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9 23: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魏文彬
研究生(外文):Wen-Pin Wei
論文名稱:文化符號建構與評鑑機制對於茶產業發展之影響:以東方美人茶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Symbolic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n Tea Industrial Development-An Analysis of Oriental Beauty Tea
指導教授:劉阿榮劉阿榮引用關係謝登旺謝登旺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A-Ron LiuDeng-Wang Hsieh
口試委員:丘昌泰黃紹恆周錦宏俞龍通
口試委員(外文):Chang-tay ChiouShaw-Herng HuangChin-Hung ChouLong-Tong Yu
口試日期:2019-06-17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文化產業與文化政策博士學位學程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10
中文關鍵詞:東方美人茶茶葉評鑑客家認同有機農業文化迴圈
外文關鍵詞:Oriental Beauty TeaTea Evaluation SystemHakka IdentificationOrganic AgricultureCircuit of Cult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37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文最主要為探討文化符號建構與評鑑機制對於製茶產業的發展影響,研究區域為北臺灣四個縣市的東方美人茶產業。研究範圍包括;新北市石碇地區與坪林地區,桃園市的龍潭地區,新竹縣北埔鄉與峨眉鄉地區,苗栗縣頭份市等四個茶產業區域。首先,是對於符號功能文獻作深入地探討,了解東方美人茶符號建構的意義。其次,探討於東方美人茶產業發展當中,是否存在客家產業文化認同之關係。再則為,探討東方美人茶葉的評鑑競賽機制,是否對於茶產業發展帶來影響?最後則為,消費者對於東方美人茶的認同,當東方美人茶日益攀登高單價之後,消費市場是否給予品質與價格認同等等。本文於2018年初起,分別從四個縣市展開調查,搭配參與觀察、深度訪談以及問卷調查等,以最完整的研究面向,剖析東方美人茶產業發展。
研究發現為,確認東方美人茶的評鑑生成年代,確認產業符號能帶動茶產業發展,並且,發現消費者對於有機農業認知具有落差,客家產業文化認同僅存在桃竹苗縣市,及東方美人茶探茶產業發展問題等。研究結論則是,認為東方美人茶是非常成功的茶葉符號之建構,符號引領帶動東方美人茶產業的發展,並肯定評鑑競賽的功能,評鑑競賽使得茶葉創造出分級,獲得消費者的信賴,建構出東方美人茶的消費認同的永續發展迴圈。最後則是,針對政府部門、評鑑單位、輔導單位、茶農與消費者等,提出研究建議,期許東方美人茶產業能夠永續經營與發展,為本文最終之目的。

關鍵字:東方美人茶、茶葉評鑑、客家認同、有機農業、文化迴圈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symbolic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iental Beauty Tea industry.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researching parts and covers four main manufacturing areas of Oriental Beauty Tea in Taiwan, which are Shiding Dist., New Taipei City, Pinglin Dist., New Taipei City, Longtan Dist., Taoyuan City, Beipu Township and Emei Township of Hsinchu County . To begin with, I explore how the invented symbol of Oriental Beauty Tea is functioned and what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it constructs. Then, I analyze whether or not Hakka people have constituted a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long with the growing Oriental Beauty Tea industry. Furthermore, I delve into the effects of once-a-year Oriental Beauty Tea assessment on promoting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inally, I reveal the tea consumers’ recognition of the Oriental Beauty Tea to dissect if the tea consumers have approved its increasing price as long as its high quality. Starting in the year of 2018, by means of observing, in-depth interviewing,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dissertation has respectively researched four major manufacturing region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iental Beauty Tea industry.
In conclusion, I point out the actual commencem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Oriental Beauty Tea and state that the constructed symbol of Oriental Beauty Tea has greatly enhanced the growth of its tea industry. Besides, I discover that the cultural connection with the Oriental Beauty Tea has been exclusively manifested by Hakka communities in Taoyuan City and Hsinchu County. The tea consumers also have a misconception about organic agriculture. In brief, the success of the created symbol of Oriental Beauty Tea is a classical example which has the tea industry grow and prosper and gradually induces a cultural attachment within Hakka people.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 rating the quality of Oriental Beauty Tea has also obtained the tea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approbation and further spread the popularity of Oriental Beauty Tea. These what I described above have together fulfilled the circuit of Oriental Beauty Tea culture. Last but not least, I offer some advice to government agencies, consulting groups, tea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in the high hop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riental Beauty Tea industry.

Key words : Oriental Beauty Tea, Tea Evaluation System, Hakka Identification,
Organic Agriculture, Circuit of Culture.
目錄
書名頁 i
審定書 ii
誌謝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目錄 vii
表目錄 xi
圖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10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五節 論文章節安排 23
本章小結 24

第二章 理論探討與文獻回顧 25
第一節 符號功能論 25
第二節 消費者行為 35
第三節 客家認同相關理論 49
第四節 文化迴圈的模型 62
第五節 茶葉相關研究文獻解析 67
本章小結 7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75
第一節 文獻分析法 75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 80
第三節 參與觀察法 88
第四節 問卷調查法 92
第五節 比較分析法 94
本章小結 100

第四章 東方美人茶的意涵與特性 101
第一節 臺灣茶葉家族的分類 101
第二節 東方美人茶(椪風茶)故事的誕生 106
第三節 東方美人茶(椪風茶)的特性 123
第四節 東方美人茶(椪風茶)的生產模式 134
本章小結 144

第五章 東方美人茶的符號建構與擴散 145
第一節 東方美人茶符號的想像 145
第二節 東方美人茶符號的建構 148
第三節 東方美人茶符號的擴散 153
本章小結 160

第六章 東方美人茶評鑑制度與影響 161
第一節 評鑑規則與獎項 161
第二節 評鑑的目的與功能 175
第三節 評鑑的問題與影響 181
本章小結 189

第七章 東方美人茶發展與認同分析 191
第一節 東方美人茶發展問題分析 191
第二節 東方美人茶符號認同分析 197
第三節 客家文化產業認同分析 202
第四節 評鑑制度與有機認同分析 207
本章小結 215

第八章 東方美人茶產區之比較 217
第一節 東方美人茶各產區概況分析 217
第二節 東方美人茶六大產區比較分析 228
第三節 茶產業發展與永續迴圈分析 247

本章小結 253
第九章 結論與建議 25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55
第二節 研究結論 267
第三節 研究建議 272
第四節 未來研究發展方向 284

參考書目 289
附錄 304
附錄一、訪談邀請函 305
附錄二、訪談題目大綱 306
附錄三、問卷調查題目設計 307
著作權聲明書 310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丁爾蘇(2012)。《符號與意義》。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力新編(1983)。《飲茶漫談》。臺北市:國家書店。
毛琳琳(2016)。《文化政策與臺灣國家認同的嬗變(1945-2008)》。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宏仁譯(2010)。Peter, C.著,《消費社會學》。臺北市:群學出版。譯自Corrigan, P.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1997.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4)。Cresswell, T.著,《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市:群學出版。譯自Cresswell, T.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 Blackwell Pub. 2004.
王志弘等譯(2015)。Edward, W. S.著,《東方主義》,第二版。新北市:立緒文化。譯自Edward, W. S. Orientalis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8.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群學出版。
王坤譯(1998)。Keir, E.著,《符號學與戲劇理論》。新北市:駱駝出版。譯自Keir, E. The Semiotics of Theatre and Drama. London: Routledge. 2002.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市:允晨文化。
丘昌泰(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5:1-35。
丘昌泰(2017)。〈臺灣文創中的人本設計思維:以巷弄文創打造生活質感〉。丘昌泰、劉宜君編。《文創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新北市:商鼎數位,頁1-16。
丘昌泰(2018)。〈臺灣「本土型」文創產業的發展路徑:解讀三條主旋律〉。丘昌泰、劉宜君編。《地景文化、永續觀光與文創產業》。新北市:千華數位,頁119-136。
田哲榮、司徒懿譯(2010)。Silverman, D.著,《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臺北縣:韋伯文化。譯自Silverman, 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6.
江明修、丘昌泰編(2009)。《客家族群與文化再現》。臺北市:智勝文化。
江明修編(2010)。《客家城市治理》。桃園縣: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江裕春(2010)。《龍潭椪風茶文化研究-在地知識的傳承》。高雄市:國立高雄餐旅學院臺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su8857,檢索日期:2018年12月21日。
江寧增編(2002)。《峨眉鄉簡史》。新竹縣:峨眉鄉公所。
余欣芳(2006)。《龍潭地區茶產業的行動者網絡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余舜德(2013)。〈臺灣凍頂烏龍茶之工匠技藝、科技與現代性〉,《臺灣人類學刊》,11(1):123-153。
吳育臻(2000)。《大隘地區聚落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新竹縣文化局。
吳振鐸(1966)。〈臺灣之製茶工業〉,《臺灣銀行季刊》,17(1):39-64。
吳振鐸(1998)。〈臺灣茶業產銷之回顧〉,《吳振鐸茶學拾遺集》。臺北市:科學農業社。頁1-9。
吳德亮(2010)。《兩岸烏龍名茶》。臺北市:知音出版。
吳潛誠(2013)。《文化與社會》。新北市:立緒文化。
吳學明(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聲舜(2016)。〈蜜香茶的秘密〉,《行政院農委會農政與農情》,286:91-95。
宋一明注(2014)。《陸羽茶經》。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建和譯(2006)。島袋完義著,《北埔鄉土誌》,新竹縣文化局。
李力庸(2008)。〈日治時期桃園地區產業組合與農村經濟(1913-1939)〉。林明煌編。《戀戀桃仔園—桃園文史研究論叢》。桃園市:萬能科技大學,頁33-61。
李昕彥譯(2016)。Ullrich, W.著,《不只是消費:解構產品設計美學與消費社會的心理分析》。臺北市:商周出版。譯自Ullrich, W. Alles nur Konsum: Kritik der warenästhetischen Erziehung. Berlin: Verlag Klaus Wagenbach. 2013.
李威霆、林錫霞(2012)。〈客家桐花祭的族群意象與消費認同:以勝興國際桐花村的發展為例〉,《客家研究》,5(1):1-50。
李柏靜、胡碧嬋(2013)。〈商標識別性之符號學分析-由MISS WU案談起〉,《智慧財產權》,190:65-91。
汪琪(2014)。《邁向第二代本土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
沈松橋(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和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1-77。
周育妏(2010)。《文化品牌模式之設計策略研究-以峨眉鄉東方美人茶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幸叡(1999)。「客家茶鄉:顛覆你的飲茶習慣」專欄。刊載於1999年6月11日,自由時報休閒旅遊版。
周錦宏(2008)。〈社會企業觀點下的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以臺中縣兩個生產合作社為例〉。《2008 (TASPAA) 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5月24日)。臺中市: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
周錦宏、鄧閔文(2011)。〈客家特色產業競爭力之分析-以新埔柿餅為例〉。江明修編。《客家企業家》。臺北市:智勝文化,頁145-179。
周錦宏、鄭忠烜、陳治瑋(2010)。〈桃竹苗客家社區組織網絡互動之分析〉。江明修編。《客家城市治理》。臺北市:智勝文化,頁319-343。
林文琪譯(2006)。Kathryn, W.著,《認同與差異》。臺北縣:韋伯文化。譯自Kathryn, W.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林百川、林學源(1993)。《樹杞林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百川、林露結(2011)。《樹杞林志》。臺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林志鈞、楊麗寬、蔣佩芬(2016)。〈伴手禮購買動機、購買情境、感官體驗與炫耀性消費之關係〉,《康寧大學學報》,6:149-169。
林志煌(2008)。〈揭開比賽茶神祕面紗〉,《臺灣茶訊》,97:9-14。
林育則、夏康寧(2011)。〈奢侈品之炫耀性、涉入程度與心流體驗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以高價盆栽為例〉,《企業管理學報》,89:57-80。
林欣儀(2016)。《茶小綠葉蟬對茶樹不同品種之嗜食性及茶菁品質的影響》。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碩士論文。
林彩梅、李美慧、鄧旭茹(2007)。〈物質主義與從眾性購買行為關係之研究〉,《中華管理學報》,8(1):133-134。
林義豪(2016)。〈建構茶產業專業人才職能認證導向之研究-以茶葉感官品評人員為例〉。《第四屆茶葉科技研討會專刊》。桃園市:茶葉改良場,頁192-196。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市:聯經出版。
林馥泉(1956)。《烏龍茶與包種茶製造學》。臺北市:大同書局。
邱念渠(2005)。《臺灣茶產業的演進過程與困境》。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69b63t,檢索日期:2018年11月15日。
邱喬嵩、楊美珠、黃正宗(2017)。〈誰才是正港烏龍茶?〉,《茶葉專訊》,102:6-8。
邱皓政(201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市:五南圖書。
邱顯明(2004)。《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廣福文教基金會(1997)。《北埔光景》。新竹縣:允成文化。
俞龍通(2012)。《亮點客家-臺灣客家文化創意產業之路:創新、整合、國際化三部曲》。臺北市:師大書苑。
俞龍通(2014)。《客家族群產業當代新風貌》。臺北市:師大書苑。
俞龍通(2016)。〈從傳統創新-「哈客愛」擂茶轉型策略之研究〉,《聯大學報》,13(1):63-83。
俞龍通編(2019)。《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12:客家文化產業生成與發展》。新竹市:交通大學出版社。
姚國坤(1992)。《中國茶經》。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
柯朝欽(2015)。〈臺灣客家現代族群想像的三種類型:民族認同、公民權利以及認知框架〉,《全球客家研究》,5:149-192。
洪泉湖編(2015)。《族群文化與文化產業》。臺北市:商鼎數位。
胡正文(2006)。〈從消費現象論臺灣社會趨勢與價值觀的變遷〉,《實踐大學通識學報》,6:31-66。
胡惠琳(2016)。《文化經濟學第2版》。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苗栗縣政府編(2006)。《苗栗縣統計要覽第五十六期》。苗栗縣:苗栗縣政府。
范明煥編(2005)。《北埔鄉誌上下冊》。新竹縣:北埔鄉公所。
范增平(1992)。《臺灣茶業發展史》。臺北市:臺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
夏鑄九、黃麗玲等譯(2002)。Manuei, C.著,《認同的力量》。臺北市:唐山出版。譯自Manuei, C. The Power of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s Ltd. 1997.
徐百威(2010)。《次文化透過文化迴路形成潮流-以街頭時尚服飾經營為例》。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幸君(2011)。《戰後臺灣北部客家茶產業經營性格》。桃園市: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zwqc3y,檢索日期:2018年10月25日。
徐英祥譯(1995)。井上房邦著,〈不同茶樹品種之茶業製造方法〉。《臺灣日據時期茶業文獻譯集》。桃園縣:臺灣省茶業改良場,頁239-262。
徐英祥譯(1995)。武內貞義著,〈清末時期臺灣茶葉概況〉。《臺灣日據時期茶業文獻譯集》。桃園縣:臺灣省茶業改良場,頁490-506。
徐英祥譯(1995)。阿部宗平著,〈新竹州之茶樹品種〉。《臺灣日據時期茶業文獻集譯》。桃園縣:臺灣省茶業改良場,頁26-42。
徐起欽(1997)。《臺灣茶業史概要》。臺北: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
徐寶強、汪暉(1999)。《發展的迷思》。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桃園縣政府主計室(2001)。《桃園縣統計要覽》。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張如華、蔡永生(1999)。〈東方美人-白毫烏龍茶〉,《鄉間小路》,25(11):22-23。
張君玫譯(2001)。John, S.著,《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市:巨流圖書。譯自John, S.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Hodder Arnold. 1999.
張孝銘(2010)。《休閒消費者行為》。臺北市:華都文化。
張忠正(2010)。〈日治時期臺灣茶業的發展〉,《德霖學報》,24:319-338。
張青(2001)。《怡和洋行》。臺北市:時報文化。
張新木、楊全強、戴阿寶譯(2015)。Baudrillard, J.著,《藝術的共謀》。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譯自Baudrillard, J. Le complot de l’art. Paris: Sens & Tonka. 2000.
張瑞成(2009)。《酵素茶的魅力-臺灣烏龍茶》。臺北市:迪生文化。
張端成(1983)。〈臺灣茶葉產銷之回顧與發展方向〉,《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8-100。
張端成(1992)。〈臺灣茶業回顧與展望〉,《茶業推廣簡訊》,22:7-8。
張維倫(2003)。《文化經濟學》。臺北市:典藏藝術。
張遵倩(2010)。〈清末臺灣茶業的發展〉,《德霖學報》,24:295-318。
梁宇元(1987)。《清末北埔聚落構成之研究-一個客家居住型態之探討》。臺南市: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炳琨(2014)。〈鹿谷凍頂烏龍茶產業發展與產地認證探討〉,《臺灣土地研究期刊》,17(2):29-56。
畢恆達(2013)。《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小畢空間。
畢慶昌著(1958)。《新竹新志》。臺北市:中華叢書委員會。
莊瑞蘭、楊師昇(2014)。《北埔茶》。新竹縣:日升生態文史工作室。
許維德(2015)。〈素樸的文化認同到制度化政治認同〉。劉大和、張維安編。《客家映臺灣-族群文化與客家認同》。苗栗縣:桂冠圖書。
許賢瑤編(2008)。《日治時代茶商公會業務成績報名書(1917-1944)》。臺北市:國史館。
陳乃華、江清松(2010)。〈新竹縣關西鎮之客家產業競爭優勢與發展策略初探〉,《人文社會學研究》,4(4):26-46。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陳協勝、蔡璧卉(2010)。〈精品特質、衝動性特性、虛榮心對精品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行銷評論》,7(4):447-470。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臺北市:詹士書局。
陳坤宏(2009)。《消費理論》。臺北縣:揚智出版社。
陳明珠(2008)。〈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返回符號體系的思考〉,《圖書資訊學研究》,2(2):17-38。
陳建榮(2006)。《臺灣客家族群文化權利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
陳思仁等譯(2002)。Hobsbawm, E. J.(edt.)著,《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市:貓頭鷹出版。譯自Hobsbawm, E. J.(edt.)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陳培桂修(1977)。《淡水廳志》。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康芬、林昆範(2017)。〈臺三線時尚原鄉系列之龍潭茶鄉設計研究計畫〉。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康芬、林昆範(2018)。〈地方美學敘事與文創地方開發-以桃園龍潭的龍泉茶鄉品牌建構為案例〉,《休閒研究》,7(2):69-82。
陳煥堂、林世煜(2001)。《臺灣茶Formosa Oolong Tea》。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陳錦忠(2009)。〈從Peirce的符號分類探討輪廓線的指涉〉,《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3:27-48。
陳錦忠(2010)。《雕塑符號與傳達》。臺北市:威秀資訊。
彭瑞金編(2014)。《龍潭鄉志上下卷》。桃園縣:龍潭鄉公所。
曾宇良、宋承恩(2012)。〈從社會生產關係探討魚池鄉紅茶產業變遷影響〉,《地理研究》,56:41-71。
黃一民(2005)。《文化與商品:擂茶的社會學考察》。臺北縣:國立臺北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sgpp3q,檢索日期:2018年06月13日。
黃世明(2014)。〈「服貿」對客家「特色」產業的影響〉,《全球客家研究》,3:267-278。
黃正敏(2009)。〈臺灣茶與客家人〉。《兩岸客家茶文化學術論壇》。臺北縣:客家事務局。資料來源:http://formosateaman.blogspot.tw/2009/02/blog-post.html,檢索日期:2019年01月06日。
黃佑安、陳有川、程永佳、曾淑婉(2006)。〈物質主義、金錢態度、虛榮特性、消費者我族主義與產品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學生與家長為例〉,《國立空中大學管理與資訊學報》,11:25-52。
黃旺成修(1976)。《臺灣省新竹縣志第三部卷六經濟志》。新竹縣: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黃旺成修(1983)。《新竹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黃啟東、黃珮雯、王素梅、李河水(2014)。《臺灣茶產業調查分析》。新竹市: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黃紹恆(2010)。《臺灣經濟史中的臺灣總督府》。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黃紹恆(2019)。《砂糖之島》。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黃頌文(2011)。〈寶順洋行的成立與北臺茶業經營之起源(1864-1867)〉,《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學報》,7:19-34。
新竹州役所編(1985)。《臺灣省新竹州要覽》。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新竹縣政府主計室(1998)。《新竹縣統計提要民國40~85年》。新竹縣:新竹縣主計室。
新竹縣編(2010)。《新竹縣統計要覽2000~2009》。新竹縣:新竹縣政府主計處。
楊宗儒(2006)。《東方美人茶的生產與峨眉、北埔鄉在地文化經濟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v87myf,檢索日期:2018年07月09日。
楊明青、曾喜鵬、楊宗霖(2010)。〈旅遊品質解析與思考之另類嘗試〉,《品質月刊》,46(12):35-36。
楊南郡譯(1996)。伊能嘉矩著,《臺灣踏查日記上下冊》。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楊盛勳、賴正南(1997)。《臺灣茶葉起源與特色》。臺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
楊裕隆(2012)。〈符號理論與應用〉,《科學發展期刊》,478:16-22。
葉浩譯(2007)。John, U.著,《觀光客的凝視》。臺北市:書林出版。譯自John, U. The Tourist Gaz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2002.
葉韻翠(2018)。〈國族符號的建構與競爭由「一個臺灣」與「一個馬來西亞」看當前國民黨與巫統的路線發展〉,《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4(2):173-194。
鄒佳華(2015)。《影音科技影響下之流行音樂文化轉型:五月天的流行音樂生產與消費之文化迴路分析》。臺中市:靜宜大學大眾傳播系碩士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3ey696,檢索日期:2018年12月30日。
廖世璋(2016)。《地方文化產業研究》。高雄市:巨流圖書。
廖亭朝(2009)。〈客家心、茶香情〉,《兩岸客家茶文化學術論壇》。臺北縣:臺北縣客家園區。
廖春梅(1987)。《臺灣茶園調查報告》。南投縣: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廖運潘(2001)。《浮生手稿-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新竹縣:自行出版。
廖運潘(2015a)。《浮生手稿5想到什麼就寫》。臺北市:自行出版。
廖運潘(2015b)。《浮生手稿6想到什麼就寫》。臺北市:自行出版。
廖運潘(2015c)。《浮生手稿7想到什麼就寫》。臺北市:自行出版。
廖運潘(2016a)。《浮生手稿8想到什麼就寫》。臺北市:自行出版。
廖運潘(2016b)。《浮生手稿9想到什麼就寫》。臺北市:自行出版。
臺北縣坪林鄉公所編(2004)。《品茶文化與品茶生活》。臺北縣:坪林鄉公所。
趙毅衡(2012)。《符號學》。臺北市:新銳文創。
劉大和(2005)。《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臺北市:魔豆創意。
劉阿榮(2006)。〈永續發展與族群夥伴關係〉。劉阿榮主編。《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臺北縣:揚智文化,頁179-198。
劉阿榮(2017)。〈文化涵化與生活美學-在地族群互動的觀察〉。丘昌泰、劉宜君主編。《文創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新北市:商鼎數位,頁17-36。
劉阿榮、陳冠華(2015)。〈文化創意與生活美學:藝術進入社區初探〉,《國家與社會》,17:29-50。
劉俊裕(2013)。《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新北市:巨流圖書。
劉思岑、李雅慧(2010)。〈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之知識與消費分析〉,《臺灣農學會報》,11(5):488-500。
劉欽泉、楊振榮(1983)。《臺灣茶葉內外銷市場發展研究之趨勢》。臺中縣:臺灣省政府研考會。
劉楊(2015)。《全球化語境下的跨文化傳播》。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劉煥雲(2009)。〈臺灣客家文化產業與文化觀光之發展-以六堆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大學2009年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145-160。
劉煥雲(2010)。〈文化、創意與地方產業結合發展之研究-以客家工藝產品為例〉。《國立屏東大學2010年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133-158。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劉豐榮(2006)。〈視覺符號探討方法之理論探析:由圖像誌到符號學與Lacan的符號學之創新〉,《世界藝術論壇》,1:7-22。
劉瓊如、廖葆禎、林濰榕(2012)。〈大陸觀光客購茶風險知覺影響其購買情緒及購買意願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5:129-146。
劉麗華(2015)。《茶農對茶葉產銷履歷採行意願之研究–以南投縣鹿谷鄉為例》。嘉義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z7q52a,檢索日期:2018年12月30日。
潘美玲(2013)。〈北埔與峨眉茶產體制之比較〉,《客家研究》,6(1):69-108。
蔡永生、吳聲舜、陳國任(2009)。〈膨風茶之秘密〉。《2009兩岸客家茶文化學術論壇論文專輯》。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頁14-30。
蔡志賢(2003)。〈坪林與石碇鄉茶農對優良茶比賽活動的認知探討〉,《臺灣茶業研究彙報》,2:53-160。
蔡碩倉、林鎗元、陳美如(2007)。〈臺灣生產履歷茶葉購買意願之研究〉。《第八屆2007年管理學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7。
蔡憲宗、林秀橤、蘇彥碩、黃玉如(2013)。〈茶葉健康管理專區推動成效〉。《民國102年度重點作物健康管理生產體系及關鍵技術之研發成果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市:行政院農委會茶葉改良場,頁165-172。
衛萬里(2011)。〈無形文化符碼於商品設計程序之應用-以臺灣閩南鬼神諺語為例〉,《設計學報》,16(3):69-93。
鄧伯宸譯(2004)。Isaacs, H. R.著,《族群:集體認同與政治變遷》。臺北縣:立緒文化。譯自Isaacs, H. R. Idols of the Tribe: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 Pr. 1989.
鄭雲鵬、曾逢辰編(2011)。林百川、林露結纂,《新竹縣志初稿、樹杞林志》。臺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黎淑慧、江順裕(2014)。《再論臺灣客家文化產業與創新》。新北市:弘揚圖書。
盧詩韻、張羽涵(2015)。〈網路認同與自我形塑之流行文化〉,《美育期刊》,205:4-12。
蕭淑文(2007)。《臺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網址:https://hdl.handle.net/11296/u2dg2p,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6日。
蕭新煌、丘昌泰主編(2007)。《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經驗》。臺北市:智勝文化。
賴正南、蘇雅惠(2009)。〈臺灣休閒茶業發展之思維〉,《臺灣農學報》,10(5):49-363。
賴正南編(2018)。《臺灣茶葉研究彙報第37號》。桃園市:行政院農委會茶葉改良場。
賴澤涵編(2008)。《臺灣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臺北縣:威士曼。
賴澤涵編(2010)。《新修桃園縣志經濟志》。桃園縣政府。
戴慈君(2013)。〈戀物:薩克斯風〉,《嶺南文化研究》,36:1-12。
薛雲峰(2003)。《白毫烏龍》。臺北市:宇河文化。
謝世忠、劉瑞超(2012)。《客家地方典慶和文化觀光產業-中心與邊陲的形質建構》。臺北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謝明珊、陳彥蓁譯(2012)。Pieterse J. N.著,《發展理論解構與重構》。臺北市:國家教育院。譯自Pieterse J. N. Development Theory: Deconstructions/Reconstruc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2010.
謝國雄(2010)。《茶鄉社會誌》。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謝登旺(2005)。〈客家文化產業活化芻議〉,《開南通識集刊》,8:1-16。
謝登旺(2006)。〈原住民文化產業的探析〉。劉阿榮編。《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臺北縣:揚智文化,頁107-123。
謝登旺(2017)。〈地方文化節慶活動發展芻議-兼以「東桃園」文化節慶潛力點為例〉。丘昌泰、劉宜君編。《文創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新北市:商鼎數位,頁37-50。
瞿海源(201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臺北市:社科出版社。
魏文彬(2010)。《北埔老街觀光發展興起與變遷-歷史人文、古蹟建築、產業經濟之分析》。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羅芽里(2012)。〈微時代新魅力-網路為電影之文化迴路〉。發表於《2012數位創世紀研討會》(5月11日)。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數位化行動研究室。
譚鴻仁(2007)。〈關係空間與鄉村發展以龍潭椪風茶產業為例〉,《地理學報》,50:47-72。
譚鴻仁(2009)。《椪風茶的地理學》。臺北市:師範大學出版社。
龔鵬程(2001)。《文化符號學》。臺北縣:臺灣學生書局。

二、日文部份
山科榮編(1937)。《新竹州要覽》。臺北市:山科商店。
栗田兵衛(1935)。《臺灣の茶業》。臺北市:栗田商行。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1916)。《臺灣茶葉用語》。臺北城:臺北印刷。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1930)。《臺灣茶業調查書》。臺北市: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1940)。《臺灣茶業統計》。臺北市:栗田印刷。

三、英文部份
Adorno, T. W. (1991)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 J. 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pp. 98-106.
Badrillard, J. (1975).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St. Louis, Missouri: Telo Press, pp. 21-67.
Benjamin, W. (1968).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Illuminations. H. Arendt (ed.)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pp. 217-251.
Du Gay, P., Hall, S., Janes, L., Mackay, H., and Negus, K. (ed tl.) (2012).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second edition). London: Sage, pp. xi-xxv.
Fetterman, D. M. (2010). Ethnography: Step by Step. 3rd ed, Sage Publications, Inc.
Geertz, C. (1985).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Basic Books.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
Hepburn, A. and Potter, J. (2004). “Discourse Analytic Practice.” in: Seale, G. Gobo.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London: Sage, pp. 180-196.
Horkheimer, M. and Adorno, T. W. (2002).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Philosophical Fragments, (ed.) G. S. Noerr, trans. E. Jephcot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94-136.
Hsiao, H. H. M. and Lim, K. T. (2009). “Is There a Transnational Hakka Identity?: Examining Hakka Youth Ethnic Consciousness in Malaysia.” Taiwa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6(1): 49-80.
Husserl, E. and Janssen, P. (edt.) (1929). Formale Und Transzendentale Logik: Versuch Einer Kritik Der Logischen Vernunft. Springer Verlag max niemeyer verlag/halle.
Jan, N. P. (2009). Development Theory: Deconstructions / Reconstructions. New York: Baker & Taylor Books.
Jin, M. (2011). “Baudrillard's View on Sign and Meaning.” Journal of Global Cultural Studies: Transtext (eds.) Transcultures. Debating China, (6): 1-17.
Jorgensen, D. L. (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Religious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Marx, K. and Engels, F. (1996). Collected Works, vol. 35.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and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E-source: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1867-c1/index.htm.Accessed date: April 16, 2018.
Merton, R. K. (1968). “Manifest and Latent Functions.”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p. 73-138.
Parsons, T. (1968). “Introductory.”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p. 3-42.
Raymond, G. (1969).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 in George McCall and J.L. Simmons, (eds.). “Issues i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Menlo Park: Addison-Wesley, pp. 30-39.
Roland, B. (1981). Essais Critiqes.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Ryan, M. L. (2006). Avatars of Stor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Veblen, T. (1994).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 Penguin twentieth-century classics. Introduction by Robert Lekachman. New York: Penguin Books.

三、網站資料
五大洋行資料,資料來源:許正傑(2014)。〈「台南市定古蹟德記洋行牆體劣化維護調查」報告〉。http://ir.lib.ksu.edu.tw/bitstream/,檢索日期:2019年03月18日。
天空步道救觀光,遠見雜誌2017年10月號,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0256,檢索日期:2019年3月19日。
北埔老街民國107年(2018)全年來客人數732,410人,資料來源:https://stat.taiwan.net.tw/scenicSpot,檢索日期:2019年3月15日。
北埔老街來客數變化圖,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要覽,https://stat.taiwan.net.tw/,檢索日期:2019年3月15日。
北埔鄉位置圖,資料來源:http://localdoc.ncl.edu.tw/tmld/browse_map.jsp?map=0509,檢索日期:2018年8月17日。
全臺瘋天空步道,資料來源:蘋果日報,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206/1479070/,檢索日期:2019年3月18日。
老牌農場茶葉發展計劃,資料來源:臺灣農林公司,https://www.ttch.com.tw/,檢索日期:2019年3月9日。
松柏長青茶:名間鄉農會http://www.miji.org.tw/main.asp?BodySel=08,檢索日期:2018.10.16。
苗栗縣活動經費,資料來源:http://web.pcc.gov.tw/。檢索日期:2018年6月25日。
苗栗縣頭份市位置圖,資料來源:http://miaolitravel.net/,檢索日期:2018年8月17日。
苗栗縣頭份市茶葉生產區圖,資料來源:https://kudos12.files.wordpress.com/2012/08/201110310413109470034511.jpg,檢索日期:2018年8月17日。
桃映紅茶,資料來源:桃園市政府農業局, http://agriculture.tycg.gov.tw/home.jsp?id=229&parentpath=0,118,227,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9日。
桃園市龍潭區圖,資料來源:https://lovegeo.blogspot.com/2017/04/48.html,
桃園縣龍潭鄉農會民國93年(2004)龍泉椪風茶競賽,資料來源: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檢索日期:2018年8月17日。
新北市坪林區圖,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D%AA%E6%9E%97%E5%8D%80#/media/File:Pinglin.png。檢索日期:2018年8月18日。
新北市特等獎東方美人茶,資料來源:新北市石碇區農會facebook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1159360660752825/photos/,檢索日期:2018年11月20日。
新竹縣峨眉鄉位置圖,資料來源:http://localdoc.ncl.edu.tw/tmld/browse_map.jsp?map=0511,檢索日期:2018年8月17日。
福壽茶:講茶學院https://teatalkacademy.com/index.php/knowledge/taiwan-special/oriental-beauty-tea,檢索日期:2018.10.16。
臺灣政府採購網:http://web.pcc.gov.tw/。
臺灣茶葉改良場,三峽碧螺春:https://www.tres.gov.tw/ws.php?id=1604,檢索日期:2018年12月17日。
檢索日期:2018年8月17日。
戀愛麥語Hello Kitty,資料來源:https://www.beauty321.com/post/23463,檢索日期:2019年03月31日。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