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uck, C. S., Allan, T. D., & Spector, P. E. (2002). The relation between work-familyconflict and job satisfaction. A finergrained analysi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0, 336-353.
Byron, K(2005).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its anteceden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67, 169-198.
Carlsin, D. S., & Kacmar, K. M., & Williams, L. J. (2000). 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work-family conflic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6, 249-276.
Frone, M. R., & Yardley. J. (1996). Workplace family supportive programs: Predictors of employed parents importance ratings. Journal of Occupaton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69, 351-366.
Frone, M. R., Russell, M., & Cooper, M. L. (1992). Prevalence of work-family conglict: Are work & family boundaries asymmetrically permeabl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3, 723-729.
Greenhaus, J. H., & Beutell. N. J. (1985). Sources of conflie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ro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 76-88.
Kahn, R. L., Wolfe, D., Quinn, R., Snoek, J. D., & Rosenthal, R. A. (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 Wiley.
Kossek, E. E., & Nichol, V. (1992). The effects of on-sie child care on employee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Personnel Psychology, 45, 485-509.
Michel, J. S., Mitchelson, J. K., Pichler, S., & Cullen, K. L (2010). Clarifying relationships among work and family social support, stressors, and work-family conflic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6, 91-104.
Mobley, W. H. (1978). An evaluation of precursors of hospital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3, 410.
Netemeyer, R.,G., Boles, J. S., & McMurrian, R. (199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work conflict scal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gology, 81, 400-410.
Pasewark, W. R., & Viator, R. E (2006). Source of work-family conflict i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Behavior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18, 147-165.
Robbins, S. P., & Judge, T. A. (2007).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J: Prentice Hall.
Saltzstein, A. L., Ting, Y., & Saltzstien, G. H. (2002). Work-Family bal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 The impact of family-friendly policies on attitudes of federal government employe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1, 452-467.
Spector, P. E., & Jex, S. M. (1998). Development of four self-report measures of job stressors and strain: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t work scale, organizational constraints scale, quantitative worklaod inventory, and physical symptoms inventory.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3, 356-367.
Sraub. C. (2012). Antecedents and organizational consequences of family sopportive supervisior behavior: A multilevel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Human Resource Managemant Review, 22, 15-26
Steers, R. M. (1977).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 46-59.
Stevens, J. M., Beyer, J. M., & Terice, H. M. (1978). Assessing personal, role and organizational predictors of managerial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1, 380-396.
丁品瑄(2017)。工作家庭衝突、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之關聯:以育兒階段雙薪夫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新北。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主計總處統計專區(2019),人力資源調查性別專題分析。https://www.stat.gov.tw/lp.asp?ctNode=516&CtUnit=357&BaseDSD=7&mp=4
王文路(2011)。工作耗竭、領導-成員交換關係、工作滿意、組織公民行為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財政部五區國稅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台北。王芯怡(2019)。間接員工延長工時與離職意願之關聯-以職家衝突為中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王梅玲(2011)。高績效工作系統、工作績效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國軍志願役軍士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台中。王翊安、廖瑞原、林慧菁(2016)。探討不當督導對工作績效及工作家庭衝突的影響:勤勉性與合群性之干擾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6,81-102。
王德明(2008)。兩岸華人全職女性之工作家庭資源、職家衝突與後果的文化差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甘珮諭(2017)。臺北市國民小學公務人員主觀幸福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田伊仙(2009)。組織情緒展示規則、個人情緒勞務及工作情緒耗竭對服務業員工在工作上與私人層面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江守寰(2008)。警察人員情緒勞務、職業倦怠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台中縣警察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行政院主計總處(2017),105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統計結果。2017年7月31日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41364&ctNode=5624&mp=1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9)擷取自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43913&ctNode=3102
吳亞璇(2012)。內部行銷、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及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臺灣國際觀光旅館員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吳宗祐(2008)。由不當督導到情緒耗竭:部屬正義知覺與情緒勞動的中介效果。中華心理學刊,50,201-221。
吳宗祐、鄭伯壎(2006)。難應付客戶頻次、知覺服務訓練效用兩者及情緒勞動與情緒耗竭之關係-資源保存理論的觀點。管理學報,5,581-599。
吳宜珍(2012)。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吳建源(2012)。國小代理教師對教師專業認同、工作滿意度及離職意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博志(2008)。警察人員情緒勞務、職業倦怠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台中縣警察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
李憶萱、蕭嬋、陳詳衡(2011)。工作滿足、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與離職傾向之關係探討-以某中國大陸台商個案公司為例。政大勞動學報,27,1-40。
杜信賢(2012)。工作與家庭衝突、情緒商智對員工情緒耗竭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林志彥(2017)。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對工作績效與留職意願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林志章(2006)。國小體育組長學校文化價值觀與組織承諾、工作倦怠:個人與上下契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林宜怡(2001)。組織生涯發展之程度對工作態度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林鉦棽、賴鳳儀、黃紹慶、潘蕙韶、鍾潤富(2010)。組織公民行為與工作家庭衝突之關聯分析:好士兵症候群?管理學報,28,31-47。
林澂(2016)。臺北市運動中心員工情緒勞務負擔、工作倦怠與離職意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施蕙華、曾麗娟(2003)。工作壓力感受、社會支持、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復興崗學報,79,37-54。
邱皓政(2011)。當 PLS 遇上 SEM:議題與對話。量化研究學刊,3,20-53。
洪聖儀、盧志榮、傅世昌(2011)。消防人員的情緒勞務、情緒耗竭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執法新知論衡,7,123-154。
范珮芩(2018)。轉換型領導、交易型領導對工作滿意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年齡為干擾變項。南開學報,15,33-43。
秦國揚(2014)。雙薪家庭夫妻之職家衝突因應取向、管理風格對職家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高瑞堂(2014)。以職場與家庭角色行為探討影響離職傾向之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張如君(2015)。國小教師職家衝突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張如意(2005)。情緒勞務、調適策略、組織因素與情緒耗竭之相關性研究-以百貨公司櫃台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張婷婷(2013)。職家增益的前因、後果及調節變項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張運展(2019)。國會聯絡員情緒耗竭與工作投入之關聯性研究。全球管理與經濟,15,41-56。
許菊芸(2008)。求職者主要認同、薪資政策與家庭友善正策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陳士航(2016)。消防人員工作家庭衝突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團隊凝聚力之中介效果與組織承諾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台中。陳伊珊(2016)。消防員的工作與家庭資源、職家衝突與生活滿意度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陳金鐘(2006)。個人特性、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勞動檢查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陳俊谷(2006)。工作資源、職家衝突及其後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陳殷哲、謝孟婷(2018)。公務人員工作負荷對情緒耗竭之影響-情緒智力與工作 特性之調節效果。企業管理學報,118,101-138。
陳湘琬(2004)。教師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相關性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陸洛、張妤玥(2011)。工作家庭雙介面之要求、資源與職家衝突關連之性別差異。商略學報,3,25-38。
陸洛、張婷婷、張妤玥(2012)。工作與家庭的意義對因應職家衝突的影響-華人雙文化自我觀之展現。本土心理學研究,37,141-189。
陸洛、黃茂丁、高旭繁(2005)。工作與家庭的雙向衝突:前因、後果及調節變項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7,133-136。
黃先鋒、廖敏齡、周澤民(2005)。工作輪調、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相關性之實證研究。人力管理資源學報,5,107-129。
黃瑞傑、王豫萱(2013)。工作狂與情緒耗竭、工作-家庭衝突之關係:個體間差異的調節效果。東吳經濟商學學報,83,1-42。
黃增光(2009)。工作投入、職家衝突、工作滿足、工作耗竭、離職傾向與主管支持之關係探討-以空軍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黃穗芬、林靜娟、宋琇鈺、陳鳳櫻(2011)。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和離職傾向關係的探討。弘光學報,63,25-34。
楊建國(2014)。內部行銷知覺、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與顧客導向關係之研究-以T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廖苡彣(2017)。教保服務人員的職家衝突、組織承諾、社會支持對自我效能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趙家儀(2016)。工作倦怠對員工幸福感與留任意願影響之研究-以員工福利方案滿意度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劉月琪(2010)。澎湖護理人員職家衝突對離職傾向之影響-以主管支持知覺為干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劉威廷(2013)。職家衝突對離職傾向的影響-性別及社會支持的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劉素芬(2011)。職家衝突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鄧拔銓(2009)。新竹地區中小學資訊組長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鄭任程(2017)。情緒勒索、工作壓力、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以護理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盧志榮(2008)。離島地區警察人員的情緒勞務負荷、情緒耗竭對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賴泙州(2019)。國會聯絡員情緒耗竭與工作負荷之關聯性研究。全球管理與經濟,15,65-80。
賴彥如、張潔如、吳瑞蘭(2011)。工作與家庭跨角色衝突多構面之量表發展。明新學報,37,177-191。
謝怡珍(2016)。女性領隊人員工作-家庭衝突、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餐旅大學,高雄。顏忠漢(2009)。員工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臺北市健康服務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