11
四、 數位遊戲式學習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12
五、 市售數位遊戲之案例分析 13
六、 市售桌上型遊戲之案例分析 20
七、 科學教育運用於數位之相關理論與研究 23
第參章、研究方法與流程 24
第一節、研究方法 25
(一) 生物鐘 25
(二) 古生物鐘 28
(三) 古代的計時工具 29
(四) 曆法 34
(五) 近代著名的時鐘 38
(六) 與時間相關之藝術 40
第二節、研究流程 42
教案設計,結合遊戲式教學法之課堂互動遊戲Bingo Time設計 42
第肆章、研究成果與呈現 43
一、 角色扮演教材之腳本 43
(一)以古代的計時工具、曆法為教材之影片內容腳本 43
(二)以近代著名的時鐘為教材影片內容之腳本 45
(三) 以與時間相關之藝術為教材影片內容之腳本 48
二、 結合遊戲式教學法之教案Bingo Time設計 51
(一)課堂前準備 51
(二)課堂活動進行 51
(三) Bingo Time活動進行模式 53
(四) Bingo Time之關卡紙板設計 53
第伍章、結論 61
參考文獻 63

圖目錄
圖 1 重力異想世界遊戲內容之特色 13
圖 2 戰鼓啪打碰遊戲內容之特色 14
圖 3 奧丁領域:里普特拉西爾遊戲內容之特色 15
圖 4魔龍寶冠遊戲內容之特色 16
圖 5 秘境探險4:盜賊末路遊戲內容之特色 17
圖 6 底特律:變人遊戲內容之特色 18
圖 7 Foldit遊戲內容之特色 19
圖 8 法國桌遊《時間線》遊戲卡牌之特色 21
圖 9 法國桌遊《時間線》遊戲卡牌之玩法說明 21
圖 10 台灣桌遊《一根香腸》遊戲卡牌之特色 22
圖 11 桌遊《UNO》遊戲卡牌之特色 23
圖 12 古埃及的計時工具之一,影鐘 29
圖 13 碗底部有小孔的,早期水鐘 30
圖 14 古埃及滴漏計時器 31
圖 15 中國唐朝呂才《六經圖》中的漏刻圖 32
圖 16 於《新儀象法要》中記載的中國宋朝蘇頌的水運儀象台圖(左:外部、右:內部) 32
圖 17 德國18世紀時使用的油錶 33
圖 18 布拉格天文鐘 39
圖 19 Nicolas Poussin(1634-1636),〈A Dance to the Music of Time〉,82.5 cm × 104 cm,Oil on canvas,Wallace Collection, London。 41
表目錄
表 1 遊戲化2012-2016年的發表文章數 9
表 2 西方用於計時的植物生物鐘之資料整理項目 25
表 3 中國傳統用於表示花季月份的植物生物鐘之資料整理項目 26
表 4 古代的各類計時工具種類與其使用方式之資料整理項目 33
表 5 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特徵之大略資料整理項目 35
joe figer (2018)。〈啾啾PS4魔龍寶冠part1女巫新手上路〉,擷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
Semenix Gaming(2018)。〈【底特律:變人】4K電影剪輯版(完美路線) -前篇-PS4 Pro中文劇情電影-底特律:变人-Detroit: Become Human All Cutscenes〉。擷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TVu9vEbscUbo99JjnfdA8
黃國禎、伍柏翰、朱惠君、葉丙成、楊韶維、許庭嘉、王秀鷹、洪駿命(2018)。〈翻轉教室:理論、策略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葉佩君、郭建良(2018)。遊戲化學習機制與模式的設計與成效初探-以某高職為例,〈中山管理評論〉,26(3),415-452。
田育瑄(2017)。〈世界經濟論壇:八大教育趨勢,確保迎向未來〉。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3245-%E4%B8%96%E7%95%8C%E7%B6%93%E6%BF%9F%E8%AB%96%E5%A3%87%EF%BC%9A%E5%85%AB%E5%A4%A7%E6%95%99%E8%82%B2%E8%B6%A8%E5%8B%A2%EF%BC%8C%E7%A2%BA%E4%BF%9D%E8%BF%8E%E5%90%91%E6%9C%AA%E4%BE%86/?page=1&fbclid=IwAR27Pq6tj7G0F2KPeoe_tdtRljPTAh1_a0pci8MXpg8mjny7-_mYXOfaGL0。
周郁凱、王鼎鈞(2017)。〈遊戲化實戰全書:遊戲化大師把工作、教學、健身、行銷、產品設計......變遊戲,愈好玩就愈有吸引力〉。臺北市:商業周刊。
夏惠汶(2017)。〈PTS教學法:微型社會中的主題式教與學〉。臺北市:學富文化。
Semenix Gaming(2016)。〈【秘境探險 4:盜賊末路】- PS4中文劇情電影 - 第五集 - 一日盜賊 - Uncharted 4: A Thief's End - Episode 5 - 神秘海域4 - 最強無損畫質〉。擷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VMH4XQBBTM
童教桌遊研究院,憶童趣教遊(2017)。〈一根香腸(The Eng Chiang)〉。擷取自: http://mj9981168.pixnet.net/blog/post/221599817-%E4%B8%80%E6%A0%B9%E9%A6%99%E8%85%B8%28the-eng-chiang%29
何蘭芳(2016)。〈古典的再生:論尼采的藝術形而上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3-4。
席莫(2016)。〈奧丁領域:里普特拉西爾 中文版 關德琳篇 第一章〉。擷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OO1r7MuFgE&list=PLHARanf1GHM2eZvz5r8iKEDrrMjwWXj80
侯惠澤(2016)。〈遊戲式學習 : 啟動自學 X 喜樂協作,一起玩中學〉。臺北市:親子天下。
高涌泉(2016),〈標準時間:時間,不再是難題〉。取自: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id=3192。
張基成、林冠佑(2016)。從傳統數位學習到遊戲式數位學習-學習成效、心流體驗與認知負荷。〈科學教育學刊2016〉,24(3),221-246。
許榮哲、歐陽立中(2016)。〈桌遊課:原來我玩的不只是桌遊,是人生〉。臺北市:遠流。
賓靜蓀(2016)。〈駭客式學習,為自己駭進未來〉。取自: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2207-%E9%A7%AD%E5%AE%A2%E5%BC%8F%E5%AD%B8%E7%BF%92%EF%BC%8C%E7%82%BA%E8%87%AA%E5%B7%B1%E9%A7%AD%E9%80%B2%E6%9C%AA%E4%BE%86/。
AMU Game Channel(2015)。〈重力異想世界:重製版劇情攻略(1)第一章來自遺忘〉。擷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GP5MIaaqC4&index=1&list=PLwFY2FRIQ7pfQK2wO-tuDKzFCh_dKfgSN 。
Ferguson, L. (2015). 〈Control Systems as Used by the Ancient World〉. 取自 https://commons.erau.edu/pr-honors-coe/ 1
空中英語教室網路商城(2015)。〈桌遊時間線_電影與音樂〉。擷取自: https://shop.studioclassroom.com /Item_id128251.htm
張輝誠(2015)。〈學.思.達 : 張輝誠的翻轉實踐〉。臺北市:天下雜誌。
boardgamevn(2014)。〈7個你為什麼要玩UNO的原因〉。擷取自: http://tnxqn.forumvi.com/t461-topic
EightBitHD(2014),〈Patapon Walkthrough/Gameplay Part 1 HD1080p〉,擷取自: https:// www.youtube.com/watch?v=1TyocFJTF9g
邱玉菁(2014)。學習數位成果的再思考。〈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期刊〉,41(4),561-581。
童教桌遊研究院,憶童趣教遊(2014)。〈時間軸:發明(Timeline:Inventions)〉。擷取自: http://mj9981168.pixnet.net/blog/post/171329130-%E6%99%82%E9%96%93%E8%BB%B89A%E7%99%BC%E6%98%8E%28timeline%EF%BC%9Ainventions%29
橋本武(2013)。〈百歲老師的奇蹟教室 : 不用國文教科書,成為升學第一名校的秘密!〉(江宓蓁譯)。臺北市:智富。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2012)。〈滴水計時的漏刻〉。取自: http://www.ntsc.ac.cn/kxcb/kpcg/shijian/201209/t20120921_3648790.html
metamolecular (2011)。An Introduction to Foldit。擷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99JjnfdA8
許佳琪(2011)。杜威的教育哲學對於終身學習之啟示,〈育達科大學報〉,29,163-176。
蘇國章(2011)。應用認知負荷理論於資訊融入教學多媒體設計之分析-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電子教科書”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4(2),44-61。
張老師(主編)(2009)。〈中學生遊戲〈秋〉〉。臺北縣:新潮社。
黃永和(2009)。〈情境學習與教學研究〉。臺北市:編譯館。(原作1997年出版)
陳德懷(2009)。一對一數位學習的研究。〈數位學習科技期刊〉,1(2),106-111。
施靜君(2008)。〈數位學習發展的迷思與探討 〉(「第六屆管理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取http://research.ctu.edu.tw/vra/resources/97/11415/B02/642/
17/f8ed86eb3eab20a9013ee6492b36002d.pdf。
Daniel Mintz(2007). 〈Timekeeping in the Ancient World: Sundials〉.取自: https://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HistTopics/Sundials.html
V. Ryan(2007). 〈THE HISTORY OF CLOCKS - 1〉. 取自:http://www.technologystudent.com/prddes1/hisclk1.html
邱韻如(2007)。〈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從人性和科技看互動教學的實踐〉。發表於第二屆「科技社會中的課程與教學變革學術研討會」。
林聰益(2004),〈從水輪秤漏裝置談古中國機械鐘〉。取自: https://amc.stust.edu.
tw/tc/node/sub3-1
高義展(2004)。裴斯塔洛齊教育思潮對幼兒教育的啟示 Pesta Lozzi Educational Eehic for Edification of Child Education。〈教育學苑〉,7,19-29。
李進寶(2003)。〈數位學習最佳標引〉。臺北市:資策會教育處 。
薛承泰(2003)。〈十年教改,為誰築夢?〉。臺北市:心理。
塞繆爾•A•克拉克•布列斯(Clark.Blaise)(2003)。〈尋找時間的起點〉(Time lord : Sir Sandford Fleming and the creation of standard time)(范昱峰譯)。臺北市:時報文化。(原作2000年出版)
沈麗雲(2001)。〈班導師用遊戲60種〉。臺南市:大坤。
中國數學科記館(1999)。〈漏刻(一)〉。取自: https://amuseum. cdstm.cn/ AMuseum/time/04sjjz/0403_1.html
吳望如(1999)。〈遊戲學習:大地遊戲DIY〉(再版)。臺北市:聯經。
大衛•艾溫•鄧肯(David.Ewing.Duncan)(1999)。〈抓住時間的人―人類探索日曆的智慧接力〉(Calender: Humanity’s epic struggle to determine a true and accurate year)(邱宏義譯)。臺北市:雙月書屋。(原作1998年出版)
Daniel Greenberg(1999)。〈自主學習〉(丁凡譯)。臺北市:遠流。(原著1994出版)
布魯納(Jerome S. Bruner)(1997)。〈教育論〉(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邵瑞珍譯)。臺北市:五南。(原作1966年出版)
瑪麗科娃、傅利福松(1997)。〈比較教育學〉(鍾宜興譯)。高雄市:麗文文化。
謝進生(1996)。電腦動畫在科技教育中的應用研究。〈中學工藝教育〉,29(7),26-31。
保羅•庫代克(Paul. Couderc)(1996)。〈曆法〉(LE CALENDRIER)(劉玉俐譯)。北京:商務印書館。(原作1993年出版)
約翰•赫伊津哈(J.Huizinga)(1996)。〈遊戲的人〉(HOMO LUDENS)(舒煒、呂滇雯、俞國強、王亦蠻、宋偉杰、王宇根、戴永沪、劉軍譯) (再版)。杭州市:中國美術學院。(原作1944年出版)
威廉•艾德蒙(William.Edmonds)(1996)。〈時間之旅〉(Bid book of time)(黃啟明譯)。臺北市:牛頓。(原作1994年出版)
政瑩、余宇坤(1995)。〈時間與曆法〉。臺北縣:銀禾文化。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1995)。〈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Fabricant inconnu(18ème siècle), 〈Horloge à huile avec indication de l´heure. (Inv. 58-2064)〉.取自: https://www.deutsches-uhrenmuseum.de/fr/musee/exposition-permanente/luxe-et-precarite-de-la-vie-renaissance-et-baroque.html
Nicolas Poussin(1634-1636),〈A Dance to the Music of Time〉,82.5 cm × 104 cm,Oil on canvas,Wallace Collection, London。
Divento (n. d.), 〈Prague's Astronomical Clock in the Old Town Square is the oldest clock of it's kind still working〉.取自: https://www.divento.com/en/country/7105-astronomical-clock-prague.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