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一)專書 王嵩山。《當代臺灣原住民的藝術》。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敎育館,2001年。 王嘉驥。《臺灣裝置藝術since1991~2001》。臺北:木馬文化公司,2004年。 王嘉驥。《邊界敘譜:五十步的空間:拉黑子・達立夫個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6年。 田哲益。《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臺北:臺灣書房出版,2010年。 任先民。《屏東縣排灣族民族誌影像圖錄》。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2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阿美族在Cepo’》。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 吳忠維。《揮手的姿勢:看・不見・張照堂》。臺北:時報文化,2000年。 李宜修。《臺灣當代美術社會發展1980~2000》。臺北:臺灣商務,2011年。 阮昌銳。《大港口的阿美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9年。 拉黑子・達立夫。《旅行在50步的空間》。臺東:篤固工作室,2019年。 拉黑子・達立夫。《混濁》。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林素珍、陳耀芳、林春治。《阿美族當代宗教研究》。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年。 林惺嶽。《臺灣美術新風貌展(1945-1993)》。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年。 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臺北:遠流,2000年。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2010年。 高千惠。《在藝術界河上: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臺北:藝術家,2001年。 高小剛。《圖騰柱下:北美印第安文化漫記》。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高俊宏。《橫斷記:臺灣山林戰爭、帝國與影像》。臺北:遠足文化,2017年。 高宣揚。《當代法國哲學導論》。臺北:五南,2018年。 高雄市銀行徵信室編。《臺灣拆船業之研究》。高雄:高雄市銀行徵信室,1982年。 高瑞卿、伍淑惠、張元聰。《臺灣海濱植物圖鑑》。臺中:晨星出版,2010年。 國史館出版社編輯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2008年。 國立臺灣美術館。《形簡意繁——方與圓臺灣當代藝術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年。 莊政霖。《有聲畫作無聲詩:陳庭詩的十個生命片段》。臺北:有故事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阿美族史篇》。臺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2001年。 許政雄。《陳庭詩美術作品續編》。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1年。 郭力昕。《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 陳永國。《遊牧思想》。吉林:吉林人民出版,2003年。 陳明惠。《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臺北:典藏,2015年。 陳瑞文。《德勒茲與藝術理論》。臺北:五南,2018年。 黃宣衛。《阿美族》。臺北,三民出版,2008年。 黃宣衛。《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 黃秋芳。《東河網深情》。臺北:紅樹林,2004年。 黃貴潮。《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年。 黃瑞祺。《馬克思論方法》。臺北:巨流,1994年。 楊士範。《阿美族都市教會》。臺北:唐山,2011年。 楊凱麟。《分析分裂德勒茲》。河南:河南大學,2017年。 楊翠、徐國明、李淑君。《後原運・性別・族裔》。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2015年。 萬胥亭。《德勒茲・巴洛克・全球化》。臺北:唐山,2009年。 達西烏拉灣・畢馬。《臺灣的原住民阿美族》。臺北:臺原,2001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2003年。 臺北市立美術館。《家計畫:一個太遠的緬懷:高俊宏個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6年。 臺北市立美術館。《歲月╱照堂:1959-2013》。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3年。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阻越之間:國際防風林環境藝術創作展》。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2006年。 臺灣美術館。《滿庭詩意:陳庭詩逝世10週年紀念展》。臺中:臺灣美術館,2012年。 劉其偉。《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臺灣:雄獅,1997年。 劉其偉。《藝術與文化人類學》。臺北:雄獅美術,2002年。 衛惠林。《社會人類學》。臺北:臺灣商務,1982年。 盧梅芬。《天還未亮: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臺北,藝術家,2007年。 盧梅芬。《原來臺灣:臺灣原住民的有機生活美學巡迴展專刊》。臺東: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12年。 盧梅芬。《微弱的力與美:來自部落的聲音》。臺東: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2年。 蕭瓊瑞。《臺灣近代雕塑史》。臺北:藝術家,2017年。 賴瑛瑛。《臺灣前衛:六O年代複合藝術》。臺北:遠流,2003年。 羅貴祥。《德勒茲》。臺北:東大,1997年。
(二)翻譯專書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著,王志弘、王玥民譯。《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Spaces of Capital: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臺北:群學,2010年。 卡羅・契波拉(Carlo M. Cipolla)著,張彬村、林戾華譯。《歐洲經濟史II:工業社會的興起》(The Fontana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 The Emergence of Industrial Society)。臺北:遠流,1989年。 瓦迪斯瓦夫・塔塔基維奇(Władysław Tatarkiewicz)著,劉文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A History of Six Ideas)。臺北:聯經,2001年。 瓦爾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陳永國譯。《德國悲劇的起源》(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北京:文化藝術,2001年。 白尚德(Chantal Zheng)著,鄭順德譯。《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與臺灣原住民族的接觸1865-1940》(Presbyteriens anglais a Taiwan : la rencontre avec les austronesiens 1865-1940)。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4年。 休伯特・德雷福斯(Hubert L. Dreyfus)著,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臺北:桂冠,2005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江薦新、廖芊喬譯。《差異與重複》(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臺北:野人,2019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Capitalisme et Schizophrenie 2・Mille Plateaux)。上海:上海書店,2010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國立編譯館、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Francis Bacon : logique de la sensation)。苗栗:桂冠,2009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黃建宏譯。《電影Ι:運動:影像》(An Open Heart)。臺北:遠流,2003年。 安傑利斯(Peter A Angeles)著,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哲學辭典》(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臺北:貓頭鷹;城邦文化,2004年。 安德魯・考西(Andrew Causey)著,易英譯。《西方當代雕塑》(Sculpture Since 194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臺北:桂冠,1992年。 亨利・佛西永(Henri Focillon)著,吳玉成譯。《造型的生命》(The Life of Forms in Art)。高雄:傑出文化,1995年。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著,姚晶晶譯。《物質與記憶》(Matterand Memory)。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8年。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臺北:時報文化,1997年。 拉里・威瑟姆(Larry Witham) 著,唐奇譯。《畢加索和杜尚:現代藝術的靈魂之爭》(Pablo Picasso, Marcel Duchamp, and the Battle for the Soul of Modern Art)。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松岡格著,周俊宇譯。《「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台湾原住民社会の地方化: マイノリティの20世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年。 法蘭茲・法農(Frantz Fanon)著,萬冰譯。《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中國:譯林出版社,2005年。 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著,余傳玲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2012年。 威利・羅茲勒(Willy Rotzler)著,吳瑪悧譯。《物體藝術》(objektkunst)。臺北:遠流,1991年。 查爾斯・斯蒂瓦爾(Charles J. Stivale)著,田延譯。《德勒茲:關鍵概念(原書第2版)》(Gilles Deleuze: Key Concepts 2E)。重慶:重慶大學,2018年。 埃迪・沃爾夫拉姆(Eddie Wolfram)著,傅嘉琿譯。《拼貼藝術之歷史》(History of Collage),臺北:遠流,1995年。 荷馬(Homer)著,王煥生譯。《奧德賽》(Odyssey)。臺北:貓頭鷹;城邦文化,2000年。 喬安妮・P・沙普(Joanne P. Sharp)著,司徒懿譯。《後殖民地理學》(Geographies of postcolonialism)。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年。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著,龐璃譯。《文化身份問題研究》(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開封:河南大學,2010年。 賀伯特・里德(Herbert Read)著,李長俊譯。《現代雕塑史》(Modern Sculpture: A Concise History)。臺北:大陸書店,1974年。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臺北:立緒,1999年。 漢納・鄂蘭(Hannah Arendt)著,蔡英文譯。《帝國主義》(Imperialism)。臺北:聯經,1982年。 福克納(H. U. Faulkner)著,周憲文譯。《美國經濟史》(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7年。 赫歇爾・B・奇普(Herschel B. Chipp)著,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Ⅰ:從後印象主義到未來主義》(Theories of Modern Art: A Source Book by Artists and Critics)。臺北:遠流,2012年。 赫歇爾・B・奇普(Herschel B. Chipp)著,余珊珊譯。《現代藝術理論II:從新造形主義到當代藝術》(Theories of Modern Art: A Source Book by Artists and Critics)。臺北:遠流,2012年。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陳雅馨譯。《液態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臺北:商周出版,2018 年。 暮澤剛己(Kuresawa Takemi)著,蔡青雯譯。《當代藝術關鍵詞100》(現代美術のキーワード100)。臺北:麥田,2011年。 藤井志津校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臺灣原住民史 政策篇(三)》(The histor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 policy formulation)。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二、西文書目 Armstrong, D.M., Universals: An Opinionated Introduction, Boulder, (CO: Westview., 1989) 60. Print. Barr, Alfred Hamilton, Jr., Cubism and Abstract art.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1936. Print. Baudrillard, Jean and James Benedict, trans. The System of Objects. London: verso, 1996. Print. Borroff, Marie. Language and the Past: Verbal Artistry in Frost, Stevens, and Moo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Print. Deleuze, Gilles and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 trans. The Logic of Sense.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90. Print. Deleuze, Gilles and Paul Patton, trans.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rint. Isabel Schulz, Kurt Schwitters: color and collage. Texas: The Menil Collection, 2010. Print. Michael Schudson, Watergate In American Memory: How We Remember, Forget, And Reconstruct The Pas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3. Print.
三、中文期刊 尤昭良。〈現代繪畫詮釋與柏格森哲學研究——以馬諦斯等人為例〉。《哲學與文化》。第12期,(2005年12月)。頁71-102。 毛冠貴。〈臺灣西部沿海養殖地區轉型使用機制之研究〉。《農業經濟半年刊》。第72期,(2002年12月。頁1-43。 王雅倫。〈一種觀察者的身形張照堂攝影作品中「可見性之謎」之思索〉。《現代美術學報》。第27期,(2014年5月)。頁131-165。 王聖閎。〈從直接攝影到「非影像」書寫以張照堂的影像美學與〈非影像筆記〉為線索〉。《現代美術學報》。第27期,(2014年5月)。頁105-129。 未知。〈我們必須要說!——臺灣高山族正面臨著種族滅亡的重大危機〉。《高山青》。第1期,(1983年5月)。頁2-7。 未知。《島嶼邊緣》。第8期,(1993年7月)。頁25。 皮力。〈專題 Feature|7人行 上海雙年展前傳 SEVEN-A Prequel of the 9th Shanghai Biennale〉。《藝術世界》。第268期,(2012年10月)。頁103-118。 朴美貞。〈淺析霍米巴巴的混雜性和基於文化翻譯理論的多元文化翻譯〉。《哲學與文化》。第5期,(2015年5月)。頁57-72。 江韶瑩。〈傳統的承載與釋放:對原住民木雕藝術的一些想法——順益「臺灣原住民木雕創作獎」評審感言〉。《山海文化雙月刊》。第4期,(1994年)。頁98-104。 吳豐維。〈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第4期,(2007年1月)。頁63-78 呂芳上。〈蔣介石 一位彈性國際主義者:以1942年訪印為例的討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7期,(2012年5月)。頁121-146。 呂筱渝。〈湯皇珍行動藝術的創作形式/以《我去旅行》系列為例〉。《臺北市立大學學報》。第2期,(2015年12月)。頁53-79。 李酉潭。〈野百合學運與臺灣民主發展〉。《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9期,(2010年3月)。頁76-80。 明立國。〈中心與邊緣的辯證與迷思——關於「邊界敘譜:撒古流VS拉黑子」雙個展的一些心得與解讀〉。《藝術認證》。第68期,(2016年6月)。頁6-13。 林育世。〈歷史與藝術邊界的新書寫:獨立策展與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藝術認證》。第28期,(2009年)。頁46-49。 林佳禾。〈撒古流〉。《藝術認證》。第83期,(2018年12月)。頁298-305。 林徐達。〈論詮釋人類學的修辭轉向、當代批評與全球化挑戰〉。《文化研究》。第14期,(2012年9月)。頁229-272。 林崇熙。〈殖民產業經濟的現代性與現代產業經濟的後殖民性〉。《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第1期,(2008年3月)。頁37-82。 林桶法。〈戰後初期到1950年代臺灣人口移出與移入〉。《臺灣學通訊》。第103期,(2018年1月)。頁4-7。 林淇瀁。〈戰後臺灣報禁政策之形成〉。《臺灣學通訊》。第85期,(2015年)。頁20-21。 姚人多。〈傅柯、殖民主義、與後殖民文化研究〉。《臺灣社會學》。第6期,(2003年12月)。頁223-266。 范姜明道。〈回顧與展望——裝置藝術在臺灣座談〉。《藝術家》。第323期,(2002年4月)。頁510。 科塞(Lewis A Coser)著,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Maurice Halbwachs, On Collective Memory)。《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20-39。 孫大川。〈用筆來唱歌——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5年10月)。頁35-43。 梁琴霞。〈Cepo' 的自然與人——秀姑巒溪畔的拉黑子和者播〉。《新觀念》。第132期,(1999年)。頁114-115。 許功明。〈臺灣原住民藝術:當代與原始的對話〉。《現代美術學報》。第6期,(2003年11月)。頁87-103。 許瀞月。〈地下塊莖圖譜:安聖惠(峨冷・魯魯安)的藝術創作〉。《現代美術學報》。第28期,(2014年11月)。頁135-156。 陳芷凡。〈《山海文化》的美麗與哀愁〉。《原教界》。第35期,(2010年10月)。頁27-31。 陳俞廷。〈林介文——生命帶著你往喜歡的路前進是很幸福的事〉。《原視界TITV雙月刊》。第11期,(2016年4月)。頁69-70。 曾少千。〈藝術與社會學的交會:哈克與布赫迪厄的自由交流〉。《歐美研究》。第32期,(2002年3月)。頁45-105。 黃雪娥。〈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創新——以拉黑子.達力夫的「流動」及安力.給怒的「生與時」為例〉。《成藝學刊》。第2期,(2009年)。頁59-84。 黃瀞瑩。〈看,都蘭之子的著地奔馳-希巨・蘇飛〉。《藝術認證》。第17期,(2007年12月)。頁91-93。 萬文隆。〈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4期,(2004年5月)。頁17-23。 萬煜瑤。〈原住民藝術發展及場域社群分析:以「原藝幫」駐村藝術家為例〉。《現代美術學報》。第20期,(2010年10月)。頁37-66。 鈴木惠可。〈雕塑邁向近代雕塑的路程:黃土水於日本早期學習歷程與創作發展〉。《雕塑研究》。第14期,(2015年9月)。頁87-132。 劉梅琴。〈列斐伏爾的「日常生活批判」與現代藝術的世俗化〉。《哲學與文化》。第7期,(2009年7月)。頁133-158。 蔡志偉。〈聯合國中的原住民族國際人權〉。《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2期,(2008年)。頁81-108。 盧梅芬。〈從季・拉黑子的創作歷程看九0年代臺灣原住民創作意識的覺醒與矛盾〉。《現代美術學報》。第6期,(2003年11月)。頁105-124。 盧梅芬。〈個人藝術創作與部落文化傳承——季・拉黑子「歸零儀式basalaigul」的思考與實踐〉。《藝術家》。第6期,(2000年)。頁410-412。 謝綾均。〈拉黑子・達立夫的海洋凝視〉。《藝術認證》。第83期,(2018年12月)。頁306-313。 簡子傑。〈從稀釋到在乎:高俊宏近期作品如何轉向社會〉。《藝術觀點》。第48 期,(2011年10月),頁60-66。 顏慧如。〈西蒙・翁泰畫作物質摺曲的可能性:帶往不可思考者——迷宮〉。《藝術評論》。第29期,(2015年)。頁106-110。 龔卓軍。〈野根莖・群島思維・復返史觀 斜坡民、海岸民眼中的當代性〉。《藝術家》。第522期,(2018年11月)。頁165-169。 龔卓軍。〈海洋沒人管到海洋美術館——拉黑子.達立夫〉。《藝術觀點》。第75期,(2018年7月)。頁26-31。
四、西文期刊 Catherine Craft, “In need of repair: the early exhibition history of Robert Rauschenberg's Combines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1308 (2012): 191-197. Dorothea Dietrich and Kurt Schwitters, “The Fragment Reframed: Kurt Schwitters's Merz-Column Assemblage 14 (1991): 82-92. Kerry Greaves, Hell-Horse, “Radical Art and Resistance in Nazi-Occupied Denmark Oxford Art Journal 1 (2014): 49. Lotte S. Lederballe Pedersen, “Conditions of Homelessness: Kurt Schwitters’ Investigation of Un/Homely Territories Nordlit 11 (2007): 219-227. Louis Althusser and Warren Montag, “On Marx and Freud Rethinking Marxism 4 (1991): 17-30. McKenna, Bernard. “How Engineers Write: An Empirical Study of Engineering Report Wri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8 (1997): 189-211. Nicholas Cullinan, “From Vietnam to FiatNam The Politics of Arte Povera October 124 (2008) 10. Tom Folland, “Robert Rauschenberg's Queer Modernism- The Early Combines and Decoration The Art Bulletin 4 (2010): 348-365.
五、會議論文 黃宣衛。〈宜灣阿美族的時間、歷史與記憶〉。《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5年6月,頁171至221。 林嘉立。〈回應現代性的族群認同建構與原住民文學——以拉黑子・達立夫的《混濁》為例〉。第八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年11月,頁439-465。
六、碩士論文 盧菱竹。〈花蓮縣阿美族 Ilisin(豐年祭)音樂現況研究——以港口部落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七、作品專輯 王嘉驥等。《邊界敘譜:五十步的空間:拉黑子・達立夫個展》。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6年。 國立臺灣美術館。《形簡意繁——方與圓臺灣當代藝術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年。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阻越之間:國際防風林環境藝術創作展》。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2006年。 蔡昭儀編,萬胥亭等著。《滿庭詩意:陳庭詩逝世10週年紀念展》。臺中:臺灣美術館,2012年。 盧梅芬。《微弱的力與美:來自部落的聲音》。臺東: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2年。
八、網路資料 Ladict. https://latin-dictionary.net/definition/35956/subicio-subicere-subjeci-subjectus(檢索日期:2019/8/2) Leonard R. Rogers. “Sculptur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4 Apr 2019) https://www.britannica.com/art/sculpture Louisiana Museum for Moderne Kunst, “Louisiana Museum for Heerup, (13 Aug 2019) https://www.louisiana.dk/uploads/heerup_1.pdf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9th-Shanghai-Biennale-Reactivation第九屆上海雙年展論述〉。https://reurl.cc/Lq8O4(2019/5/10) 全國法規資料庫,戒嚴法,發布日期1949.01.14。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F0070002(檢索日期:2019/8/29) 全國法規資料庫,動員戡亂完成憲政實施綱要,發布日期1947.07.19。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History.aspx?pcode=A0000006(檢索日期:2019/9/10) 拉黑子・達立夫,〈「末始」季・拉黑子木雕創作系列(1999-2000)〉。http://www.imagenotes.idv.tw/cepo/cepo.htm(檢索日期:2019/4/20) 拉黑子・達立夫,〈2014 A Beautiful Ocean?太平洋之美?〉。 https://rahictalif.com/project/2014a-beautiful-ocean/(檢索日期:2019/5/10) 拉黑子・達立夫,〈拉黑子語音導覽〉,東海岸大地藝術節。https://www.dailoo.com/JVzQri(檢索日期:2019/5/5)。 拉黑子・達立夫RAHIC.TALIF。https://rahictalif.com/2018/09/14/【展訊】《海-美-沒-館》野根莖─台灣美術雙年展-taiwan/#jp-carousel-1280(檢索日期:2019/11/12) 拉黑子・達立夫RAHIC.TALIF。https://rahictalif.com/project/2014a-beautiful-ocean/(檢索日期:2019/11/11)拉黑子・達立夫個人官網。(https://rahictalif.com/) (12 Feb. 2019) 花蓮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數位典藏,陶器atomo,http://abda.hl.gov.tw/Artifact/Detail/91/陶器#&gid=1&pid=1(檢索日期:2019/11/11) 徐慧娟,〈國藝會線上誌,旅行的終點,是什麼?——行動藝術家湯皇珍訪談紀實〉。https://mag.ncafroc.org.tw/single.aspx?cid=570&id=571(檢索日期:2019/11/21) 高俊宏創作檔案,〈高俊宏個人網站〉。http://bcc-gov.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_3616.html(檢索日期:2019/10/10)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數位典藏〉。http://collection.kmfa.gov.tw/kmfa/artsdisplay.asp?systemno=0000006226(檢索日期:2019/12/11)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數位典藏〉。http://collection.kmfa.gov.tw/kmfa/artsdisplay.asp?systemno=0000002432&viewsource=list(檢索日期:2019/12/1)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數位典藏〉。http://collection.kmfa.gov.tw/kmfa/authordisplay.asp?code=0000002476&viewsource=list(檢索日期:2019/5/1)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數位典藏〉。http://collection.kmfa.gov.tw/kmfa/search.asp?kind=1&kind2=artsdetail.asp?prestype=quer@code=ALL@orderstr=no@rele=AND@tagB=%A7%C6%A5%A8%C4%AC%AD%B8@range=1(檢索日期:2019/11/11) 國立臺灣博物館,官網。https://www.ntm.gov.tw/content_140.html(檢索日期:2019/12/1) 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要塑膠,還是要地球?】-藝術家拉黑子用藝術創作來喚醒大家對海洋的重視〉,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1cKdA-0YN4(檢索日期:2019/5/5)。見01:12至01:29。 陳沛妤,〈拉黑子・達立夫,《海美/沒館》,2018。「野根莖 2018臺灣美術雙年展」〉,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320&v=5ibbFMWuJuY(檢索日期:2019/ 5/20)。見05:20至05:40。 湯皇珍自述,〈第四屆臺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 - 湯皇珍【我去旅行Ⅴ一張風景明信片】紀錄影片〉。https://vimeo.com/54844961(檢索日期:2019/11/21) 湯皇珍個人網站。http://hctang.net/works/entry.php?style=4C&period=whatnow&no=69(檢索日期:2019/11/21) 經濟部水利署呂學修,〈地層下陷防治工作推動之現況與展望〉http://file.wra.gov.tw/wra_ext/deveinfo/簡訊/11期/簡訊11專論1.htm(檢索日期:2019/11/29) 臺新藝術文化藝術基金會,〈拉黑子・達立夫[Fali-yos颱風計畫——消失後的入侵]〉,臺新藝術文化藝術基金會。http://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2_taishinarts_award/2_2_top_detail.php?MID=3&ID=&AID=13&AKID=42&PeID=132(檢索日期:2019/5/10) 臺灣宗教文化資產,〈花蓮縣豐濱鄉 Makotaay(港口)部落阿美族 Ilisin 豐年祭〉。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back=3_002.aspx&i=195(檢索日期:2018/12/18) 臺灣原住民樂舞欣賞。http://web.arte.gov.tw/aborigine/explore/01amis/dance-summary.htm(檢索日期:2018/12/18) 簡鴻模,〈1. 拉黑子訪談稿〉,《rahictalif.files.wordpress.com》。https://reurl.cc/lAx0l(檢索日期:2019/5/5) 關於Pulima藝術獎。http://www.pulima.com.tw/Pulima/about.aspx(檢索日期:2019/12/11)
九、訪談資料 呂亮伶:〈訪問拉黑子・達立夫有關藝術創作之問題〉,2019年12月14日14:30-16:00,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1號3樓(駁二共創基地)。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一)專書 萬瑞祺編、萬胥亭等著。《現代性 後現代性 全球化》。臺北:左岸文化,2003年。 路況。《思想與明星》。臺北:聯經,2016年。
(二)翻譯專書 阿道夫・希爾德勃蘭特(Adolf Hildebrand)著,潘耀昌譯。《造型藝術中的形式問題》(Das Problem Form in der Bildenden Kunst)。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林長杰譯。《何謂哲學?》(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臺北:臺北商務館,2004年。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陳蕉譯。《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Francis Bacon: Logique de la Sensation)。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年。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著,李育霖等譯。《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Deleuze on Music, Painting, and the Arts)。臺北:麥田,2016年。
二、中文期刊 黃瀞瑩。〈微觀「後歷史」臺灣東部藝術現象的抽樣思考〉。《藝術觀點》。第31期,(2008年10月)。頁30-35。
三、碩士論文 李飛曄。〈生態、藝術與原住民探索港口部落藝術家的生態視野〉。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楊正字。〈臺東當代原住民藝術的創作題材及其文化意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藝術暨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