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方昭文 (2018)。童年親子互動氣餒經驗及其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何粵東 (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何粵東、蔡清田 (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臺北市:五南。
李宗儐 (2015)。一個馬拉松跑者的自我敘說——從運動經驗看父親與我的生命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威 (2014)。大江大海・斷裂的家~解構自卑的意義之旅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李茂興 (譯) (1996)。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楊智。 (Gerald Corey, 1990)
林玉珠 (2017)。探索教育對國小學童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現清華大學) ,臺中市。林昱君 (2014)。從阿德勒的自卑情結論都會女性的剝離與重建—以「我想我是她/我想我不是她」創作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林麗惠 (2008)。自卑經驗探討--以女性成人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邱詩涵、蔡孟霖、高麗娟 (2012)。風中戰士的獨白:短跑選手訓練之敘說探究。運動研究,21(2),73-86。
侯素棉 (1994)。阿德勒學派團體諮商方法影響國中生自卑感及偏差行為之實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洪立軍 (2017)。豆莢男孩發聲記:一位肥胖男同性戀者的逆襲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等譯 (2001)。質化硏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Maxwell, J. A., 1996) 。
畢恆達 (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臺北市:小畢空間。
許佩瑜 (2013)。一位童養媳阿嬤的生命故事──從自卑中淬煉堅毅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許維素 (1991)。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木金 (2000)。國民中小學生與家人相處情形之調查研究。學生輔導,68,126-145。
陳秋慧 (2015)。孤島與海:一位女性肢體障礙者的回家之路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陳偉婷 (2014)。從自卑到自信-一段看見、接納到擁抱生命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陳碧慈 (2001)。國小學童性別、自卑感、社會興趣與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陳慧伶 (2017)。國中生正念、家庭氣氛與感恩特質之關聯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陳靜惠 (2009)。台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傅郁涵 (2017)。高中生家庭氣氛、學校生活適應與其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曾端真 (2008)。”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體驗性工作坊”學習之旅。諮商與輔導,274,45-51。
曾端真、陳為學 (2015)。早年回憶敘說的療癒力──生命故事的建構、解構與再建構。諮商與輔導,353,13-20。
黃光國(譯) (1989)。自卑與超越。臺北市:志文。(Alfred Adler, 1932)。
黃梅蘭 (2014)。在失落與自卑中的韌性:一位資深家庭社工的生命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葉冠伶 (2008)。我與火影忍者的冒險事件簿:自卑的喚起與對話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劉穎蓁 (2017)。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同儕關係、學業成就、休閒參與對幸福感之影響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潘秀貞 (1997)。大學生對自卑感受的因應方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鄭仁厚 (2017)。高職生家庭氣氛、憂鬱情緒與智慧型手機成癮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鄭浩元 (2012)。大學住宿生自卑感、成就動機與網路成癮傾向之相關研究─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鄭珮瑜 (2013)。成為有勇氣的自我敘說:阿德勒鼓勵對幼師生涯歷程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盧崴詡 (2014)。以安頓生命為目標的研究方法—卡洛琳.艾里斯的情感喚起式自傳民族誌。社會學研究,6,221-237。
聶子喬 (2016)。家的自卑、心的黑影-我的回身整合之路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蘇美鳳 (2000)。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卑感與成就動機之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市。二、英文部分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US: Sage Publications, Inc.
Ellis, C. (2004). The ethnographic I: A methodological novel about autoethnography.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Ellis, C. (2007). Telling secrets, revealing lives relational ethics in research with intimate others. Qualitative Inquiry, 13(1), 3-29.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Kao, L. (2008). “The book enters the core of my life”: Artifact as story-telling medium for meaning co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in the 9th Advances in Qualitative Method Conference. Banff, Alberta, Canada.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Maxwell, J. A. (2006). Literature reviews of, and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 commentary on Boote and Beile's "Scholars before Researcher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5(9), 28-31.
Richardson, L. (1994). 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324-329).
Wall, S. (2008). Easier Said than Done: Writing an Autoethnogra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7(1), 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