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08:1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則維
研究生(外文):Ze-WeiHuang
論文名稱:戲院作為高雄城市發展中的觸媒建築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aters as Catalytic Architec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Kaohsiung City
指導教授:黃恩宇黃恩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En Yu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學系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9
中文關鍵詞:高雄市戲院觸媒建築城市發展都市計畫
外文關鍵詞:KaohsiungTheaterUrban planningCatalytic ArchitectureG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7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將詳細地考證高雄戲院之脈絡,並將戲院建築擴及到了影響城市發展之下。19世紀末,電影的發明還有現代化城市的理論皆在西方國家興起。而隨著電影的出現也漸漸的改變了原本劇場空間的型態,並於世界各地發展開來。自日本以亞洲第一個現代化國家之姿治理臺灣開始,也將象徵著文明進步的都市設計觀念與戲院文化引入了這片土地。而在梳理了臺灣之戲院發展歷程,以及現代化都市設計演進後,本研究試圖探討上述主題如何在臺灣這座舞台實踐。並且透過觸媒建築的觀點,檢視戲院與城市發展之影響脈絡,聚焦於高雄市詳細探討。

  對於高雄市戲院建築與城市發展之討論,需從1908年的築港計畫,以及隔年設立的打狗座談起。本研究將在第三章探討日治時期高雄城市的現代化建設下,戲院發展脈絡對城市建設帶來的影響效益,還有觀影體驗的改變進而影響城市人文之風貌。對於背後涉及的戲院建築樣式和選址依據、服務對象的民族性差異以及經營者等。討論戲院於日治時期是否能以觸媒建築的觀點詮釋,探討發揮影響城市開發的面向。

  再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發展,本研究將於第四章敘述戰後高雄市區的重建,更以戲院案例逐一討論與高雄市區擴張之關係。1945年,日人撤臺後轉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手治理。在盟軍的轟炸中高雄市為戰火下最為慘烈之城市。行政長官公署來臺後重建高雄港便是首要任務之一,此時愛河以東的新市區也持續發展,甚至出現了許多圍繞著戲院而生的新興社區。高雄市區尺度隨著經建計劃及高雄港擴建持續成長,也奠定了重工業及石化工業重鎮的地位。在美援背景下,因應美軍來臺而生的鹽埕娛樂街區,加上愛河以東新市區發展出的新戲院商圈。高雄市的娛樂文化欣欣向榮進而帶動了地方發展,也造就了許多對於高雄市區開發功不可沒的戲院建設者。

  最後,本研究將探討1970年代後的高雄市在戲院產業型態,還有城市發展上所面臨的重大變化,並試圖找出造成影響之關鍵因素。《高雄市綱要計畫》制定後,市區呈現分期分區的積極發展。探討這樣時空背景下,為何戲院於市區卻是逐漸消失衰敗;還有探究信義計畫區與華納威秀影城,對臺灣城市發展與戲院經營上的成功之處及影響。最後再論述去工業化的時代下,發展至今的亞洲新灣區及高雄影城的多元性成長。從這之中回顧當前的影城與過往的戲院,發生什麼結構性的改變。戲院對於當今城市變遷除了仍包含觸媒建築之特質外,文化資產意識抬頭下舊戲院的未來該何去何從也是值得探討之議題。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Kaohsiung theater context in detail and expands the discussion to the influence of theater architecture on urban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invention of the cinema and the theory of urban planning emerged in the Western world. With the appearance of the cinema, the type of building used for theater space gradually changed. Since the appearance of the magnificent movie palace in the 1930s, the theater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element in cities in the Western world. Since Japan governed Taiwan as the first modern country in Asia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it has introduced urban planning concepts and theater culture that symbolize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After sorting out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theater architec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discuss how this theme has advanced in Taiwan, with a focus on Kaohsiung City, to examine the theater and the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talytic architecture in a developmental context.
摘要 I
誌謝 VII
目錄 IX
圖目錄 XIII
表目錄 XVIII

第一章、緒論 1
1-1、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1-1研究動機 1
1-1-2研究目的 2
1-2、研究對象與範圍 5
1-2-1研究對象 5
1-2-2研究範圍 5
1-3、文獻回顧 7
1-3-1臺灣戲院歷史與文化 7
1-3-2臺灣各城市戲院之發展 8
1-3-3都市計畫與城市發展 9
1-3-4其他戲院相關文化之研究 10
1-4、研究方法與流程 11
1-4-1研究方法 11
1-4-2研究架構流程 14

第二章、戲院與現代化城市的興起 15
2-1、戲院與電影發展歷程 15
2-1-1電影的發明與西方劇場空間演進 15
2-1-2東方劇場空間演進 18
2-2、戲院在臺灣之發展 22
2-2-1電影與戲院的開拓者-高松豐次郎 22
2-2-2戲院作為現代性的體現 25
2-2-3二戰後戲院形態與經營的多樣性 28
2-3、高雄城市的現代化過程 31
2-3-1打狗港周邊之舊聚落 31
2-3-2市區改正與大高雄都市計畫 31
2-3-3二戰後高雄之都市計畫與城市發展 36
2-4、小結 39

第三章、日治時期高雄之戲院與城市發展 40
3-1、高雄築港計畫與第一座戲院 40
3-1-1打狗市區改正計畫 40
3-1-2高雄第一作戲院-打狗座 42
3-1-3鳳山與旗後舊聚落之戲院 46
3-2、1930年代前鹽埕新市街與戲院的興起 51
3-2-1鹽埕-新興的商業中心 51
3-2-2 1930年代前高雄市區之戲院 52
3-2-3戲院作為新市區發展的觸媒建築 59
3-3、1936年大高雄都市計畫與戲院的普及 63
3-3-1 大高雄市區的向東擴張 63
3-3-2南進政策下的工業化與移民 65
3-3-3臺灣博覽會與各城市戲院的普及 66
3-4、小結 71

第四章、戰後高雄戲院與城市的蓬勃發展 73
4-1、高雄市復甦與日產戲院接收 73
4-1-1高雄港重建與原高雄市都市計畫 73
4-1-2接收委員會與日產戲院的接管 75
4-1-3戰後初期高雄戲院的興盛 77
4-2、蕭佛助的都市建設與戲院版圖 83
4-2-1高雄市戲院建設的功臣者-蕭佛助 83
4-2-2蕭佛助的戲院版圖 84
4-2-3戰後初期高雄之戲院的觸媒角色 90
4-3、美援時期背景下的戲院發展 96
4-3-1美援時空下的高雄建設 96
4-3-2高雄新興市區與商圈的出現 97
4-3-3高雄戲院鼎盛時期與娛樂產業蓬勃發展 99
4-4、小結 102

第五章、1970年代之後高雄市的戲院與城市發展 103
5-1、1970年代高雄城市發展與消費中心東移 103
5-1-1高雄市綱要計畫下的快速發展 103
5-1-2工業區帶來的就業人口與新商圈 105
5-1-3都市計畫法影響下的戲院變遷 107
5-2、影視衝擊後戲院的沒落與經營型態改變 109
5-2-1錄影帶的出現與電視普及 109
5-2-2戲院建築型態與經營的轉變 110
5-2-3戲院大亨與歌廳秀的年代 114
5-3、華納威秀效應後的影城崛起 118
5-3-1信義計畫區的出現 118
5-3-2外資影城與華納效應 119
5-3-3高雄市的百貨商圈與影城 123
5-4、亞洲新灣區與影城購物中心的新生活風格 127
5-4-1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與亞洲新灣區 127
5-4-2亞洲新灣區的影城購物商圈 130
5-4-3地方戲院的活化與願景 134
5-5、小結 137

第六章、結論與後續研究 139
6-1、結論 139
6-2、後續研究 141
參考文獻 143
附錄 149
中文參考書目:
一.書籍:
1.三澤真美惠(2002),《殖民地下的「銀幕」 : 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前衛出版社。
2.三澤真美惠著 ; 李文卿、許時嘉譯(2012),《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 : 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大華晚報(1960),《台灣通覽》,大華晚報社。
4.互助營造(2012),《臺灣營造業百年史》,遠流出版社。
5.王朝賜,陳桂蘭(2009),《南瀛戲院誌》,台南縣政府。
6.王瑋等專文撰述 ; 黃建業總編輯(2005),《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 1898-2000》,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7.王亞維(2019),《歌仔戲與媒介 : 科技、政治與經濟作用下的變貌》,國家出版社。
8.石光生(2013),《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 : 儀式.演變.創新》,五南。
9.林曙光(1985),《打狗滄桑》,春暉出版社。
10.林秀澧、高名孝 (2015),《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田園城市出版社。
11.林美珍(2003),《高雄電影紀事》,高雄市政府新聞處電影圖書館。
12.勁草(2014),《台灣的戲劇、電影與戲院》,五南出版社。
13.串門文化(2001),《看見老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14.杜劍鋒(2002),《物換星移話鹽埕》,高雄市文獻會。
15.邱坤良(1997),《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 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台原出版社。
16.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17.周華斌、朱聯群主編(2003),《中國劇場史論》,北京廣播學院。
18.高雄市發展史編纂小組撰述(1988),《高雄市發展史》,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19.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9),《磚仔窯的故事》,春暉出版社。
20.高雄市政府(2013),《變更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特定區細部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案計畫書高雄市政府中華》,高雄市政府。
21.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南天臺灣研究叢書。
22.陳坤毅(2013),《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玉山社。
23.許參陸(2006),《高雄老舊電影探索-戲院的歷史記事》,臺灣美電影文化館。
24.許參陸(2001),《港都跨世紀電影史》,高雄市電影戲劇公會。
25.張景森(1993),《臺灣的都市計劃(1895~1988)》,業強出版社。
26.張世明(2005),《從地圖閱讀高雄 : 高雄地圖樣貌集》,高雄市文化局。
27.黃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8.黃世孟編譯(1987),《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
29.黃世孟(1988),《台灣都市計畫史年表 : AD. 1895-1945》,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
30.黃世孟(1987),《日據時期台灣都市計畫範型之研究》,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
31.黃仁(1994),《電影與政治宣傳》,萬象。
32.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2010),《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群學。
33.曾玉昆(1992),《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34.葉龍彥(2004),《台灣的老戲院》,遠足文化。
35.葉龍彥(2001),《臺灣戲院發展史》,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
36.葉龍彥(1995),《光復前後高雄市的戲院與電影》,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37.葉龍彥(1994),《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國家電影資料館。
38.楊裕富(1990),《各國都市計劃》,明文書局。
39.潘國正(1996),《風城影話 : 新竹市電影、戲院大事圖錄》,財團法人新竹市文化基金會。
40.劉現成(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揚智文化。
41.厲復平(2017),《府城‧戲影‧寫真:日治時期臺南市商業戲院》,獨立做家出版社。
42.穆凡中(2006),《勾欄瓦舍》,河南人民出版社。
43.謝一麟、陳坤毅(2012),《海埔十七番地 高雄大舞台戲院》,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44.簡錦松(1997),《高雄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二.期刊:
1.石婉舜(1994),〈高松豐次郎與臺灣現代劇場的揭幕 〉,戲劇研究10,p.35-68。
2.江寶釵(2015),〈論邱坤良《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中地方精靈的記憶與再現〉,戲劇學刊 第二十二期,p.7-24。
3.林永昌(2010),〈日治後半期(1925~1945)高雄地區的戲劇環境與歌仔戲的接受過程〉,國文學報,高師大,p.111-143。
4.林玫君(2005),〈美濃「第一戲院」--一個鄉村戲院的興衰(1969-1996)〉,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40,p.2-14。
5.陳坤毅(2016),〈高雄第一戲院--打狗座的史料探究〉,高雄文獻 6 (1), p.117-140。
6.梁秋虹(2009),〈空間的性別政治--日治時代戲院「男女分席」的歷史場景〉,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6,p.86-91。
7.莫畏、崔煜(2001),〈長春滿鐵附屬地的城市規劃活動研究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第12卷第1期,p.97-99。
8.莊曙綺(2006),〈臺灣戰後四年(1945-1949)現代戲劇的發展概況〉,民俗曲藝151,p.185-252。
9.劉天賦(2005),〈岡山鎮戲院發展史〉,高縣文獻24,p.243-270。
10.羅世維(2017),〈民國七〇年前後設置的二輪影劇院〉,新竹文獻67,p.91-101。
11.羅濟鎮(2006),〈桃園的戲院與電影文化〉,桃園文獻3,p.121-130。

三.學位論文:
1.王偉莉(2008),〈日治時期臺中市區的戲院經營(1902-1945)〉,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石婉舜(2010),〈搬演「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1895-194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系博士班。
3.江明赫(2019),〈老戲院的振興與地方發展-以大林萬國戲院為例〉,南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建築與景觀學系碩士論文。
4.李玄斌(2008),〈美濃聚落娛樂生活空間之研究-由農村劇場到戲院之變遷〉,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邱鈺涵(2018),〈工業城市轉型的文化想像工程:以高雄港五金街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6.吳佳紋(2009),〈夢時代購物中心零售地景之形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7.吳育婷(2016),〈高雄市鹽埕埔空間的歷史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8.何金億(2011),〈台灣電影映演系統考查-以台中地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畢業專題論文。
9.林秀灃(2001),〈台灣戲院變遷—觀影空間文化形式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0.林聖偉(2004),〈臺南市電影院商業空間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11.卓于綉(2007),〈日治時期電影文化的建制:1927-1937〉,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12.翁郁庭(2007),〈萬華戲院之研究–一個商業劇場史的嘗試建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3.徐光華(1996),〈日據時期高雄鹽埕街區空間構成之研究-以新興街區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14.張家蓁(2013),〈二次大戰後桃園市戲院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民俗藝術組碩士論文。
15.張儷齡(2007),〈臺灣現代劇場空間公共秩序之形成:人類肉體「文明化」的多重堆疊〉,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陳雅玲(2006),〈高雄市中都地區之發展與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17.陳銘城(2004),〈二次大戰後高雄市都市空間結構之變遷〉,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8.陳慧鐶(2015),〈高雄戲獅甲工業文化地景之歷史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19.陳建仲(2016),〈日本帝國主義時期滿洲建築協會的形成、發展與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
20.梁秋虹(2003),〈社會的下半身試論日本殖民時期的性治理〉,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1.莊蕊蕊(2016),〈影院經濟與文化空間:近代上海的電影院業研究(1896-1949)〉,中國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
22.許雲凱(2002),〈華納威秀影城生產過程之政治經濟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3.楊正元(2003),〈兩岸加入WTO後促進高雄發展與競爭策略-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開發方面〉,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4.楊再熙(2004),〈戒嚴時期臺灣劇場空間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葉蓓芳(2005),〈今高雄市歷史變遷中人群遷移的空間對應〉,國立台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6.蔡之豪(2000),〈日治時代臺灣都市計畫法制歷程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27.劉碧株(2016),〈日治時期高雄的港埠開發與市區規劃〉,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
28.劉兆庭(2010),〈從都市形態角度下探討舊市中心更新單元劃設之研究-以高雄市鹽埕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29.賴品蓉(2015),〈日治時期台南市戲院的出現及其文化意義〉,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日文文獻:
一.書籍:
1.《打狗港築預算計劃ノ件》(1907),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1329冊,第七第號,第11門,土木。
2.《打狗市区計書變更認可:台南廳》(1912),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2076冊,第2號,第5門,第4類,地埋及土地建物。
3.《打狗市区計書道路幅擴張認可》(1916),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2499冊,第B06號,第5門,地方,第4類,地埋及土地建物。
4.片山清夫(1936),《大高雄建設論と市の現勢》,南海時報社高雄分局。
5.中山 馨、片山清夫(1940),《躍進高雄の全貌》。
6.石田頼房(1986),《日本近代都市計書の百年》。
7.田中一二、芝忠一編(1918),《臺灣の工業地打狗港》,臺灣日日新報社。
8.芝 忠一(1930),《新興の高雄》。
9.高雄港勢展覽會編纂(1931),《高雄港勢展覽會誌》。
10.重田忠保(1934),《風俗警察の理論と實際》,南郊社。
11.臺北市役所(1942),《大東亞共榮圈の中心地》,臺北市役所。

英文文獻:
一.書籍:
1. Alfred Schinz(1989),Cities in China,Berlin : G. Borntraeger.
2. Gray, Richard(2011),Cinemas in Britain : a history of cinema architecture,Farnham, UK ; Burlington, VT : Lund Humphries.
3. Guy-Ernest Debord(2002),Society Of The Spectacle,Black & Red.
4. John Berger(1990),Ways of Seeing,Penguin Books.
5. Kevin Lynch(1960),Image of the City,The MIT Press.
6. Macgowan, Kenneth(1995),The living stage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theater / Kenneth Macgowan and William Melnitz ; including 50 illus. by Gerda Becker With.,New York : Prentice-Hall.
7. Maggie Valentine(1994),The show starts on the sidewalk : 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of the movie theatre,Yale University Press.
8. Paul Virilio(1991),Lost Dimension,Semiotext(e).
9. Sharp, Dennis(1969),The picture palace and other buildings for the movies,New York : F. A. Praeger.
10. Wayne Attoe, Donn Logan(1994),American Urban Architecture: Catalysts in the Design of Cit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