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增訂七版)。臺北市:五南文化事業。
王美芬、熊召弟(1998)。 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出
版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2)。福爾摩沙的珍珠-臺灣28個濕地故
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江吟梓、蘇文賢譯(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臺北市:學富文
化出版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吳美枝等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臺北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素卿(2002)。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夏林清等譯 (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臺北市:遠流圖書出版社。
莊玉珍 王惠芳(2004)。臺灣的濕地。遠足文化出版社。
郭重吉 (2000)。從自然科學教學原理談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策略, 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中之專題演講。臺南市:南一書局。.
陳文典等人著(2007)。科學/技術/社會 鼎足並重的教育。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伯璋 (1989) 。 教育研究的新取向。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柏璋(1988)。行動研究的理論基礎及其應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惠邦 (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出版社。
詹志禹;蔡金火 (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行動研究。臺北市 : 揚智文化。
賈馥茗 楊深坑(1988)。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6)。課程與教學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二、期刊論文
尤碧霞(2008)。運用STS教學理念將「環境議題」融入國小社會科教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王莉菁(2013)。STS 教學模式與講述教學法對學童節能減碳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以彰化縣永靖國小四年級為例。大葉大學工學院,彰化縣。
王凱平(2009)。STS教學對學生小組互動模式及學習感受之研究。新生學報,第4期,193~212。
王澄霞(1995)。從「科技與社會互動之學習」探究數理教育問題。科學發展月刊,25(3),167-174。
王澄霞(1996)。代表性STS活動類型分析。1996年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15-30。
王懋雯、滕佳霖(2011)。五股溼地附近里民對濕地環境的認知-以成州里為例。北縣教育,第65期,29-34。
朱達仁、施君翰、郭一羽、陳羿文、陳柏成(2012)。中港溪口社區推動溼地環境教育階段之研究。濕地學刊第1卷第2期,95-104。
池勝和、廖淑妙(2008)。啟動「親親濕地—水水新和」濕地生態永續校園課程
李明鴻(2014)。利用STS教學法探討學生自主規劃戶外教學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所,臺北市。
李思儀(2014)。行動研究品質評估與未來之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3卷第9期, 63-70。
李展榮、方力行(1996)。濕地的界定及其功能。臺灣濕地,第4期,59-65。
李偉智(2011)。環境教育融入社會領域之教學研究—以「五股濕地議題」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臺北市。
周憲徵(2003)。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溼地保育的態度之研究-以彰化縣漢寶溼地
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林劍池(2009)。STS教學活動對於國中九年級學生創造力的影響-以「暖暖包」、
「伏打電池」教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
市。
林顯輝(1991)。科學、技學和社會三者相結合的科學教育新理念。國教天地,第87期,24-29。
紀麗茹(2012)。國小學童濕地自然保育課程教學活動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康寧大學休閒資源暨綠色產業研究所,臺北市。
胡秀芳(2008)。我愛鹿角溪—鹿角溪人工濕地戶外學習教室。北縣教育,第65期,35-43。
高新建 (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成功因素:綜合分析。論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舉辦之「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市。
張倩如(2005)。國小環境議題教學之行動研究﹘以STS教學模式為導向。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張栢瑜(2011)。問題本位教學法運用於鄉土教學之成效研究--以國小三年級濕地 教育為例。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班,臺北市。張淑芬、蔡勝安、范斯淳(2011)。STS科技史教學活動對學生批判思考能力之影響初探研究。中等教育,第63卷第4期,66-87。
張智麒(2009)。運用STS教學於國小六年級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張麗卿(2010)。公民行動取向環境素養課程之實施成效--以"與濕地對話"全球議題課程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所,臺北市。
曹淑婉(2018)。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濕地生態保育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高雄市濕地生態廊道為例。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許春峰(1998)。師院普通化學實驗STS教學模組 。新竹師院學報。第11期,第157-186頁。
許俶銘(2011)。運用STS教學模式結合多媒體電子書對國小學童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與自然做朋友」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雲林縣。
陳文典(1998):STS理念下之教學。台灣教育575期,10-19。
陳怡容、林美君(2007)。STS教學教師的專業技能成長之探討。北縣教育,第
62期,83-86。
陳怡潔(2015)。社區資源融入國小四年級社會學習領域戶外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淡水文化資產為例。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所,臺北市。
陳昭宇(2011)。一個學校本位環境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 ~以濕地為主題的設計。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陳珍瑩(2005)。概說濕地─濕地的定義與分類。臺灣濕地,第44期,71-79。
陳美音、何明潭。社會課程中的「科學-技術-社會」(STS)理念。人文與社會科
陳貞君(2017)。開發濕地桌遊~以鹿角溪人工溼地為例。臺北市立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臺北市。
陳偉群、賴慶三(2009)。國小濕地教學融入鄉土教育之探討。國民教育,第5期,80-85。
陳婕倫(2012)。STS教學模式應用於學童生活環境荷爾蒙議題之研究。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陳聖謨(1999)。教師即研究者-談教師的行動研究。國教之友,第51卷第3期,29-36。
陳麗月、陳碩祈、林曉雯(2016)。國小四年級學生STS進行綠色能源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屏東大學科學教育,第7期,3-30
彭康益(2010)。運用線上組織圖提昇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以臺北市國小六年級資優班濕地專題研究課程為例。臺北市立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臺北市。
黃正源(2015)。「STS教學活動」對於國中九年級學生科學素養的影響-以能源與環境變遷議題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臺北市。黃芳裕(1998)。以後現代哲學評估 STS 理 念對科學教育的啟示。臺灣教育,第575期,20-28。
黃俊銘(2001)。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教材發展之研究-以琪哩岸地區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黃鴻博(1998)。以STS教育理念改進國小自然科教學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第12期,3-17 。
楊佳琪(2008)。應用STS教學模組於國小五年級學童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海洋環境污染議題為例。國立屏東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楊勝欽(2013)。以環境倫理觀來看濕地保育。應用倫理評論,第54期,51-62。
葉婉儀 (2004)。STS 教學理念與課程設計。中二中學報,第7期,61-81 。
靳知勤(2008)。臺灣STS教育領域學位論文之發展回顧與評析。科學教育學刊,第16卷第4期,351-373。
廖敬凱(2010)。以STS教學模組提升小學生「全球暖化行動力」中政治參與的能力。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及管理研究所,臺中市。
劉后晨(2017)。新北市鹿角溪濕地小小水環境巡守隊: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劉宗富(2013)。國小學童參與鹿角溪河川巡守隊濕地課程之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環境教育與資源所,臺北市。
歐用生(2012)。邁向詩性智慧的 行動研究。教育學術彙刊,第4卷第1期,1-28。
盧美貴(2000)。教育行動研究─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關鍵。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教師天地,第103期,27-35。
賴貞嫻(2010)。以STS教學提升小六學生之能源認知能源態度與能源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系碩士班,臺南市。蕭雅萍(2006)。臺灣濕地生態系之初探。市師環教季刊,第63期,18-35頁。
龍美君(2010)。運用STS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兒童學習外來種植物入侵之研究。大葉大學工學院,彰化縣。
謝堂樹(2008)。從落實環境永續談臺北縣濕地教育。臺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第65期,29-34。
謝嘉容(2017)。以STS教學模組探討國小學童環境態度及認知之成效-以北投焚化廠為例。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臺北市。
謝蕙蓮、謝瑋倩(2006)。找回濕地__維護生物多樣性。營建知訊,第286期,12- 25。
顏銘志(2007)。中小學行動研究的發展、困境與省思。教育研究,第15期,47-58。
魏明通。科學-技術-社會(STS)教育簡介。臺灣教育,第575期,2-9。
蘇宏仁(1996)。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 STS )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月刊。第190期,第2~12頁。
三、網路
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檢索日期2018年12月16日)
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639-1.php?Lang=zh-tw
十二年國教總課綱 (檢索日期2018年12月16日)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41/pta_18031_477860_41341.pdf7
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網站(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7日)
https://www.cpami.gov.tw
快樂教師電子報 康軒教師網(檢索日期2018年10月20日)
https://www.945enet.com.tw/epaper/contents/ha/057/03.htm
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6日)
http://wetland-tw.tcd.gov.tw/WetLandWeb/web-kid/trainingd_info.php?id=915
國家重要濕地保護計畫(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7日)
http://wetland-tw.tcd.gov.tw/wetlandweb/wetland.php?ctid=17
新北市民政局網站(檢索日期2019年6月15日)
https://www.ca.ntpc.gov.tw/home.jsp?id=53&parentpath=0,2,44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檢索日期107 年11月15日)
https://www.epd.ntpc.gov.tw/Article?catID=737
臺灣濕地保護聯盟(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7日)
http://www.wetland.org.tw/
臺灣濕地網(檢索日期2018年11月1日)
https://wetland.e-info.org.tw/
議題融入手冊(檢索日期2018年12月16日)
http://nocsh.ntpc.edu.tw/board.php?courseID=2785&f=doc&cid=7211
四、英文部分
Cheek, D. W. (1994). Students and learning: Student concept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socialinstitutions. Workshop on STS approach inscience education. TaiwanNormal University. 14-17.
Creswell, J. W. (2012). Educational research: planning, 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Heath, P. A. (1992). Organizing for STS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doing of STS. Theory into Practice, 31(1), 52-57.
Hungerford, H. R. et al. (1980). 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 educ. J. Envir. Educ, 11(3), 42-43.
Jick, T. D. (1979). 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riangulation in ac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4(4), 602-611.
Rubba, P. A. (1990). STS education in action: What researchers say to teachers. Social Education, 54(4), 201-203.
Robert E. Yager.(1993).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s Reform. Iowa:Science Education Center University of Iowa.
Rodger W. Bybee.(1987).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S‐T‐S) theme. Colorado:The Colorado College.
Yager, R. E. (1991).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model: Toward real reform in science education. The Science Teacher, 58(6),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