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毛筱艷、梁應平(2003)。文化對於基層員工工作負荷過重、角色衝突、角色模糊與工作倦怠之影響研究。文大商管學報, 8(1),頁 55-78。
王文科(2014)。教育研究法(第十六版)。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志宏、翁振益(2009)。 領隊人員情緒勞務,工作倦怠與工作滿意度之間之關係: 角色認同之調節效果。戶外遊憩研究, 22(4),頁 23-53。
王政暘(2017)。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兼任行政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王鼎元(2016)。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立法院法制局(2018)。教師法中教師兼任行政職務之法制研析。取自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249&pid=167444
吳清山(1989)。國民小學管理模式與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1)。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2),頁 1-15。
吳清山(2010)。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第初版)。臺北縣永和市:Airiti Press。
吳清山(2014)。學校行政(第七版)。臺北:心理。
吳清基(1999)。 我國學校行政的政策新取向。學校行政(1),頁 3-11。
吳慧君(2016)。高中教師情緒智力、情緒勞務、組織支持、 心理資本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呂仲恆(2019)。新北市完全中學兼任職務教師知覺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情緒勞務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呂珮瑄(2016)。新北市國小教師的情緒勞務、因應策略、自我韌性與工作滿意、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呂晶晶(2009)。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情緒勞務量表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班,新竹市。李孟純(2010)。高雄地區大學兼任行政教師辭卸行政傾向之研究:以工作壓力與角色衝突為探討變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李美琦(2014)。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李瑞娥(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李緒武(2000)。教師角色期望(teacher role expectation)。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189/
沈碩彬(2014)。高中職教師心理資本、工作價值觀、情緒勞務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徑路模式探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林孜穎(2019)。國小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情緒耗竭之關聯。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新北市。林佳靖(2018)。公立國民小學教師感恩特質、感恩狀態、工作態度與教師效能之關聯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班,臺南市。林孟玫(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角色衝突與工作效能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林尚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中山管理評論,8(3),頁 427-447。
林煜傑(2009)。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以苗栗縣國民小學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臺中市。林慧文(2015)。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林義男、張德銳、黃昆輝(2000)。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取自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A7%92%E8%89%B2%E8%A1%9D%E7%AA%81&search=%E8%A7%92%E8%89%B2%E8%A1%9D%E7%AA%81
邱心怡(2018)。桃園市公立國中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組織信任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情緒勞務為中介變項。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新竹市。
邱美菱(2019)。新北市國中校長專業領導、校長情緒勞務與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邵雅慧(2015)。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南市。柯博議(2009)。國民中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工作效能之研究。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嘉義縣。洪玉欣(2017)。新北市國小教師情緒勞務對師生關係影響之研究—以情緒勞務效能感和正向情緒性為調節變項。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公民與社會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孫國華(2014)。國小教師心理資本、情緒勞務、實用智能與教學效能徑路模式之建構及驗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孫雅萱(2018)。國小教師運用LINE進行職場溝通之使用行為與其情緒勞務相關之研究—以新北市新莊分區為例。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涂燕玲(2003)。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衝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秦夢群(2017)。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五南。
翁家茵(2017)。諮商心理師之情緒勞務、情緒智力和情緒耗竭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花蓮縣。
高景志(2005)。國民小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效能之相關研究-以高高屏地區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張文馨(2017)。職務輪調制度對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及其工作效能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國小教師為例。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公民與社會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北市。張伊舜(2014)。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人員行政溝通、正向關係與行政效能之研究。玄奘大學成人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碩士班,新竹市。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 重訂版二刷。臺北:東華。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重修二版。臺北:東華。
張素花(2012)。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情緒勞務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張雅玲(2017)。探討情緒勞務、情緒調節、工作負荷與工作生活平衡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張新基(2008)。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張靜芳(2019)。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發展取向家長式領導、兼任行政教師情緒勞務與兼任行政意願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許士禮(2015)。高級中等學校教師情緒勞務、組織承諾、自我效能與知識分享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許俊達(2018)。澎湖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幸福感與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許清福(2006)。國民小學行政人員知識管理、組織氣氛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許毓真(2012)。國中兼任行政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工作壓力、角色衝突關聯性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許詩妮(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情緒勞務與其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郭世昌(2017)。臺中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成就感與工作效能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臺中市。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初版)。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世昌(2014)。國中兼任行政教師之工作壓力、角色衝突、工作投入與工作效能之關係。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陳百雀(2010)。雲林縣國民小兼任行政教師角色衝突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嘉義縣。
陳品樺(2018)。探討惡質顧客行為與第一線服務提供者情緒耗竭之關聯性。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系企業管理碩士專班,高雄市。陳宣煉(2015)。高職教師壓力感受、角色壓力及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自我效能與情緒勞務的調節效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彰化縣。
陳釗文(2005)。公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衝突及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臺中縣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陳麗因(2016)。新北市國小教師情緒勞務、休閒調適對幸福感之影響。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曾志平、陳怡靖、鄭燿男 (2015)。 國民小學職務分配類型、職務選擇、教師分配公平知覺及工作效能之關係。學校行政(100),頁 262-276。
曾偉財(2009)。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衝突與教師會參與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曾湘婷(2013)。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情緒勞務負荷、學校組織健康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游肇賢(2003)。國中兼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程炳林(2000)。角色期望(role expectation)。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950/
黃乃文(2018)。新竹市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黃坤和(2002)。彰化縣國民小學訓導主任領導型態對行政效能影響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黃靖堯(2019)。表層演出、情緒耗竭與工作績效之關係:以情緒智力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黃昆輝、張德銳(2000)。角色模糊(role ambiguity)。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5951/
楊怡雅(2019)。國中小教師角色衝突、情緒勞務及復原力之關係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楊昊韋(2016)。臺北市公立國中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情緒勞務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楊珮菱(2014)。桃園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以情緒勞務為中介變項。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賓玉華(2019)。公辦公營實驗學校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玉萍(2018)。國小專任輔導教師情緒勞務、情緒耗竭與專業承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臺北市。劉宇軒(2008)。高高屏地區國民小學體育組長工作壓力、因應策略及行政效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屏東縣。
劉育君(2018)。新北市國中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情緒勞務與休閒調適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嘉義縣。劉祥得、吳宗霖(2017)。 情緒失調、組織承諾影響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政策與人力管理, 8(1),頁 1-24。
劉榆華、謝智偉(2016)。消極展現規則與工作倦怠:以臺北市區公所員工為例調查情緒失調之中介效果與服務氣候之調節效果。中國行政評論, 22(2),頁 81-100。
潘政宇(2013)。新北市國小教師角色認同與情緒勞務之相關研究-以工作投入為中介變項。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市。
蔡佩真(2017)。新北市國小教師情緒勞務、生涯召喚與工作投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市。
蔡明霞(2008)。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其角色衝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市。蔡金英(2012)。角色衝突、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以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為例。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蔡進雄(2000)。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第初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進雄(2005)。勞心、勞力、勞情?-論中小學教師的情緒勞務。師友月刊(455),頁 42-44。
蔡蕙蘭(2012)。因應策略對角色衝突與工作倦怠關係之干擾效果-以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為例。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鄧竹晴(2016)。臺東縣國民中小學兼任與未兼任行政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師效能感之比較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教育行政碩士班(夜間),臺東縣。鄭乃慈(2019)。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班級氣氛與情緒勞務相關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鄭永祥(2005)。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衝突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盧豪文(2015)。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賴俐伶(2019)。新北市國中教師人格特質、情緒勞務及工作倦怠感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彰化縣。
賴美智(2015)。花蓮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知識管理與行政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花蓮縣。
賴慧芬(2011)。國民小學兼行政人員情緒勞務、知覺組織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戴世軒(2019)。超商員工工作壓力、顧客無禮行為與情緒耗竭之相關研究─以知覺組織支持為調節變項。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研究所,嘉義縣。
謝坤宏(2016)。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服務領導、教師情緒勞務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臺北市。
謝東霖(2015)。北部地區國中特教班雙導師合作關係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臺北市。
韓楷檉(1986)。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的角色衝突對其輔導工作效能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彰化縣。
簡名卉(2011)。高雄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動機、組織承諾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縣。
蘇郁文(2018)。高雄市國民中學語文領域教師情緒勞務、挫折容忍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NY: W.H. Freeman.
Gibson, S., & Dembo, M. H. (1984). Teacher efficacy: A 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4), 569.
Grandey, A. (2000).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workplace: A new way to conceptualize emotional labor.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5, 95-110. doi:10.1037//1076-8998.5.1.95
Hanson, E. M. (1996).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4th e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Hargreaves, A. (1998). The Emotional Practice of Teach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4(8), 835-854.
Hochschild, & Russell, A. (1983). The managed heart :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Berkeley, C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dges, C. B. (2018). Self-efficacy 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contexts. 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oy, W. K., & Miskel, C. G. (1986).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 Wayne K. Hoy, Cecil G. Miskel (3rd ed. ed.).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Morris, J. A., & Feldman, D. C. (1996). 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4), 986-1010. doi:10.2307/259161
Palestini, R. H. (201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 Leading with mind and heart / Robert Palestini (3rd ed. e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Park, H. H. (2013). Determinants on Mechanism of Emotional Marketin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Labor' Action, Efficacy and Customer' Coping Strategy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 Hyeyoung Helen Park: Thesis (Ph.D.)--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2013.
Tschannen-Moran, M., Hoy, A. W., & Hoy, W. K. (1998). Teacher efficacy: Its meaning and measur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8(2), 20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