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6 11: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呂亮伶
研究生(外文):Liang-LingLu
論文名稱:漂流與游牧:拉黑子・達立夫作品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Drift and Nomads: A Study on Rahic. Talif’s Art Creation
指導教授:王雅倫王雅倫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a-Lun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93
中文關鍵詞:拉黑子・達立夫拾得物漂流事件游牧
外文關鍵詞:Rahic. TalifObject-foundDriftEventNomad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拉黑子・達立夫以特定拾得物如漂流木、廢棄拖鞋與塑膠殘片進行創作。他對物件曾經漂流狀態的思考,反映著自身對主體狀態的探尋、部落文化消散淡化情形的反思,與人與自然環境間相生相息的情景;藉由對過去部落文化的不斷鏈結,賦予結束漂流狀態的廢棄物件新生的意義,並成為作品創作命題的核心。他以物件本身的材質、精神與意義,作為藝術創作主要語彙,使作品中意義,猶如吉爾・德勒茲「物件/事件」般,存續在實體所內在關聯之處;而也正是如此,物件作為實體時,意義生產的狀態,將是極富多種偶然與可能性,呈現如同德勒茲所謂游牧民族方向的無法定調或預測。
研究中將以文獻研究、藝術造型分析、深度訪談法,以及布希亞與德勒茲藝術相關理論,探討拉黑子作品的意義生產狀況。依照主要拾得物件種類、命題與特色技法之異分別進行分析,輔以阿美族生命史與文化相關文獻,進行作品討論,藉此回應筆者嘗試以「漂流」 與「游牧」串連拉黑子作品特色。並且從中回應共三項提問:無用廢棄物件以及漂流命題於當代藝術中的使用狀況以及廢棄物件普遍精神共性、拉黑子以廢棄物件開展創作中拾得物於藝術語彙的表現與背後意義生產之解析,以及拉黑子藝術作品於臺灣當代藝術中的特殊性等問題。
Rahic. Talif created with specific found-objects such as driftwood, discarded slippers and plastic fragments. His reflection on the drifting state of objects reflects his own exploration of the subject's state, his reflection on the dissolution of tribal culture, and the scene of intertwining with peopl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y continuously linking past tribal culture. The meaning of the new life of the end of the drifting waste pieces has become the core of the proposition of the work. He uses the material, spirit and meaning of the object as the main vocabulary of artistic creation, which really makes sense in the work, just like Gilles Deleuze's corps / event, which persists in the inner connection of the entity; and this is exactly the same when the object is an entity, the state of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will be extremely rich in chances and possibilities, presenting a direction that cannot be adjusted or predicted like Deleuze's so-called nomadic direction.
The structure of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driftwood and marine waste by the main types, propositions and unique techniques. It also analyzes the works by analyzing the artistic shapes and styles, supplemented by Ami life history and cultural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sponse to the author's attempt to connect the features of Rahic with drifting and nomad. The meaning is generated by the drifting of surviving objects, with a space of nomadic energy. Such unknown and possible echoes the bumps in the way of exploring the subject's state, and it really makes the work have multiple complicated references.
緒 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文獻探討與名詞解釋....................................................4
三、研究方法與步驟...........................................................19
四、研究範圍與限制...........................................................21
五、研究架構與內容...........................................................21
第一章 廢棄物件、漂流與主體思考......................................24
第一節 當代藝術中廢棄物件創作發展概況...........................24
第二節 漂流命題之藝術發展概述.........................................37
第三節 殖民與後殖民情境下主體性的思考...........................49
第二章 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與阿美族文化藝術.....................60
第一節 臺灣原住民藝術形貌的構築......................................61
第二節 1990年代後的當代原住民雕塑藝術的群起與躁動......72
第三節 破與立之間:阿美族生命與文化藝術........................83
第三章 拉黑子・達立夫作品風格與題材探析........................94
第一節 部落文化元素的轉譯自身:漂流木創作.....................95
第二節 海廢漂流意象的挹注:廢棄拖鞋的踏足返鄉..............110
第三節 技藝與記憶的接合:塑膠殘片的縫補與網線纏繞.......121
第四章 作為「事件」的漂流與游牧.....................................133
第一節 拉黑子「物件/事件」意義之開展.............................133
第二節 臺灣當代藝術中拉黑子之作品省思...........................140
結 論..................................................................................144
引用書目............................................................................146
參考書目............................................................................156
圖片來源............................................................................157
附錄一:拉黑子・達立夫之生平記事與重點展覽...................161
附錄二:拉黑子・達立夫訪談問題與內容逐字稿...................167
附錄三:拉黑子・達立夫重點作品列表.................................180
引用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一)專書
王嵩山。《當代臺灣原住民的藝術》。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敎育館,2001年。
王嘉驥。《臺灣裝置藝術since1991~2001》。臺北:木馬文化公司,2004年。
王嘉驥。《邊界敘譜:五十步的空間:拉黑子・達立夫個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6年。
田哲益。《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臺北:臺灣書房出版,2010年。
任先民。《屏東縣排灣族民族誌影像圖錄》。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2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阿美族在Cepo’》。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
吳忠維。《揮手的姿勢:看・不見・張照堂》。臺北:時報文化,2000年。
李宜修。《臺灣當代美術社會發展1980~2000》。臺北:臺灣商務,2011年。
阮昌銳。《大港口的阿美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9年。
拉黑子・達立夫。《旅行在50步的空間》。臺東:篤固工作室,2019年。
拉黑子・達立夫。《混濁》。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林素珍、陳耀芳、林春治。《阿美族當代宗教研究》。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年。
林惺嶽。《臺灣美術新風貌展(1945-1993)》。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年。
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臺北:遠流,2000年。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2010年。
高千惠。《在藝術界河上: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臺北:藝術家,2001年。
高小剛。《圖騰柱下:北美印第安文化漫記》。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高俊宏。《橫斷記:臺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臺北:遠足文化,2017年。
高宣揚。《當代法國哲學導論》。臺北:五南,2018年。
高雄市銀行徵信室編。《臺灣拆船業之研究》。高雄:高雄市銀行徵信室,1982年。
高瑞卿、伍淑惠、張元聰。《臺灣海濱植物圖鑑》。臺中:晨星出版,2010年。
國史館出版社編輯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2008年。
國立臺灣美術館。《形簡意繁——方與圓臺灣當代藝術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年。
莊政霖。《有聲畫作無聲詩:陳庭詩的十個生命片段》。臺北:有故事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阿美族史篇》。臺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2001年。
許政雄。《陳庭詩美術作品續編》。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1年。
郭力昕。《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
陳永國。《遊牧思想》。吉林:吉林人民出版,2003年。
陳明惠。《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臺北:典藏,2015年。
陳瑞文。《德勒茲與藝術理論》。臺北:五南,2018年。
黃宣衛。《阿美族》。臺北,三民出版,2008年。
黃宣衛。《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
黃秋芳。《東河網深情》。臺北:紅樹林,2004年。
黃貴潮。《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年。
黃瑞祺。《馬克思論方法》。臺北:巨流,1994年。
楊士範。《阿美族都市教會》。臺北:唐山,2011年。
楊凱麟。《分析分裂德勒茲》。河南:河南大學,2017年。
楊翠、徐國明、李淑君。《後原運・性別・族裔》。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2015年。
萬胥亭。《德勒茲・巴洛克・全球化》。臺北:唐山,2009年。
達西烏拉灣・畢馬。《臺灣的原住民阿美族》。臺北:臺原,2001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2003年。
臺北市立美術館。《家計畫:一個太遠的緬懷:高俊宏個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6年。
臺北市立美術館。《歲月╱照堂:1959-2013》。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3年。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阻越之間:國際防風林環境藝術創作展》。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2006年。
臺灣美術館。《滿庭詩意:陳庭詩逝世10週年紀念展》。臺中:臺灣美術館,2012年。
劉其偉。《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臺灣:雄獅,1997年。
劉其偉。《藝術與文化人類學》。臺北:雄獅美術,2002年。
衛惠林。《社會人類學》。臺北:臺灣商務,1982年。
盧梅芬。《天還未亮: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臺北,藝術家,2007年。
盧梅芬。《原來臺灣:臺灣原住民的有機生活美學巡迴展專刊》。臺東: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2年。
盧梅芬。《微弱的力與美:來自部落的聲音》。臺東: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2年。
蕭瓊瑞。《臺灣近代雕塑史》。臺北:藝術家,2017年。
賴瑛瑛。《臺灣前衛:六O年代複合藝術》。臺北:遠流,2003年。
羅貴祥。《德勒茲》。臺北:東大,1997年。

(二)翻譯專書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著,王志弘、王玥民譯。《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Spaces of Capital: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臺北:群學,2010年。
卡羅・契波拉(Carlo M. Cipolla)著,張彬村、林戾華譯。《歐洲經濟史II:工業社會的興起》(The Fontana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 The Emergence of Industrial Society)。臺北:遠流,1989年。
瓦迪斯瓦夫・塔塔基維奇(Władysław Tatarkiewicz)著,劉文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A History of Six Ideas)。臺北:聯經,2001年。
瓦爾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陳永國譯。《德國悲劇的起源》(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北京:文化藝術,2001年。
白尚德(Chantal Zheng)著,鄭順德譯。《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與臺灣原住民族的接觸1865-1940》(Presbyteriens anglais a Taiwan : la rencontre avec les austronesiens 1865-1940)。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4年。
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L. Dreyfus)著,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臺北:桂冠,2005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江薦新、廖芊喬譯。《差異與重複》(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臺北:野人,2019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Capitalisme et Schizophrenie 2・Mille Plateaux)。上海:上海書店,2010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國立編譯館、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Francis Bacon : logique de la sensation)。苗栗:桂冠,2009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黃建宏譯。《電影Ι:運動:影像》(An Open Heart)。臺北:遠流,2003年。
安傑利斯(Peter A Angeles)著,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哲學辭典》(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臺北:貓頭鷹;城邦文化,2004年。
安德魯・考西(Andrew Causey)著,易英譯。《西方當代雕塑》(Sculpture Since 194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臺北:桂冠,1992年。
亨利・佛西永(Henri Focillon)著,吳玉成譯。《造型的生命》(The Life of Forms in Art)。高雄:傑出文化,1995年。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著,姚晶晶譯。《物質與記憶》(Matterand Memory)。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8年。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臺北:時報文化,1997年。
拉里・威瑟姆(Larry Witham) 著,唐奇譯。《畢加索和杜尚:現代藝術的靈魂之爭》(Pablo Picasso, Marcel Duchamp, and the Battle for the Soul of Modern Art)。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松岡格著,周俊宇譯。《「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台湾原住民社会の地方化: マイノリティの20世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年。
法蘭茲・法農(Frantz Fanon)著,萬冰譯。《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中國:譯林出版社,2005年。
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著,余傳玲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2012年。
威利・羅茲勒(Willy Rotzler)著,吳瑪悧譯。《物體藝術》(objektkunst)。臺北:遠流,1991年。
查爾斯・斯蒂瓦爾(Charles J. Stivale)著,田延譯。《德勒茲:關鍵概念(原書第2版)》(Gilles Deleuze: Key Concepts 2E)。重慶:重慶大學,2018年。
埃迪・沃爾夫拉姆(Eddie Wolfram)著,傅嘉琿譯。《拼貼藝術之歷史》(History of Collage),臺北:遠流,1995年。
荷馬(Homer)著,王煥生譯。《奧德賽》(Odyssey)。臺北:貓頭鷹;城邦文化,2000年。
喬安妮・P・沙普(Joanne P. Sharp)著,司徒懿譯。《後殖民地理學》(Geographies of postcolonialism)。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年。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著,龐璃譯。《文化身份問題研究》(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開封:河南大學,2010年。
賀伯特・里德(Herbert Read)著,李長俊譯。《現代雕塑史》(Modern Sculpture: A Concise History)。臺北:大陸書店,1974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臺北:立緒,1999年。
漢納・鄂蘭(Hannah Arendt)著,蔡英文譯。《帝國主義》(Imperialism)。臺北:聯經,1982年。
福克納(H. U. Faulkner)著,周憲文譯。《美國經濟史》(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7年。
赫歇爾・B・奇普(Herschel B. Chipp)著,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Ⅰ:從後印象主義到未來主義》(Theories of Modern Art: A Source Book by Artists and Critics)。臺北:遠流,2012年。
赫歇爾・B・奇普(Herschel B. Chipp)著,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II:從新造形主義到當代藝術》(Theories of Modern Art: A Source Book by Artists and Critics)。臺北:遠流,2012年。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陳雅馨譯。《液態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臺北:商周出版,2018 年。
暮澤剛己(Kuresawa Takemi)著,蔡青雯譯。《當代藝術關鍵詞100》(現代美術のキーワード100)。臺北:麥田,2011年。
藤井志津校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臺灣原住民史 政策篇(三)》(The histor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 policy formulation)。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二、西文書目
Armstrong, D.M., Universals: An Opinionated Introduction, Boulder, (CO: Westview., 1989) 60. Print.
Barr, Alfred Hamilton, Jr., Cubism and Abstract art.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1936. Print.
Baudrillard, Jean and James Benedict, trans. The System of Objects. London: verso, 1996. Print.
Borroff, Marie. Language and the Past: Verbal Artistry in Frost, Stevens, and Moo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Print.
Deleuze, Gilles and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 trans. The Logic of Sense.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90. Print.
Deleuze, Gilles and Paul Patton, trans.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rint.
Isabel Schulz, Kurt Schwitters: color and collage. Texas: The Menil Collection, 2010. Print.
Michael Schudson, Watergate In American Memory: How We Remember, Forget, And Reconstruct The Pas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3. Print.

三、中文期刊
尤昭良。〈現代繪畫詮釋與柏格森哲學研究——以馬諦斯等人為例〉。《哲學與文化》。第12期,(2005年12月)。頁71-102。
毛冠貴。〈臺灣西部沿海養殖地區轉型使用機制之研究〉。《農業經濟半年刊》。第72期,(2002年12月。頁1-43。
王雅倫。〈一種觀察者的身形張照堂攝影作品中「可見性之謎」之思索〉。《現代美術學報》。第27期,(2014年5月)。頁131-165。
王聖閎。〈從直接攝影到「非影像」書寫以張照堂的影像美學與〈非影像筆記〉為線索〉。《現代美術學報》。第27期,(2014年5月)。頁105-129。
未知。〈我們必須要說!——臺灣高山族正面臨著種族滅亡的重大危機〉。《高山青》。第1期,(1983年5月)。頁2-7。
未知。《島嶼邊緣》。第8期,(1993年7月)。頁25。
皮力。〈專題 Feature|7人行 上海雙年展前傳 SEVEN-A Prequel of the 9th Shanghai Biennale〉。《藝術世界》。第268期,(2012年10月)。頁103-118。
朴美貞。〈淺析霍米巴巴的混雜性和基於文化翻譯理論的多元文化翻譯〉。《哲學與文化》。第5期,(2015年5月)。頁57-72。
江韶瑩。〈傳統的承載與釋放:對原住民木雕藝術的一些想法——順益「臺灣原住民木雕創作獎」評審感言〉。《山海文化雙月刊》。第4期,(1994年)。頁98-104。
吳豐維。〈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第4期,(2007年1月)。頁63-78
呂芳上。〈蔣介石 一位彈性國際主義者:以1942年訪印為例的討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7期,(2012年5月)。頁121-146。
呂筱渝。〈湯皇珍行動藝術的創作形式/以《我去旅行》系列為例〉。《臺北市立大學學報》。第2期,(2015年12月)。頁53-79。
李酉潭。〈野百合學運與臺灣民主發展〉。《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9期,(2010年3月)。頁76-80。
明立國。〈中心與邊緣的辯證與迷思——關於「邊界敘譜:撒古流VS拉黑子」雙個展的一些心得與解讀〉。《藝術認證》。第68期,(2016年6月)。頁6-13。
林育世。〈歷史與藝術邊界的新書寫:獨立策展與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藝術認證》。第28期,(2009年)。頁46-49。
林佳禾。〈撒古流〉。《藝術認證》。第83期,(2018年12月)。頁298-305。
林徐達。〈論詮釋人類學的修辭轉向、當代批評與全球化挑戰〉。《文化研究》。第14期,(2012年9月)。頁229-272。
林崇熙。〈殖民產業經濟的現代性與現代產業經濟的後殖民性〉。《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第1期,(2008年3月)。頁37-82。
林桶法。〈戰後初期到1950年代臺灣人口移出與移入〉。《臺灣學通訊》。第103期,(2018年1月)。頁4-7。
林淇瀁。〈戰後臺灣報禁政策之形成〉。《臺灣學通訊》。第85期,(2015年)。頁20-21。
姚人多。〈傅柯、殖民主義、與後殖民文化研究〉。《臺灣社會學》。第6期,(2003年12月)。頁223-266。
范姜明道。〈回顧與展望——裝置藝術在臺灣座談〉。《藝術家》。第323期,(2002年4月)。頁510。
科塞(Lewis A Coser)著,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Maurice Halbwachs, On Collective Memory)。《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20-39。
孫大川。〈用筆來唱歌——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5年10月)。頁35-43。
梁琴霞。〈Cepo' 的自然與人——秀姑巒溪畔的拉黑子和者播〉。《新觀念》。第132期,(1999年)。頁114-115。
許功明。〈臺灣原住民藝術:當代與原始的對話〉。《現代美術學報》。第6期,(2003年11月)。頁87-103。
許瀞月。〈地下塊莖圖譜:安聖惠(峨冷・魯魯安)的藝術創作〉。《現代美術學報》。第28期,(2014年11月)。頁135-156。
陳芷凡。〈《山海文化》的美麗與哀愁〉。《原教界》。第35期,(2010年10月)。頁27-31。
陳俞廷。〈林介文——生命帶著你往喜歡的路前進是很幸福的事〉。《原視界TITV雙月刊》。第11期,(2016年4月)。頁69-70。
曾少千。〈藝術與社會學的交會:哈克與布赫迪厄的自由交流〉。《歐美研究》。第32期,(2002年3月)。頁45-105。
黃雪娥。〈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創新——以拉黑子.達力夫的「流動」及安力.給怒的「生與時」為例〉。《成藝學刊》。第2期,(2009年)。頁59-84。
黃瀞瑩。〈看,都蘭之子的著地奔馳-希巨・蘇飛〉。《藝術認證》。第17期,(2007年12月)。頁91-93。
萬文隆。〈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4期,(2004年5月)。頁17-23。
萬煜瑤。〈原住民藝術發展及場域社群分析:以「原藝幫」駐村藝術家為例〉。《現代美術學報》。第20期,(2010年10月)。頁37-66。
鈴木惠可。〈雕塑邁向近代雕塑的路程:黃土水於日本早期學習歷程與創作發展〉。《雕塑研究》。第14期,(2015年9月)。頁87-132。
劉梅琴。〈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批判」與現代藝術的世俗化〉。《哲學與文化》。第7期,(2009年7月)。頁133-158。
蔡志偉。〈聯合國中的原住民族國際人權〉。《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2期,(2008年)。頁81-108。
盧梅芬。〈從季・拉黑子的創作歷程看九0年代臺灣原住民創作意識的覺醒與矛盾〉。《現代美術學報》。第6期,(2003年11月)。頁105-124。
盧梅芬。〈個人藝術創作與部落文化傳承——季・拉黑子「歸零儀式basalaigul」的思考與實踐〉。《藝術家》。第6期,(2000年)。頁410-412。
謝綾均。〈拉黑子・達立夫的海洋凝視〉。《藝術認證》。第83期,(2018年12月)。頁306-313。
簡子傑。〈從稀釋到在乎:高俊宏近期作品如何轉向社會〉。《藝術觀點》。第48 期,(2011年10月),頁60-66。
顏慧如。〈西蒙・翁泰畫作物質摺曲的可能性:帶往不可思考者——迷宮〉。《藝術評論》。第29期,(2015年)。頁106-110。
龔卓軍。〈野根莖・群島思維・復返史觀 斜坡民、海岸民眼中的當代性〉。《藝術家》。第522期,(2018年11月)。頁165-169。
龔卓軍。〈海洋沒人管到海洋美術館——拉黑子.達立夫〉。《藝術觀點》。第75期,(2018年7月)。頁26-31。

四、西文期刊
Catherine Craft, “In need of repair: the early exhibition history of Robert Rauschenberg's Combines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1308 (2012): 191-197.
Dorothea Dietrich and Kurt Schwitters, “The Fragment Reframed: Kurt Schwitters's Merz-Column Assemblage 14 (1991): 82-92.
Kerry Greaves, Hell-Horse, “Radical Art and Resistance in Nazi-Occupied Denmark Oxford Art Journal 1 (2014): 49.
Lotte S. Lederballe Pedersen, “Conditions of Homelessness: Kurt Schwitters’ Investigation of Un/Homely Territories Nordlit 11 (2007): 219-227.
Louis Althusser and Warren Montag, “On Marx and Freud Rethinking Marxism 4 (1991): 17-30.
McKenna, Bernard. “How Engineers Write: An Empirical Study of Engineering Report Wri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8 (1997): 189-211.
Nicholas Cullinan, “From Vietnam to FiatNam The Politics of Arte Povera October 124 (2008) 10.
Tom Folland, “Robert Rauschenberg's Queer Modernism- The Early Combines and Decoration The Art Bulletin 4 (2010): 348-365.

五、會議論文
黃宣衛。〈宜灣阿美族的時間、歷史與記憶〉。《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5年6月,頁171至221。
林嘉立。〈回應現代性的族群認同建構與原住民文學——以拉黑子・達立夫的《混濁》為例〉。第八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年11月,頁439-465。

六、碩士論文
盧菱竹。〈花蓮縣阿美族 Ilisin(豐年祭)音樂現況研究——以港口部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七、作品專輯
王嘉驥等。《邊界敘譜:五十步的空間:拉黑子・達立夫個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6年。
國立臺灣美術館。《形簡意繁——方與圓臺灣當代藝術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年。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阻越之間:國際防風林環境藝術創作展》。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2006年。
蔡昭儀編,萬胥亭等著。《滿庭詩意:陳庭詩逝世10週年紀念展》。臺中:臺灣美術館,2012年。
盧梅芬。《微弱的力與美:來自部落的聲音》。臺東: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2年。

八、網路資料
Ladict. https://latin-dictionary.net/definition/35956/subicio-subicere-subjeci-subjectus(檢索日期:2019/8/2)
Leonard R. Rogers. “Sculptur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4 Apr 2019) https://www.britannica.com/art/sculpture
Louisiana Museum for Moderne Kunst, “Louisiana Museum for Heerup, (13 Aug 2019) https://www.louisiana.dk/uploads/heerup_1.pdf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9th-Shanghai-Biennale-Reactivation第九屆上海雙年展論述〉。https://reurl.cc/Lq8O4(2019/5/10)
全國法規資料庫,戒嚴法,發布日期1949.01.14。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F0070002(檢索日期:2019/8/29)
全國法規資料庫,動員戡亂完成憲政實施綱要,發布日期1947.07.19。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History.aspx?pcode=A0000006(檢索日期:2019/9/10)
拉黑子・達立夫,〈「末始」季・拉黑子木雕創作系列(1999-2000)〉。http://www.imagenotes.idv.tw/cepo/cepo.htm(檢索日期:2019/4/20)
拉黑子・達立夫,〈2014 A Beautiful Ocean?太平洋之美?〉。 https://rahictalif.com/project/2014a-beautiful-ocean/(檢索日期:2019/5/10)
拉黑子・達立夫,〈拉黑子語音導覽〉,東海岸大地藝術節。https://www.dailoo.com/JVzQri(檢索日期:2019/5/5)。
拉黑子・達立夫RAHIC.TALIF。https://rahictalif.com/2018/09/14/【展訊】《海-美-沒-館》野根莖─台灣美術雙年展-taiwan/#jp-carousel-1280(檢索日期:2019/11/12)
拉黑子・達立夫RAHIC.TALIF。https://rahictalif.com/project/2014a-beautiful-ocean/(檢索日期:2019/11/11)拉黑子・達立夫個人官網。(https://rahictalif.com/) (12 Feb. 2019)
花蓮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數位典藏,陶器atomo,http://abda.hl.gov.tw/Artifact/Detail/91/陶器#&gid=1&pid=1(檢索日期:2019/11/11)
徐慧娟,〈國藝會線上誌,旅行的終點,是什麼?——行動藝術家湯皇珍訪談紀實〉。https://mag.ncafroc.org.tw/single.aspx?cid=570&id=571(檢索日期:2019/11/21)
高俊宏創作檔案,〈高俊宏個人網站〉。http://bcc-gov.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_3616.html(檢索日期:2019/10/10)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數位典藏〉。http://collection.kmfa.gov.tw/kmfa/artsdisplay.asp?systemno=0000006226(檢索日期:2019/12/11)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數位典藏〉。http://collection.kmfa.gov.tw/kmfa/artsdisplay.asp?systemno=0000002432&viewsource=list(檢索日期:2019/12/1)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數位典藏〉。http://collection.kmfa.gov.tw/kmfa/authordisplay.asp?code=0000002476&viewsource=list(檢索日期:2019/5/1)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數位典藏〉。http://collection.kmfa.gov.tw/kmfa/search.asp?kind=1&kind2=artsdetail.asp?prestype=quer@code=ALL@orderstr=no@rele=AND@tagB=%A7%C6%A5%A8%C4%AC%AD%B8@range=1(檢索日期:2019/11/11)
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https://www.ntm.gov.tw/content_140.html(檢索日期:2019/12/1)
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要塑膠,還是要地球?】-藝術家拉黑子用藝術創作來喚醒大家對海洋的重視〉,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cKdA-0YN4(檢索日期:2019/5/5)。見01:12至01:29。
陳沛妤,〈拉黑子・達立夫,《海美/沒館》,2018。「野根莖 2018臺灣美術雙年展」〉,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320&v=5ibbFMWuJuY(檢索日期:2019/ 5/20)。見05:20至05:40。
湯皇珍自述,〈第四屆臺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 - 湯皇珍【我去旅行Ⅴ一張風景明信片】紀錄影片〉。https://vimeo.com/54844961(檢索日期:2019/11/21)
湯皇珍個人網站。http://hctang.net/works/entry.php?style=4C&period=whatnow&no=69(檢索日期:2019/11/21)
經濟部水利署呂學修,〈地層下陷防治工作推動之現況與展望〉http://file.wra.gov.tw/wra_ext/deveinfo/簡訊/11期/簡訊11專論1.htm(檢索日期:2019/11/29)
臺新藝術文化藝術基金會,〈拉黑子・達立夫[Fali-yos颱風計畫——消失後的入侵]〉,臺新藝術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2_taishinarts_award/2_2_top_detail.php?MID=3&ID=&AID=13&AKID=42&PeID=132(檢索日期:2019/5/10)
臺灣宗教文化資產,〈花蓮縣豐濱鄉 Makotaay(港口)部落阿美族 Ilisin 豐年祭〉。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back=3_002.aspx&i=195(檢索日期:2018/12/18)
臺灣原住民樂舞欣賞。http://web.arte.gov.tw/aborigine/explore/01amis/dance-summary.htm(檢索日期:2018/12/18)
簡鴻模,〈1. 拉黑子訪談稿〉,《rahictalif.files.wordpress.com》。https://reurl.cc/lAx0l(檢索日期:2019/5/5)
關於Pulima藝術獎。http://www.pulima.com.tw/Pulima/about.aspx(檢索日期:2019/12/11)

九、訪談資料
呂亮伶:〈訪問拉黑子・達立夫有關藝術創作之問題〉,2019年12月14日14:30-16:00,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1號3樓(駁二共創基地)。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一)專書
萬瑞祺編、萬胥亭等著。《現代性 後現代性 全球化》。臺北:左岸文化,2003年。
路況。《思想與明星》。臺北:聯經,2016年。

(二)翻譯專書
阿道夫・希爾德勃蘭特(Adolf Hildebrand)著,潘耀昌譯。《造型藝術中的形式問題》(Das Problem Form in der Bildenden Kunst)。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林長杰譯。《何謂哲學?》(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臺北:臺北商務館,2004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Francis Bacon: Logique de la Sensation)。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年。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著,李育霖等譯。《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Deleuze on Music, Painting, and the Arts)。臺北:麥田,2016年。

二、中文期刊
黃瀞瑩。〈微觀「後歷史」臺灣東部藝術現象的抽樣思考〉。《藝術觀點》。第31期,(2008年10月)。頁30-35。

三、碩士論文
李飛曄。〈生態、藝術與原住民探索港口部落藝術家的生態視野〉。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楊正字。〈臺東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創作題材及其文化意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藝術暨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