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2016)。中華民國 105 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
會競賽規程。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官方網站,未出版。
毛彥明、陳詩欣、徐台閣 (2007) 。跆拳道規則修訂對選手比賽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1 ,92-99。
江佳臻(2016)。跆拳道比賽技術與戰術研究-以104年全國運動會53公斤級得牌選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新北市。邱共鉦、陳淑貞、孟範武、相子元(2005)。92年全國運動會跆拳
道比賽男子蠅量級金牌選手技術分析:朱木炎選手之個案研
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94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483-
495。
邱共鉦、蔡明志、相子元(2004)。92年全國運動會跆拳道比賽男子
蠅量級金牌選手技術分析-朱木炎選手之個案研究。2004年運動
訓練學國際論壇專刊,107-122。
宋玉麒、許佳堯、曾意涵、鄭守吉、蔡明志 (2007) 。跆拳道攻擊型態與技術分析研究-以2006年亞洲跆拳道錦標賽男子輕量級金牌伊朗隊哈迪選手為例。文化體育學刊,(5),67-80。
林冠宇(2017)。105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跆拳道比賽公開男、女子
組金牌選手技術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
新北市。
洪詩涵、蔡明志(2014)。2012 年倫敦奧運會跆拳道女子組49Kg 級金牌選手比賽技術分析。跆拳道學刊,1,15-30。
洪榮聰、毛彥明、謝文芳(2006)。跆拳道不同正拳攻擊型態之力量
比較與應用。建國科大學報,25(3),35-44頁。
張家豪(2010)。2009 跆拳道新規則改變與電子計分系統使用對比
賽攻擊內容之分析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教
練研究所,桃園縣。
陳加安、蔡明志、劉小嫻(2018)。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跆
拳道比賽男子金牌選手技術分析研究研究發現。跆拳道學刊,
5,17-35
鄭大為、魏香明 (2007) 。跆拳道技擊競賽規則的改變對競賽及訓練的影響。大專體育,11 (1) ,88-98。
蔡宜亨。106年全國大專運動會跆拳道比賽公開男子組金牌選手技
術分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新北
市。
蔡明志、藍碧玉、吳惠櫻(2003)。跆拳道專項運動技術與戰術概
論。輔仁大學體育學刊,209-221。
蔡明志 (2004) 。2004雅典奧運男子跆拳道第一量級金牌選手比賽技術分析研究。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蔡明志、邱共鉦、張榮三 (2004) 。雅典奧運賽前台灣男子跆拳道第一量級選手與主要假想對手比賽技術分析研究。2004年運動訓練國際論壇專刊,123-137。
蔡明志 (2009)。輔仁大學跆拳道選手吳燕妮參加2006年杜哈亞運會競賽理論與實務技術報告。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蔡羽翔(2016)。跆拳道比賽技術分析:以2016奧運亞洲區資格賽女子49公斤級金牌選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體育學系,新北市。鄭嘉慶(2014)。跆拳道優勝男選手比賽技術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劉小嫻、熊漢琳(2013)。倫敦奧運跆拳道優秀女子選手動作分析:曾櫟騁個案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5(4),450-461。
二、外文部分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2016).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Competition Rules & Interpretation. Seongnam,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