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16: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余宸希
研究生(外文):Yu, Chen-Hsi
論文名稱:重新計算原住民及漢人賦役負擔
論文名稱(外文):Recalculating the taxes and statute labour system burden of Aboriginal and Chinese
指導教授:黃明聖黃明聖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Ming-Shenq
口試委員:羅德城黃淑惠
口試委員(外文):Lo, Der-CherngHuang, Shwu-Huei
口試日期:2019-09-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8
中文關鍵詞:贌社制度徭役賦稅平均每人稅額原住民
外文關鍵詞:village franchise systemthe statute labor systemtaxationper capita tax amountindigenous peopl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2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文主要比較原住民及漢人賦役負擔。過去文獻僅算至課稅金額,例如原住民的贌社制度金額及漢人的課稅金額。依吳聰敏(2009),計算的原、漢平均每人稅額可知,原、漢在僅計算稅額負擔時,漢人的平均每人稅額重於原住民。然而,在論述贌金對原住民的負擔時,多數文獻亦會提及徭役對原住民的影響性,其影響性甚至大過於贌社制度,如吳聰敏(2009),認為如果原住民的賦稅加入徭役負擔,可能重於漢人平均每人稅額。
故本文試以「數字化」顯示徭役制度對原住民的沈重性,並在原住民贌金負擔再加上徭役負擔,藉以突顯當時徭役是為原住民社會及生活型態改變的重要角色。本文取荷治、鄭氏及清康熙三個朝代,以原住民贌金加上徭役負擔與漢人的平均每人稅額比較。依本文重新計算,得知原住民贌金加入徭役負擔後,三個朝代都重於漢人平均每人稅額。
諸羅二十社、新港六社及鳳山八社只計算贌金負擔,其結果新港六社在鄭氏及清康熙時期繳稅都是最高,鳳山八社在三個朝代繳稅屬最低。本文重新計算原住民賦役,再討論這三大社群明顯差異時,得知,三大社群平均每人稅額加上徭役負擔後,三大社群賦役負擔幾乎相同,差異明顯變小。
This paper 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differences in burdens of the taxation imposed upon the indigenous peoples and the Chinese, respectively. Past literature only calculated the tax amount, for example, the tax amount under the village franchise system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and the tax amount of the Chinese. According to calculations by Wu Cong-Min (2009), the per capita tax amount of the Chines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when only the tax burden is taken into account. However, past literature discussing the burden of the village franchise system on the indigenous peoples also highlighted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the statute labor system, which could be even higher than the village franchise system. Scholars such as Wu Cong-Min (2009) argued that when the statute labor is taken into account, then the per capita tax burden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ould b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inese.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a numerical approach to demonstrate the weight of the statute labor system on the indigenous peoples, adding the statute labor upon the known burdens under the village franchise system. The aim is to show how the statute labor system was the main driver of societal and lifestyle changes among the indigenous peoples. This paper compared three periods: the Dutch colonial rule, the Cheng regime, and the Ching Dynasty under the Kangsi era. The comparisons are made by adding the amount of per capita tax levied from the village franchise system to the the statute labor system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e per capita tax amount of the Chinese. The new calculations of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the per capita tax amount of tax levied from the village franchise system and the statute labor system imposed on the indigenous peoples exceed the per capita tax amount of the Chinese in all three periods.
If only the tax levied from the village franchise system is tken into account for the twenty villages of Zhuluo, the six villages of Xingang, and the eight villages of Fengshan, then the Xingang group have the highest tax amount per capita during the Cheng regime and the Ching Dynasty under the Kangsi era, while the Fengshan group have the lowest per capita tax amount in each of the three periods. A new calculation of the taxation burdens and a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major group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show that the sum of the per capita tax amount and the statute labor system levied are nearly identical, with noticeable diminution in differenc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1.1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1.2節 研究內容及範圍 3
第1.3節 本文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2.1節 贌社制度之相關文獻 7
第2.2節 徭役制度之相關文獻 14
第2.3節 贌社及徭役對原住民影響之文獻 21
第三章 計算原漢賦役負擔 23
第3.1節 計算平均每人稅額 23
第3.2節 賦稅加徭役後之平均每人稅額負擔 34
第四章 比較原住民三大社群賦役負擔 44
第4.1節 賦稅變動原因 44
第4.2節 比較原住民三大社群賦役負擔 46
第五章 結論 51
第5.1節 研究結果 51
第5.2節 研究限制 53
參考文獻 55
一、專書:
川口長孺 (1995),《臺灣鄭氏紀事》,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著(1986),《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第1卷,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江樹生 (1999),《熱蘭遮城日記》(一)(二)(三),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沈榜 (1982),《宛署雜記》,北京市:北京古籍。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 (1985),《臺灣經濟史概說》,臺北縣中和市:帕米爾出版社。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編印。
洪麗完 (2009),《熟番社會網路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 1700-1900》,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唐文基 (1991),《明代賦役制度史》,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康培德 (2005),《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一)荷西時期》,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連橫 (1979),《臺灣通史》,臺北市:眾文圖書公司。
郭輝 (1970),《巴達維亞城日記》(一)(二)(三),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錦昌 (2004),《鄭成功的臺灣時代》,臺北市:遠足文化。
黃叔璥 (1996),《臺海使槎錄》,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清琦、黃驗及黃裕元編 (2018),《臺灣歷史地圖》增訂版,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黃明聖、施燕 (2018),《總體經濟學》初版,台北:雙葉書廊。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 (1997),《臺灣府賦役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還月、陳柔森、李易蓉 (2001),《我是不是平埔人DIY》,台北:原住民文化事業。
韓家寶著,周維中譯 (2002),《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市:播種者文化。

二、期刊論文或專書論文:
中村孝志 (1994),「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 (1),197-234。
中村孝志 (1997),「荷蘭統治下的臺灣內地諸稅」,《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259-320。
尹章義 (1989),「臺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及其功能」,載於尹章義著《臺灣開發史研究》, 220-241。
王玉輝 (2008),「從東寧政事集考察清領之初台灣的社會問題」,《臺灣文獻》,第五十九卷第一期,191-230。
王興安 (2001),「評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大歷史學報》第27期,225-234。
吳聰敏 (2008),「荷蘭統治時期之贌社制度」,《臺灣史研究》,15 (1),4-16。
吳聰敏 (2009),「贌社制度的演變及其影響:1644-1737」,《臺灣史研究》,16 (3),1-38。
周元文 (1984),「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66,414-415。
周鍾瑄 (2005),「諸羅縣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141,96-168。
季麒光 (2006),「東寧政事集」,《明清臺灣檔案彙編》,2 (9),64-139。
郁永和 (1996),「禆海紀遊」,《臺灣歷史文獻叢刊》,1,1-45。
施添福 (1995),「清代台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平埔研究論文集》,301-332。
夏芝芳 (1994),「臺灣雜詠百韻」,《臺灣文獻匯刊》,4 (18),30-33。
張南棲 (1996),「鄭經鄭克塽紀事」,《臺灣研究叢刊》第7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41-153。
孫元衡 (2011),「諸羅縣即事」,《臺灣文獻叢刊》,10,頁15-23。
翁佳音 (2000),「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一)」,《臺灣文獻》,5 (13),263-274。
高拱乾 (1960),「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56,99 -276。
許世融 (1998),「清雍正乾隆時期台灣米價分析」,《史耘》,第三、四期,109-115。
陳香杏 (1984),「清代臺灣的番屯制度」,臺北文獻直字第148期,335-350。
陳秋坤 (2002),「清代塔樓社人社餉負擔與產權變遷」,《臺灣史研究》,9 (2),69-102。
詹素娟 (2003),「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台大文史哲學報》,59,130-141。
鄭喜夫 (1967),「明鄭晚期臺灣之租稅」,《臺灣銀行季刊》,18 (3),97-153。
鄭安睎 (2012),「隘制、番界/蕃界、原住民傳統領域1875-1920之硏究回顧兼論研究方法」,《政大民族學報》,30,109-142。
劉良壁 (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74,191-203。

三、學位論文:
宋貴龍 (2007),《鄭氏王朝及其對臺灣的統治》,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卓淑娟 (1987),《清代台灣中部漢番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林益陸 (2003),《台灣原住民行政體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瓊華 (2007),《臺灣原住民土地產權之演變 1624-1945》,私立東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陳純瑩 (1986),《明鄭對臺灣之經營(1661-168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徐子懿 (2016),《荷蘭時代臺灣稅課與漢人社會經濟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甲組碩士論文,新竹市。
吳立宣 (2010),《承繼還是變革?荷蘭時期臺灣島統治策略與財稅制度的演化過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卲玉明 (2015),《臺灣贌社制度始末及其社會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楊熙 (2015),《清代前期治臺之撫民與理番政策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四、外文書目及期刊:
Blussae, J. L.; M. E. van Opstall, Ts’ao Yung-Ho, Chiang Shu-Sheng, W. Milde (2000),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s- Gravenhage: Martinus Nijhoff.
Campbell, W. (1992),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Taipei: SMC publishing.

五、網站及網路電子化資料:
莊珮柔 (2015),「番亂-談台灣歷史上的種族滅絶」,2019年4月10日,閱覽: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33856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明史 志第五十四 食貨二》,2019年7月22日,閱覽: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67691
康熙六十一年至乾隆四十九年番界,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網,2019月7月15日,閱覽:http://thcts.ascc.net/themes/rc19.php
康熙中葉臺灣輿圖,臺灣歷史文化地圖-中央研究院,2019月7月15日,閱覽:http://thcts.ascc.net/themes/rc02.php
平埔族群-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2019月6月15日,閱覽:https://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09&id=658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