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冠暉(2015)。舊建築再利用之吸引力構成研究-以臺中宮原眼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班,臺北市。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編著(1989)。社會心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柏壽(1989)。國小學生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師院學報,2,99-152。
王秀雄(1990)。美育與人生-藝術的文化功能探釋。臺北市立美術館美術論叢22-美術與教育,113-128。
王士樵(2002)。從「視覺文化」解讀「藝術與人文」:新世紀的人文精神。通識教育與美育研討會。新竹:明新技術學院。
王秋晴(2002)。臺南市國民小學實施家長學校選擇權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國教所初等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南市。王士樵(2003)。當代美術教育的發展與變革。美育,132,58-63。
王志成(2007)。外籍配偶家庭資本與其子女學習經驗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王凱希(2014)。國中生知覺教師人際吸引力、師生關係品質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農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班,臺北市。王婉宜(2018)。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影響國小新生入學適應性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井敏珠(1991)。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上課像欣賞電視節目。師友月刊,286,6-7。
石曉瑛(1998)。社會支持在產後憂鬱發展過程中的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嘉義縣。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石惠文(2016)。系統動態觀點下國小英語成績雙峰現象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石崎和宏(2001)。日本美術鑑賞教育的新課題:以美感發展特徵為主要觀點的檢討。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75-191。
宇若霏(2004)。政府宣導置入電視新聞節目之表現方式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臺北市。江雅真(2009)。國中生知覺導師幽默感、管教方式對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臺北市。江守峻、陳婉真(2017)。經濟弱勢青少年的教師支持、同儕支持、家庭凝聚力與心理資本之關係:臺灣貧窮兒少資料庫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5(4),11-50。
朱庭葦(2017)。國高中美術班學生美學素養、學習困擾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李美蓉(2001)。後現代思考(二)思考媒材。美育,122,42-49。
李坤崇(1985)。中部地區國中一年級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調查。研究輔導月刊,21,212-216。
李美枝(1986)。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性行為容許度。中華心理學刊,25,121-135。
李美枝(1991)。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
李宜潔(2002)。國小美術班家長與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縣。李財福(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藝術才能美術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李佩琦(2009)。國小離婚單親兒童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臺北市。李佩勳(2011)。臺灣蒙特梭利中小學家長選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彰化縣。李美慧(2015)。國中生使用校內圖書館意願之動態因素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吳福源(2000)。國民小學優良教師與一般教師之班級氣氛比較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0,171-196。
吳宜貞(2002)。家庭環境因素對兒童閱讀能力影響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4(1),1-19。
吳武典(2006)。我國資優教育的發展與展望。資優教育季刊,100,3-20。
吳國維(2016)。自由行陸客民宿住宿服務內容吸引力之研究-以嘉義縣民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景文科技大學旅遊管理系觀光與餐旅管理碩士班,新北市。吳喬綺(2017)。探討影響學生音樂課學習興趣之動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吳彩鳳(2018)。系統動態觀點下家長選擇安親班之意願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巫麗雪(2015)。揠苗助長:父母期望與參與對子女教育藍圖的影響。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4(2),1-32。
呂彥億(2007):美術「憂」「藝」-美術資優教育鑑定之評析。特殊教育叢書-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9601,13-24。
呂廷和譯(2007)。透過藝術的教育。臺北:藝術家。
呂佩玲(2017)。高爾夫假期遊客之旅遊動機、球場吸引力與目的地選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臺中市。余憶鳳(2002)。網住e世情─網路戀情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理論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余玲玲(2012)。臺東森林公園對遊客的吸引力、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休閒事業管理組碩士班,臺東縣。余貞妮(2019)。閱讀行為、數學學習興趣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以TIMSS 2011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臺北市。宋麗玉(2002)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於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洪葉。
沈姍姍(1985)。性別角色、價值觀與人際吸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何星輝(2003)。中部地區國中美術班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行政碩士班,彰化市。何香瑩(2018)。以系統動態觀點探討影響國中師生衝突之因素。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林清江(1972)。小學與家庭。臺北:正中。
林本喬(1985)。如何輔導資優兒童的父母。教師之友,26(1),26-28。
林美和(1990)。我國成人學習需求研究。臺北:教育部。
林以正(1995)。人際與自我。學生輔導,36,46-51。
林仁傑(1996)。中美兩國美術資優教育實施近況之比較與問題研究。教育資料集刊,21,221-256。
林仁傑(1997)。美術人才之培育與文化傳承-我國美術資優教育問題探討與因應策略。美育雙月刊, 84,1-16。
林寶山(1998)。教學原理與技巧。臺北:五南。
林谷芳(1999)。未來臺灣藝術教育設計上幾組座標的有機對應。美育,106,17-24。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圖書。
林仁傑(2001)。美術資優學生特質檢核、能力鑑定與生涯發展之規劃。九十年度臺灣區國民中學美術班教學觀摩會研習手冊,14-21。宜蘭縣立東光國民中學編印。
林秀芬(2002)。絕處逢生-探討 921 地震喪偶女單親災變後之社會支持過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臺北市。林東源(2005)。國民小學教師人際溝通能力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林孟彥、黃運圭、詹雪蘭(2006)。教學口碑對「網路課程」選課意願之影響。2006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
林曉瑩(2014)。桃園縣國中藝術才能美術班學生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美術學系美術教學碩士班,臺北市。林盈燕(2014)。以系統動態學探討國小國樂團之經營與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 立育達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苗栗縣。林淑美(2014)。國民小學輔助教學動態模式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 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林婉婷(2015)。系統動態觀點下家長選擇幼兒園之意願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 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林明錦(2015)。影響國小注音符號學習成效之動態模擬-以苗栗縣公館國小一年級為 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育達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苗栗縣。林惠敏(2017)。吸引力、滿意度與再使用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立圖書館龍岡分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觀光運輸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桃園市。林淑鳳(2018)。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影響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動機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林慧敏(2018)。以系統動態觀點探討影響國小學生閱讀能力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林瓊玉(2018)。以系統動態學探討教師任教偏遠地區學校之意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周伶紋(2002)。臺灣光復以來國小視覺藝術教育發展及思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周新富(2006)。Coleman 社會資本理論在臺灣地區的驗證-家庭、社會資本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4(4),1–28。
花毓珧(2016)。影響國中生國文學期成績之動態因素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卓欣蓉(2011)。教師外表吸引力與教學品質對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正面口碑傳播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邱祖賢(1994)。有效的教室管理模式理論與實務。學生輔導通訊,33,30-35。
珍尼絲‧蘿絲【Janice L.Ross】(1999)。藝術教育與廿一世紀的新社會。美育,106,13-16。
范瑞祝(2001)。國民小學階段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研究所,新竹市。柯芷萍(2015)。應用 AHP 與 DEMATEL 探討國中家長選擇語文資優班關鍵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柯亞臻(2019)。幼兒家庭閱讀環境與幼兒閱讀興趣之研究─以臺中市公立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彰化縣。洪嘉盈(1998)。兩因素理論-工作動機研究報告。臺北:實學社。
洪蘭譯(2009)。大腦當家。臺北:遠流。
馬桂順(2001)。終身學習方向下的香港藝術教育課程發展。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33-141。
孫世民(2000)。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國文的興趣。菁莪,12(1),19-28。
高震峰(2018) 影響學生選擇高中美術資優班就讀意願之因素:以臺北市與新北市兩校美術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高玉娟(1995)。墾丁國家公園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吸引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臺中市。唐如玫(2009)。系統動態觀點下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席榮維(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學習問題與學校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39,213-223。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
翁淑娥(2016)。臺灣食品觀光工廠吸引力研究-網路訊息之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碩士班,臺東市。徐士翔(2009)。國小學生同儕關係、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相關研究-以臺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市。許芳菊(2006)。美感教育健全身心,啟發創造力。天下雜誌教育專刊海闊天空十週年。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精華。
郭淑娟(1995)。國中美術班畢業生第一個十年追蹤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臺北市。郭淑娟 (1996)。國中美術班畢業生追蹤調查結果及建議。美育月刊,84,26-32。
郭禎祥(1999)。廿一世紀藝術教育的展望。美育,106,1-9。
郭雙平(2008)。臺中縣公立國民小學家長為子女選擇就讀學校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新北市。郭素真(2013)。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國小導師任教融合班級之意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郭進隆、齊若蘭(2018)。第五項修練(全新修訂版):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臺北:天下文化。
郭宇軒(2019)。國小學生對農業科技知識與興趣之研究-以臺灣農業故事展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班,高雄市。陳文心(1992)。布魯納的「學習興趣」教育觀點述評。現代教育,28,157-162。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陳皎眉(1995)。美好的人際關係。學生輔導,36,18-23。
陳朝平、黃壬來(1995)。國小美勞科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陳冠貝(1999)。重要他人期望對國小資優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高雄市。陳明德(2000)。國民小學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可行性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陳科維(2000)。社會支持期望與獲得的差距對於求診不孕婦女婚姻滿意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臺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臺北市。陳禮中(2002)。人際大挑戰。臺北:宇河。
陳焜元(2002)。Peter M. Senge 建構學習型組織五項修練的反思-兼論在行政部門體現所面臨的課題。T&D 飛訊,3,1-9
陳寶鈺(2003)。臺北市大學區國小越區就讀學生家長教育選擇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陳淑美譯(2004)。宇宙中的星星是什麼顏色?。美育,139,24-35。
陳宸如(2004)。談特殊才能之視覺藝術(美術) 才能優異之學生的鑑定。美育,138。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社會心理學。臺北:雙葉。
陳信宏(2006)。人際吸引對師徒間相似性與師徒功能中介效果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臺北市。陳又華(2008)。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臺北市。陳瑋婷(2012)。親職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品質之關係研究:身心障礙者家長與普通家長之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7(3),1-26。
陳信仁(2013)。家庭社會資本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健康素養之影響-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陳瀅如(2014)。國小美術資優班畢業生教育歷程與生涯發展之追蹤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臺中市。陳家銘(2015)。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國中生自主休閒運動參與意願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陳韋良(2016)。 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國小學生數學學期成績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陳宥慈(2016)。臺南市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學習適應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南市。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華葆(1994)。社會心理學。臺北:三民。
張春興 (1995)。現代心理學。 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恬君(2000)。電腦媒體之於藝術創作的變與不變性。美育,115,38-47。
張耿輔(2000)。影響淡水鎮各類型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吸引力的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臺北市。張聖麟(2001)。改善教學品質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生活科技教育,34(1),9-14。
張雅雯(2002)。臺灣兒童美術館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桃園市。張美雲(2007):發展遲緩兒童家庭社會支持、親職壓力與賦權增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班,彰化市。張碧如、饒伊珊、李宜麟(2008)。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生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2),54-81
張嘉茹(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連振熙(2003)。二專商業類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初探。中華技術學院學報,1(28),301-324。
連奕瑛(2014)。國小學生生活美語學習成效之動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育 達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苗栗縣。康竣壹(2016)。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國防大學學生參與服務學習之意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莊育君(2017)。系統動態觀點下家長選擇私立國中之意願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商雅菁(2013)。系統動態觀點下國中學生學習動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陶在樸(2016)。系統動力學入門(2版)。臺北:五南。
傅季強譯。天才密碼。臺北:天下雜誌。
黃富順(1973)。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6,1-21。
黃萬益(1975)。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2,1-71。
黃壬來(1998):幼兒造形藝術教學-統合理論之應用。臺北:五南。
黃壬來(2002)。全球情勢與臺灣藝術教育的改革。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桂冠。
黃俐婷(2003)。探討青年接受到的社會支持。社區發展季刊 ,103,144-156。
黃志泰(2004)。系統動態觀點下產業群聚效應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新竹市。黃妙玟(2008)。父母管教方式、收看暴力電視節目與校園霸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臺北市。
黃哲豪(2013)。私立雙語小學家長選校考量因素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中市某私立雙語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中市。黃雅如(2015)。 國中小教師兼任學校行政工作意願之動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黃庭鍾、馬子婷(2016)。基隆市國小學生進行課後補習行為影響因素之分析-以計劃行為理論觀點探討。元培學報,22,1-13。
黃智玉、曾明月(2018)。康復之家慢性精神病患社會支持與復原力探究。精神衛生護理雜誌,13(1),14-25。
黃照洋(2018)。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高中生對學校滿意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傑夫‧帕秦【Jeffrey H.Patchen】(1999)。廿一世紀的藝術教育與透過藝術的教育。美育,106,10-12。
馮惠雪(2005)。苗栗縣國小美術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美勞教學碩士班,新竹市。項明娟(2017)。以系統動態觀點探討公立教保員之工作壓力-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湯麗文(2018)。以系統動態觀點探討國小教師參與在職進修之意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游福生(1992)。談學習的興趣。國教輔導,32(1),54-55。
游才嫺(2018)。以系統動態觀點探討影響國小家長選校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彭良玉(2017)。手機訊息干擾對溝通品質和人際吸引力影響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臺北市。曾竹寧(2000)。老人長期照護服務非正式支持系統之探討於鄭讚源主編之新臺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長期照護篇。臺北:允晨。
詹秋貴(2000)。我國主要武器系統發展的政策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 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市。詹馬龍(2016)。露營參與者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對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東市。董旭英、黃儀娟譯(2000)。次級資料分析法。臺北:弘智。
葉可玉(1967)。臺灣省兒童閱讀興趣發展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6,305-362。
葉至誠、葉立程(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
楊馥如(2001)。現象學說及其對美術教育的啟示。美育,122,87-90。
楊明武(2007)。教師魅力在護理教學中的探討。實用醫技雜誌,14 (27),3811-3812。
楊朝仲、張良正、葉新城、陳昶憲、葉昭憲(2009)。系統動力學思維與應用。臺北:五南。
楊智翔(2009)。國小教師人格特質、幸福感與師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臺北市。楊思偉、黃嘉勝(2010) 。視覺藝術領域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楊淑瑜(2011)。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國小導師任教不同年段之意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楊雅珊(2016)。以系統動態學觀點探討影響國中生網路成癮程度之因素。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詹馬龍(2016)。露營參與者遊憩吸引力、服務品質對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東市。
賈馥茗、鍾紅柱等 (1991)。教育心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温念庭(2018)。影響學生選擇高中美術資優班就讀意願之因素:以臺北市與新北市兩校美術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臺北市。廖文靖(1999)。影響高職機械科學生技能學習成效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班,彰化縣。蓋浙生(1983)。教育經濟學。臺北:教育部。
劉國昌(2007)。臺灣地區國小美術班課程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南市。
劉珍齡(2008)。高中學生對99家政課程綱要學習需求與學習興趣之探討:教師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政教育教學碩士班,臺北市。蔡毓智(2002)。學習資產對學業成績之影響Κ以臺北市國三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臺北市。蔡雅秀(2007)。系統動態觀點下臺灣高科技產業代工能力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蔡妙卿(2010)。汽車旅館之空間吸引力構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班,桃園市。蔡明富、黃揚婷(2013)。國中小美術資優教育實施建議之探討-以高中美術資優學生為例。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3,119-131
蔡芳卉(2017)。國中藝術才能美術班學生知覺家長教育期望與期望價值之相關研究 -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鄧如玲(2015)。十二年國教下影響國中生補習意願之動態因素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鄧佩茹(2017)。影響幼兒園教師兼任園主任意願之動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 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葉可玉(1967)。臺灣省兒童閱讀興趣發展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6,305-362。
葉俊麟(2016)。品牌吸引力、品牌知名度與品牌涉入對品牌忠誠度之影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兩岸高階主管經營管理境外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碩士班,南投縣。潘慧玲、王麗雲、簡茂發、孫志麟、張素貞、張錫勳、陳順和(2004)。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臺北:教育部。
潘慧玲(2017)。國小藝術才能班面臨之問題與展望。資優教育季刊,144,25-34 。
潘裕豐(2018)。高中美術資優班學生創造力、學業成就與藝術表現之關係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4(1),267-285。
蔣恩芬(2000)。學習動機相關因素探討與學習動機方案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高雄市。賴金英(2003)。從九年一貫課程探討國小美術班發展方向。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4,1-13,85-96。
賴金英(2005)。臺灣地區國小美術班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碩士班,新竹市。
謝毓雯(1998)。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社會支持的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臺北市。謝東山(2003)。藝術概論。臺北:偉華。
謝長宏(1980)。系統動態學理論、方法與應用。臺北:中興。
韓培爾(1998)。社會科學方法論。臺北:風雲論壇。
鍾季妘(2016)。國民小學校務發展動態模式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 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簡志雄(1997)。臺北市國民小學美術資優教育簡介—以臺北市民族國民小學為例。美育月刊,84,33-41。
藍三印(1995)。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生輔導,36,24-29。
顏友信 (2000) 。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生繪畫表現能力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縣。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羅彩月(2003)。國小美勞科應用後現代藝術教學設計的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鄭燿男(2002)。建構取向教學/指導教學對國小學生數學成績及學習適應之影響:以臺南市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5,585–613。
鄭瑞洲、洪振方、黃臺珠(2016)。透過情境興趣教學策略促進高一學生之遺傳學學習。科學教育學刊,24(2),115-137。
鄭瑞洲、洪振方、黃臺珠(2011)。情境興趣-制式與非正式課程科學學習的交會點。科學教育月刊,340,2-10。
蘇郁惠(1998):藝術資優教育的新走向-由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之草案談起。國教世紀,183,17-21。
蘇秀枝(2005)。國小學生課後托育、補習才藝與 學業成就、行為適應之關係 -以臺中縣大里市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1),173-223。
蘇慧菁(2010):國小美術班學生美術性向與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高雄市。Adler, M., Petch, A., & Tweedie, J. (1989). Parental choice and education polic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Bastow, B. W. (1991). A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parental choice of secondary school.
Byrne, D., & Griffitt, W. (1973).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4, 317-336.
Burns, L. H. (1987). Infertility and the sexual health of the family. Journal of Sex Education and Therapy, 13, 30-34.
Bersheid, E., & Walster, E. H. (1978).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2nd ed.). Menlo Park, CA: Addison- Wesley.
Byrne, D., & Griffitt, W. (1973).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4, 317-336.
Byrne, D. (1971). The attraction aradigm. N. Y.: Academic Press.
Bersheid, E., & Walster, E. H. (1978).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2nd ed.). Menlo Park, CA: Addison- Wesley.
Bastow, B. W. (1991). A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parental choice of secondary school.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Berthelsen, D. & Walker, S. (2008). Parents’ involvement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Family Studies, 79, 34–41.
Cole, L., & Hall, I. N. (1970). Psychological of ado-lescence (7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ton.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5), 300-314.
Coyle, R. G. (1979). Management System. John Wiley Chapman & Sons, Chichester.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Carnegie Foundation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1992). School choice. New Jersey: Carnegie Foundation.
Colvin, M. F., Cullen, T., & Thomas, V. V. (2002). Coercion, social support, and crime: An emerging theoretical consensus. Criminology, 40(1), 19-42.
Ceja, M. (2006).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parents and siblings as information sources in the college choice process of China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7(1), 87-104.
Carnegie Foundation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1992). School choice. New Jersey: Carnegie Foundation.
Domer, D. E.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satisfa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Forum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23rd Toronto, Ontario, May 23-26, 1983).
Doll, B., Zucker, S., & Brehm, K. (2004). Resilient classrooms: Creating healthy environments for learning.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Elam, S. M. (1990). The 22nd annual gall up poll of the public's attitude toward the public schools. Phi Delta Kappa, 72(1), 41-55.
Forrester, J. W. (1961). Industrial Dynamics. MA: MIT Press.
Forrester, J. W. (1968). Principles of system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Forrester, J. W. (1969). Urban Dynamics. USA: The MIT Press.
Forrester, J. W. (1971). World Dynamics. MA: MIT Press.
Furman, W., & Buhrmester, D. (1992).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networks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Child Development, 63(1), 103-115.
Fan, X. (2001).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 growth modelinganaly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70, 27–61.
Gagne, R. M. (1987).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undations. Illinoi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etz, D. (1991). Festival, special event and tourism.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Goldring, E. B. & K. J. R. Philips. (2008). Parent Preferences and Parent Choices: The Public-Private Decision about School Choice,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3(3), 209-230.
House, J. S., & Kahn, R. L. (1985). Measures and concepts of social support.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21, 83-108.
Hidi, S. (1990). Interest and Its Contribution as a Mental Resource for Learning.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0(4), 549-571.
Hidi, S., & Anderson, V. (1992). Situational interest and its impact on reading and expository writing. The role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p. 215-238). Hillsdale, NJ, U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Hidi, S., & Harackiewicz, J. M. (2000). Motivating the Academically Unmotivated:A Critical Issue for the 21st Century.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0(2), 151-179.
Hidi, S., & Renninger, K. A. (2006). 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1(2), 111-127.
Hill, N. E., Castellin, D. R., Lansford, J. E., Nowlin, R., Dodge, K. A., Bates, J. E., & Pettit, G. S. (2004). Parent academic involvement as related to school behavior, achievement, and aspirations: Demographic variations across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75, 5, 1491–1509.
Krapp, A. (2002). Structural and dynamic aspects of interest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rom an ontogenetic perspectiv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2(4), 383-409.
Klem, M. A., & Connell, P. J. (2004). Relationships matter: Linking teacher support to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4(7), 262-273.
Krapp, A. (2005). Basic nee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5(5), 381-395.
Lowenfeld, V. (1957). 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 (3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Lowe, C. A. & Goldstein, J. W. (1970). Reciprocal liking and attributions of ability: Mediating effects of perceived intent and personal involv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2), 291-297.
Litten, L. H. (1980). Marketing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1(4), 40-58.
Lindo, E. J. (2014). Family background as a predictor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perfor mance: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human, financial, and social capital.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2, 287-293.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and Row.
Maddaus, J. (1990). Parent choice of school: What parents think and do. In C.B. Cazden (Ed.).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6.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inms,S.K.&Lankford,E.L. (1994).The new art education and what we've learned form superwoman. Art Education, 47(3), 57-61.
McDermott, J. F. (1997).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J. D. D. Noshpitz (Ed.), Handbook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 pp.243-251). New York: Wiley.
Mitchell, M. (1997, March). Situational interest in the statistics classroo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Peters, R. S. (1974). Knowledge and the curriculu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Read,H (1958). Education through art. NYC: Pantheon Books. (Frist published 1945).
Rand, L. P. (1968). Effect on college choice satisfaction of matching students and college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47(1), 34-39.
Sterman, J. D. (1988). Modeling The Formation of Expectations-The History of Energy demand Forecast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 243-259.
Schiefele, U. (1991). Interest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299-323.
Senge, P. M. (1994). 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mpany.
Sterman, J. (2000). Business dynamics. NY: McGraw-Hill.
Swarbrooke, J. (2002).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Visitor Attractions.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Attractions (1nd ed.)
Sirin, S. R. (2005).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5(3), 417-453.
Shirvani, H. (2007). Effects of teacher communication on parents' attitudes and their children's behaviors at schools.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128(1), 34-47.
Suldo, S. M., Friedrich, A. A., White, T., Farmer, J., Minch, D., & Michalowski, J. (2009). Teacher support and adolesc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A mixed-methods investigation.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8(1), 67-85.
Sandoval-Lucero, E.; Maes, J. B.; & Klingsmith, L. (2014). African American and Latina(o)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capital and student succes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8(3), 522-533.
Taylor, I. A.(1975).An emerging view of creative actions.In I.A. Taylor & J.W. Getzels(Eds.), Perspectives in creativity. Chicago, IL: Aldine.
Till, B. D., & Busler, M. (2000). The match-up hypothesis: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expertise, and the role of fit on brand attitude, purchase intent and brand belief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9(3), 1-13.
Wolstenholme, E. F. (1990). System Enquiry. New York: Wi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