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4.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3 10:0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盧佳琪
研究生(外文):LU, CHIA-CHI
論文名稱:幼兒安全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對主動性發展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 's Secure Attachment and Prosocial Behavior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itiative
指導教授:巫博瀚巫博瀚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 PO-HAN
口試委員:林和春余民寧
口試委員(外文):LIN, HO-CHUNYU, MIN-NING
口試日期:2020-06-1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5
中文關鍵詞:幼兒安全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主動性發展
外文關鍵詞:children's secure attachmentinitiativeprosocial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9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安全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對主動性發展所涉及的影響機制,以及利社會行為能在幼兒安全依附關係與主動性發展之間的中介歷程。研究資料採用「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Kids in Taiwan: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 Care,簡(KIT)」所釋出之2019公開資料,為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計畫36月齡組第一波36個月的資料。本研究採用從家長問卷中挑選出符合幼兒安全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及主動性發展之相關題項,並刪除遺漏值後,計有樣本2,151人。經結構方程式模型分析結果顯示:(1) 幼兒安全依附關係除了對利社會行為與主動性發展具有直接影響外,亦能透過利社會行為的中介效果,對主動性發展產生間接影響;(2) 利社會行為對其主動性發展具有正向的直接效果;(3) 研究所建構的理論模式與觀察資料相適配。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供親職教養策略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d how Initiative development would be affected by children 's secure attachment and theirs prosocial behavior. The meditating process was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ata were review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s of the 36 months old preschool children in Taiwan adopted from the Kids in Taiwan: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ild Development & Care (KIT). 2,151 samples of this study were collected. By appli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children 's secure attachment could not only affect prosocial behavior and Initiative, but also influenced children 's initiative indirectly; (2) prosocial behavior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children 's initiative;(3) the theoretical model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agreed with empirical data.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ome suggestions for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in parenting strategies and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目 次 頁次
論文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致謝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幼兒安全依附關係之意涵、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13
第二節 利社會行為之意涵、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20
第三節 主動性發展之意涵、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2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31
第二節 資料來源 33
第三節 變項測量與構念效度檢驗 35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36
第五節 研究倫理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9
第一節 資料檢核與常態分配檢定 39
第二節 幼兒安全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主動性發展模式之適配度考驗 41

第三節 幼兒安全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主動性發展三個潛在變項間之效果 48
第四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結論 53
第二節 建議 55
參考文獻 61
一、 中文部分 61
二 、英文部分 65
附錄 69
附錄一 研究資料題項彙整 69
附錄二 各測量變項之描述性統計 72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美恩(2013)。愛,無國界:台灣孩子.荷蘭父母的收養故事。臺北市:親子天下。
王珮玲(2016)。幼兒發展、學習評量與輔導。臺北市:心理。
王 丹(2019)。嬰幼兒心理學。臺北市:崧燁文化。
丘彥南(2016)。跟孩子更親近:親子關係的焠鍊與成長。臺北市:心靈工坊。
江昱明、陳坤虎、周延璽、毛萬儀、曾仁美(2018)。心理學。臺北市:永大書局。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孟玲(2016)。高雄市國小教師正向心理特質與學生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吳俊憲、吳錦惠(2017)。圖解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吳淑鈴、藍依萍(2017)。教保服務人員主動性人格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情感性友誼的中介效果。學校行政,110,82-104。
李昱德(2003)。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傾向與人際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 昂(譯)(2013)。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 (原作者:Daniel J. Siegel & Mary Hartzell)。臺北市:野人文化。
李思嫻、郭嘉(2014)。學前兒童在園主動性行爲發展的特點。(未出版碩士論文)。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廣州市。
兒童福利聯盟(2017)。2017年親子陪伴與教養狀況調查。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734
周怜利(譯)(2000)。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 (原作者:Erik H. Erikson, Joan M. Erikson, Helen O. Kivnick)。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周爱保、敏霞、青柳肇(2008)。中、日、韓幼兒心理發展水平比較之:主動性。唐山師範學院學報,30(4),137-139。
幸曼玲、楊金寶、柯華葳、丘嘉慧、蔡敏玲、金瑞芝、簡淑真、郭李宗文、林玫君、倪鳴香、廖鳳瑞(2018)。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上冊)。臺中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 (原作者:D. R. Shaffer)。臺北市:心理。
林宜美、田玲瑋、許秋田、郭玲妃(譯)(2003)。早期社會化 (原作者:Cara Flanagan)。臺北市:五南。
邱珍琬(2003)。親職教育。臺北市:五南。
邱珍琬(2018)。圖解親職教育。臺北市:五南。
洪 蘭、蘇奕君(譯)(2011)。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原作者:Judith R.Harris)。臺北市:商周。
馬修‧利伯曼(譯)(2018)。社交天性: 人類如何成為與生俱來的讀心者? (原作者:Matthew D. Lieberman)。臺北市:大牌。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中市:東華。
張紹勳(2017)。Stata在結構方程模型及試題反應理論的應用。臺北市:五南。
張鑑如(2019)。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36月齡組第一波36月齡(D00168)【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doi:10.6141/TW-SRDA-D00168-2
許舒雅(2008)。國小學童父母親依附關係、利社會行為與友誼品質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素紅(2009)。國小級任教師道德領導與學生利社會行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郭怡汎(2017)。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 寧(2018)。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模式、依附關係及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國泰(2018)。Erikson的社會發展論在負向人格特質的中小學生輔導之應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2),124-131。
陳雅倫(2018)。幼兒氣質、父母教養觀與幼兒利社會行為的探討-以澳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靖琌(2018)。幼兒害羞氣質與利社會行為表現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婉瑜、王美玲、吳建明(2017)。人際依附與生活滿意度:自我效能之中介效果。商管科技季刊,18(1),101-121。
程景琳、涂妙如、陳虹仰、張鑑如(2016)。學齡前嬰幼兒之社會情緒能力-與嬰幼兒語言能力及父母教養之關聯。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4(3),1-27。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黃芳銘(2004)。結構方程式模型: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黃子瑋(2013)學前兒童發展研究計劃研究報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及倡議。香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引自:http://www.hkcss.org.hk
黃瑄瑄(2017)。品格聯絡簿對於國小感恩教育與利社會行為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黃瑽寧(2019)。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黃瑽寧陪你正向育兒,用科學實證打造幸福感家庭。臺北市:親子天下。
黃凱倫、蘇建文(1993)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4),29-46。
黃志成、王淑芬(1995)。幼兒的發展與輔導。臺北市:揚智文化。
黃淑滿、葉明芬 (2007)。二十年來台灣研究中子女對父親依附關係之後設分析。幼教研究創刊,1,130-146。
黃志成、高嘉慧、沈麗盡、林少雀(2008)。嬰幼兒保育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楊芷昂(2016)。幼兒的依附與利社會行為的關聯。(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溫世頌(2018)。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葉重新(1999)。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葉光輝(譯)(2017)。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 (原作者:Daniel Cervone & Lawrence A. Pervin )。臺北市:雙葉書廊。
雷庚玲、陳立容(2010)。學齡前兒童之母親遊戲行為初探:依戀比較與文化比較。中華心理學刊,27,1-33。
鄭石岩(2007)。親子共成長:培養孩子心智,開展天賦潛能。臺北市:遠流。
穆佩芬、黃久美、鄭夙芬、汪秀怜、蔡慈儀、廖珍娟等人(譯)(2018) 。實用人類發展學(原作者:Robert S. Feldman)。臺北市:華杏。
蕭佑儒(2009)。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佳容、楊承芳、周雨樺、郭淑芬、徐育愷(譯)(2007)。嬰幼兒發展 (原作者:F. Philip Rice)。臺北市:五南。
韓南南(2012)。中國和柬埔寨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發展的對比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湖北省武漢市。
簡嘉盈、程景琳(2012)。同儕對高中生之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檢視同理心與友誼特性之調節角色。教育科學期刊,11(1),105-123。
羅瑞玉(1997)。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羅品欣(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情緒智力,親子互動關係,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家庭教育與諮詢商學刊,13,25-55。
嚴燕楓(2013)。母親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與幼兒社會行為表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辛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1995)。發展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蘇秀枝等人(譯)(2009) 。現代幼兒教育(原作者:George S.Morrison)。臺北市:華藤文化。(原著出版年: 2008)

二、英文部分
Avshalom, C., Hona, L. H., Barry, M., James, W. A., Reremoana, F. T., & Terrie, E. M. (2003). Children's behavioral styles at age 3 are linked to their adult personality traits at age 26. Personality, 71(4), 495-514.
Ashley, M. G., Fearon, R. P., Marian, J., Bakermans, K., Marinus, H., Van I. J., Ryan, D. S., & Glenn I. R. (2014) The significance of attachment security for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with peers: A meta-analytic study,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16(2), 103-136.
Bar T., & Daniel. (1976). Prosocial behavior : Theory and research。New York : distributed by Halsted.
Black, B., & Logan, A. (1995). Links between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mother-child, father-child, and child-peer interactions and children’s social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66, 255-271.
Bin B. C. (201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reported mo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social initiative and withdrawal in Chinese school-aged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73(3), 279-301.
Brendan L. S. (2012). The case against spanking: Physical discipline is slowly declining as some studies reveal lasting harms for childre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43(4), 60.
Brigid S. (2015, March 28). Re: Making time for kids? Study says quality trumps quantity. [Th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making-time-for-kids-study-says-quality-trumps-quantity/2015/03/28/10813192-d378-11e4-8fce-3941fc548f1c_story.html?noredirect=on
Bretherton, I., Golby, B., & Cho, E. (1997). Attachment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values. In J. E. Grusec & L. Kuczynski (Eds.),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internalization of values: A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theory (p. 103–134). John Wiley & Sons Inc.
Borelli J., Somers J., West J., Coffey J., Reyes A., & Shmueli G., Y. (2016). Associations between attachment narratives and self-report measures of attachment in middle childhood: Extending evidence for the validity of the child attachment interview.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25(4),1235-1246.
Cassidy, J. (1999). The nature of a child's ties. In Shaver PR. Handbook of attach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3–20.
Chen, B.-B., &Santo, J. B. (2016). Mo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social withdrawal in urban Chinese childre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44(2),233-245
Connell C. M., & Prinz, R. J. (2002). The impact of children an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on school readiness and social skills development for low-income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0(2), 177-193.
Eisenberg, N. (1992). The Caring Child.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4(5), 372-373. https://doi.org/10.1002/casp.2450040507
Eron, L. D., & Huesmann, R. (1984). The relation of prosocial behavi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gression and psychology. Aggressive Behavior, 10(3), 201-211.
Gunilla B., Berit H., & Ann M. R. (2002). Attachment and Social Function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Infancy to Middle Childhood. Social Development, 9(1).
Jonice W. P. (2017, November 24). Re: 4 Ways Emotional Neglect From Your Childhood Can Harm Your Relationships [Psych Central].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s.psychcentral.com/childhood-neglect/2017/11/4-ways-emotional-neglect-from-your-childhood-can-harm-your-relationships/
Jared W. (2018, November 20). Re: Global study shows spanking does more harm than good. [Global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etrieved from https://global.umich.edu/newsroom/global-study-shows-spanking-does-more-harm-than-good/
Kline, R. B. (1998a). Methodolog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Guilford Press.
Kline, R. B. (1998b).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NY: Guilford.
Kate M. (2017, Jan 7). Re: Yes, It’s Your Parents’ Fault. [The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17/01/07/opinion/sunday/yes-its-your-parents-fault.html?_ga=2.130827599.1968663190.1566137696-1640803134.1566137696
Lay, K. L., Waters, E., & Park, K. A. (1989). Maternal responsiveness and child compliance: The role of mood as mediator. Child Development, 60, 1405-1411.
Obsuth, I., Eisner, M. P., Malti, T., & Ribeaud, D. (2015). The developmental relation between aggressive behaviour and prosocial behaviour: A 5-year longitudinal study. BMC Psychol, 3(1), 16.
Rothbaum, F., Weisz, J., Pott, M., Miyake, K., & Morelli, G. (2000). Attachment and culture: 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0), 1093–1104.
Sroufe, L. A., & Waters, E. (1977).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 Child Development, 48(4), 1184–1199.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2307/1128475
Scrimgeour, M. B., Davis, E. L., & Buss, K. A. (2016). You get what you get and you don’t throw a Fit!: Emotion socialization and child physiology jointly predict early prosoc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2(1), 102-116.
Youngblade, L. M., & Belsky, J.e (1992). Parent-child antecedents of 5-year-olds’ close friendship: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700-713.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網際網路公開日期:2025070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