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8 03: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蕭仁皓
論文名稱:國民中學國文教材敘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Narrative Research on Chinese Textbooks in National Middle Schools
指導教授:林香伶林香伶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林素珍彭雅玲
口試日期:2019-06-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6
中文關鍵詞:故事敘事文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敘事分析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4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論文從「故事」開始,以故事的體驗性質、趣味性與吸引力做為起始,說明故事在人們生活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筆者以通過教育部審定之一○六學年度國民中學國文科教材敘事文為研究文本,參酌目前市面流通的三個版本-南一版、康軒版、翰林版加以比較與整理。其次,三版本中敘事文依照選文情形,分為A類:三版本皆有選、B類:有兩個版本選、C類:僅有一版選錄進而整理其中古典文與現代文之在三種類型的占比與敘事文在其中的比例。

除此,以A類選文為核心研究文本,將A類選文中的敘事文依照敘事模式之差異分為「純敘事文 」與「混合型敘事文」。「純敘事文」再分為「記人」 與「記事」;「混合型敘事文」則分為「敘事議論」與「敘事抒情」。依此種分類規準從「敘事者」、「敘事視角」、「敘事時間」三個部分進行敘事分析,並在末後將各課敘事模式與一〇八課綱所訂之素養教學的素養予以連結,最後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與檢討。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敘事文對於國文教學的影響………………………………1
二、故事的體驗性質……………………………………………3
三、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力……………………………………4
第二節 文獻探討 ……………………………………………………6
一、敘事學研究…………………………………………………6
二、國文教材與教學研究………………………………………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理論及進路 ……………………………………17
一、研究範圍說明………………………………………………17
二、研究理論及進路……………………………………………18
第二章 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之分析 ………………………………19
第一節 各家版本之特色探討--以〈五柳先生傳〉為案例說明………19
一、南一版 ……………………………………………………20
二、康軒版 ……………………………………………………25
三、翰林版 ……………………………………………………29
第二節 各家版本敘事選文之分類…………………………………35
一、 A類選文 …………………………………………………35
二、 B類選文 ………………………………………………38
三、 C類選文 ………………………………………………40
第三章 純敘事文敘事分析與教學 …………………………………51
第一節 純敘事文之定義 ………………………………………51
第二節 純敘事文敘事個案分析 ………………………………52
一、 記人 ……………………………………………………55
二、 記事 ……………………………………………………57
第三節 敘事模式與素養教學之連結 …………………………60
一、 記人 ……………………………………………………60
二、 記事 ……………………………………………………66
第四章 混合型敘事文敘事分析與教學 ……………………………75
第一節 混合型敘事文之定義 …………………………………75
第二節 混合型敘事文敘事個案分析 …………………………77
一、 敘事議論 ………………………………………………77
二、 敘事抒情 ………………………………………………80
第三節 敘事模式與素養教學之連結 …………………………83
一、 敘事議論 ………………………………………………83
二、 敘事抒情 ………………………………………………95
第五章 結論 ……………………………………………………… 105
參考書目 ……………………………………………………………109
附錄 …………………………………………………………………115
附錄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語文核心素養……………115
附錄二:一○八新課綱國中國文第一冊課文目錄整理表……………118
附錄三:三版一○八課綱國文第一冊目錄 ………………………118
附錄四:三版國文科課本書影 ……………………………………120
附錄五:三版選文總表 …………………………………………121
附錄六:空城計敘事教學例 ………………………………………125

參 考 書 目
一、核心文本
南一版
《國文》(一),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四版三刷。
《國文》(二),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2月三版三刷。
《國文》(三),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三版二刷。
《國文》(四),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2月三版二刷。
《國文》(五),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四版。
《國文》(六),臺南: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2月三版。

康軒版
《國文》(一),新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9月四版三刷。
《國文》(二),新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三版二刷。
《國文》(三),新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9月三版二刷。
《國文》(四),新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三版。
《國文》(五),新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9月三版。
《國文》(六),新北市:康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再版二刷。

翰林版
《國文》(一),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四版三刷。
《國文》(二),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2月四版三刷。
《國文》(三),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三版二刷。
《國文》(四),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2月三版二刷。
《國文》(五),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三版。
《國文》(六),臺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2月三版。

二、研究專著
(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敘事學類
(法)熱拉爾•熱奈特(Gérard Genette),王文融譯:《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初版。
(法)李維•史陀(Lévi-Strauss),廖惠瑛譯:《我們都是食人族》,臺北:行人出版社,2014年11月初版。
(美)坎伯(Campbell):《神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二版。
(美)韋恩•布斯(Wayne Clayson Booth)著,華明、胡曉蘇、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聯合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
(美)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初版。
(美)傑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徐強譯:《故事的語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初版。
(美)華萊士.馬丁(Wallace Martin),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初版。
(英)佛斯特(E.M.Forster) ,蘇西亞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商周出版社,2015年3月初版。
申丹:《敘事學理論探賾》,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9月初版。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三版。
林鎮山:《臺灣小說與敘事學》,臺北縣:前衛出版社,2002年9月初版。
胡亞敏:《敘事學》,臺中:若水堂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月初版。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臺北:淑馨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初版。
喬國強:《敘說的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11月初版。

(二)教育學類
王文科、王智弘:《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2月十八版。
何琦瑜、吳毓珍:《教出寫作力》,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初版。
吳靖國 :《教育理論》,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2009年9月初版。
李崇建:《作文,就是寫故事:故事核心式創意作文術》,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10年12月初版。
周新富:《教育社會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初版。
林慧玲:《語文閱讀教學策略》,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月初版。
耿志堅:《國中國文教學設計:討論與創思》,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9月初版。
張世忠:《教學原理:統整、應用與設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9月初版。
張春榮《作文教學風向球》,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5月初版。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2013年2月二版。
莊明貞、阮凱利等:《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新北市:心理出版社,2010年9月初版。
陳奎憙:《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2014年3月初版。
程漢傑、姚裕強:《中學生讀寫技巧》,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5月初版。
黃光雄、蔡清田《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2月初版。
黃錦鋐:《國文教學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8月初版。
潘麗珠:《國語文教學有創意》,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0月初版。

三、期刊論文
李清筠:〈古典散文教學重點與方法-從「兒時記趣」出發〉,《中等教育》,2013年9月。
林文寶:〈敘述、敘事與故事〉,《兒童文學學刊》,2000年5月。
邵明珍:〈陶淵明「五柳先生傳」非「自傳」〉,《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9月。
曾肇文:〈一種敘事課程的建構與實施--以「生活領域」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008年12月。
曾肇文:〈敘事探究對敘事教學的啟示-理念與實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005年12月。
黃文青:〈從空間概念論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的抒情自我〉,《成大中文學報 》,2015年9月。
黃道遠:〈從敘事探究的教學觀到敘事課程的學習〉,《臺灣教育》,2016年6月。
黃翠芬:〈從敘事作品的文本互涉談開展具文化創意的中文教學〉,《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2013年12月。
葉治:〈五柳先生傳:游走於虛實之間〉,《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06年3月。
趙憶祺:〈「情境教學」以國中國文教材「王冕的少年時代」為例〉,《北縣教育》,2009年12月。
謝茹萍:〈國語課程實施聆聽教學活動設計-以「空城計」為例〉,《語文教育論壇》,2018年3月。

四、學位論文
王妙萱:《讀寫結合限制式寫作教學方案應用於國中八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易淑貞:《範文引導式作文教學法之研究─以各版國中國文範文為例 》,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林家楓:《國語教科書記敘文標題的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語文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邱玉霞:《國中國文讀寫互動教學之研究─以因果、正反、凡目三種章法切入》,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5年。
張翠珊:《國中國文現代文學教學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郭禾:《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故事體課文之分析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秋茹:《國中國文現代散文教學設計》,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陳素碧:《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流行文化之內容分析—以90學年度國編版與97學年度審定版為例》,臺南: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黃筱雯:《國語文教科書第三學習階段與第四學習階段文體分布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塗絲佳:《國中國文「閱讀」教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4年。
趙淑瑩:《描寫、敘述寫作教學對國中九年級學生寫作能力提升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10年。
蕭千金:《國中作文教學的設計與實作--以「立意取材」與「謀篇布局」為例 》,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6年。
鍾靈:《國中國文教科書中故事內容分析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龔月雲:《國中國文教科書之修辭探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五、網路資料
南一書局官方網站:https://trans.nani.com.tw/Nani_1/#/NaniCentury
康軒文教集團官方網站:https://www.knsh.com.tw/_Group/History.asp#1988
翰林官方網站:https://www.hle.com.tw/about_us/?t=0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站: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index.html
「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https://www.naer.edu.tw/files/14-1000-14031,r13-1.php?Lang=zh-tw,〈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語文領域-國語文〉
「教育部課綱」引自「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最新消息」:https://www.naer.edu.tw/files/14-1000-14031,r13-1.php?Lang=zh-tw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