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潔玫(譯)(2005)。Joseph Cornell 著。共享自然的喜悅。臺北市:
張老師。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五版)。臺北:五南。
王順美、楊冠政(1991)。全球河川環境教育網路在臺灣的發展。環境教
育季刊,10,64-70。
王雅雪(2003)。環境教育融入一年級生活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
學院數 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韻雯(2016)。幼兒水資源環境教育課程之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
保育系所,未出版,屏東縣。
王怡文(2012)。在地化環境特色水資源數位遊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水
資源 保育態度與水資源保育行動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
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建仁(2012)。石門水庫集水區內水資源教育與國小 學生知識、態度、
行為之相關性研究- 以新竹縣後山四校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
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汪靜明(1995)。河川環境教育理念─建構臺灣河川環境教育計畫。環境教
育季刊,25,19-37。
汪靜明、張春莉(1996)。河川環境教育概念階層建構之研究。師大學
報,41,541-572。
汪靜明(1999)。水資源環境教育的理念。水資源管理季刊,5,63-70。
汪靜明(2004)。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2,9-46。
李淑幸(2004)。利用自然體驗活動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欣賞自然之美的
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市。
李文美(2014)。國小六年級學生實施河川環境教育課程之學習成效探討-
以桃園縣某國小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
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李安昇(2017)。桃園南崁溪沉積物岩芯中重金屬分布之研究。國立臺灣大
學地質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詠璿(2012)。國小一年級學童在關渡自然中心戶外學習成效之探討。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邱瓊霈(2008)。流水學習法創意教學活動之研究:以臺北縣坪林鄉漁光國小為例。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臺中市。巫淑梅(2004)。國小水資源保育教學活動之實施極其成效評鑑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何穗青(2012)。國小學生實施水資源環境教育之學習成效-以嘉義縣大林國小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休閒環境管理碩士班,未出版,嘉義市。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與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易習圖書。
林鈺晟(2007)。以永續校園生態景觀池發展環境教育課程之探討─以臺北縣深 坑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林美蘭(2013)。水資源環境教育融入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研究-以嘉義縣大林國小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休閒環境管理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嘉義縣。林惠雯(2010)。利用流水學習法在國小生態園實施水中生物單元教學之研究。
臺北市立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紹煥(2010)。河川生態保育課程之研究以南庄國小完個案分析。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洪慶宜(2006)。河去河從?。河川污染專輯科學月刊,37:2,2-3。
洪雪苓(2015)。國小水資源環境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以 新竹縣松林國小二年級學童為例。明新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縣。洪銘陽(2010)。流水學習法融入環境解說教案設計以陽明山國家公園步道解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胡瑞玴(2013)。三種教學策略對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河川學習成就與批判思考能力之研究-以桃園縣河川教育中心主題課程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唐寶玉(2012)。南投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河川生態保育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中市。徐瑞梅(2008)。自然體驗班級活動提升國小中年級學童自尊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張春莉(1995)。河川環境教育內涵概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淑娟(2002)。國小學童生活用水知識、態度與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張立莉(2005)。環境藝術融入自然體驗對國小學童環境覺知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莊英慧(2007)。臺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莊正陽(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河川生態保育素養之探討-以隘寮溪鄰近地區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郭旻昌(2015)。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對學童知識與態度之影響-以新北市五股坑溪附近某國小為例。臺北市立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郭儒峰(2007)。以高屏溪為例進行河川環境教育教學活動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陳朝堂(2004)。溫寮溪河川環境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的河川保育知識、態度與行動技能之影響。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陳國欽(2009)。運用 Web Quest 於國小五年級進行石門 水庫水資源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臺北市。陳建志(2003)。桃園縣南崁溪生態調查與環境教育鄉土教學補充教材之發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數理教育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仕泓(2018)。臺灣水資源環境教育課程簡要指引第二版。臺北縣;社團法人臺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陳淑珍(2016)。國小學生實施水資源環境教育之學習成效-以新竹縣松林國小學生為例。明新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環境資源管理系碩士班,未出版,新竹縣。陳春敏(2002)。體驗自然活動對兒童欣賞自然的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陳宜壕(2007)。流水教學法對國小三年級學生學習生物多樣性之影響-以土城彈藥庫教學模組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崇文 (2008)。以流水學習法教學活動為媒介探討國小學童之自然價值觀。臺北市立大學科學教育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曾錦斌(2006)。環境教育融入高年級社會領域教學之研究-以「河川」議題為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蘭惠 (2009)。幼兒探險趣-運用流水學習法將校園生態融入教學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黃運忠(2003)。環境教育融入國民小學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詹德木(2010)。探究式教學對國小學生河川環境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影響- 桃園縣中壢市某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環境教育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楊冠政(1993)。環境教育簡介。科學教育月刊,2,4-9。
達娃(譯)(2017)。Joseph Cornell著。共享自然,珍愛世界。臺北市:張老師。
葉子菁(2013)。澄清學童水資源迷思概念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教育大學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廖淑珍(2012)。國小二年級學童環境覺知之探究----以校園環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劉惠貞(2013)。運用戶外教學進行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垃圾減量為主題。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南市。劉碩琦(2004)。流水學習法與一般解說教學法之比較研究--以下坪植物園國中生之戶外教學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鄭俊明(2003)。主題探索戶外教學活動實施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宜蘭市南屏國小鄉土教育「河與人」教學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鄭人豪(2015)。運用流水學習法實施校園音景課程之行動研究-新北市二重國小六年級為例。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鄧天德(2000)。九年一貫課程與鄉土教學。課程與科學季刊,3(3),頁17-30。
蔡佩珊(2009)。流水學習法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學習貓頭鷹生態之影響:以「認識校園貓頭鷹與鳥巢箱」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蔡宗明(2016)。行動學習應用於國小學校本位課程之學習成效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科技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台南縣。蕭如方(1996)。臺北市田園國小河川環境教育現況及其教學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蕭新煌( 1991) 水的聯想—臺灣民眾對水的認知、態度及行為。水的關懷—河川環境與水源保護研討會論文集,2-13。臺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二、 外文部分
Braus, J. (1999) Powerful Pedagogy: Using EE to achieve your education Goals. Educator, 1,17–25.doi:10.1080 / 15330150590934552
Brody,M.(1993).Development of a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 water education for educators, scientists, and resource manager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tion ,26(4),18-29.
Beiswenger, R., Sturges, E. L., & Jones, R. (1992). Water education in Wyoming: assessing educators' knowledge of water topics and their use in the elementary curriculum.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3(1),24-29.
Gül Ünal Çoban , Ercan Akpınar , Evren Küçükcankurtaran , EylemYildz & Ömer Ergin(2011).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ater awareness.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1),65-83.
Hart, R. (1997)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volving young citizens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are. London:Earthscan.
Lumyai Seehamat, Unchalee Sanrattana & Angkana Tungkasamit1(2015). The Developing on awareness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Grade 6 Students in Namphong Sub-Basin.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9(5),156-165.
Mc Junkin, Mark Andrew( 1991) . Elementary children's concepts of the water cycle. Thesi s( Ph. D. )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Sylvia Tunstall , Susan Tapsell & Margaret House (2007).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river landscapes and play: what children's photographs reveal. The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9( 2),181-204.
Wang,S.M.(1997).Effects of the Tansui river education program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knowledg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D: Mathematics, Science,and TechnologyEducation,7(1),10-23.
Youssef El Guamri,Mohamed Yazidi,Bouchra Razoki,Khadija Kaid Rassou&Youness Rakibi(2018).Water ducation in school curricula: impact on children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towards water use.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ublished online: 30 Sep 2018.
三、網路資源
GLOBE官方網站。2018年8月10日,取自:https://www.globe.gov/about/overview。
Project WET官網。2018年8月10日,取自:https://www.projectwet.org/
大紀元(2007)。全球水資源危機深重。2018年8月10日,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7/3/4/n1635759.htm
民視新聞(2017)。飛閱文學地景 - 詠南崁溪。2018年8月10日,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4nTUGP5rHo
台灣自來水公司。2018年8月10日,取自:
https://www.water.gov.tw/children/water_story05.aspx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家環境保護計畫(2014)。2018年8月10日,取自:
https://www.epa.gov.tw/ct.asp?xItem=28708&ctNode=31614&mp=epa
科技大觀園。汪靜明(2002)。溪流河川:川流不息的臺灣溪河生態。2018年8月12日,取自: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AsSV.htm
阿簡生物筆記。2018年8月12日,取自:
http://a-chien.blogspot.com/2012/04/blog-post_06.html
美國在臺協會官網(2018)。台灣正式加入GLOBE地球計畫 。2018年8月10日,取自:https://www.ait.org.tw/zhtw/taiwan-joins-globe-program-zh/
桃園市政府新聞(2016)。光速前進,邁入污水下水道及雨水下水道建設的高峰期。2018年8月10日,取自:
https://www.tycg.gov.tw/ch/home.jsp?id=9&parentpath=0,1&mcustomize=ne
ws_view.jsp&dataserno=201804180005&toolsflag=Y
陳仕泓、王柔茜、姜永浚、朱雅芬(2013)。臺灣水資源環境教育網絡計畫。2018年8月12日,取自:http://www.sdec.ntpc.edu.tw/epaper/10305/3.htm
陳永森、陳章波(2001)。臺灣水資源環境空間永續利用。2018年8月10日,
取自: http://e-info.org.tw/issue/sustain/sustain-00112301.htm
楊偉甫(2010)。臺灣地區水資源利用現況與未來發展問題,用水合理化與新生水
水源開發論壇。2018年8月10日,取自:
http://www.ctci.org.tw/8838/research/9483/16384/
經濟部水利署(2017)。多元化水資源經營管理。2018年8月10日,取自:
https://www.wra.gov.tw/6950/7170/7356/7365/7372/13671/
認識植物。2018年8月10日,取自:http://kplant.biodiv.tw/index.htm
錢正英、陳家琦、馮傑(2006)。人與河流的和諧發展。2018年8月10日,取自:
http://www.ywrp.gov.cn/hydt/3671.html
環境資訊中心(2018)。全球250條大河奔向死亡。2018年8月10日,取自:
https://e-info.org.tw/node/4559
聯合國新聞(2018)。2018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 通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應對水资源挑戰。2018年8月10日,取自:
https://news.un.org/zh/story/2018/03/1004442
關渡自然公園官網(2018)。水資源教學網絡計畫 。2018年8月12日,取自:https://gd-park.org.tw/project/w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