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6 03:0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至正
研究生(外文):HUANG,ZHI-ZHENG
論文名稱:工作成就與工作滿意對離職意願的影響-以國軍空軍某零件修理廠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 of Job Achieve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on Turnover Intentions -Taking the 1st Logistics Command of the National Air Force aircraft part maintenance plant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汪秩仁汪秩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CHIH-JEN
口試委員:汪秩仁梁瑋傑李佳蓉
口試委員(外文):WANG,CHIH-JENLIANG,WEI-CHIEHLEE,CHIA-JUNG
口試日期:2020-06-2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正修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經營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中文關鍵詞:空軍零件修理廠離職意願工作成就工作滿意
外文關鍵詞:Air Force aircraftTurnover IntentionJob AchievementsJob Satisf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面對國防科技武器裝備的不斷進步,國軍專業人才更是不可或缺,而空軍後勤單位的工作內容更是繁多新穎,有關人員必須隨時接受新的事物、知識和技能,並培養新的觀念,人才養成不易,要發揮後勤最大效能,人才穩定留營相信是重中之重。而調查空軍工作者的離職意願可以了解人才穩定的狀況,並藉由探討其對於該職務的工作滿意與工作成就對離職意願的影響狀況,以便激發熱忱、提升留任意願,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空軍工作者的工作成就與工作滿意對於離職意願的影響。
以國軍空軍第一後勤指揮部飛機零件修理廠的工作者為主要研究對象,採便利抽樣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問卷共發放450份,有效回收為419份,回收率為93%。研究結果顯示:1.空軍工作者在工作滿意、工作成就有接近中上水準的認同程度,但離職意願卻也不算低。2.空軍工作者之年齡與工作性質在各變項間均有顯著性之差異;員工之婚姻及外宿狀況在各變項間均無顯著性之差異;員工之教育程度在工作滿意上有顯著性差異;員工之服務年資與職級在工作成就上有顯著性差異。3.空軍工作者的工作成就及工作滿意對離職意願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國軍工作者主要均以自我為出發點去考量軍部工作之規畫發展,未來相關部門應著重於工作者在軍部人生中的自我能力的提升與自我發展的實踐,將資源應用於栽培專業的部門與工作人才上,使個人可以良好的發展自我的工作生涯,也讓國軍組織有優異的未來發展,以近一步降低離職意願,穩定人才。
In the face of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weapons and equipment, the national military professionals are also indispensable. In addition, the work of the Air Force logistics unit is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and novel, relevant personnel must always accept new things, knowledge and skills, as well as develop new concept to maximize their effectiveness.
Investigating the willingness of Air Force workers’ turnover intention can understand their various behavioral impacts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achievement in this position, in order to stimulate enthusiasm and increase their willingness to stay.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Air Force workers' turnover intentions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achievement. Taking the aircraft maintenance and repair plant of the 1st ALC (Air Force Logistics Command) of the National Air Forc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o collect samples by questionnaire. A total of 45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419 effective collections were made, with a recovery rate of 93%.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1. Air force workers have a high degree of recognition in terms of job satisfaction, job achieve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2. The age and the job requirement of the Air Forc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variables; the marriage and living status of the employee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variables;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employees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job satisfaction; employee service years and job level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ork performance. 3. Employee service years and rank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ork performance.
The national military workers mainly take themself as starting point to consi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anning of military work. In the futur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self-capacity and self-development in the military, and apply resourc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departments and workers so that individuals can develop their own working lives well also making military organizations have excellent development in future.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
第五節 名詞釋義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國軍空軍另建修理廠的工作簡述 8
第二節 工作滿意 10
一、工作滿意之定義 10
二、工作滿意之影響因素 14
三、工作滿意之衡量構面 17
四、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與重要性 20
第三節 工作成就 21
一、工作成就之定義 21
二、工作成就之影響因素 24
三、工作成就之衡量構面與研究重要性 25
第四節 離職意願 27
一、離職意願之定義 27
二、離職意願之影響因素 29
三、離職意願之衡量構面與研究重要性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4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問卷蒐集過程 35
一、研究對象 35
二、問卷蒐集過程 35
第四節 研究問卷設計 36
一、工作滿意之問卷設計 37
二、工作成就之問卷設計 39
三、離職意願之問卷設計 40
第五節 問卷信度與項目分析 42
一、工作滿意量表的信度分析與項目分析 43
二、工作成就量表的信度分析與項目分析 44
三、離職意願量表的信度分析與項目分析 45
第六節 統計資料分析方法 47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樣本背景特性分析討論 49
第二節 工作滿意、工作成就與離職意願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53
一、工作滿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53
二、工作成就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55
三、離職意願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57
第三節 工作滿意、工作成就與離職意願的因素分析 59
一、工作滿意的因素分析 60
二、工作成就的因素分析 62
三、離職意願的因素分析 64
第四節 工作滿意、工作成就與離職意願的差異分析 66
一、工作滿意的差異分析 65
二、工作成就的差異分析 73
三、離職意願的差異分析 79
第五節 工作成就與工作滿意對離職意願的影響分析 85
一、工作成就對離職意願的影響分析 85
二、工作滿意對離職意願的影響分析 85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89
參考文獻 91
中文文獻 91
英文文獻 98
附錄 102
研究調查問卷 102
中文文獻
1.方韋友(2019)。探討領導模式對工作成就感之影響-以中南部陸軍保修單位為例。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王志豪(2019)。年金改革後國軍軍官在職進修及離職意願之探討。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王佳蓉、陳怡昌(2017)。社會支持對工作壓力與離職意願關係之調節結果-以台南市國民中學教師為例。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2(9),67-82。
4.王東寶、黃柏文(2018)。國軍志願役士官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海軍預算財務士為例。國防管理學報。39(2),17-31。
5.王桂英、周傳姜、黃瑞蘭(2010)。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價值觀、專業承諾與離職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57(1),22-31。
6.王禎松(1998)。國軍資訊軍官個人屬性、事業生涯、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朱棋樟(2005)。以平衡計分卡理論建構空軍後勤航空軍事工廠經營績效衡量模式---以空軍後勤某指揮部航空修護工廠為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8.江志卿、楊黃琬(2012)。網路 Y 世代新進人員之工作知覺、情緒耗竭、及離職意圖研究。第二十三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號:ISBN 9789860327885)。高雄市,國立高雄大學。
9.池文海、林憬、蔣文正(2006)。探討軍工廠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以軍用航空發動修護工廠為例。品質學報,13(3),257-276。
10.何幸霞(2005),玄奘大學在職行政人員離職意願之研究,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1.何瑞枝 (2008)。工作輪調對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12.余國龍、鄭晉昌(2000年12月)。員工工作滿意度調查分析與探討-以h公司為例。「第六屆人力資源管理實務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發表之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管二館。
13.吳正一(2015)。製造業人員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之影響性研究:以南部螺絲扣件製造廠為例。南臺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
14.吳佳蓉(2003)。醫療機構中員工滿意度、離職傾向與經營績效間相關性之影響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5.吳岱樺(2006)。離職經驗與薪酬對工作投入影響之探討。文大商管學報,11(2),91-108。doi:10.30163/BR.200612.0006
16.吳明隆(2010)。SPSS 操作與應用—變異數分析。五南圖書。
17.吳思華(2001)。策略九說。台北:臉譜出版社。
18.吳炫政、胡朝欽(2015)。知識管理策略應用於國軍體育組織。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5)。165-172。
19.李中興(2007)。我國空軍飛機修護績效評估 -資料包絡分析法(DEA)之實證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李再長、李俊杰、曾雅芬。(2006)。大型企業組織生涯管理、個人生涯規劃、個人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之關連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5(1),53-76。doi:10.6147/JHRM.2005.0501.02
21.李明書(1994)。〈工作壓力及其管理策略之探討〉。《勞工行政》,74,22-28。
22.李建宏(2018)。工作動機與正向心理資本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探討:以海軍艦艇士官、士兵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3.李新鄉(1996)。自我概念、專業工作經驗、學校認同與國小教師教學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6(2),191-212。
24.杜秉叡、黃鈺涵(2014)。人格會調節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嗎?。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8(2):123-149。
25.沈春瑩、林玉娟、張建利(2014)。空軍後勤人員對組織變革的認同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經營管理論叢。10(1)。1-15。
26.辛進祥(2007),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公共事務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7.周文欽、歐滄和、許擇基、盧欽銘、金樹人、范德鑫(2006)。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心理。
28.林心彤(2008)。國軍士官人力政策規劃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9.林志丞(2010),國中教師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以角色壓力、自我效能中介變項,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30.林育安(2010)。軍人課稅後的公平認知、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之探討。中華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1.林俊瑩(2010)。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與離職意圖:中小學教師與其他職業之比較。教育實踐與研究,23(1),1-30。
32.林俊瑩、黃毅志(2006)。社會網路與心理幸福因果關聯的方向性之探討:臺東師院追蹤調查資料的貫時性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1-39。
33.林霙璋(2017)。領導風格對工作壓力及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武分局為例。高苑科技大學資訊科技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
34.南劍飛(2004)。員工滿意度模型研究。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25(2), 17-20。
35.段賢揚(2010)。人格特質、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國軍聯勤南部地區彈藥單位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36.范華容(2007),我國女性軍訓教官人格特質、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37.徐承毅、李文雄、許志賢(2007)。人事人員個人背景對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T公司為例。通識研究集刊,11,217-250。
38.徐苡家(2017)。人格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關係性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39.翁上閔(2018)。年金改革公平認知、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之關係。國立台中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40.高煌彥、余坤東、林宜真、諸豖明(2014)。新進員工社會化與工作鑲嵌、離職意願之關聯探討-以臺灣海運業為例。航運季刊,23(3),25-45。
41.國立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2.國防部(2010)。「2010 年國防報告書」。中華民國國防部網http://www.mnd.gov.tw
43.張元毓、蘇瑋佳、張俊彥(2010)。學生從事園藝操作之表現與其提升注意力及獲得成就感多少之關係。臺灣園藝,56(1),57-65。
44.張元瑋(2009)。國軍飛行部隊之飛安影響因素關聯分析。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5.張火燦、謝廷豪、劉嘉雯(2007)。員工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離職意圖的統合分析模式,台灣管理學刊,7(1),25-42。
46.張世宗(1998)。不同激勵制度對新世代工作族群之激勵效果及對其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影響: 以一電腦製造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7.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48.張美枝(2009)。護理人員專業能力與工作成就感之相關研究---以南部護理之家為例。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49.張健豪(2014)。空軍二代機修護人員的工作壓力、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以空軍嘉義基地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50.張漢中(2002)。國軍主計財務軍官離職率模式構建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1.莊捷芳(2018)。工作成就感與離職意圖:幼兒教保服務人員與其他職業之比較。
52.許原嘉(2002)。國民中學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53.郭文景(1985)。國中教師參與決定與工作滿足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4.郭倍宏(2009),工作-家庭衝突、工作壓力、知覺主管支持與離職傾向關係研究:以輔導會所屬員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5.陳勁甫、鍾武侖(2007),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工作尋找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某國際航空公司空服員為例。運輸學刊,191-214頁。
56.陳彥嘉(2014)。公務員工作滿意度、年金改革公平認知及工作動機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57.陳秋華(2014)。工作成就與職場關係-以Y世代金融從業人員為例。東吳大學商學院EMBA高階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58.陳郁琹(2013)。社會資本與工作成就之關係 ─以保險業務人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9.陳欽雨、呂博裕、莊雅晴(2015)。社會支持、工作壓力與情緒智力對離職意圖之影響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9(2),57-80。
60.陳進賢(2008)。志願役士兵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對離職傾向之研究-以陸軍南部地區部隊為例。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1.陳雅琳(2019)。臨床護理人員恆毅力、工作成就感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2.陳楓霖(2006)。空軍飛機修護人員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63.陳億貞譯(2006),Robert J.Sternberg 原著。普通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
64.程振明(2014)。監獄收容人的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對工作成就感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明德外役監獄為例。南臺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65.黃英忠(1991),現化管理學(第二版),台北:華泰。
66.黃愛雯(2013)。績效評核公平認知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核心自我評價的調節作用。國立嘉義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67.楊治清、洪正明(2011)。運用修正版Delone and Mclean 資訊系統成功模式探討影響行動輔修系統使用者滿意度之關鍵因素。電子商務研究,9(1), 61-78。
68.楊秉臻(2011)。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方案社會工作者工作困境、資源運用與工作成就感之研究。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69.楊莉靄(2018)。三階段混合方法應用於提升國籍機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70.詹雅雯(2007)。探討影響工作輪調效益之因素研究—以銀行從業人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1.雎党臣、李曉靜(2006),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的排序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全國商情-理論研究,第11期,第43-46頁。
72.廖川景(2008)。國軍晉任遴選之人員績效評估。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73.趙皇賓(2002)。工作輪調對員工生涯發展結果影響之探討-以台灣國產汽車前五大製造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4.劉月琪(2011),澎湖護理人員職家衝突對離職傾向之影響-以主管支持知覺為干擾變項,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服務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5.劉翠華、余守媚(2009)。工作壓力、性別歧視知覺與生涯轉換傾向-以臺灣中部溫泉旅館從業人員為例。休閒事業研究,7(1),42-67。
76.劉曉春、曾華源譯(2004)。Robert A. Baron,Donn Byrne。社會心理學:洪葉文化。
77.蔡明宏(2006)。公民營機構組織成員工作滿意度量表之重建。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8.鄭勝文(2003)。空軍飛機修護基層主管領導型態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9.蕭淑華、黃聖方(2013)。壽險業員工之情緒智力、工作成就感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康大學報,3,101-116。
80.蕭淑華、黃聖方(2013)。壽險業員工之情緒智力、工作成就感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康大學報,3,101-116。
81.蕭淑華、黃聖方(2013)。壽險業員工之情緒智力、工作成就感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康大學報,3,101-116。
82.賴苡汝、廖梨伶、謝藍琪、李貞慧(2014)。台灣營養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職業倦怠和離職傾向之現況與相關性。台灣衛誌,33(6),609-619。doi:10.6288/TJPH201433103078
83.謝安田、李培銘(2003)。金融服務業特性對績效獎金與離職傾向關係之干擾效果。文大商管學報,8,1-20。
84.簡禎富(2005)。決策分析與管理:全面品質提升之架構與方法。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85.羅之涵(2014)。內部服務品質、心理資本、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南臺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論文。
86.蘇明謹(2012)。組織精簡後女性後勤保修人員離職意願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1.Kranzusch, M. J. (1997). The effect of extrinsic reward systems on employee motiv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s, University of Union Institute.
2.Andreas, G. M. (2002). Effects of concept of career plateaus on performance, work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3(8), 716-733.
3.Mobley, W. H., Horner, S. O., & Hollingsworth, A. T. (1978). An Evaluation of Percursor of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3, 408-414.
4.Seashore, S. E., & Taber, T. D. (1975). Job satisfaction indicators and their correlat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8(3), 333-368.
5.Kalleberg, A. L. (1977). Work values and job rewards: A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 pp.124-143.
6.Smith, P. C., Kendall, L. M., & Hulin, C. L. (1969). 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Chicago: Rand Mc Nally.
7.Porter, L. W., & Lawler, E. E. (1971). Managerial attitudes and-104- performance, Homewood: Richard D, Irwin.
8.Mueller, R. (2001).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1), 46.
9.Adams, J. (1979). Are situational contingencies limiting job attitude—job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0(2), 208-224.
10.Igharia, J., & Greenhaus, H. (1992). Participative Decision-Making: An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Dimensions. Human Relations, 50(7), 859-878.
11.Vroom, V. (1962). Work and Motiv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
12.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8ehavior (9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13.Wernimont, P. F. (1972). Asystemviewofjob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6, pp.174.
14.Porter, G., & Steers, K. A. (1973). Job related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among bank employe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34(3), 316-329.
15.Spector, P. (1997). Job satisfaction: Application, assessment, causesand consequenc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16.Price, J. (1981). A causal model of turnover for nurs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 543-565.
17.Luthans, F. (200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Ducharme, L. J., & Martin, J. K. (2000). Unrewarding work, coworker support, and job satisfaction: A test of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Work and Occupations, 27(2), 223-243.
18.Geeta, K., & Pandey, K. M. (2011). Analysis of an Individual’sBehaviour in Work Environment for a Better Outpu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2(2), 156–161.
19.Rusbult, C. E., Farrell, G. D., Rogers, A., & Mainous, G. (1988).「Exit, Voice, Loyalty, and Neglect Typology of Responses of Job Dissatisfaction」,Academic of Management Journal, 31(3), 601.
20.Hoppock, R. (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Random Harper.
21.Smith, P. C., Kendell, L. M., & Hulin, C. L (1969). Measurement ofsatisfication In work & retirement. Chicago: Rand Mcnally.
22.Herzberg, F. (1956),The motivation to work , New York : John wiely & Sons ins.
23.Kranzusch, M. J. (1997). The effect of extrinsic reward systems on employee motiv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s, University of Union Institute.
24.Ajzen, I. (1991).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25.Chio, S. P. P., & Pang, S. M. C. (2013). Attributes of nursing work environment as predictors of registered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leave. 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 21, 429-439.
26.Zhang, G., & Lee, G. (2010). The moderation effects of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27.politic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stress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n empirical study about civilian in skeleton government of China. I Business, 2 (3), 268-273.
28.Judge, T. A., & Cable, D. M. (1995).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dictors of executive career success, Personnel Psychology, 48(3), 485-520.
29.Eillot, E. S., & Dweck, C. S. (1988). Goals: An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5-12. doi:10.1037/0022-3514.54.1.5
30.Wiess, D. J., Dawis, R. V., England, B. W., & Lofquist, L. F. (1967). Manual for the 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Minneapolis Industrial Center, Univ. of Minnesota.
31.Hackman, J. R. (1980).Work Redisn.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
32.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33.Arnold, H. J., & Feldman, D. C. (1982).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job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7(3), 350-360.
34.Mobley, W. (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2(2), 237-240.
35.Thatcher, J. (2003). Turnover of IT Workers: Examining Empirically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s,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External Marke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0, 6-15.
36.McCormick, E. J., & Tiffin, J.(1983). Industrial Psychology, New Delhi. Prentice-Hall of India, 117, 127-137.
37.Locke, E.A. (1976).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 In: Dunnette, M.D., Ed.,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 1297-1343.
38.McClelland, D. C. (1976). The achievement motive. Irvington.
39.Caplan, R. D., & Jones, K. W. (1975). Effects of work load, role ambiguity, and Type A personality 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heart rat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6), 713-719.
40.Griffeth, R. W., Hom, P., & Gaertner, S. (2000). A meta-analysis of antecedents and correlates of employee turnover: Update, moderator test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 Journal of Management, 26(3), 463-488.
41.Tan, E. D., & Ngoh, E. P. (2007).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2(6), 469-473. doi: 10.1037/h0026501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5070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