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26.226)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3 11: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翊璇
研究生(外文):Lin, I-Hsuan
論文名稱:在生命的裂縫成長:自我民族誌
論文名稱(外文):Growing Up Through the Crack: An Autoethnography
指導教授:高麗娟高麗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ao, Li-Chuan
口試日期:2019-05-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運動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4
中文關鍵詞:自我民族誌自卑情結補償作用優越情結
外文關鍵詞:autoethnogarphyinferiority complexmake-up functionsuperiority complex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回首從前的自己,因為原生家庭的因素,曾經是如此畏懼、自卑、茫然而無措,在已長大成人,三十多歲的某一瞬間忽然領悟,曾幾何時自己已擺脫它的糾纏,從中蛻變成不一樣的人。自卑情結是如何成為我曾經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又如何成為我現在的生命中已被跨越的一部分?本論文透過自我民族誌的研究方式,檢視研究者自身的經歷,並藉阿德勒的自卑情結理論,釐清成長時期自卑感形成的來源,與之後的人生歷程中,自身心態轉變的原因。
Looking back my life, I found it was filled with fear, inferiority, uncertainty and loss because of some regrets in the family of origin. I was comprehend, at a moment on my thirties, that I have got rid of these negative cognitions and became a different person. I was wondering why it happened. The feeling of being inferior was the strongest part in my mind. How did I overcome the dark side of my life? This research, through writing an autoethnogarphy, views the process of my growth, and combines with Adler’s inferiority complex theory, to clarify the cause of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and to figure out the major elements in the turning points of my mentality.
學位考試審定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 10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2
第五節 共用語彙 12

第貳章 概念架構 15
第一節 自卑情結來源理論 18
第二節 自卑情結應用研究 26
第三節 我的自卑情結研究 38
第四節 自我民族誌 3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選擇自我民族誌的原因 43
第二節 資料蒐集與書寫 45
第三節 研究倫理 46
第四節 研究信實度 46
第五節 研究歷程 47

第肆章 讓我告訴你 50
第一節 故事這樣開始的 (國小時期) 50
第二節 九彎十八拐 (國中時期) 67
第三節 原來可以這樣做 (國外時期) 82
第四節 頭過身就過 (職場時期) 86
第五節 換你說給我聽 100

第伍章 結語 104
第一節 理解我的人生時空 104
第二節 理解我的父母 107
第三節 理解自我 108
第四節 理解問題 113

參考文獻 115
一、中文部分 115
二、英文部分 118

附錄 120
附錄一 出場人員簡表 (依出場先後順序) 120
附錄二 獨自旅行擺脫低潮 121
附錄三 攀爬長城與自己對話 122
附錄四 FACEBOOK 同儕激勵 123

表目錄
表2-1 Erikson階段社會心理發展任務表 22
表2-2 1991-2018以家庭為研究場域的自卑情結應用研究表 28
表2-3 1994-2017以學校為研究場域的自卑情結應用研究表 29
表2-4 2012-2016以職場為研究場域的自卑情結應用研究表 32
表2-5 2008-2017以個人為研究場域的自卑情結應用研究表 33

圖目錄
圖2-1「自卑心態」、「思考方式」及「與他人相處」三特質關係圖 21
圖2-2「自卑情結」、「補償動作」與結果關係圖 25
一、中文部分
方昭文 (2018)。童年親子互動氣餒經驗及其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何粵東 (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何粵東、蔡清田 (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臺北市:五南。
李宗儐 (2015)。一個馬拉松跑者的自我敘說——從運動經驗看父親與我的生命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威 (2014)。大江大海・斷裂的家~解構自卑的意義之旅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李茂興 (譯) (1996)。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楊智。 (Gerald Corey, 1990)
林玉珠 (2017)。探索教育對國小學童生活適應輔導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現清華大學) ,臺中市。
林昱君 (2014)。從阿德勒的自卑情結論都會女性的剝離與重建—以「我想我是她/我想我不是她」創作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林麗惠 (2008)。自卑經驗探討--以女性成人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邱詩涵、蔡孟霖、高麗娟 (2012)。風中戰士的獨白:短跑選手訓練之敘說探究。運動研究,21(2),73-86。
侯素棉 (1994)。阿德勒學派團體諮商方法影響國中生自卑感及偏差行為之實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洪立軍 (2017)。豆莢男孩發聲記:一位肥胖男同性戀者的逆襲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等譯 (2001)。質化硏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 (Maxwell, J. A., 1996) 。
畢恆達 (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臺北市:小畢空間。
許佩瑜 (2013)。一位童養媳阿嬤的生命故事──從自卑中淬煉堅毅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維素 (1991)。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木金 (2000)。國民中小學生與家人相處情形之調查研究。學生輔導,68,126-145。
陳秋慧 (2015)。孤島與海:一位女性肢體障礙者的回家之路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偉婷 (2014)。從自卑到自信-一段看見、接納到擁抱生命的自我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臺北市。
陳碧慈 (2001)。國小學童性別、自卑感、社會興趣與適應行為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慧伶 (2017)。國中生正念、家庭氣氛與感恩特質之關聯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靜惠 (2009)。台中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與自卑感之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傅郁涵 (2017)。高中生家庭氣氛、學校生活適應與其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端真 (2008)。”古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體驗性工作坊”學習之旅。諮商與輔導,274,45-51。
曾端真、陳為學 (2015)。早年回憶敘說的療癒力──生命故事的建構、解構與再建構。諮商與輔導,353,13-20。
黃光國(譯) (1989)。自卑與超越。臺北市:志文。(Alfred Adler, 1932)。
黃梅蘭 (2014)。在失落與自卑中的韌性:一位資深家庭社工的生命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葉冠伶 (2008)。我與火影忍者的冒險事件簿:自卑的喚起與對話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劉穎蓁 (2017)。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同儕關係、學業成就、休閒參與對幸福感之影響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潘秀貞 (1997)。大學生對自卑感受的因應方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鄭仁厚 (2017)。高職生家庭氣氛、憂鬱情緒與智慧型手機成癮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鄭浩元 (2012)。大學住宿生自卑感、成就動機與網路成癮傾向之相關研究─以臺灣中部地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鄭珮瑜 (2013)。成為有勇氣的自我敘說:阿德勒鼓勵對幼師生涯歷程的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盧崴詡 (2014)。以安頓生命為目標的研究方法—卡洛琳.艾里斯的情感喚起式自傳民族誌。社會學研究,6,221-237。
聶子喬 (2016)。家的自卑、心的黑影-我的回身整合之路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蘇美鳳 (2000)。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卑感與成就動機之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 ,臺中市。

二、英文部分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US: Sage Publications, Inc.
Ellis, C. (2004). The ethnographic I: A methodological novel about autoethnography.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Ellis, C. (2007). Telling secrets, revealing lives relational ethics in research with intimate others. Qualitative Inquiry, 13(1), 3-29.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Kao, L. (2008). “The book enters the core of my life”: Artifact as story-telling medium for meaning co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in the 9th Advances in Qualitative Method Conference. Banff, Alberta, Canada.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Maxwell, J. A. (2006). Literature reviews of, and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 commentary on Boote and Beile's "Scholars before Researcher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5(9), 28-31.
Richardson, L. (1994). 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324-329).
Wall, S. (2008). Easier Said than Done: Writing an Autoethnograp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Methods, 7(1), 38-53.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