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籍(按姓名筆劃排列)
1.Mary C. Bickley,譯者周芳、葉偉春、葉明華,金融服務及產品的原則,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2004年6月,初版。
2.方博亮、林祖嘉,管理經濟學,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6月,第4版。
3.王澤鑑,民法總則,作者自行出版,2006年8月,增訂新版。
4.王澤鑑,侵權行為法,作者自行出版,2009年7月,增訂新版。
5.王澤鑑,債法原理,作者自行出版,2006年9月,第3版。
6.王澤鑑,債法原理:基本理論,作者自行出版,2012年3月,第3版。
7.王澤鑑,債法原理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契約、無因管理,作者自行出版,2009年9月,再版。
8.史尚寬,債法總論,作者自行出版,1990年 8月,第7刷。
9.江朝國,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月,第5版。
10.呂榮海、謝穎青、張嘉真,公平交易法解讀—空前的經濟憲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0月,初版。
11.何孝元,誠實信用原則與衡平法,三民書局,1997年10月,第2版。
12.吳森田,經濟學,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3月,初版。
13.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9月,第6版。
14.李顯儀,金融市場,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第2版。
15.李顯儀,金融創新—商品與模式,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初版。
16.杜建衡,金融機構管理,禾田人文出版社,2015年10月,初版。
17.汪信君、廖信昌,保險法理論與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9月,第2版。
18.汪渡村,公平交易法,五南圖書出版股有限公司,2004年2月,初版。
19.沈中華,金融市場全球的觀點,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9月,第6版。
20.林繼恆,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之理論與實務,臺灣法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5月,初版。
21.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9月,第6版。
22.邱錦添、胡勝益、林克憲,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與案例解析,元照出版有限公司,初版,2012年11月。
23.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2月,初版。
24.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2月,初版。
25.洪誌宏,消費者保護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7月,第3版。
26.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上冊),三民書局,2011年5月,修訂版。
27.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冊),作者自行出版,2004年11月。
28.徐俊明、黃原桂,金融市場,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月,第3版。
29.桂裕,保險法,三民書局,1993年12月,第5版。
30.張進德,誠實信用原則應用於租稅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10月,初版。
31.張麗方,消費者保護法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32.許宗力,從大法官解釋看平等原則與違德審查,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2輯,中研院,2000年8月。
33.連志清,金融消費者保護法與評議案例解析,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2013年4月,初版。
34.陳猷龍,民法債編總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第5版
35.陳銘祥,法學概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1月,第2版。
36.陳聰富,臺灣民法誠信原則之實務發展,月旦民商法雜誌,第62期,2018年12月。
37.黃明陽,金融消費者保護法VS消費者保護法,消費者保護研究,第17輯,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100年12月。
38.黃昱程,現代金融市場,作者自行出版,2015年8月,第8版。
39.黃陽壽,民法總則,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第2版。
40.楊雅惠、許嘉棟,臺灣金融體制之變遷綜觀,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2014年9月,初版。
41.廖義男,公平交易法之釋論與實務,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7年6月,初版。
42.劉春堂,民法編通則(一)契約法總論,三民書局,2011年12月,初版。
43.謝劍平,金融創新:財務工程的實務奧祕,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6月,第2版。
44.謝劍平,衍生性金融商品,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7月,第2版。
二、期刊(按姓名筆劃排列)
1.尤重道,「定型化契約之概念與法律效果暨實務見解分析」,消費者保護法研究,第17輯,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2011年12月。
2.王文宇,分析商業交易常用的經濟概念,月旦法學雜誌,第278期。
3.王志誠,銀行銷售金融商品之義務及責任—規範原則與實務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2010 年8月。
4.向明恩,前契約說明義務之形塑與界線,月旦法學雜誌,第190期,2011年3月。
5.杜怡靜,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關於金融服務業行為規範—兼論對我國法之啟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4期,2007年3月。
6.杜怡靜,金融服務業於金融商品販賣時之說明義務—以日本金融商品販賣法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126期。
7.杜怡靜,論對金融服務業行銷行為之法律規範—以日本金融商品販賣法中關於「說明義務」及「適合性原則」為參考素材,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 57 期,2005 年 12 月。
8.杜怡靜,關於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中「適合性原則」之再反思,月旦法學雜誌,第287期,2019年4月。
9.汪信君,保險契約法之基本概念—原則與契約性質,月旦法學教室,第39期,2006年1月。
10.邱琦,締約過失與純粹經濟損失,月旦裁判時報,第58期,2017年5月。
11.徐振雄,論平等權即法之平等拘束原則,法令月刊,第60卷第4期,2009年4月。
12.殷英洳、呂理添,主計月刊,2013年5月,第689期。
13.張世潔,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法律風險與訴訟攻防,萬國法律,第144期,2005年12月。
14.陳忠五,醫療事故與消保法服務責任之適用問題(下)-最高法院90年度臺上字第709號(馬偕紀念醫院肩難產案)判決評釋,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7期,2002年8月。
15.陳彥良,未明文法律制度之法典化—德國民法上的締約過失,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6期,2005年2月。
16.陳洸岳,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下業者損害賠償責任初探,月旦法學雜誌,第199期,2011年12月。
17.陳茵琦,日本金融管理法制改革新趨勢-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簡介與啟發,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4卷第8期,2006年8月。
18.陳肇鴻,連動債糾紛的司法實踐—2009至2010年間相關判決之研究,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0期,2012年3月。
19.陳聰富,論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侵權行為,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0期,2002年1月。
20.陳聰富,誠信原則的理論與實踐,政大法學評論,第104期,2008年8月。
21.黃立,契約自由的限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22.游啟璋,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月旦法學雜誌,第264期,2017年5月。
23.楊欽賢,法律行為撤銷後之回復原狀與損害賠償責任,政大法學評論,第93期。
24.顏廷棟,從濫用相對優勢地位之觀點論競爭法對於加盟關係之規範,公平交易季刊,第19卷2期,2011年4月。
25.詹森林,私法自治原則之理論與實務—臺灣法制發展之情形,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199306期,1993年6月。
26.劉韋廷,從TRF風暴省思臺灣金融消費者保護,月旦財經法雜誌,第42期,2018年5月。
27.蘇永欽,締約過失責任的經濟分析—從現代交易的階段化談起,臺大法學論叢,第33卷第1期,2003年4月。
28.饒瑞正,保險法最大善意原則之辯證,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2002年10月。
三、論文(按姓名筆劃排列)
1.牛曰正,資訊揭露與公平交易法,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7月。2.李英正,商品責任規範與實務之研究—以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至第10條之規範為中心,銘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6月。3.張佳燉,金融商品行銷行為之責任探討—以連動式債券為例,東海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11月。4.歐千慈,保險法上對價平衡原則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6月。5.梁哲瑋,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或顯失公平之規範理論與實務檢討,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6月。四、函釋
1.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書函中華民國84年4月6日臺84消保法字第00351號。
2.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民國96年5月3日金管保二字第09602033380號函。
3.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民國103年8月5日金管銀合字第10330002771號函。
4.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民國101年11月30日金管銀合字第10100341680號函。
五、網路資料
1.G20倫敦高峰會2009年決議所設立的國際金融監管組織「金融穩定委員會」https://www.fsb.org/。
2.人間福報網站,管理融資公司政院擬設專法,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2.aspx?unid=463392。
3.中央社網站,補習班倒閉學員仍得繳錢臺灣消保會助上訴, https://taronews.tw/2019/01/18/231001/。
4.公平交易委員會,處理原則,欺罔或顯失公平行為,https://www.ftc.gov.tw/internet/main/doc/docDetail.aspx?uid=167&docid=266。
5.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關於衍生性金融商品,https://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111&parentpath=0,8,109。
6.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2019年9月本國銀行排名,https://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157&parentpath=0,4&mcustomize=bstatistics_view.jsp&serno=201105120014。
7.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金融及保險業名目生產毛額占GDP比重,https://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157&parentpath=0,4&mcustomize=bstatistics_view.jsp&serno=201105120014。
8.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金融統計,2019年8月存款月平均餘額,https://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157&parentpath=0,4&mcustomize=bstatistics_view.jsp&serno=201105120014。
9.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金融機構基本資料查詢,https://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60&parentpath=0,4&mcustomize=FscSearch_BankSub.jsp&bank_no=012&title=%E6%9C%AC%E5%9C%8B%E9%8A%80%E8%A1%8C。
10.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銀行公會雷曼兄弟連動債爭議處理態樣,https://www.banking.gov.tw/ch/home.jsp?id=316&websitelink=artwebsite.jsp&parentpath=0,5,315。
11.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機關介紹本會況革,2016年6月20,https://www.fsc.gov.tw/ch/home.jsp?id=17&parentpath=0,1,11。
12.風傳媒網站,扭轉金融從業人員形象,理財專員應具備的風險意識,https://www.storm.mg/article/490669。
13.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即時新聞,2018年12月31,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32E72E552F625532,最後瀏覽日期2020年3月28日。
14.經濟日報,金融服務產值GDP占比增去年(2018年)前三季突破7%,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8888/3576810。
15.監察院,院新聞稿,「據審計部104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有關金管會已加強監理本國銀行銷售人民幣衍生性金融商品(TRF)業務,惟部分銀行行銷業務違失頻仍,亟待強化管理機制等情」之調查案,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4&sms=8912&s=12764。
16.臺灣證券交易所網站,研究報告,2019年日本證券市場相關制度,https://www.twse.com.tw/zh/products/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