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2 13:5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智民
研究生(外文):YANG, CHIH-MIN
論文名稱:高職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及學生幸福感之關係研究─以彰化縣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Well-being in Changhua County
指導教授:邱紹一邱紹一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U, SHAO-I
口試委員:李介至洪福源
口試委員(外文):LI, JIE-ZHIHONG, FU-YUAN
口試日期:2020-06-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中文關鍵詞: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學生幸福感高職生
外文關鍵詞: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Learning MotivationStudents’ Well-being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研究旨在探討高職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以及學生幸福感間之關係研究。更具體而言,(一)探討高職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以及學生幸福感的現況情形;(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對高職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以及學生幸福感的差異情形;(三)探討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以及學生幸福感三者間的相關;(四)並分析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對學習動機以及學生幸福感的預測作用;探討學習動機對學生幸福感的預測作用。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彰化縣690位公立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用「知覺導師領導風格量表」、「學習動機量表」和「學生幸福感量表」三個量表,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發現:(一)知覺導師領導風格以民主型領導為主要因素;學習動機以學習價值感受度最高;學生幸福感以人際關係感受度最高。(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公立高職學生在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及學生幸福感,有部分達顯著差異。(三)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及學生幸福感有顯著相關。(四)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對學習動機及學生幸福感有顯著預測力。(五)學習動機對學生幸福感有顯著預測力。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學校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relationships among students’ 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well-being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Specifically speaking, firs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well-being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Second,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well-being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were investigated. Third, the correlations among students’ 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well-being were discussed. Fourth,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students’ 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 o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well-being was analyzed, and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learning motivation on students’ well-being was also discussed.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survey method. Subjects were 690 vocational high students from Changhua County. The instruments applied were 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 Scale, Learning Motivation Scale, and Students’ Well-being Scal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s 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a) The main factor of 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 is democratic leadership; the highest scor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is learning value; the highest score of students’ well-being i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 There were parti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the public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well-being. (c)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well-being. (d) Perception of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udents’ well-being. (e) Learning motiva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students’ well-being.

The suggestions were made b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provided for schools, and future research.


封面內頁
簽名頁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誌謝 vii
目錄 ix
表目錄 xii
圖目錄 x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7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知覺導師領導風格之相關研究 12
第二節 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 26
第三節 學生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35
第四節 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及學生幸福感之相關情形探討 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0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4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8
第一節 高職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及學生幸福感之現況分析 68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高職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及學生幸福感之差異分析 73
第三節 高職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習動機以及學生幸福感之相關分析 87
第四節 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學生幸福感及學習動機之預測分析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4
參考文獻 107
一、中文部分 107
二、英文部分 117
附錄A 預試問卷 121
附錄B 正式問卷 127
附錄C 研究問卷同意書 133

表目錄

表2- 1 國內外專家學者對領導的定義 13
表2- 2 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教師領導的定義 16
表2- 3 Bryman領導風格理論研究 19
表2- 4 熊佩鈴所歸納的領導四大類型 21
表2- 5 國內外學者之學習動機的定義 27
表2- 6 學習動機的構面 28
表2- 7 研究者常使用的學習動機構面統計 30
表2- 8 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幸福感的定義 36
表2- 9 學生幸福感相關研究構面 38
表3- 1 預試樣本統計表 48
表3- 2 「導師領導風格、學生幸福感以及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問卷回收情形表 49
表3- 3 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各個構面的題數與題號 51
表3- 4 「知覺導師領導風格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52
表3- 5 「學習動機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54
表3- 6 「學習動機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57
表3- 7 「學習動機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58
表3- 8 「學生幸福感量表」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 60
表3- 9 「學生幸福感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62
表3- 10 「學生幸福感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63
表4- 1 高職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現況摘要表 69
表4- 2 高職生學習動機現況摘要表 70
表4- 3 高職生學生幸福感現況摘要表 71
表4- 4 不同性別的高職學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之獨立樣本t檢定 74
表4- 5 不同性別高職學生之學習動機之獨立樣本t檢定 75
表4- 6 不同性別高職學生的學生幸福感之獨立樣本t檢定 76
表4- 7 不同年級高職生對知覺導師領導風格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8
表4- 8 不同年級高職生對學習動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9
表4- 9 不同年級高職學生對學生幸福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1
表4- 10 不同性別導師的高職學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之獨立樣本t檢定 82
表4- 11 不同導師性別的高職學生之學習動機之獨立樣本t檢定 84
表4- 12 不同導師性別的高職學生的學生幸福感之獨立樣本t檢定 85
表4- 13 知覺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習動機之相關矩陣表 88
表4- 14 知覺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幸福感之相關矩陣表 91
表4- 15 學生動機與學生幸福感之相關矩陣表 94
表4- 16 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對學習動機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96
表4- 17 學習動機對學生幸福感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97
表4- 18 知覺導師領導風格對學生幸福感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98

圖目錄

圖3- 1 研究架構圖 45




一、中文部分
方筱雯(2019)。國小體育班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相關性研究--以新北市板橋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王美雅(2014)。高職導師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之研究-以高雄市某私立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淑玢(2017)。僑生導師領導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__以新北市某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嘉雯(2016)。高中學生學習動機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古碧蓮(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台北市。
白琬婷(2014)。臺中市國小六年級學生知覺導師教學創新與其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台中市。
石裕惠(2016)。桌上遊戲融入國中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投入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
何竺郡(2019)。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領域學習動機、學習成效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余永東(2010)。學習環境設計對不同學習風格的國小學童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之影響─以應用科技化情境與真實情境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吳怡瀅(2016)。國小兒童自我概念、幸福感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操作與應用變異數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武典(1992)。偏差行為的診斷與輔導。現代教育,7(25),17-26。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基、陳美玉、楊振昇、顏國樑(2001)。教育行政。台北市:五南。
吳懿芬(2014)。國小高年級學童感恩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呂學敏(2010)。臺中市國民中學學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以台中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李愷祥(2018)。國民中學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台中市。
阮宇筑(2019)。網球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心流經驗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林仁守。(2019)。技術型高中園藝科實習課程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林志慧(2014)。國小高年級兒童感恩、樂觀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林俊文(2015)。創意排球體育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體育課學習動機及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林婉如(2006)。臺北市推動優質學校教育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邱昭葵(2013)。臺中市國小六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施金嬋(2019)。國民中學學生知覺導師轉換型領導、班級氣氛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柯瓊芳(1998)。為什麼他們生活比較滿意?歐體十二國的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8(10),1-23。
洪孟妤(2012)。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家長式領導與學生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洪莉惠(2011)。國小學童師生關係、幸福感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范熾文(2001)。轉型領導理論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上的應用。學校行政,14,42-53。
孫秀芳(2014)。國小學童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孫佩祺(2013)。屏東縣國民小學學生參與「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徐嫚淳(2007)。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其幸福戚之相關研究:以復原力的觀點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二版)。台北:五南。
高紹勛(2007)。國民中學導師領導型態、班級氣氛與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明智(2011)。國小學生學校幸福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青青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台灣東華書局。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未出版的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麗華(2013)。國小學童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2)。高級中等學校訂定教師擔任導師辦法及聘任導師注意事項。取自https://www.clhs.tyc.edu.
tw/ischool/public/resource_view/open.php?file=2ee062c2a7bbd747d70f885567d31813.pdf
許瓊茹(2017)。領導風格、人格特質、組織承諾與工作關係績效之研究–以中部某企業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郭怡君(2018)。台南市國中生同儕關係與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台南市。
陳玉萍(2019)。以SEM模型探討導師領導風格、學生學習態度與教育幸福感之關聯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南科技大學,新北市。
陳羽涵(2014)。教師領導風格、組織公民行為與班級經營效能之探討 - 以花蓮縣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宏漳(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認知風格、學習動機、學業成就與科學創造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思穎(2019)。國小高年級學童體育課學習動機、運動參與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素蓮(2006)。都市原住民參與成人學習的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福成(2008)。新領導與管理實務。台北市:時英出版社。
陳嬿伊(2009)。屏東縣國小六年級學童知覺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櫻梅(2010)。彰化縣國中導師領導型態與班級氣氛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8(1),115-137。
曾宜蝶(2017)。高職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與其學習動機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温岱潔(2017)。嘉義縣國中新住民子女知覺父母教育期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游欣螢(2012)。導師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班級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黃昆輝(200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明韜(2017)。臺北市公立國中學生知覺體育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黃芷羚(2017)。高雄市國小級任教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黃盈蕙(2012)。國中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公立國中九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美珍(2007)。淺談大專體育行政領導者之領導能力。大專體育,93,96-100。
黃素玉(2011)。國小資優班學生科學學習動機與科學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曼琳(2010)。高雄地區國小教師正向管教與學生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淑娟(2003)。原住民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楊惠茵(2013)。班級經營效能與數學學習動機之灰關聯度 -以彰化市某一國小之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台中市。
楊紫雲(2019)。國民中學教師正向領導對學生幸福感影響之研究-以桃園市八年級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楊蕙如(2003)。博物館展示策略的影響因素探究-以國科會科學週特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台南縣。
溫雲皓(2018)。臺南市國民中學學生知覺導師班級經營風格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葉炳煙(2013)。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6,285-293。
葉慶雯(2011)。國中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經立(2017)。新北市國中導師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熊佩鈴(2017)。高職生知覺教師領導風格、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趙玲瑛(2008)。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科學學習動機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劉政宏、黃博聖、蘇嘉鈴、陳學志、吳有城(2010)。國中小學習動機量表之編製及其信、效度研究。測驗學刊,57,371-402。
劉智銘(2012)。國小高年級學生對導師領導風格知覺與其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以新竹縣大同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靜宜(2003)。高中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求助行為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潘怡愷(2016)。導師領導風格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以台中市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昀芬(2007)。國中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生情緒智商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蔡進雄(2012)。論幸福感的意涵及價值。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51。取自http://120.127.233.225/print.php?edm_no=51&
content_no=1437
蔣安慧(2009)。國中導師轉型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以礁溪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鄭玉芬(2015)。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女子燙髮業職業工會職業訓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鄭志明(2017)。高職學生人格特質、學習動機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蕭良材(2013)。社區發展協會領導者風格及組織文化對組織績效之影響-以台中市南區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台中市。
錢玉玲(2010)。國中生班級氣氛、學習滿意度、導師領導行為與班級生活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霍恩比等編(2018)。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戴心瑀(2012)。國小資優班學生科學學習動機與科學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第四版)。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謝定維(2017)。國中學生正向心理、學習動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謝英琪(2018)。國民中學導師領導風格影響班級氣氛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謝雅如(2011)。國小學童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鍾佳靜。(2019)。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知覺教師正向領導、班級經營管理對學生幸福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鍾銘煌(2006)。學習動機、家長參與子女學校教育及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雲林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簡素枝(2004)。嘉義縣市高齡學習參與者與非參與者在人際關係、生活滿意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藍彬華(2013)。高雄市國小教師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蘇正隆等編(2019)。麥克米倫高級英漢雙解詞典。台北市:書林。
蘇筱婷(2017)。大學生知覺教師正向領導、學生正念與其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liakbari, M., & Darabi, R. (2013).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acy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style, and teachers’ personality.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93, 1716-1721.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Methuen.
Bennis, W., & Nanus, B. (1985). Leaders: 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 New York: Harper & Row.
Bryman, A. (1992).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Covington, M. V. (1984). The self-worth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Finding & implications. Elementary School Learning, 85, 5-20.
Danielson, C. (2006). Teacher leadership: That strengthens professional practice. Alexandria, VA: ASCD.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French, W. L. (1994).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3rd ed.). NY: McGraw-Hill.
Getzels, J. W. (1972).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values: A decade after Port Huron. School Review, 80, 505-519.
Hersey, P., & Blanchard, K. (1982).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arlbaum Associates.
Law, K. M. Y., & Geng, S. (2018). How innovativeness and handedness affect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3, 1-18.
Law, K. M. Y., Lee, V. C. S., & Yu, Y. T. (2010). Learning motivation in e-learning facilitated 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s. Computers & Education, 55(1), 218–228.
Munn, N. L., Fernald, D. L., & Fernal, P. S. (1969).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Bosten, MA: Hougmton Miffin Co.
Mustika, R., Gani, E., & Abdurahman, A. (2019). The effect of method discovery learning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on text writing skill report on observation results.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301, 193-199.
Ngan, S. C., & Law, K. M. Y. (2015). Exploratory network analysi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factors in e-learning facilitated 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s.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24(4), 705–717.
Northouse, P. G. (2012).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6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Ormrod, J. E. (2008).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Pintrich, P., Smith, D., Garcia, T., & McKeachie, W. (1991).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Ann Arbor, MI: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 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Ryff, C. D. (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 219-247.
Schulte, P., & Vainio, H. (2010). Well-being at work: Overview and perspectiv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and Health, 36(5), 422-429.
Seligman, M. E. P., Ernst, R. M., Gillham, J., Reivich, K., & Linkins, M. (2009). Positive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intervention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35(3), 293-311.
Sinek, S. (2018). Leaders eat last : Why some teams pull together and others don't.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Stipek, D. (1995). Effects of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on young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motivation. Child Development, 66(1), 209-223.
Tadesse, M. E. (2017). Martial arts and adolescents: Using thories to explai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sia martial arts on the well-being of adolecents. Ido Movement for Culture, 17(2), 9-23.
Tead, O. (1935). The Art of Leadership. New York: McGraw Hill.
Willner, A. R. (1984). The spellbinders: Charismatic political leadership.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Yukl, G. A.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8th ed.). London: Pearson.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50630)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