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7: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何筱晴
研究生(外文):Ho, Hsiao-Ching
論文名稱:新北市國小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Resilienc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黃旭鈞黃旭鈞引用關係
口試日期:2019-06-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8
中文關鍵詞:復原力教學效能
外文關鍵詞:resilienceteaching effective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36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現況,再加以探究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教師復原力與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並分析教師復原力與教師教學效能之間關係及教師復原力對教師教學效能之預測力。
本研究係以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正式問卷共發出679份,回收538份,剔除無效問卷20份,有效問卷計518份,有效回收率為76.2%。問卷回收後,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
依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得出結論如下:
一、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復原力」的知覺屬中高程度,其中以「社會支持」最佳。
二、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教學效能」的知覺屬中高程度,其中以「班級經營」最佳。
三、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教師復原力,不會因「服務年資」、「最高學歷」、「學校規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會因「性別」、「年齡」、「職務」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教師教學效能,不會因「性別」、「最高學歷」、「職務」、「學校規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會因「年齡」、「服務年資」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師教學效能之間具有「中度」正相關,且教師復原力中以「正向適應」最為相關,教師教學效能中以「學習評量」最為相關。
六、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對教師教學效能具有正向的預測力,其中以「正向適應」最有預測力。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提供教育行政單位、國民小學教師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eachers’ resilienc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Firs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erceptual differences among teachers of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the teachers’ resilienc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Moreover, the stud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resilienc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Finally, the study examines the probable impacts of the teachers’ resilience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were the teacher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wa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679 Questionnaires were released and 538 of them were retrieved. Except for 20 invalid questionnaires, there were 518 valid questionnaires. Average rate of effective response was 76.2%. The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s used various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
1.Teachers had a strong perception of “teachers’ resili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They have the strongest perception of “social support.”
2.Teachers had a strong percep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They have the strongest perception of“class management.”
3.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observed among teachers of various “years of service,” “highest education,” and “school sizes” when they perceived teachers’ resili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Howev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among teachers of different “sexes” “ages”and “duties.”
4.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observed among teachers of various “sexes,” “highest education,” “duties,” and “school sizes” when they perceive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However,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among teachers of different “ages” and “years of service.”
5.Teachers’ resilienc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ere moderately correlated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 Moreover, the “positive adaptation” in teachers’ resilience has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while the “learning assessment” i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has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6.Teachers’ resilience can be efficiently used to predict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especially the “positive adaptation” in teachers’ resilienc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some suggestions of further studies are made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other educational personnel.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復原力的意涵、理論與測量…………………………13
第二節 教學效能的意涵、理論與測量…………………………37
第三節 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的相關研究……………………5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9
第一節 研究架構…………………………………………………7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84
第三節 研究工具…………………………………………………90
第四節 實施程序……………………………………………… 113
第五節 資料處理統計分析……………………………………11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117
第一節 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現況分析…………………11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到教師復原力之差異分析…120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到教師教學效能之差異分析130
第四節 教師復原力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相關與預測力分析…141
第五節 綜合討論………………………………………………1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7
第一節 結論……………………………………………………157
第二節 建議……………………………………………………160
參考文獻………………………………………………………………165
壹、中文部分……………………………………………………165
貳、英文部分……………………………………………………173
附錄……………………………………………………………………177
附錄一 新北市國小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關係調查問卷
【專家審題】……………………………………………177
附錄二 新北市國小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問卷
【專家審題意見彙整】…………………………………191
附錄三 新北市國小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問卷
【預試問卷】……………………………………………198
附錄四 新北市國小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問卷
【正式問卷】……………………………………………203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2004)。臨床視導對國小實習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丁一顧、簡賢昌、張德銳(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標準及其資源檔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8,213-239。
王明進(2017)。臺北市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王保進(2015)。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王淑女(2011)。國中教師自我復原力、教師效能感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王淑蓉(2009)。臺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鴻裕、江志正(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6,31-69。
古玉鈴(2011)。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信念、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朱森楠(2001)。一位國中中輟復學生的復原力及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創刊號,171-202。
何湘菱(2014)。嘉南地區國中教師幽默感、自我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呂志銘(201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呂佳霖(2010)。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裡復原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李明瑄(2015)。國小教師的生涯發展歷程與自我復原力之個案研究:以一位私立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李宛儒(2011)。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李俊良(2000)。復原力對諮商的啟示。輔導季刊,3(36),32-26。
吳宗立(2007)。追求卓越的教師教學效能。菁莪季刊,19(2),22-30。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深究經典版。新北市:易習圖書。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陳火城(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與自我知覺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48,113-132。
吳振志(2014)。基隆市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2002)。 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璧如(2002)。教師效能感之理論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45-64。
林育瑾(2016)。桃園市國中教師情緒勞務與師生互動行為之相關—自我復原力與利他特質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林海清(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清江(1999)。與教師在一起進行教育改革。師友月刊,380,40-41。
林進材(1998)。有效的教學行為。師友月刊,370,34-36。
林進材(2000)。 教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周廷(2015)。臺北市國小體育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邵嘉惠、施錦村(2016)。學校領導風格、教師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關聯性研究。華人經濟研究,14(1),1-16。
邱貞綺(2015)。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邱皓政(201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侯欣妤(2013)。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挫折、工作投入與復原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徐世宗(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徐秀鈴、孫國華(2018)。少子化現象對國民教育的衝擊與因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2),75-79。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秦夢群、吳勁甫(2011)。國中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效能之多層次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34(2),1-31。
倪靜宜(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領導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陳木金(1996)。國民小學學校教學配合措施對教師教學效能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3,227-252。
陳木金(1997a)。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木金(1997b)。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評鑑量表編製之研究。藝術學報,61,221-253。
陳尹雯(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復原力之研究-以教務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芃均(2016)。新竹市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怡如(2015)。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正向心理、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導季刊,42(3),1-11。
陳秀雲(2016)。桃園市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市。
陳家雯(2016)。國小一般智能資優教育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銓修(2017)。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對職場復原力之研究-以台中市高中職餐旅群教師為例。休閒事業研究,15(3),76-92。
陳麗珠、鍾蔚起、林俊瑩、陳世聰、葉宗文(2005)。國民小學教師
合理授課節數與員額編制之研究。教育學刊,25,25-50。
郭怡慧(2012)。臺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聯之研究—教師復原力與學校支持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許文雄(201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智勛(2012)。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許燦祥(2011)。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春興(1996)。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婷華(2015)。臺北市國民小學翻轉教室認同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張媛甯、岳美秀(2012)。臺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覺知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學校行政,82,70-89。
張新仁(2006)。中小學教師教學評鑑工具之發展編制。臺北市:教育部。
張嘉芸(2014)。國中教師感恩、創造性轉化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德銳(1994)。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專案研究執行成果報告。教育部,臺北市。
張德銳(2004a)。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2004b)。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檔案對教學省思與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133-002)。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德銳、張素偵(2012)。台北市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領導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1,59-97。
張曦文(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幽默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梁鳳珠(2011)。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梁寶苓(2011)。臺中市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復原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連倖誼、張雅筑(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1),75-103。
黃佳瑜(2013)。國小教師職場復原力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春惠(2014)。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貴祥(2002)。技術學院教師工作環境知覺、工作價值觀與其工作滿足和教學表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儒傑(2003)。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及其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1), 171-197。
彭杏珠(2009)。少子化,少掉的不止是孩子。遠見雜誌,282。
曾文志(2005)。在逆境中求生存─兒童發展的危機因子與預防。師友,456,44-51。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與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35。
曾雅慧(2017)。國小教師學校支持與復原力在玩興與創意教學關係間的調節效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馮莉雅(2001)。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青垂(2006)。父母管教型態對於青少年網路成癮影響之研究。警學叢刊,36(4),153-184。
楊宜璋(2013)。高中學生倦怠感、復原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4),491-518。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8)。學校資料。
https://www.ntpc.edu.tw/content/?parent_id=10151&type_id=10151
廖婉婷(2017)。桃園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蒲逸悧(2011)。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信念、教學創新與教學效能之相關。臺灣運動教育學報,6(1),15-28。
劉正雄(2011)。苗栗縣國民小學女校長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宗明、黃德祥(2008)。國中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9(2),1-34。
劉俊億(2013)。花蓮縣國民小學導師工作壓力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劉恩慧(2015)。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蔡宜臻(2016)。逆風的祝福-原住民經濟弱勢單親家庭之青少年的復原力展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佳純(2015)。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創意教學關聯之研究: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的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0(1),85-115。
盧蘇偉(2009)。復原力-激發孩子逆境向上的潛能。台北市:寶瓶文化。
謝中中(2015)。嘉義市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能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謝百亮(2006)。後現代脈絡下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謝廣全、謝佳懿(2014)。SPSS與應用統計學。高雄市:巨流出版。
鍾鎮郎(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顏郁心(2001)。中輟復學生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羅巧玲、魏美惠(2013)。中部地區幼兒教師創造力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2(1),149-178。
蘇郁媚(2017)。臺南市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貳、英文部分
Ashton, P. T.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motivational paradigm for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 (5), 28-32.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andura,A.(1997). Self 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NY: Freeman.
Benard, B. (2004). Resiliency: What we have learned. San Francisco, CA: WestEd.
Borich, G. D. (1986). Paradigms of effective teaching: Their relationship to concept of effective teaching.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18(2),143-167.
Borich, G. D. (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 NY: Macmillan.
Connor, K., & Davidson, J. (2003).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Depress Anxiety, 18, 76-82.
Fergus, S., & Zimmerman, M. A. (2005). Adolescent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 Public Health, 26;399-419.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 Martinussen, M. (2003). A new rating scale for adult resilience: What are the central protective resources behind healthy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esearch,12(2), 65-76.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Martinussen, M., Aslaksen, P. M., & Flaten, M. A. (2006). 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1, 213-219.
Grotberg, E. H.(1995).A guide to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Strengthening the human spirit. The Hague:Bernard Van Lee Foundation.
Klohnen, E. C. (1996).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f the construct of ego-resilien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5),1067-1079.
Luthar, S., & Cicchetti, D.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and social policie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2(4), 857-885.
Marsh, H. W., & Bailey, M. (1991).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profile analysis. Australia, New South Wales: Geographic srce.country of publi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0310)
Masten,A.S., & Reed, M. J. (2005).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In C. R.
Snyder & S.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p.74-88).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ney, S. M.(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351056)
Pasqualotto, R. , Löhr, S. & Stoltz, T. (2015). Skinner and Vygotsky’s Understanding of Resilience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Creative Education, 6, 1841-1851. doi: 10.4236/ce.2015.617188.
Patterson, J. L., & Kelleher, P. (2005). Resilient school leaders-Strategies for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chieve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ichardson, G. 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3), 307-321.
Rotter, J. B. (1953). Clinical methods: Psychodiagnostic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 295-316.
Rutter, M. (1999). Resilience concepts and findings: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therapy.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1(2), 119-144.
Shrivastava, A. , De Sousa, A. , Sonavane, S. ,& Shah, N. (2016). Resilience Improves Neuro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utcomes in Schizophrenia: A Hypothesis.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6, 173-187. doi: 10.4236/ojpsych.2016.62021.
Smokowski ,P. R., Reynolds,A.J., & Bezruczko,N. (1999).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adolescence : an autobiographical perspective from disadvantaged youth.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7 (4), 425-448.
Tang, L. P. (1994). Teaching evaluation in the college of business: Factors related to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74716)
Tusaie, K., & Dyer, J. (2004). Resilience: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18(1), 3-8.
Wagnild, G. M., & Young, H. M. (1993).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1(2), 165-178.
Waller, M. A. (2001). Resilience in ecosystemic context: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Published in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1(3), 290-297.
Werner, E. E.(1989). High-risk children in young 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birth to 32 year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9, 72-81
Wolin, S.J., & Wolin, S. (1993). The resilient self: How survivors of troubled families rise above adversity. New York, NY :Villard.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