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專書論文
1.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臺北,臺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黃武忠(1995):如何建立社區文化以提昇社區生活品質。全國社區發展會議第三分組引言報告。台北市:內政部編印。
3.陳其南(1996)。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109-116。
4.黃武雄(1997)。深化民主與發展新文化。中國時報
5.謝慶達(1998)。夥伴-鄰里公司合作模式的社區復甦實例,臺北,臺灣:創新文化出版社。
6.李美華等譯,Babbie, Earl 原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譯自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Co. 1986.
7.黃武雄(1999)。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載於台灣教育的重建。
8.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9.王昭正、朱瑞淵譯,Jorgesen . D . L.著( 1999)。參與觀察法。臺北市:弘智文化。
10.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事業。
11.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臺北,臺灣:遠流文化出版。
12.林振春(2001)。社區大學的危機與挑戰。《社會教育雙月刊》。
13.張德永(2001)。社區大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 師大書苑。
14.吳明烈(2001)。終身學習的國際發展脈絡與趨勢,成人教育雙月刊, 62,32-40。
15.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16.黃富順(2002)。(台灣地區社區大學的發展與省思),《教育資料集刊》。
17.黃振家等譯(2003)。《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學富。(原書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0). Mass Media R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6th ed.). Thomson Wadsworth.
18.陳育暄(2004)。鄉村社區總體營造之實踐-以彰化埔鹽鄉永樂社區為例,彰化,臺灣: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黃振家、宗靜萍、林妙容、吳惠芬(2014)。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學富文化。
貳、英文文獻
1.Merriam, S. B.(1988).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Jossey-Bass.
2.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Sage.
參、網路資料
1.朱益生 (2002)。〈社區總體營造的美麗與哀愁〉,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取自網路: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22/22-11.htm
2.淡水社區大學官方網站:https://tamsuicu.org.tw/content.php?id=5cc583c09b8e9
3.桃園社區大學官方網站:http://ty.74love.org.tw/www/erf.html
4.蘆山園社區大學官方網站:http://lsy.74love.org.tw/www/erf
5.中壢社區大學官方網站:http://www.jlcc.org.tw/school2/
6.教育部統計處。一般社區大學校數、學員數與經費收支統計(87~106 年度)。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1B58E0B736635285&
7.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官方網站。http://www.napcu.org.tw/about_setup.html
8.〈【社區大學20】中壢社區大學:一堂賞鳥課程,讓學員成為保護生態的實踐者〉,丁小媗。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3778
9.兒童福利聯盟(2018)。2018年台灣兒少被家長體罰情形及相關因素調查。取自 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3/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