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16: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建勳
研究生(外文):HUANG, JIAN -XUN
論文名稱:高屏地區空氣品質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air quality in Greater Kao-Ping Area
指導教授:蘇世豐蘇世豐引用關係華梅英華梅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I-FON SUHWA MEl YlN
口試委員:蘇世豐華梅英郭天和
口試委員(外文):SHI-FON SUHWA MEl YlNKUO, TIEN-HO
口試日期:2019-07-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營建與空間設計系營建科技與防災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0
中文關鍵詞:空氣品質高屏地區空氣污染物
外文關鍵詞:Air QualityKao-Ping areaAir Pollutan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8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近來國人對環境品質的要求日益增高,空氣污染問題在柴靜的穹頂之下播出後即受到各方重視。尤其民眾這幾年常受霧霾所苦,細懸浮微粒是否超標,影響許多活動的進行,因此現有空氣品質狀況,成為令人關注的議題。依目前(2017年生效),空氣品質標準防制區分級,全台僅高雄及屏東仍為臭氧、懸浮微粒、細懸浮微粒均未達標之三級防制區,較其餘地區更有改進之必要,因此本研究以高屏地區作為深入探討的對象。
環保署自1994年陸續在全台設置自動空氣品質監測站,至今已設有77站,本研究選取其於高屏地區境內7座為對象,探討2009年至2018年之十年期間該區空氣品質狀況,以掌握變化趨勢。依研究結果顯示,高屏地區不良日數近十年間前5年有顯著降低、後4年降低趨勢漸緩,各測站多集中在9月至3月間發生,指標污染物除交通測站鳳山全係懸浮微粒外,其餘多為臭氧;統計近7年間各站之CO、NO2、SO2、NMHC、PM10及PM2.5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驗證了該地區空氣污染管制之成效;而衍生性污染物O3因形成機制複雜,近年來有略微增加的趨勢,為高屏地區最需探討之空氣品質項目。污染物濃度隨月份之變化分析。依逐時濃度分析,CO、NO2、SO2、NMHC及O3都以8時~18時上班期間有較高值,而PM2.5及PM10之高低值變化則並無規律 。

People demand better air quality, In particular, after Chai Jing’s “Under the dome”film broadcasted. They suffered from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t certain times, the air is so polluted people cannot go outside. Air quality is good or bad become important issues. According latest annoce Kaohsiung and Pingtung are class III control regions, that means the region does not meet the air quality standards and PM10 and O3 are the index pollutants. In this study, the Kao-Ping area was selected for discussion.
EPA have established automatic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s since 1994 in Taiwan, there are so far 77 stations . In this study, we selected 7 from to discuss their air quality from 2009to 201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d air quality days in this area for recent 10 years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t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and slow decreasing trend at the last five years. All stations have the same trend that bad air quality days occured in September to March. The Index pollutants was ozone except the traffic station Fengshan. As a result, pollutants of CO, NO2, SO2, NMHC, PM10 and PM2.5 have decreasing trend in last five yea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nthly analysis, June to August had least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According to hourly concentration analysis, a higher value during the CO, NO2, SO2, NMHC and O3 have to work from 8:00 to 18:00, and the level of PM2.5 and PM10 concentration change irregularly .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v
目 錄 v
圖目錄 ix
表目錄 xiv
第一章 前 言 1
1.1 研究緣起 1
1.2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2.1高屏地區背景資料 4
2.1.1人口 4
2.1.2 移動源 5
2.1.3氣候 7
2.1.4地理 8
2.1.5交通 8
2.2 高屏地區測站 9
2.2.1各測站位置分佈 9
2.2.2各測站特性介紹 10
2.2.3各測站種類及其監測項目 15
2.3污染指標與污染物之危害 17
2.3.1 空氣污染指標 17
項目 17
標準值 17
單位 17
PM10 17
2.3.2空氣污染物之危害 19
2.4 光化學反應 20
2.4.1 NOX光化學反應 21
2.4.2非甲烷碳氫化合物與氮氧化物反應 22
2.5. 空氣污染相關研究 22
2.5.1都會區空氣品質研究 22
2.5.2臭氧相關研究 23
2.5.3 VOCs相關研究 24
2.6細懸浮微粒監測分析 25
2.6.1懸浮微粒分佈 26
2.6.2 細懸浮微粒毒性 26
2.6.3細懸浮微粒中PAH化合物對人體的影響 27
2.6.4台灣孩童於冬天吸入細懸浮微粒影響健康之風險較高 27
2.6.5細懸浮微粒的潛在危害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3.1 空氣品質監測資料收集方法 31
3.2 資料統計分析方法 31
3.3 作業方式 33
3.4 研究步驟與流程 3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6
4.1 各測站近十年空氣品質不良分析 36
4.2 各測站近五年空氣品質之年平均濃度分析 39
4.2.1 SO2年平均濃度分析 40
4.2.2 CO年平均濃度分析 41
4.2.3臭氧年平均濃度分析 42
4.2.4 NO2 年平均濃度分析 42
4.2.5懸浮微粒(PM10、PM2.5) 年平均濃度分析 44
4.2.6 NMHC年平均濃度分析 46
4.3各測站近七年空氣品質污染物之月平均濃度分析 47
4.3.1 SO2月平均濃度分析 47
4.3.2 CO月平均濃度分析 48
4.3.3臭氧月平均濃度分析 48
4.3.4 NO2月平均濃度分析 49
4.3.5懸浮微粒(PM10、PM2.5)月平均濃度分析 50
4.3.6 NMHC月平均濃度分析 51
4.3.7 氣溫月平均值分析 52
4.3.8 風速月平均值分析 52
4.4各測站近五年空氣品質污染物之逐時平均濃度變化分佈 53
4.4.1 各測站的懸浮微粒逐時平均濃度變化 53
4.4.2 SO2逐時平均濃度分析 60
4.4.3 各測站CO逐時平均濃度變化 63
4.4.4 各測站臭氧逐時平均濃度變化 67
4.4.5 各測站NO2逐時平均濃度變化 71
4.4.6各測站NMHC逐時平均濃度變化 75
4.4.7各測站氣溫逐時平均變化 77
4.4.8 各測站相對溼度逐時平均值變化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5.1 結論 85
5.2 建議 86
參考文獻 87


參 考 文 獻
1. 維基百科,高雄市與屏東縣地理,民國一○八年。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9%9B%84%E5%B8%82#%E5%9C%B0%E7%90%8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1%8F%E6%9D%B1%E7%B8%A3#%E5%9C%B0%E7%90%86
2. 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人口統計2009-2018,民國一○八年。
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3. 中華民國交通部,交通統計查詢網,民國一○八年。
http://stat.motc.gov.tw/mocdb/stmain.jspsys=100
4. 維基百科,高雄市與屏東縣氣候,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民國一○八年。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AB%98%E9%9B%84%E5%B8%82
https://www.pthg.gov.tw/cp.aspx?n=F15824EB283C7918&s=AE54BEFDACBDC2F5
http://www.cwb.gov.tw/V7/index.htm
5. 維基百科,高雄市與屏東縣地理,民國一○八年。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9%9B%84%E5%B8%82#%E5%9C%B0%E7%90%8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1%8F%E6%9D%B1%E7%B8%A3#%E5%9C%B0%E7%90%86
6.高雄市政府招商網 ,民國一○八年。
http://invest.kcg.gov.tw/tw/index.html
7.整合運輸屏東擬成立交通處,民國一○八年。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09000795-260102?chdtv
8. 行政院環保署網站,民國一○八年。
http://www.epa.gov.tw/mp.aspmp=epa
9. 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標準,民國一○八年。
http://www.epa.gov.tw/mp.aspmp= epa
10. 行政院環保署環保署網站,民國一○八年。
http://www.epa.gov.tw/mp.aspmp= epa
11.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屏東縣政府環保局,民國一○八年。
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5%91%BC%E5%90%B8%E5%9C%A8%E9%AB%98%E9%9B%84
https ://WWW.PTEPB.GOV.TW/NEWS_CONTENT.ASPX?N=718A4BD53437A014&SMS=29841AE05DB47DEF&S=0B2AD29652AC8FF4
12. 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民國一○八年。
https://taqm.epa.gov.tw/taqm/tw/default.aspx
袁中新,「都會空氣品質管理」,國立中山大學 ,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八年
13. 行政院環保署環保署網站,民國一○八年。
http://www.epa.gov.tw/mp.aspmp= epa
14.張艮輝,「台灣地區臭氧污染管制策略研究」,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民國九十年。
15.陳冠甫,「石化工業區鄰近域環境中有害空氣污染物之調查」,輔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九年。
16.蘇明民,「高屏地區陸域與鄰近海域氣狀污染物監測及時空變化趨勢探討」,
中山大學 ,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六年。
17.底宗鴻,「高雄地區陸域及鄰近海域懸浮微粒物化特性分析及時空分佈探討」,中山大學 ,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七年。
18.底宗鴻,「高雄地區陸域及鄰近海域懸浮微粒物化特性分析及時空分佈探討」,中山大學 ,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七年。
19.郭限翔,「2014年特定期間臺北及高雄地區氣溶膠之特性分析」,中原大學
,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至一百零三年。
20. 吳義林、王錫豐、蔡德明,「細懸浮微粒(PM2.5)管制策略研擬及減量成效分析」,環保署專案計畫」,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三年。
21.吳義林,賴進興,林清和,蔡德明,王錫豐,「台灣細懸浮微粒(PM2.5)成因分析與管制策略研擬」,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
22.巫月春,程惠生,「排放管道粒狀物(PM2.5)檢測方法研究」,「細懸浮微粒(PM2.5)管制上位計畫文獻摘要,環保署專案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
碩士論文,民國一百年。
23. 程惠生,巫月春,「細懸浮微粒(PM2.5)調查技術開發」,「細懸浮微粒(PM2.5)管制上位計畫文獻摘要」,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檢驗所,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年。
24. 張育婷,台灣大氣細懸浮微粒戴奧辛採樣方法建立與相對健康潛勢評析, 雲林科大,碩士論文,民國一百零三年。
25.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民國一○八年。
http://nehrc.nhri.org.tw/toxic/news.php?id=415
26. 袁中新,「 細懸浮微粒(PM2.5) 之生成及危害」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民國一百零八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