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2月21日。取自網址:https://www.yicfff.tw。
毛佩娟、江芮琦、許含笑、吳文童(2019)。用餐環境重要嗎?探討環境氣氛與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關聯性:兼論顧客人格特質之調節效果。觀光旅遊研究學刊,14(2),1-20。
王金寶(2004)。高雄市自來水服務品質提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市。王俊豪、方珍玲、康景翔(2008)。觀光節慶資金結構之研究-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的公私夥伴關係為例。農業推廣學報,24,17-24。
王建智(2015)。遊客對地方節慶活動的服務品質、節慶價值、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台中市龍井區西瓜文化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僑光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王韻(2011)。服務品質對遊客滿意度、遊憩利益與遊後行為之影響-高雄市龍舟競賽活動為例。餐旅暨觀光,8(2),145-165。
王韻(2018)。高雄永安石斑魚文化節中旅遊體驗、遊客滿意度對重遊意願之影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2(1),26-45。遠東通識學報,11(1),21-44。
石泱、羅惠慈、陳重吟(2018)。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台灣南部某地區醫院為例。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6(2),121-136。
交通部觀光局。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2月21日。取自網址:https://www.taiwan.net.tw。
江千如(2009)。遊客節慶活動體驗的世群效果-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台中市。何佳玲、邱靖婷(2019)。體驗行銷對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壽險公司服務中心為例。保險專刊,35(1),71-105。
何雍慶、莊世杰、王晨宇、游蓓怡(2018)。品牌知名度對品牌忠誠度之影響-以智慧型手機為例。弘光學報,81,109-124。
余宗龍、林致呈、賴政豪(2019)。企業社會責任、關係品質與忠誠度關係之探討。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7,55-79。
余舜基(2018)。以修正式IPA探討觀光工廠文化再生之研究-以宜蘭餅發明館為例。島嶼觀光研究,11(1),61-79。
吳世卿、林効賢、葉為谷(2016)。高職觀光科學生對解說教育課程的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16期,40-47。
吳守從、李苾文、陳姵純、黃馨(2017)。應用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探討大學生專業英語學習成效-以觀光管理學系學生為例。
吳佳穎(2010)。地方節慶,創意經營-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市。吳宗瓊、潘治民(2004)。觀光慶典活動遊客花費與整體經濟效果之評估研究-以國際童玩節爲例。戶外遊憩研究,17(1),1-21。
吳建銘、楊宏瑛(2017)。運用IPA分析中部地區番石榴產銷班經營管理之研究。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36,69-80。
吳崇旗、鄭恆星、王偉琴(2016)。應用IPA探討自行車騎士對單車旅館之旅遊期望與滿意度。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1(1),1-18。
吳斯勤(2016)。小記者新聞營的教學歷程探究-以宜蘭童玩藝術節《童玩日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班,新北市。李君如(2010)。節慶活動品質、遊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以2008、2009台中燈會為例。觀光旅遊研究學刊,5(2),29-50。
李君如(2015)。節慶遊客的體驗對滿意度、忠誠度及地方意象之影響~以大甲媽祖遶境為例。人文與社會學報,3(4),1-32。
李君如(2017)。台中國際花毯節的遊客價值、滿意度、忠誠度及城市意象之關係:兼論以遊客居住地與參觀次數為調節變項之分析。行銷科學學報,13卷(1),1-30。
李居翰(2009)。童玩節的生與死─臺灣節慶活動的發展困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李芳菁、蘇子舜、陶阿倫(2016)。病人滿意度層別分析。醫療品質雜誌,10(2),62-71。
李青松、車成緯(2009)。遊客對地方節慶活動的重視程度、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關係研究-以土城桐花節爲例。運動與遊憩研究,4(1),49-72。
李美樺、吳姿蓉、卓宜陵、孫郁菁(2020)。護理人員對出院準備服務系統使用態度及滿意度成效。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6(1),26-36。
李珮雯、凌進益、陸允怡、盧俊吉、徐郁倫、林怡先(2017)。影響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遊客旅遊滿意度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5卷特刊(1),89-98。
杜昱潔(2007)。地方政府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台北市。周明道、丁吉峯、周聰佑、邱銘宏(2018)。高雄港國際旅客中心關鍵服務品質要素之研究。航運季刊,27(4),49-63。
林士彥、劉宏裕、莊世滋、洪崇彬(2016)。結合QFD和TRIZ於節慶活動服務品質改善之研究─以端午節龍舟競賽為例。運動文化研究,28,7-44。
林小絹、李威青、張志明(2017)。提升婦產科病房入院護理滿意度。健康與建築雜誌,4(1),51-59。
林立(2006)。價值與利益在經濟活動中的辯證—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台北市。林佩怡(2008)。邁入符號消費時代:宜蘭童玩節的敘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宜蘭縣。林宜慧(2013)。居民對節慶心理擁有感與涉入程度之研究—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台北市。林采瑩(2005)。非營利組織成員參與節慶活動的動機與效益認知之研究-以宜蘭國際藝術童玩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彰化縣。林建均(2019)。參與路跑者體育涉入、流暢體驗與滿意度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7(1),136-151。
林珈羽(2011)。門診服務品質、病患情緒與醫病關係品質關聯性之研究—以某精神科教學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台中市。林家弘、童恒新、鍾國彪、蕭淑芬、孫秀卿(2019)。專科護理師健康照護服務品質量表之發展及心理計量檢測。護理雜誌,66(5),54-64。
林雅蘋、王啟忠、朱正一(2017)。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劃之門診病人滿意度探討-以花蓮縣萬榮鄉及卓溪鄉為例。醫務管理期刊,18(1),1-15。
林筠華(2020)。餐飲業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及品牌忠誠度之研究。華人經濟研究,18(1),37-55。
林鼎為(2014)。本土文化創意產業策略研究-論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之前瞻。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7(2),37-43。
林鴻銘、洪千惠(2016)。影響範圍續效與非對稱影響服務品質分析法之應用-以某客運公司為例。品質學報,23(2),77-90。
邱玉茹(2003)。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之多元文化藝術教育意義:以三所參與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邱彥宇(2015)。以IPGA模式探討特殊教育學校通勤校車服務品質之研究。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台北市。洪士程、許方玫(2016)。決策樹於國小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資訊科技國際期刊,10(1),54-61。
胡凱傑、蔡云軒(2019)。整合Kano模式、IPA與目標困難度探討市區公車服務品質改善策略:以台北市為例。運輸學刊,31(3),265-295。
范玉玲、林士彥、張峻嘉、王佳珍(2018)。不同集章族群對集章活動的重視程度、評價與行為意向-以鹿港慶端陽為例。島嶼觀光研究,11(2),88-117。
柴康偉、蔡爭岳、謝佳真(2018)。行動通訊軟體服務創新、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研究-以LINE為例。管理資訊計算,7(2),146-155。
殷愛婷(2018)。親子友善環境、顧客體驗價值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親子主題餐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浦青青(2014)。博物館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18(2),39-65。
翁崇雄(1991)。提升服務品質策略之研究。臺大管理論叢,2(1),41-81。
翁崇雄(1998)。期望服務與服務績效影響服務品質評量之研究。臺大管理論叢,9(1),153-176。
翁錳揮、楊一峰、陳清耀(2020)。退輔會配合長照2.0提供一般民眾入住榮譽國民之家的服務品質、住戶滿意度及付費入住意願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2(1),39-48。
酒小蕙、常玉琴、徐馨妤、莊欣茹、郭美明(2018)。團隊合作提升網路初診掛號病人就診服務品質。若瑟醫護雜誌,12(1),44-53。
康景翔(2006)。觀光節慶中地方政府與GONGO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市。康智勝(2005)。外在參與因素對節慶觀光經營績效的影響-以宜蘭國際童玩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班,新北市。康智欽(2016)。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范特喜微創文化園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苗栗縣。張偉雄、林子堯(2016)。應用IPA模式探討健身俱樂部之服務品質-以高雄市Y健身俱樂部為例。運動與健康研究,5(2),17-44。
張啟宏、高偉峰、徐慧興(2005)。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緊急醫療救護。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146-153。
張梓軒(2013)。宜蘭童玩節消費者滿意度改善之經濟效益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經濟學系碩士班,宜蘭縣。張紹勳(2007)。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書局。
張凱傑、王藝蓁、陳品妧(2019)。從眾行為下體驗行銷於品牌忠誠度之影響-以流行運動品牌鞋款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9,50-63。
張登傑、王瓊霞(2019)。主題樂園服務品質與知覺價值之研究-以麗寶樂園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3(3),14-27。
張榮蘭、李永翔、林群益、蘇蜂鈞(2018)。基隆市國小教師校外教學對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華人前瞻研究,14(1),15-17+19-50。
梁大慶、張俊斌(2018)。便利商店對自助旅行者在遊程中對支持系統之滿意度及忠誠度-以7-11便利商店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6卷特刊,1-12。
梁大慶、郭漢鍠、練育如(2019)。漁村餐食吸引力、服務品質與忠誠度之關係-以雲林縣好蝦冏男社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7(2),32-48。
梁俊煌、高如儀(2013)。戲水遊客對墾丁海域活動滿意度分析之研究。休閒運動健康評論,4(1),94-108。
莊依騏(2005)。宜蘭縣冬山河親水公園三大主題活動的歷史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莊政龍、林正士、黃錦煌(2016)。2015金門馬拉松服務品質與滿意度分析。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14,11-26。
莊瑋民(2005)。整合行銷傳播於節慶活動應用之研究--以2004年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宜蘭縣。莊嘉惠(2005)。宜蘭國際童玩節行銷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台北市。莊鎧溫、吳國裕(2018)。遊客對旅遊類APP服務品質之期待與滿意度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6(1),27-36。
莊鎧溫、林秀茹(2019)。森林文創園區服務品質之研究-以檜意森活村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7(2),185-194。
莊懿妃、陳思樺(2019)。零售服務新優勢:店內物流績效與展示間體驗-以IKEA為例。商略學報,11(3),217-230。
許世芸、蔡進發、詹宗憲(2007)。節慶活動經營診斷之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1(3),65-90。
許若玫(2007)。慶典活動意象對目的地活動品牌影響之研究-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台南市。許順旺、嚴雯聖、鍾碧姮、伍逸博(2020)。工作價值觀調節員工之工作壓力、職業倦怠與服務品質之相關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為例。企業管理學報,45(1),121-150。
連志峰(2017)。顧客對星巴克咖啡屬性滿意度與重要性分析。慈濟科技大學學報,5,65-82。
郭東昇、江品俞、陳溪彬(2018)。主管領導風格、情緒智力與組織承諾關聯之研究。管理科學研究,12(1),53-60。
郭淑玲、蔡明智、蔡美英(2018)。消費者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因素之探討-以某連鎖複合式咖啡店為例。觀光旅遊研究學刊,13(1),73-91。
陳文旭(2012)。隨創回應情境限制--以宜蘭童玩藝術節鋼彈展中的互動設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學程(EMBA),台北市。陳玉貴、陳棟樑(2019)。應用IPA模式探討數碼天空景觀餐廳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7卷特刊,85-102。
陳沛悌、林曉芸、謝侑倪、詹佳樺(2018)。觀光節慶活動地方行銷策略與滿意度關係之探討-以新竹風箏節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6(2),26-38。
陳欣欣(2018)。餐飲業口碑行銷經營策略、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華醫學報,48期,34-44。
陳芝勵(2017)。運用Kano與Refined Kano模式探討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服務品質屬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管理學系碩士班,宜蘭縣。陳青香(2019)。遊客參與節慶活動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市場區隔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新北市。陳冠州、鄭桂玫(2018)。高中籃球聯賽(HBL)觀眾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運動與觀光研究,7(2),35-42。
陳威有、姚文成、李志偉、宋佩佳(2019)。量販店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全球科技管理與教育期刊,8(3),18-37。
陳威豪(2003)。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之未來發展策略研究-以5年為未來推估期程解析地方文化觀光活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宜蘭縣。陳彥佑(2005)。節慶活動之觀光行銷策略─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陳秋子(2005)。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背後的地方問題。博物館學季刊,19(4),59-71。
陳美智、周雁翎、江彥政(2017)。以IPA探討使用者與管理者對自行車道環境屬性之差異。造園景觀學報,21(4),1-24。
陳莉婷(2013)。運用IPA方法探討旅遊服務中心服務品質重視度之研究-以新北市旅遊服務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醒吾科技大學觀光休閒系碩士班,新北市。陳敦源、賴怡樺、鄭元齊(2019)。大學行政服務躍升的機會與挑戰:以服務品質管理機制為例之研究。國家與社會,21,169-214。
陳棟樑、譚得祥、徐淑珍(2017)。國民小學教師對於學校輔導行政工作重視度與滿意度之研究。兩岸職業教育論叢,1(1),44-53。
陳葦玲、陳棟樑(2018)。以IPA模式探討石英材料供應商服務品質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7卷特刊(1),90-100。
陳靜薇、廖益興(2017)。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中華行政學報,20,37-57。
陳耀茂(1997)。服務品質管理手冊。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傅靖瑄(2017)。以IPA分析法探討餐廳服務品質與過度服務─以海底撈餐廳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台中市。曾俊傑、王文正(2017)。IPA模式探討學生事務服務品質研究。華醫學報,46,26-45。
曾惠珠(2018)。觀光飯店業、服務品質、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研究。東亞論壇,499,1-22。
曾惠珠(2020)。溫泉旅遊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華人經濟研究,18(1),1-10。
湯玲郎、翁華鴻、蔡金倉(2017)。運用IPA模式探討松山國際機場旅客滿意度之研究。運輸計劃季刊,46(3),293-318。
馮柏霖(2011)。節慶活動遊客擁擠知覺之探討—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嶺東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中市。馮祥勇(2013)。節慶活動遊客滿意度、忠誠度與旅遊動機關係之研究-以公館紅棗文化季活動為例。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7(2),157-172。
黃上娟(2015)。遊客對公辦文化活動之服務品質、認知價值、滿意度與行為意圖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研究所,高雄市。黃仁宗、蔡瑋菱(2018)。節慶體驗與節慶意象對宗教節慶遊客的情緒、知覺價值、滿意度與行為意圖的影響-台南市鹿耳門天后宮文化季的實徵案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11(2),51-87。
黃任閔、謝榮豐、賴田中(2017)。102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第一級賽事觀眾觀賞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運動知識學報,14,68-81。
黃妙國、鄧正忠(2008)。宜蘭國際童玩節經營管理之探討。運動與遊憩研究,2(3),50-64。
黃長發、簡彩完、張宇塵(2016)。2010澎湖海上花火節顧客服務品質、關係品質與忠誠度之研究。中州學報,30,153-166。
黃春梅(2013)。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服務品質、遊客滿意度與行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程,屏東縣。黃振紅、呂碧琴、林謙如(2017)。節慶活動遊客行前決策、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關係模式。臺大體育學報,32,1-14。
黃淑燕(2020)。台灣地區2000~2019年學校服務品質研究之回顧與展望。學校行政,126,42-63。
黃琇瑩、楊文慧、張佳縈、張雅惠(2017)。女性休閒運動中心關鍵成功因素研究:Curves。台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8(2),1-16。
黃博建、李家銘(2016)。高雄港發展自由經濟示範區物流作業重要性與有效性分析-從海運承攬運送業觀點。航運季刊,25(4),1-22。
黃詠婕、陳棟樑、陳俐文(2018)。露營園區服務品質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6(特刊),128-139。
黃麗雅(2015)。給的愈多,得到更少?探討不同服務品質程度對顧客忠誠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楊心憑(2011)。地方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宜蘭復辦童玩節運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班,台北市。楊台寧、陳曉天、林詩雲(2018)。關係行銷與往來銀行忠誠度之探討-以內外控人格特質為干擾變數。行銷科學學報,14(2),153-171。
楊亮梅、陳俊民(2016)。大學生運動參與程度、運動場館滿意度及意象之研究:女性觀點的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5(2),1-13。
楊俊彥(2020)。以需求評估出發運用課程評鑑探討報關行本位教育課程之規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5),129-154。
楊素婷、陳殷哲(2018)。建構私立幼兒園服務品質指標之研究。經營管理學刊,15,1-23。
楊朝行、陳克舟(2018)。排球運動產品之消費者品牌信任與品牌忠誠度之影響因素探討-以美津濃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5(4),1-18。
楊雅琪(2019)。利用模糊重要度-滿意度分析與二維品質模式探討運動產業服務品質之研究-以臺中市室外網球場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4(1),104-128。
楊錦洲(2002)。服務業品質品質管理。台北市: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楊錦洲(2011)。服務業的品質競爭。品質月刊,47(4),9-10。
楊簣憶、陳文姬、謝冠冕、呂進財(2020)。遊客旅遊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高雄橋頭糖廠個案。發展與前瞻學報,27,63-92。
葉子明、張英智、蔡明瑞(2018)。影響國小學童戶外教育活動滿意度之相關因素探討。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3(2),25-44。
葉碧華、蔡進發、陳盈倩、黃宗成(2004)。行銷組合、落差理論及IPA在節慶活動經營診斷之應用-以台中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為例。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2(2),13-37。
董至聖(2005)。以人權觀點探討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主題樂園無障礙設施。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4年度,634-644。
詹芬樺(2016)。主題樂園的遊客遊憩體驗與滿意度的關係-以劍湖山為例。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10(3),1-7。
詹芬樺、蔡麗芬、黃孟立(2017)。文化景點意象之IPA分析-以鹿港老街為例。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11(2),39-50。
詹素雲、楊紅玉、陳俊旭、賴芳足(2019)。IPA模式調查病人安全文化-台南某區域醫院經驗。健康管理學刊,17(1),81-94。
廖采如、李欣樺、李宛庭、游雅雯(2018)。體驗行銷、虛擬與實體通路品牌權益的虛實整合、行動網銀之忠誠度。行銷科學學報,14(2),123-152。
裴蕾、巫哲緯(2018)。連鎖飲料店促銷活動對顧客忠誠度之影響。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6(2),78-87。
趙嘉裕、謝榮豐、呂謙、陳建廷、蔡美玉(2020)。節慶活動情緒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金門迎城隍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7(1),1-26。
趙樑、林清壽、田雨樹(2019)。中高齡者對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服務品質之重視度與滿意度之研究。發展與前瞻學報,25,1-27。
劉文輝(2013)。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之品牌行銷策略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宜蘭縣。劉仲矩、楊緯剛(2019)。智慧型手機美學與忠誠度關聯之研究:以需求內容為干擾變數探討。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17(2),113-140。
劉守成(2003)。宜蘭縣政府的行銷策略-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研考雙月刊,27(3),50-55。
劉泳倫、謝龍發、陳銘宏(2014)。渡假旅館休閒場域使用頻率、服務品質與再使用意願之研究。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4(2),91-120。
劉惠國(2017)。遊客對都市公園服務品質之研究-以桃園市虎頭山公園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5(2),148-157。
劉惠國、何月妃(2016)。遊客對環境教育場所服務品質之研究-以深溝水源生態園區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4(1),99-108。
劉嘉雯、李彥輝、徐其力、許碧心(2017)。餐飲集團品牌形象對顧客滿意度之影響:服務品質的角色。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5卷特刊(2),149-159。
蔡吉昌、危永中、吳佳純、曾科魁(2017)。團體動力與團體凝聚力對童軍教育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6卷特刊(1),1-11。
鄧宏如(2008)。節慶活動永續發展策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停辦的省思。長榮運動休閒學刊,2,141-151。
鄧美貞、倪嵐萱(2009)。太平市枇杷節活動服務品質之探討。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3),32-59。
鄭光男(2018)。品牌形象、消費偏好與顧客滿意度對再消費意願之影響─以臺南地區咖啡館之消費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臺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台南市。鄭志富(2010)。節慶服務品質、服務價值、滿意度與品牌績效關聯性-以萬年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系碩士班,高雄市。鄭秀文(2007)。國民小學學校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鄭振洋、薛堯舜、鍾潤華(2015)。遊客對墾丁小灣遊憩環境滿意度之研究。高應科大體育學刊,14,157-165。
鄭桂華(2017)。遊客對花蓮東大門夜市之服務品質感受及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大漢技術學院流通與行銷管理研究所,花蓮縣。鄭瑞貞、高秀娥、張寶綾、林淑珍、楊淑惠、鄭之勛(2019)。亞急性呼吸照護病房病人的家屬對醫療服務品質期望及相關影響因素探討:以北台灣某醫學中心為例。呼吸治療,18(1),1-12。
鄭雙慧、鄭亦晴、呂學彰、張乃欣、黃盈甄、胡峻維、王妤萍(2019)。企業社會責任與顧客忠誠度之關係:探討企業形象的中介效果-以IKEA為例。東亞論壇,506,15-31
盧琬婷、李明哲、賴怡如、周柏遠(2019)。台北101景觀餐廳服務品質之研究:品質機能展開法之應用。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7卷特刊,110-122。
蕭名謙、洪嘉亨、曾明宗、呂坤木(2016)。提升乳房攝影檢查流程滿意度。北市醫放雜誌,6(1),23-30。
蕭朝聰(2017)。應用IPA模式探討龜丹溫泉體驗池服務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台灣首府大學休閒管理學系碩士班,台南市。蕭源都、鍾光硯、陳佩伶(2019)。從彰化銀行角度衡量信用卡用戶的顧客忠誠度。全球管理與經濟,15(1),81-92。
賴沁沁(2005)。節慶活動公關策略之研究-以2004年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宜蘭縣。賴靜儀、陳俐文與陳棟樑(2018)。消費者綠色消費與健康意識認知對電子煙使用態度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7卷特刊(2),134-148。
駱桂珍(2008)。節慶活動觀光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北市。鮑敦瑗、莊閔越(2013)。2011鹿港慶端陽節慶遊客知覺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12(3),1-11。
謝文潔(2012)。澎湖海上花火節觀光客旅遊資訊來源、服務品質感受、對行為意向影響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5(3),64-80。
謝家豪(2018)。旅遊安全、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以交通運輸為例。中華創新發展期刊,4(3),24-33。
謝國榮(2018)。遊客對觀光工廠服務品質認知、知覺價值與顧客滿意度研究。慈惠學報,14,34-56。
鍾志強、李育成(2019)。主題樂園遊客服務品質、體驗價值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劍湖山世界為例。島嶼觀光研究,12(3),1-20。
鍾志強、陳裕輝(2019)。遊客體驗、體驗價值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新港香藝文化園區為例。觀光旅遊研究學刊,14(1),55-67。
鍾政偉(2015)。音樂型節慶活動遊客的休閒動機、遊客價值、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遊客特性為調節變數。商業現代化學刊,8(1),115-138。
鍾政偉、張哲維(2013)。以遊客觀點建構節慶活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Journal of Data Analysis,8(6),137-164。
鍾政偉與饒佩玉(2017)。以永續觀點探討傳統型節慶活動遊客價值、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區域差異為調節變數。Journal of Data Analysis,12(6),19-45。
簡君倫、洪雪華(2018)。探討國際酒店集團品牌知名度與品牌形象對顧客滿意度的影響:服務品質的中介效果。休閒與遊憩研究,10(1),35-69。
簡彩完、黃長發(2019)。馬拉松活動主辦單位的資源投入對參與者忠誠度之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13(4),20-33。
聶方珮、匡龍華、陳宏明(2018)。台北喜來登飯店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6(1),52-62。
顏良安(2012)。消費者休閒動機、體驗價值、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休閒遊憩與創意產業管理研究所,屏東縣。顏婉吟(2007)。節慶文化活動服務品質之探討—以基隆中元文化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基隆市。蘇秀敏、李宜昌(2019)。醫療產業服務品質、知覺價值對推薦行為意願之影響。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5(4),33-42。
蘇家嫻(2017)。運用IPA模式探討便利商店產業服務品質與服務績效。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5(2),101-112。
Baker, D. A., & Crompton, J. L. (2000). Quality,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7(3), 785-804.
Cardozo, R. (196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 and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2(3), 244-249.
Churchill, G. A. Jr., & Surprenant, C. (198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 491-504.
Dick, A. S., & Basu, K. (1994). Customer loyalty: toward an integrate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2, 99-113.
Gronhold, L., Martensen, A., & Kristensen, K. (20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cross-industry difference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11(5),509-516.
Gronroos, C. (1984). A services quality model & marketing impl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8(4), 36-44.
Hollenhorst, S., Olson, D., & Fortney, R. (1992). “Use of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to Evaluate State Park Cabins: The Case of the West Virginia State Park System,” 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10 (1), 1-11.
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Levitt, T. (1972). Production-line approach to servic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0(5),41-52.
Martilla, J. C., & James, J. C. (1977).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41(1), 77-79.
O’Sullivan, E. L. (1991). Marketing for Parks,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Venture.
Oliver, R. L. (1981).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 inertial settings. Journal of Retailing, 57(3), 25-48.
Oliver, R. L. (1997). Special Session Summary Cognitive Appraisals, Consumer Emotions, and Consumer Response, in NA -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Volume 24,eds. Merrie Brucks and Deborah J. MacInnis, Provo, UT : Association for Consumer Research, 17-18.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94). Reassessment of Expectations as a Comparison Standard in 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58(1), 111-124.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 &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4), 41-50.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 & Berry, L. L. (1988).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 64(1), 12-40.
Sampson, S. E. & Showalter, M. J.(1999). The Performance-Importance Response Function: Obser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19(3), 1-25.
Wakefield, R. L. (2001). Service Quality. The Cpa Journal, 71(8), 58-60.
Yoon, Y., & Uysal, M. (2005) .An examin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on destination loyalty: A structural model. Tourism Management, 26(1), 45-56.
Zeithaml, V. A. & Bitner, M. J. (1996). Service marketing. New York :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