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吳秋燕、張素珠 (2014)。老年人身體活動與生活品質之探討。臺中科大體育學期刊,10期,P33 –44。
古博文、陳俐蓉 (2013)。2013年國際身體活動與運動科學研討會專題演講客觀
測量身體活動量:當前議題與未來方向身體活動與運動科學學刊,2卷1
期,P31 – 36。
楊英欽、陳嫣芬 (2017)。志工參與、遊憩體驗及生態旅遊認知-以二仁溪為例
休閒運動健康評論,7卷2期,P43–58。
林世昌 (2001)。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健康促進的功效。中華體育季刊,14卷
4期,P89 - 96。
陳佑淵 (2014)。從人文主義成人教育觀點分析輕度失智高齡者參與樂齡懷舊課程
設計原則和策略。惠明特殊教育學刊,1期,P163 - 189。
王儷玲 (2017)。長期照顧保險商品設計與風險效果分析。臺大管理論叢。27卷
2S期,P177 - 207。
梁慧君、李世昌、王月鶯 (2013)。臺中市高齡族群休閒活動參與、成效及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亞洲高齡健康休閒及教育學刊,2卷1期,P24 – 38。
曾建興、魏惠娟 (2016)。從活躍老化觀點探討中高齡教師退休準備之因應程度。
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 。4卷2期,P243 - 244。
廖南凱、游進達 (2012)。城市與鄉村老年人健康狀況、運動行為與健康生活品質差異之研究。亞洲高齡健康休閒及教育學刊, 1卷1期,P26 - 39。
覃子榮 (2014)。銀髮族休閒參與、社會支持、休閒行為、自覺健康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論文。
陳桂嬌 (2019)。中高齡者擷取健康資訊行為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EMBA學位論文。
許君強、胡哲豪 (2018)。臺灣推動老人健康促進之回顧與前瞻。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42期,P39 - 65。
周伯階、陳筠程、蔡旻斈 (2015)。高齡友善、悠活台北-台北悠活村。臺灣老人保健學刊。11卷2期,P120 - 128。
李翠蓉 (2019)。獨居老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同區為例
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碩士論文。
葉乃靜、陳怡如 (2011)。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樂活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資訊行爲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8卷4期,P489 - 510。
許麗齡、高慧靜、謝素英 (2012)。樂活減碳行動策略之成效研究。醫護科技期刊 ;14卷1期 ,P44 - 56。
梁榮輝、李永展、楊晴 (2009)。台灣樂活族消費生活之決策行為調查研究。
華人經濟研究,7卷1期,P41 - 58。
吳宜宸 (2010)。銀髮族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休閒時間身體活動的關係:社會支持的角色。高雄餐旅學院碩士論文。李德原 (2018)。老人樂活機構創新商業模式之研究。宜蘭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林俊杰 (2016)。樂活生活認知與機能性食品消費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企管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王素朱(2017)。銀髮族社區參與生活品質、幸福感之相關探討-以台中市太平區照顧關懷據點為例。中台科技大學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張素嫺、王素琴、林秀慧、趙佳惠、余慶仁(2019)。樂活銀髮生活: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活動之歷程。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8卷2期,P63-73。
王月琴、邱啟潤(2006)。高雄地區大學生健康促進活動參與意向及相關因素之研
究。醫護科技學刊,8卷4期,277-286。
陳羿行(2013)。北部某社區老人健康促進計畫對健康生活品質的影響。台灣大學
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史璦溱(2008)。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臺北縣某國中學
生為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秀珍、李素幸、宋瑩珠(2009)國中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
-以台南縣四所國中生爲例。學校衛生,54期,107-122。
李文玄、陳怡穆(2009)。以目標導向觀點探索動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關聯性。
台灣衛誌,29卷1期,76-83。
林進邦(2009)。國中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體適能研究(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施惠雯(2008)。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研究~以北部某國立大學為
例(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昭伶、陳政友(2009)。基隆地區高中職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相關因素探討。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1期,129-152。
黃錫美(2006)。潘德氏健康促進模式之介紹。北市醫學雜誌,3 卷9期,853-858。
楊瑞珍、蘇秀娟、黃秀麗(2001)。臺北市不同學制學生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之初步
探討。醫護科技學刊,3卷1期,1-18。
鄭淑芬(2004)。桃園地區高中職學生個人因素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性研究
(碩士論文)。取自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雪娥(1999)。健康促進之概念。台灣醫學,3卷2期,235-237。
羅旭壯、林青輝(2008)。大專生健康促進活動與自我健康風險評估之探討。嘉大
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卷1期,80-89。
陳科嘉 (2010)。銀髮族養生保健之探討。文化體育學刊,10,3-78。
黃惠如 (2006)。大聲喊LOHAS 樂活族。康健雜誌,85。取自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7537&fullpage=true
內政部統計處 (2017)。106年第43週。內政部統計處。
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10643.pdf
內政部統計處 (2017)。106年第38週。內政部統計處。
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10638.pdf
尹祥芋、林小玲、王怡婷(2004)。退休將領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
榮總護理,4,375-388。
林佩瑩、張佑宇 (2008)。銀髮族也能快樂的手舞足蹈。台灣老人保健學刊,4。
張靜惠 (2008)。休閒運動對中老年人健康促進之效益。台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
系刊, 3,89-93。
王韶憶 (2017)。樂齡商機湧現 零售業推清潔、叫修...貼心服務。聯合新聞網。
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888482
陳雅芳 (2017)。西斗里慈濟擁抱人生關懷據點揭牌 打造樂齡趣味生活。
今日新聞。取自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71214/2662709
下流老人 (2015)。維基百科。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B%E6%B5%81%E8%80%81%E4%BA%BA
王儷玲 (2017)。你的退休保險保障足夠嗎?退休講堂。
取自https://www.money.com.tw/magezine/article/4545
行政院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健康國民白皮書精要。2009;台北,行政院
衛生署。
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104年底人口結構分析。2015年7月18日;
取自 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week10429.pdf。
洪升呈 (2013)。不同自覺健康程度在生活型態之差異研究,龍華科技大學學報
第三十三期。
楊桂芬、許哲瀚、唐憶淨、龔建吉 (2012)。社區老人日常生活活動、生活品質
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7(4):217-232。
王秀文 (2007)。老人自覺健康狀況、日常活動能力與憂鬱傾向之研究。亞洲大學
健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臻、杜明燦、陳俊傑、陳宣志、顏啟華、李孟智 (2013)。台灣地區老人自覺
健康狀況相關因子之探討。臺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8(2):75-89。
黃松元(1999)。我國國民健康促進之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
研究。
王貞畬、盧瑞山、黃國光、林明哲(2013)。嘉義縣社區發展協會中
高齡者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生活適應發展之相關研究。運動休
閒管理學報,10(4):98-113。
顏童文、郭乃禎(2012)。高齡者休閒教育模式之研究。嘉南學報,38:
629-646。
王志達(2012)。淺談不同休閒型態涉入對中高齡者身心健康發展之
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1):278-287。
林紀玲、吳穌、林子恩、莊慶棋 (2011) 。銀髮族生活型態、運動
型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以屏東縣麟洛鄉麟蹄
村為例。運動健康休閒學報,2:36-46。
鄭政宗、賴昆宏(2007)。台中地區長青學苑老人之社會支持、孤寂
感、休閒活動參與及生命意義之研究。朝陽學報;12:217-254。
孟繁莉(2010)。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生活型態之探討。
(碩士論文),台中,中國醫藥大學。
英文部分
Ray,P.H.&Anderson,S.R.(1998).Constructing life style
psychographic.Im.D.W.William(Ed),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74,108-112.
Berger, B. G. (1988).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life quality of older adults. 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Education Papers, 2, 42-58.
Chambre, S. M. (1993). Volunteerism by elders: Past trends and future prospects. The
Gerontologist, 33(2), 221-228.
Caserta, M.S. (1995). Health promotion and the older population: Expanding our th retical
horizons. Joumal of Community Health, 20(3), 283-292.
Lennox, G. C. (2003). 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education for seniors in support of the
activities theory of successful aging.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he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Walker S.N., Sechrist K.R.& Pender N.J.(1987).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Nursing Research, 36(2),76-81.
Wolff, J. L., Starfield, B., & Anderson, G. (2002).Prevalence, expenditures, and
complications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elderly.Arch Int Med, 162(20),
2269-2276.
Svedberg, P., Lichtenstein, P., & Pedersen, N. L. (2001).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r self-rated health: A twin study.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 56(3), 171-178.
Siegenthaler, K.L. (1997). Health benefits of leisure. Parks and Recreation, 32(1), pp.24.
Larson (1999).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Health. Medical Care Research and Review, 56,
123-136
Ness,J. (1997). Understanding of health. Official Journal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45(7), 330-336
Smith, J.A. (1981). The idea of health:A philosophical inquiry.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3(3), 43-5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85). Targets for Health for Al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Copenhagen.
Pender, N. J. (1996).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3rd ed.) Norwalk, CT: Appleton
& Lange.
Ungemack , J. A. (1994). Patterns of personal health practice: Men and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0(1), 38-44.
Hwu , Y. J. (2001). The Impact of Concept of Health on Health Behavior.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9(5), 165-178
Wylie, C.M.(1 970).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health and disease. Public Health
Reports, 85(2), 100- 104.
Belloc , N., & Breslow , L. (1972). Relationship of physical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practices. Preventive Medicine, 1, 409-421.
Laffrey , S. C. (1985) . Health behavior choice as related to self-actualization andhealth
conception.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7(3), 279-300.
Smith, J. A. (1981). The idea of health :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3(3), 43-50.
Larson, J. S. (1999).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health. Medical Care Research And Review ,
56(2), 123-136.
Pender, N. J. (1987).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2 rd ed.). Norwalk. CT:
Appleton & Lange.
Aarts,EI,&Schuumans,M.(2001)Ambioent Imtelligigonce, The Invisible. McGraw Hill, Hill,
New York, pp.235-250.
Barr,P & Gilg,D.C. (2006)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s. Im Nice,
R(Ed)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onella,B,Jorger,F.G.& Dennis , B.C(1972).LOHAS Consumers,Total Health,29.118-130
Duane ,W.(1996),Transferring Commercial Perspective on Consumer Focus to Social
Marketing.Social Marketing Quarterly,13,17-21.
Elgin, E. &Mitchell,D.F(1977)Vnderstanding the LOHAS Lifestyle. Gourmen Retailer,
23,10-88.
Foucault,B. (1965).Promoting Sustainbility through social maketing:example from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 summer Stndies, 3, 30-39)
Howard, B.(2007).LOHAS consumers and taking the world by storim.Total
Health,29(3).58-60.
Peattie, PH. (2001).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eihg the
world. NEW YORK:Three Rivers Press.
Sobel, M.E.(1983).Lifestyle different tation and stratitfication in contemporary
V.S.socaety.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2.115-144.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9).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Haris, D. M. & Guten, S. (1979). Health protective behavior: An exploratory study.Journal
of Healthand Social Behavior, 20,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