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慶福、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2002)。《社會心理學》(原作者: Brehm, SS, Kassin, S., & Fein, S.)。臺北:雙葉。
王雲東(2016)。《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新北市:揚智文化。
王靖雅(2016)。《非營利組織提升網站服務品質之評估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系碩士論文,屏東縣。白卿芬、劉柏立、王怡惠、陳思豪、陳萱、 鄭椀予、梁曼嫻、鄭雅心、施翔云(2008)。《我國寬頻使用及滿意度調查暨通訊傳播產業匯流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委託研究案匯流發展調查結果摘要報告》。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
林江亮、何永智(2009)。〈資訊透明與財務操縱對非營利組織捐贈收入影響之研究〉。《應用經濟論叢》,86,140-185。
林錦郎、張志堅(2014)。〈民眾現金捐贈行為意向之研究〉。《高苑學報》,20,30-46。
林雅莉(1999)。〈非營利組織之募款策略〉。《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
林江亮、李岫穎(2008)。〈影響非營利組織綱站資訊揭露程度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3),327-356。
林辰晏(2017)。《大臺北地區民眾對非營利組織捐款行為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農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吳水威(2017)。《分析第一當事者影響 A1、A2 類肇事事故 因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縣
吳岱儒、戴萬平、鄭安娜(2011)。〈非營利組織捐款行為、品牌認同與購買意願之研究:以喜憨兒烘焙坊為例〉。《資訊與科學管理》,4(1),69-96。
吳培儷、陸宛蘋(2002)〈台灣非營利部門之現況與組織運作分析〉。《康寧學報》,4,159-211。
宋秋儀(2016)。〈大型企業型非營利組織之財務分析〉。《中國行政評論》,22(1),111-128。
李瑞全(2016)。〈利他主義之意義與根源〉。《弘誓雙月刊》,140,15-19。
邱家准(2004)。《影響非營利組織捐款人行為關鍵因素之研究—從計畫行為理論(TPB)之觀點探討》。中原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洪增宏(2012)。《兒少安置機構捐款人之捐款行為探討》。正修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胡學華(2016)。《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家長對補習班的選擇行為》。國立臺灣大學會計與管理決策組碩士論文,台北市。高珮珊(2012)。《台灣民眾宗教捐獻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碩士論文,台南市。陸宛蘋(2006)。《臺灣非營利組織治理原則之研究:以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台北市。紀蕙文(2002)。《非營利組織行銷活動與捐款人捐款行為之研究》。台北大學合作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陳屏澐(2017)。《宗教信仰與幸福感對捐款行為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非營利事業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嘉義縣。陳婉玲(2014)。《中國文化大學農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陳育雯(2011)。《身心障礙機構之經營理念與高效能管裡》。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張林、張向葵(2003)。〈態度研究的新進展—雙重態度模型〉。《心理科學進展》, 11(02),171-176。
張文毓(2018)。《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電影院顧客行為意圖》。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張東生、林家安、葉俐廷、王柔文(2018)。〈探討利他主義、利他歸因、服務品質與關係品質如何促進社會企業之永續經營〉。《中原企管評論》,16(1),39-54。
張伯維(2018)。《大學生自我概念、服務學習滿意度、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碩士班學位論文,南投市。郭瑞坤、張玲瑜、張秦瑞、沈逸晴、張馨芸(2013)。〈捐贈者對非營利組織課責行為之認同度與捐款意願之研究〉。《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14:46-83。
唐宜楨、陳心怡、吳慧菁、鄭詩蓉、高藝洳(2009)。〈身心障礙污名認知與污名主觀經驗-以精神疾病患者及脊髓 損傷者為例〉。《身心障礙研究季刊》,7(4):230-244。
梁盛棟(2007)。《遊客旅遊動機,期望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溪頭森林遊樂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農學院林業暨自然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馮燕(2000)。〈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功能與發展〉。《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 2-42。台北:巨流。
董哲瑋。(2012)。《企業社會責任發展類型之研究-以臺灣維他露公司為例》。暨南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南投縣。葉念佳(2011)。《代理問題對企業慈善捐款影響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學位論文。
劉佳盈(2010)。《社會福利非營利組織的關係行銷策略與持續捐贈行為意向之相關性研究─以財團法人老五老基金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中市。劉弘煌(2015)《社會統計學:理論與應用(三版)》。新北市:雙葉書廊股份有限公司。
熊震宇(2014)。《以理性行為理論、擴充科技接受模型探討從眾行為對APP遊戲使用行為之影響以Candy Crush 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學院工程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南市。薛怡平、李雅靖(2012)。《非營利組織網站品牌權益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盧憶慧(2013)。《中高齡者慈善捐款行為意向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系碩士論文,南投縣。蕭意庭(2019)。《台灣消費者對於Airbnb使用意向之研究》。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跨文化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蕭盈潔(2002)。《非營利組織事業化--以社會福利機構為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蘇連瓔(2015)。《非營利組織品牌形象與捐款之研究:以癌症希望基金會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英文部分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Kuhl, J., & Bechmann, J. (Eds.),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11-39), New York, Spring Verlag.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50 ,179-211.
Caprara, G. V., Steca, P., Zelli, A., & Capanna, C. (2005). A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adults' prosocialness.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1(2), 77-89.
Greenwald A G, Banaji M R.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s,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5, 102(1):4~27.
Homans, G.C.(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3, 597-606.
Mixer, J. R. (1993).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fundraising: Useful Foundations For Successful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Salamon, L. M., & Anheier, H. K. (1992). In search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I: The question of definitions.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3(2), 125-151.
Sheth, J.N., & Howard, J. A. (1969). 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 New York.
Wilson T D, Lindsey S, Schooler T Y. A model of dual attitudes.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0, 107(1): 101~126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York: Simon & Schuster.
網路部分
行政院主計處(2013)。〈捐款概況〉。取自https://www.dgbas.gov.tw/ct.asp?
xItem=3402&ctNode=4958。
內政部統計處(2018)。〈中央所轄人民團體2008~2018〉。取自https://www
1.stat.gov.tw/ct.asp?xItem=15492&CtNode=4789&mp=3。
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2020)。〈2020年度專案經費支出概況〉。取自https://www.unitedway.org.tw/Donate_General.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