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及元(2014)。平平都是業務員,有人賺大錢、有人一直是窮業務?差別在……。經理人,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5月8日,取自網站: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1434
王正健、鄭冠淳(2019)。車輛產業(汽車電子、電動車與自駕車)發展契機與展望。證券服務,673,100-102。
王佳文、陳香吟(2020)。KANO模式為基礎之國小數學電子教科書品質要素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2(1),21-37。
王業竣、郭芳智、張世其(2014)。消費者油電混合車知覺價值對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3(特刊),304-317。
王裕宏、張翔筑、郭世文、張美珍(2018)。臨時人員個人特質、工作動機、教育訓練及服務品質之探討-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22(3),29-57。
古志偉、古志銘、陳敏弘(2017)。結合二維模式與重要-表現分析法探討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學品質。體育學報,50(3),353-372。
古煥隆、簡士翔(2018)。BSG的市場機會及模組發展現況。機械工業雜誌,(421),19-32。
白志宏、徐達光、宋源豪(2016)。以Kano二維模式探討用路人對國道高速公路服務區服務創新措施之偏好研究。南亞學報,(36),446-473。
石育賢(2017年1月1日)台灣汽車電子產業分析。機械工業雜誌,406,71-76。
行政院環保署 (2015),與全球溫室氣體減量同步 我國發布國家自定預期貢獻目標,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5月8日,取自:http://enews.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41117174044。
吳玉瑩下世代汽車發展趨勢及臺灣的出路。經濟前瞻,(188),102-106。
吳宇中、林素婷、張家銘(2019)。以PZB與Kano模式探討體育課程教學品質之研究。交大體育學刊,(15),26-33。
吳佳樺(2019年10月1日)。全球車用驅動馬達市場與產業發展趨勢。機械工業雜誌,439,5-10。
吳建達、林憲裕(2019)。以網路語音助理及車載網路訊號發展之車內設備控制系統。車輛工程學刊,13,1-20。
呂正華(2017年7月20日)。接軌國際汽車零組件產業新契機。經新聞,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5月8日,取自網站:https://www.economic-news.tw/2017/07/Automotive-After-Market.html
呂錫民(2015)。各種電動車技術介紹。冷凍空調與能源科技雜誌,(94),72-81。
宋修德、陳建名、韓啟禹(2005)。大台北地區汽車服務業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9),129-150。
李亦均(2014)。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公部門服務品質需求-以某移民服務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育達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苗栗縣。李伊晴(2018)。汽車廠商每賣出一輛車,能獲得多少利潤?今周刊,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5月8日,取自網站: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08020015
李承駿、張振傑(2019)。以KANO及IPA模式探討護理之家的照護品質。健康管理學刊,17(2),23-30。
李思欣(2015)。應用Kano模式與IPA探討臺北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服務品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新竹市。李盈慧(2018)。以二維品質模式探討遊客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以奇美博物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台南市。李韋辰、張津魁、黃國唐、蔡雅惠(2017)。從傳產到智慧製造-汽車後視鏡智動化。機械工業雜誌,(413),79-85。
李暐珣(2007)。e人力銀行服務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市。沈湘縈、杜名峯(2018)。品牌塑造對購買意願影響之影響。管理資訊計算,7(2),31-43。
沈慶龍、林佑中(2010)。顧客關係管理與資源基礎對服務品質及顧客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汽車售後服務業為例。臺灣企業績效學刊,3(2),231-251。
周宜德、曾振南、陳中邦(2018)。台灣電動車產業政策與推廣措施之探討。石油季刊,54(3),23-36。
周穆謙、倪煒棠(2017)。汽車平面廣告敘事框架應用分析。商業設計學報,(21),135-153。
周穎良(2016)。以Kano二維品質模式分析新北市汽車服務廠顧客忠誠度。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林文燦、賴玟源(2015)。半導體產業化學機械研磨墊材料技術服務滿意度分析。創新與經營管理學刊,6(1),46-58。
林正乾、程斯偉、戴亞霖、李佩珊(2015)。微型燃料電池電動車研製與測試。車輛工程學刊,(11),33-50。
林村基、洪嘉君、何秀雯、徐玉如、林明瑀、許士元(2015)·以SERVQUAL量表衡量汽車業售後服務品質。明道學術論壇,9(3),29 -54。
林奕秀、劉瑋傑、林修國(2019)。運用DSRC與GNSS RTK技術於汽車避撞之應用。航測及遙測學刊,24(3),197-210。
林茂文(2020)。全球電動車發展之挑戰與契機。石油季刊,56(1),1-28。
林茂吉、曾介亭、胡平浩(2019)。車載玻璃創新雷射加工技術。機械工業雜誌,(431),22-31。
林淑娟、吳孟玲、蔡孟娟(2018)。專科護理師之職能分析研究。健康管理學刊,16(1),65-73。
邱彥宇、陳棟樑、陳俐文(2015)。以IPGA模式探討特殊教育學校通勤校車服務品質之研究。2015「管理思維與實務」暨「應用科學」研討會,臺北:銘傳大學。
胡凱傑、蔡云軒(2019)。整合Kano模式、IPA與目標困難度探討市區公車服務品質改善策略:以台北市為例。運輸學刊,31(3),265-295。
倪家傑(2019)。以Kano及I-S Model分析汽車維修服務品質–以北智捷汽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徐志偉、嚴育岱、蘇子翔(2019)。探索車聯網技術於5G關鍵應用。電腦與通訊(177),56-61。
徐達光、白志宏、永連生(2015)。以二維品質模式探討日式料理餐廳服務品質之研究。桃園創新學報,(35),505-529。
高家琦(2010)。以集群分析與Kano模式探討生活型態對顧客服務策略之影響:以汽車維修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台中市。張有恆、蕭儉顏(2017)。低成本航空服務品質、品牌延伸、網路口碑與忠誠度之研究。航空安全及管理季刊,4(3),184-221。
張志平、張錦勝(2012)。汽車維修服務之顧客滿意度-以台北地區南陽汽車為例。管理研究學報,12(2),107-122。
張沼沂(2015),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競爭優勢與發展趨勢預測。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管理科學組,新竹市。張書豪(2010)。顧客自發公民行為:個人對商店與銷售人員之多層次分析,商略學報,2(2),125-140。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
張登傑、王瓊霞(2019)。主題樂園服務品質與知覺價值之研究-以麗寶樂園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3(3),14-27。
張慈宜(2015)。以Kano二維品質觀點探索汽車百貨產業服務品質-以金弘笙汽車百貨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台中市。張碩毅、張益誠、何晉滄、李幸蓉、鄭伊秀(2017)。以ITIL為基礎雲端運算服務品質評估機制之研究。臺大管理論叢,27(2),97-134。
張蓓琪、謝懷恕、顏麗容(2019)。女性空服員的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休閒滿意度關聯性之研究-以C航空公司為例。島嶼觀光研究,12(4),81-128。
許智富、郭仲凌、黃永全(2019)。以Kano模式探討低成本航空服務需求規劃。觀光產業與航空管理期刊,2(1),1-20。
許順旺、嚴雯聖、鍾碧姮、伍逸博(2020)。工作價值觀調節員工之工作壓力、職業倦怠與服務品質之相關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為例。企業管理學報,45(1),121-150。
陳玉貴、陳棟樑(2019)。應用IPA 模式探討數碼天空景觀餐廳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7(特刊),85-102。
陳佑豪、陳信亨(2019)。在體育課中的品格教育-探究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14),65-72。
陳君杰、徐珮瑜(2017)。牛樟芝直銷保健食品品質要素類別認知之研究-一人一樹生技公司為例。直銷管理評論,2(3),59-88。
陳良忠(2012)。急起直追的中國汽車產業。車輛研測資訊,(90),21-26。
陳品儀(2016)。Kano二維品質模式應用於高職美髮教師教學品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生活服務產業系生活應用科學碩士班,台南市。陳建宏、阮德日(2018)。越南汽車產業之分析。財金論文叢刊,(28),63-78。
陳昭庭、李家銘(2017)。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於改善澎湖遊客中心觀光推廣與交通資訊服務之研究-以國內觀光旅客為例。航運季刊,26(3),77-99。
陳美雲、洪春男、李建邦(2016)。使用決策樹建立汽車消費者購買意圖分類模式。數據分析,11(2)期,47-75。
陳葦玲、陳棟樑(2018)。以IPA模式探討石英材料供應商服務品質之研究。管理資訊計算,7(特刊1),90-100。
傅健泰、洪子仁(2020)。QR Code乘車意見回饋系統於醫院接駁車之管理效用評估。醫院雜誌,53(1),55-64。
彭效武(2018)。桃園機場兩航廈的關鍵二維服務品質之比較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6(特刊),153-167。
彭效武、許清賢、張哲銘(2017)。低成本與傳統航空公司的櫃檯服務需求與品質改善指標之比較分析。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5(2),169-182。
黃仕斌、郭樂平、周桂蘭(2017)。結合誘發型市場擴散的新興技術減碳貢獻評估-以臺灣電動車輛發展為例。科技管理學刊,22(1),1-27。
黃成志、李育忠(2019)。KANO主題園區棒球文化體驗與管樂節慶觀光意象之關聯性。休閒運動健康評論,8(1),39-47。
黃勇富、鍾任傑、林永盛、林藤洋(2016)。結合TRIZ及Kano二維模式探討服務品質之改善策略-以台中地區餐飲業為例。東海管理評論,18(1),53-184。
黃詠婕、陳棟樑、陳俐文(2018)。露營園區服務品質之研究。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6(特刊),128-139。
黃嘉偉(2018年4月1日)。國際汽車廠之電動車動力系統發展近況。機械工業雜誌,421,8-18。
楊宗儒、張文忠(2009)。汽車修護業服務品質與顧客忠誠度關係。服務業管理評論,(7),1-23。
楊岳儒、陳道鴻(2015)。油電混合車行星齒輪組動力分割裝置之設計製作與驗證。車輛工程學刊,(11),51-67。
楊俊彬、趙柏勛(2018)。汽車排檔用結合齒精密鍛件之複合鍛造製程開發研究。鍛造,27(2),11-17。
楊淑琴、何宗翰、吳佳玫、劉淑芬、何聖佑(2019)。利用問卷探討某區域醫院病人接受放射治療服務滿意度。醫療品質雜誌,13(6),52-59。
楊敦凱(2018)。應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文創咖啡館之服務品質屬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龍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桃園市。楊竣傑(2017)。有話直說、真心不騙,3天賣一輛百萬賓士。Cheers雜誌,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5月8日,取自網站: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1810
楊雅琪(2018)。運用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室外網球場服務品質。運動健康休閒學報,(9),64-71。
楊雅琪(2019)。室外網球場服務品質分析與改善之研究-IPA與Kano二維品質模式應用。數據分析,14(2),69-86。
楊錦洲(1993)。二維品質模式在服務品質上之應用。品質管制月刊,5,27-33。
葉丁鴻、葉亘純、鄭尹惠、郭蔓蔓(2018)。以AHP探究影響消費者決策之關鍵服務因素-以汽車維修廠為例。東海管理評論,20(1),157-202。
葉俊賢、陳格致、楊龍隆(2014)。應用TOPSIS於汽車維修廠服務品質改善之研究。危機管理學刊,11(1),1-12。
詹錦宏、黃美涓、王勝本(2020)。長庚養生文化村-餐廳的營運與管理。管理評論,39(2),51-52。
鄒孟華(2011)。運用Kano模式分析福斯汽車維修廠之服務品質─以南投縣福斯汽車維修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廖文煜(2013)。關係(Guanxi)及人情(Renqing)對華人購買耐久財之探討-以汽車銷售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經營管理碩士班,宜蘭縣。廖啟超(2016)。應用Kano模式探討國內汽車電子功能之品質屬性與顧客滿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醒吾科技大學系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所,新北市。趙偉傑(2017)。結合設計失效模式與Kano二維模式以改善汽車風扇之品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南市。劉兆達、李文心、黃欽永、陳科嘉(2019)。體育課學生知覺大學運動設施環境服務、忠誠度及滿意度之關係。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7),37-53。
劉明盛(2015)。應用萃思(TRIZ)理與Kano精緻化模式探討顧客對五星級飯店的評價-以礁溪老爺大酒店為個案研究。商業職業教育,(137),58-64。
劉俊廷、吳瑞雲、江朝峰(2017)。保險經代人能否提供較佳的理賠服務品質?:台灣汽車責任保險實證。臺大管理論叢,27(2S),119-147。
劉姚伶、保里乃玲、黃啟揚(2020)。影響消費者對文創旅館住宿意願因素之探討。休閒與遊憩研究,11(1),67-96。
蔡佩珊(2012)。利用Kano二維模型探討汽車產品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南市。鄧維兆、李友錚(2007)。北投溫泉旅館關鍵服務品質屬性確認-Kano模式與IPA之應用。品質學報,14(1),99-113。
鄭捷(2018)。從這20年來的台灣汽車市場銷售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什麼端倪?車廝,線上檢索日期:2020年5月8日,取自網站:https://www.carture.com.tw/topic/article/3483
蕭至惠、蔡進發、李旺展(2012)。服務忠誠與前置變數關係之探討-不同產業間之驗證。顧客滿意學刊,8(1),31-67。
蕭至惠、蔡進發、盧信豪(2011)。探討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對顧客忠誠度的影響-以信任及關係承諾為中介變數。商管科技季刊,12(3),231-262。
蕭淑藝、黃淑凌(2017)。應用品質機能展開於精油商店服務品質改善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14(1),127-141。
蕭源都、張仁家、張婉君、賴慕回、趙祥印、鍾光硯(2013)。TOYOTA汽車服務品質之研究。華人經濟研究,11(1),29-44。
蕭瑞祥、鄭哲斌、邱仲麟(2018)。SaaS雲端服務軟體品質測試之研究。資訊管理學報,25(4),447-474。
賴明政、周孟穎(2017)。應用PPM理論探討高級進口車顧客之轉換意圖。行銷評論,14 (3),263-291。
賴柔雨、蕭欣義(2019)。汽車電器配件配線常見問題與解決策略之研究。車輛工程學刊,(13),69-88。
賴旗俊、陳憲葳、唐婉如(2019)。台灣國際醫療的現況及展望。長庚護理,30(4),459-465。
賴靜瑤、林祐樂、鄭羽舒、楊淑喻、王韻晴、林伊桂等(2016)·從綠色消費觀點探討環境意識對消費者使用油電混合低底盤公車意願的效果。綠色經濟期刊, 2,a1-a21。
戴貞德、葉美君(2013)。油電混合車購買意願研究。工程科技與教育學刊,10(3),262-274。
謝育光、扈克勛(2019)。應用平衡計分卡於某區域教學醫院戒菸團隊之績效管理。醫院雜誌,52(4),33-41。
謝家祥、鍾宜展、田效文、陳瑩駿(2015)。應用決策實驗室分析法探討油電混合車品牌價值之研究。綠色經濟期刊,1,a64-a76。
謝家祥、鍾念祖(2016)。應用AHP探討綠色行銷創新發展關鍵因素-以和泰汽車為例。綠色經濟期刊,2,a45-a65。
謝騄璘(2020)。2019全球汽車整車暨電動車產業回顧與展望。機械工業雜誌,442,41-47。
鍾依政(2004)。汽車售後服務品質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車輛工程系所,台北市。織田彩夏(2020)。以二維品質模式探討日式料理餐廳服務品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台中市。藍玉珠、陳耀東、汪有為(2014)。服務品質提升影響顧客再購意願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汽車保險為例。風險管理學報,16(2),93-122。
蘇怡樺(2017)。低成本航空服務品質之探討-以樂桃航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新竹市。蘇懿、鍾國揆(2015)。形象商圈服務品質研究-以旗山為例。正修學報,(28),55-70。
Berger, C. (1993). Kano’s Methods for Understanding Customer-Defined Quality. Center for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 2, 3-36.
Chen M.C., Hsu C.L., & Wu H.S. (2019). Develop the healthcare logistics service with Kano model. Journal of Quality, 26(1), 1-22.
Chen, C. L., & Wu, H. T. (2020). Analysis of On-Site Waiting Queuing with Buffering for Restaurant. Journal of Quality, 27(2), 128-136.
Chu, T. H., & Guo, Y. G. (2015).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rvice Quality,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Automobile Maintenance Services. Journal of Ch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61), 107-122.
DeVellis, R. F. (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California: Sage Press.
Franke, T., Günther, M., Trantow, M., & Krems, J. F. (2017). Does this range suit me? Range satisfaction of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users. Applied Ergonomics, 65(2017), 191-199.
Hsu, T. H., & Wu, L. Y. (2015). A Cloud-Assisted P2P Streaming Architecture for Mobile Us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5(1), 173-179.
Jabbari, P., Chernicoff, W., & MacKenzie, D. (2017). Analysis of Electric Vehicle Purchaser Satisfaction and Rejection Reason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6(28), 110-119.
Kano, N., Seraku, N., Takahashi, F., & Tsuji, S. (1984). 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 The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1, 14(2), 39-48.
Lee, C. M., & Sriworrarat, M. (2019).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ai Passengers' Selection of Low Cost Airlines. Soochow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98), 67-97.
Liang, C. C., & Chang, M. Y. (2016). Exploring factors related to willingness to pay for telehealth services: a 2013 national survey in Taiwan. 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35(2), 187-198.
Liang, C. C., & Le, D. T. (2018). Roles of Salespersons on Stayers and Defectors in Taiwan Tourism. Marketing Review, 15(1), 7-52.
Löfgren, M., & Witell, L. (2005). Kano’s Theory of Attractive Quality and Packaging. The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 12(3), 7-20.
Matzler, K., & Hinterhuber, H. H. (1998). How to mak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 more successful by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to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Technovation, 18(1),25-38.
Parasuraman, A., Berry, L. L., & Zeithaml, V. A. (1991). Refinement and Reassessment of the SERVQUAL Scale. Journal of Retailing, 67(4), 420-450.
Parasuraman, A., Zeithaaml, V. A., &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4), 41-50.
Parasuraman, A., Zeithaaml, V. A., & Berry, L. L. (1988).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 64(1), 12-40.
Pokhrel, S. R., Wu, T. C., & Wu, W. W. (2020). On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Challenges of Autonomous Vehicles. East-Asia Review, (507), 1-20
Sachs, C., Burandt, S., Mandelj, S., & Mutter, R. (2017). Assessing the market of light electric vehicles as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for electric in-wheel driv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6 Electric Drives Production Conference (EDPC), Nuremberg, Germany.
Wang, Y., & Chou, C. C. (2018). Analysis on criteria influencing air cargo efficiency. Journal of Quality, 25(4), 258-270.
Yang, S. L., & Yang, H. L. (2020). The Usage of Textile Cloud Services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Green Supply Performance.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5(1), 7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