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2004)。臨床視導對國小實習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丁一顧、簡賢昌、張德銳(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標準及其資源檔之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8,213-239。
王明進(2017)。臺北市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王保進(2015)。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王淑女(2011)。國中教師自我復原力、教師效能感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王淑蓉(2009)。臺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王鴻裕、江志正(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6,31-69。
古玉鈴(2011)。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信念、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朱森楠(2001)。一位國中中輟復學生的復原力及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創刊號,171-202。
何湘菱(2014)。嘉南地區國中教師幽默感、自我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呂志銘(2012)。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呂佳霖(2010)。國小教師組織溝通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裡復原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李明瑄(2015)。國小教師的生涯發展歷程與自我復原力之個案研究:以一位私立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李宛儒(2011)。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李俊良(2000)。復原力對諮商的啟示。輔導季刊,3(36),32-26。
吳宗立(2007)。追求卓越的教師教學效能。菁莪季刊,19(2),22-30。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深究經典版。新北市:易習圖書。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陳火城(2007)。高雄市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與自我知覺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48,113-132。
吳振志(2014)。基隆市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吳清山(2002)。 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璧如(2002)。教師效能感之理論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2),45-64。
林育瑾(2016)。桃園市國中教師情緒勞務與師生互動行為之相關—自我復原力與利他特質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林海清(1994)。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其工作滿意服務士氣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清江(1999)。與教師在一起進行教育改革。師友月刊,380,40-41。
林進材(1998)。有效的教學行為。師友月刊,370,34-36。
林進材(2000)。 教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周廷(2015)。臺北市國小體育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邵嘉惠、施錦村(2016)。學校領導風格、教師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關聯性研究。華人經濟研究,14(1),1-16。
邱貞綺(2015)。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邱皓政(201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侯欣妤(2013)。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挫折、工作投入與復原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徐世宗(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徐秀鈴、孫國華(2018)。少子化現象對國民教育的衝擊與因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2),75-79。
孫志麟(199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秦夢群、吳勁甫(2011)。國中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知識管理與教師教學效能之多層次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34(2),1-31。
倪靜宜(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領導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陳木金(1996)。國民小學學校教學配合措施對教師教學效能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3,227-252。
陳木金(1997a)。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木金(1997b)。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評鑑量表編製之研究。藝術學報,61,221-253。
陳尹雯(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復原力之研究-以教務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陳芃均(2016)。新竹市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怡如(2015)。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正向心理、工作滿意度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導季刊,42(3),1-11。
陳秀雲(2016)。桃園市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嘉義市。陳家雯(2016)。國小一般智能資優教育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銓修(2017)。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對職場復原力之研究-以台中市高中職餐旅群教師為例。休閒事業研究,15(3),76-92。
陳麗珠、鍾蔚起、林俊瑩、陳世聰、葉宗文(2005)。國民小學教師
合理授課節數與員額編制之研究。教育學刊,25,25-50。
郭怡慧(2012)。臺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聯之研究—教師復原力與學校支持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許文雄(201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許智勛(2012)。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許燦祥(2011)。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張春興(1996)。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婷華(2015)。臺北市國民小學翻轉教室認同度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張媛甯、岳美秀(2012)。臺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覺知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學校行政,82,70-89。
張新仁(2006)。中小學教師教學評鑑工具之發展編制。臺北市:教育部。
張嘉芸(2014)。國中教師感恩、創造性轉化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張碧娟(1999)。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學校教學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張德銳(1994)。國小教師教學評鑑系統之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專案研究執行成果報告。教育部,臺北市。
張德銳(2004a)。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2004b)。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檔案對教學省思與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133-002)。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張德銳、張素偵(2012)。台北市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領導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1,59-97。
張曦文(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幽默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梁鳳珠(2011)。台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梁寶苓(2011)。臺中市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復原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連倖誼、張雅筑(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1),75-103。
黃佳瑜(2013)。國小教師職場復原力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黃政傑(1993)。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春惠(2014)。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黃貴祥(2002)。技術學院教師工作環境知覺、工作價值觀與其工作滿足和教學表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黃儒傑(2003)。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及其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1), 171-197。
彭杏珠(2009)。少子化,少掉的不止是孩子。遠見雜誌,282。
曾文志(2005)。在逆境中求生存─兒童發展的危機因子與預防。師友,456,44-51。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與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4,1-35。
曾雅慧(2017)。國小教師學校支持與復原力在玩興與創意教學關係間的調節效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馮莉雅(2001)。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楊青垂(2006)。父母管教型態對於青少年網路成癮影響之研究。警學叢刊,36(4),153-184。
楊宜璋(2013)。高中學生倦怠感、復原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4),491-518。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8)。學校資料。
https://www.ntpc.edu.tw/content/?parent_id=10151&type_id=10151
廖婉婷(2017)。桃園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蒲逸悧(2011)。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教學信念、教學創新與教學效能之相關。臺灣運動教育學報,6(1),15-28。
劉正雄(2011)。苗栗縣國民小學女校長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宗明、黃德祥(2008)。國中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9(2),1-34。
劉俊億(2013)。花蓮縣國民小學導師工作壓力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劉恩慧(2015)。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蔡宜臻(2016)。逆風的祝福-原住民經濟弱勢單親家庭之青少年的復原力展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蕭佳純(2015)。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創意教學關聯之研究: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的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0(1),85-115。
盧蘇偉(2009)。復原力-激發孩子逆境向上的潛能。台北市:寶瓶文化。
謝中中(2015)。嘉義市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能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謝百亮(2006)。後現代脈絡下國民中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謝廣全、謝佳懿(2014)。SPSS與應用統計學。高雄市:巨流出版。
鍾鎮郎(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簡玉琴(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顏郁心(2001)。中輟復學生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羅巧玲、魏美惠(2013)。中部地區幼兒教師創造力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2(1),149-178。
蘇郁媚(2017)。臺南市國小教師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貳、英文部分
Ashton, P. T.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motivational paradigm for eff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 (5), 28-32.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andura,A.(1997). Self 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NY: Freeman.
Benard, B. (2004). Resiliency: What we have learned. San Francisco, CA: WestEd.
Borich, G. D. (1986). Paradigms of effective teaching: Their relationship to concept of effective teaching.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18(2),143-167.
Borich, G. D. (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 NY: Macmillan.
Connor, K., & Davidson, J. (2003).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Depress Anxiety, 18, 76-82.
Fergus, S., & Zimmerman, M. A. (2005). Adolescent Resilience: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 Public Health, 26;399-419.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 Martinussen, M. (2003). A new rating scale for adult resilience: What are the central protective resources behind healthy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s in Psychiatric Reesearch,12(2), 65-76.
Friborg, O., Hjemdal, O., Rosenvinge, J. H., Martinussen, M., Aslaksen, P. M., & Flaten, M. A. (2006). 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61, 213-219.
Grotberg, E. H.(1995).A guide to promot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Strengthening the human spirit. The Hague:Bernard Van Lee Foundation.
Klohnen, E. C. (1996).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f the construct of ego-resilien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5),1067-1079.
Luthar, S., & Cicchetti, D. (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and social policie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2(4), 857-885.
Marsh, H. W., & Bailey, M. (1991).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profile analysis. Australia, New South Wales: Geographic srce.country of publi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0310)
Masten,A.S., & Reed, M. J. (2005).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In C. R.
Snyder & S.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p.74-88).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ney, S. M.(1992). 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A survey of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ED351056)
Pasqualotto, R. , Löhr, S. & Stoltz, T. (2015). Skinner and Vygotsky’s Understanding of Resilience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Creative Education, 6, 1841-1851. doi: 10.4236/ce.2015.617188.
Patterson, J. L., & Kelleher, P. (2005). Resilient school leaders-Strategies for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chieve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ichardson, G. 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3), 307-321.
Rotter, J. B. (1953). Clinical methods: Psychodiagnostic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 295-316.
Rutter, M. (1999). Resilience concepts and findings: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therapy.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1(2), 119-144.
Shrivastava, A. , De Sousa, A. , Sonavane, S. ,& Shah, N. (2016). Resilience Improves Neuro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utcomes in Schizophrenia: A Hypothesis.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6, 173-187. doi: 10.4236/ojpsych.2016.62021.
Smokowski ,P. R., Reynolds,A.J., & Bezruczko,N. (1999).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adolescence : an autobiographical perspective from disadvantaged youth.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7 (4), 425-448.
Tang, L. P. (1994). Teaching evaluation in the college of business: Factors related to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374716)
Tusaie, K., & Dyer, J. (2004). Resilience: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18(1), 3-8.
Wagnild, G. M., & Young, H. M. (1993).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Journal of Nursing Measurement, 1(2), 165-178.
Waller, M. A. (2001). Resilience in ecosystemic context: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Published in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1(3), 290-297.
Werner, E. E.(1989). High-risk children in young adult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birth to 32 year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9, 72-81
Wolin, S.J., & Wolin, S. (1993). The resilient self: How survivors of troubled families rise above adversity. New York, NY :Vill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