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勝忠。(2017)。全球視野,在地實踐—淺談國際教育的翻轉概念。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6(5), 101-104。
王澤瑜。(2013)。臺北市中學推動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甘明珠。(2018)。以英國經驗省思臺灣中小學階段國際教育之實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7(7), 82-86。
朱啟華。(2013)。台灣國際教育的反思-以《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為例。[Reflecting on Taiwan'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 Analysis the White Paper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School]。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0),1-20。
江幸真。(2018)。臺北市國民中學推動國際教育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宗憲。(2014)。新北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國際教育認知與議題融入教學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吳俊憲。(2004)。課程改革與學校文化之探討。[Curriculum Reform and School Culture]。課程與教學, 7(4),77-89。
吳毓瑩。(1996)。量表奇偶點數的效度議題。調查研究: 方法與應用,2, 5-34。
李孟娟。(2006)。國小教師重大議題融入教學之課程實踐研究-以環境教育議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李奕慧。(2013)。國際教育融入國民中學(5)社會領域地理科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以新竹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李雪菱。(2011)。教師性別意識與教學困境-反思中小學教師的性別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Teachers'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Difficulties in Teaching: Reflection on Gender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8), 133-174。
周玉秀。(2012)。一個行動課程-國際教育融入數學之臨床實驗。國民教育, 53(1), 82-92。
林怡伶。(2012)。國際教育融入國中英語教科書之內容分析—以臺灣及日本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林柏儀。(2020)。另一種國際教育:另類全球化的啟示。師友雙月刊(617),27-33。
邱玉蟾。(2012)。中小學國際教育政策與行動。[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and Action for Schools]。國民教育, 53(2),64-71。
柯姵伃。(2016)。國中生國際教育學習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洪雯柔。(2012)。紐西蘭中等學校推動國際教育之現況分析。教育資料集刊, 54(各國中等教育),207-230。
洪雯柔、郭喬雯。(2012)。建構國際教育融入課程的教師專業成長團體規劃模式:三所偏鄉學校策略聯盟的經驗。課程研究, 7(2),55-83。
范雅筑。(2019)。國際教育專案融入國中英語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郎儀錦。(2014)。新北市國民中學國際教育政策實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師友雙月刊編輯室。(2020a)。國際教育2.0 邁向下一個10年。師友雙月刊(617), 0-3。
師友雙月刊編輯室。(2020b)。教育行政人員國際教育2.0培力營。師友雙月刊(617),11-12。
徐煜政。(2017)。國民中學國際教育課程發展、實施與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秦玉友。(2002)。課程理解~課程改革與課程實施中日漸凸現的問題。[Curriculum Comprehension-Curriculum Reform an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課程與教學, 5(4),75-88。
張芬芬、張嘉育。(2015)。十二年國教「議題融入課程」規劃芻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3),26-33。
張晨昕。(2015)。教育戲劇之程序戲劇教學模組在國際教育的運用-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張爽。(2012)。課程理論與實踐:教師的視角。教育學報, 40, 67-77。
教育部。(2008)。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
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台北市。
教育部。(2014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教育部。(2014b)。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數104年中小學國際教育初階研習專業知能研習手冊。台北市。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台北市。
教育部。(2017)教育部電子報799期。歐盟推「歐洲教育區」 培育歐洲認同取自https://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20692
教育部(2018)。教育部推動雙語國家計畫。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台北市。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FB233D7EC45FFB37
教育部。(2019)。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2.0。台北市。
徐偉傑。(2003)。全球在地化:理解全球化的一條路徑。思與言 : 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41(1)。
郭喬雯。(2012)。從台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國際教育融入課程之過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南投縣。陳映如。(2014)。發展國民中學國際教育課程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陳美玉。(2008)。教師學習-有效教學的關鍵動力。課程與教學, 11, 173-191。
陳美如。(2005)。課程發展已逝?-課程發展與課程理解的關係探究。[Is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ast? Inqui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課程與教學, 8(4), 165-177
陳意尹、蔡清華。(2014)。美國國際教育政策與做法現況之分析兼論其對臺灣國際教育之啟示。[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olicies & Strateg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Taiwan]。國民教育學報(11), 153-176。
舒富男。(2018)。偏鄉國中實踐國際教育之經驗與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7(11),107-111。
黃乃熒。(2009)。臺灣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之行動建構。教育資料集刊,24(各國中等教育)。
黃文定。(2019)。從2018PISA全球素養評量問卷論國際教育的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8(6), 6-11。
黃俊杰。(2015)。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對推動國際教育認知與看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淡江大學,新北市。黃政傑。(2005)。社會重大議題的課程融入。
黃琬萱。(2013)。海洋教育議題融入國小英語課程之行動探究-以課程地圖作為檢核工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黃鈺涵。(2017)。中小學國際教育施行的困境:國際教育不等於英語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6(5),105-107。
黃瀞瑩、湯維玲。(2018)。國際教育議題融入國中跨領域課程之個案研究-以屏東縣南榮國中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7(10),105-113。
楊素真。(2016)。新北市國民中學實施國際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北市。楊雅琪。(2020)。跨領域國際教育思維。師友雙月刊(617),22-26。
董勳遠。(2012)。南投縣四海國中校長願景領導與國際教育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詹盛如。(2019)。國際教育迷思解析與未來發展。教育脈動(17), 1-508。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 49, 63-94。
劉彥伶。(2018)。高雄市教師對國際教育知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義守大學,高雄市。劉素珠、林念臻、蔡金田。(2018)。我國國際教育政策之比較分析。[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in Taiwan]。教育行政論壇, 10(2),33-58。
鍾宜興、黃碧智(2013)。流動的文化疆界與跨界的心靈-國際教育相關概念的釐清。教育資料與研究,110,1-26。
蔡靜儀。(2013)。英國中小學國際教育之學校國際化研究。[School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Britis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真理大學人文學報(14),29-48。
蕭淑貞、彭雅蓮、劉玫宜、鍾聿琳、戎僅如。(2009)。「教師發展」組織文化之探討。[Essential Value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for Faculty Accreditation]。醫護科技期刊, 11(4),258-266。
謝勝宇、 郎芳麟、陳美秀。(2010)。高雄縣國民中學教師對於學校組織文化、組織公民行爲與學校效能知覺相關研究。[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Junior High School, the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chools of Kaohsiung County]。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4(3), 86-105。
簡良平。(2004)。教師即課程決定者—課程實踐的議題。[Teachers as Curriculum Decision-Makers-The Issue about Curriculum Practice]。課程與教學, 7(2), 95-114。
顏佩如。(2001)。課程與教學整合的探究。[An Inquiry into the Intersection of Curriculum and Pedagogy]。學校行政(13), 40-51。
顏佩如。(2005)。全球教育課程與教學的發展。[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Global Education]。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3), 163-183。
蘇泳滕。(2014)。國中學生參與國際活動之效益分析─以雲林縣某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二、英文部分
US。(2018)。US goverment strategy on inter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
UNESCO (1974)。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cooperation and peace and education relation to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Retrieved from 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 nfsunesco/pdf/Peace_e.pdf
DfES(2005)。Developing the global dimens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Retrieved from http://dera.ioe.ac.uk/6152/7/globald_Redacted.pdf
Becker, J。(1982)。Goals for Global Education。Theory Into Practice,21(3),228-233。Retrieved June2,2020, from www.jstor.org/stable/1476772
Knight, J。(2003)。Update the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33 (6),2-3.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2016)。Global competency for an inclusive world。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pisa/aboutpisa/Global-competencyfor-an-inclusive-world.pd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 (2004)。What i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ESCO
Answers。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85/138578e.pdf.
OECD & Asia Society (2018)。Teaching for global competence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Retrieved from 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289024-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