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雅 (1996)。國小學生一般字彙知識、認字能力與國語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宣惠 (2011)。不同閱讀能力學童詞素覺識表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宣惠、洪儷瑜、辜玉旻 (2012)。小學中年級學童詞素覺識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
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0(1),123-164。
王雅欣 (2011)。探討國中一年級閱讀理解困難學生於聲韻覺識、字形處理及詞素覺
識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王瓊珠 (2010)。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二版)。臺北市:心理。
吳嘉芬 (2008)。部首覺知對兒童認字的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吳靜芬 (2011)。詞素覺識、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國小三年級兒童閱讀能力之相關
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俊仁、柯華葳(1999)。以認知成份分析區辨學童閱讀困難的效能,學童閱讀困
難的鑑定與診斷研討會。台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李畊緯 (2011)。應用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國小學童詞素覺識、聲韻覺識、字形處理與
中文閱讀能力之橫斷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家同 (2013)。大量閱讀的重要性 (二版)。高雄市:五南。
沈文娟 (2002)。國小低年級兒童口語理解能力之表現情形及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孟瑛如、張淑蘋 (2003)。資源班語文教學-有趣的識字教學設計。國教世紀,207,
31-40。
岳修平(譯)(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原著E. D. Gagne', C. W. Yekovich, & F. R.Yekovich)。臺北市:遠流。
林珮伃、林宛儒 (2015)。臺灣孩童學前的識字差異與聲韻覺識、視知覺、注音符號
能力的區辨效能。課程與教學季刊,18(2),101-124。
林寶貴、黃玉枝、黃桂君、宣崇慧 (2009):學齡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指導手冊。教
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林寶貴、錡寶香 (2000)。中文閱讀理解測驗之編製。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
79-104。
竺家寧 (1998)。中國的語言和文字。臺北市:台灣書店。
竺家寧 (1999)。漢語詞彙學。臺北市:五南。
邱上真 (1997)。中文閱讀能力評量模式的探討:理論與實務----國語文低成就學生閱
讀表現之追蹤研究(II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7-2413-H-
017-003-F5)。臺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侯孟燁 (2012)。國小中年級新移民配偶子女和本國籍配偶子女詞素覺識與中文閱讀
能力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宣崇慧 (2015)。學前至小一學童詞彙理解、語言理解與詞素理解與應用發展相關情
形之探究。溝通障礙教育期刊論文集,1,63-68。
柯華葳 (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測驗年刊,46,1-11。
柯華葳(2009)。培養 Super 小讀者。臺北市:親子天下。
柯華葳(主編)(2010)。中文閱讀障礙。臺北市:心理。
洪儷瑜 (2002)。國小學童漢字視知覺能力三年縱貫研究。特殊教育學刊,22,
1-26。
洪碧霞,邱上真(1997)。國民小學國語文低成就學童篩選工具系列發展之研究。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5,83-107。
洪儷瑜、王瓊珠、張郁雯、陳秀芬 (2008)。學童“識字量評估測驗”之編製報告。
測驗學刊,55(3),489–508。
胡永崇 (2001)。不同識字教學策略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童教學成效之比較研究。屏東
師院學報,14,179-218。
胡永崇 (2003)。國小四年級閱讀困難學生識字相關因素及不同識字教學策略之教學
成效比較。屏東師院學報,19,117-216。
胡志偉、顏乃欣 (1995)。語言病理學基礎。臺北市:心理。
胡潔芳 (2008)。兒童漢語構詞覺識與聲韻覺識之關係。華語文教學研究,5(1),
45-66。
康金雲(2010)。幼兒識字能力與視知覺能力之縱貫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祐瑄 (2014)。詞素覺識教學與推論策略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閱讀表現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芳、吳怡潔 (2008)。中小學學童生活口語理解評量工具建構與效度研究。特殊
教育研究學刊,33( 3),77-93。
陳密桃、邱上真、黃秀霜、方金雅 (2002)。國小學童後設語言研究。教育學刊,
19,1-26。
陳新豐、方金雅 (2016)。高屏地區不同類型國小學童識字能力成長之實徵研究。臺
灣教育評論月刊,5(2),111-130。
陳慶順 (2000)。識字困難學生與普通學生識字認知成份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傅淳鈴、黃秀霜 (2000)。小學國語低成就學童後設語言覺知實驗教學成效分析。中
華心理學刊,42(1),87-100。
曾志朗(1993)。華語文的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的沈思。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
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 (頁 539-582)。臺北市:遠流。
程炳林 (2000)。認知/意動成分與學習表現之相關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
45(1),43-59。
程祥徵、田小琳 (2015)。現代漢語 (修訂版)。臺北市:書林。
辜樹仁 (2011 年 4 月 25 日 )。台灣閱讀力墊底,怎麼辦?天下雜誌。線上檢索日
期:2018 年 5 月28 日。取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1992
黃忻怡 (2011)。應用結構方程模式探討國小低年級學童聲韻覺識、聲旁表音覺識、
字根造詞、中文斷詞與中文閱讀能力關係之縱貫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黃秀霜 (1991)。中文年級認字量表。臺北市,心理。
黃秀霜(1997)。兒童早期音韻覺識發生三年後中文認字能力關係之縱貫性研究。
國立台南師院學報,30,263-288。
萬雲英 (1991)。兒童學習漢字的心理特點語教學。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
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 (頁 404-448)。臺北市:遠流。
廖晨惠、吳靜芬 (2011)。閱讀困難兒童與一般兒童詞素覺識能力之研究。測驗統計
年刊,19,13-28。
廖晨惠、李畊緯、曹傑如、白鎧誌 (2014)。國小學童詞素覺識、聲韻覺識、字形處
理能力與中文字詞認讀能力之相關研究。測驗學刊,61(4),489-508。
維基百科 (2018)。世界圖書與版權日。美國: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線上檢
索日期:2018年3月23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96%E7%95%8C%E5%9B%BE%E4%B9%A6%E4%B8%8E%E7%89%88%E6%9D%83%E6%97%A5
蔡孟燁 (2009)。國小低年級兒童音韻覺識、詞素覺識發展及其對讀寫能力預測知縱
貫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鄧凱元 (2014 年 1 月 7 日)。台灣閱讀分數,進步全球第一。天下雜誌。線上檢索
日期:2018 年 5 月 28日。取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5174
賴怡萍 (2014)。詞素覺識與詞彙教學法。雲嘉特教,19,29-35。
賴慶雄 (1989)。認識字詞語。臺北:國語日報。
鍾偉倫 (2005)。詞素覺識:語意透明度、詞素位置與中文字學讀能力 (未出版碩士
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市。
Lerner, J. W. (1981).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ories, diagnosi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3rd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hall, J. (1983). The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Chall,J.S. (1999).Stage of Reading Development. Fort Worth,TX:Harcout Brace.
Carlisle, J. F. (1995).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early reading achievement. In L. B.
Chung, W.L., & Hu, C.F. (2007).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20, 441-461.
Carlisle, J. F., & Stone, C. A. (2005). Exploring the role of morphemes in word reading.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40, 428–449.
Feldman (1995).Morphological aspects of language processing (pp.189-210).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Associates.
Gagn E. D., Yekovich, C.K., & Yekovich, F.R. (1997).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2nd ed).New York, NY:Harper Collins College.
Hoover, W. A., & Gough, P. B. (1990).The simple view of read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2,127-160.
Ku,Y-M,&Anderson,R.C.(2003).Development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Reading and Writting: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16(5),399-422.
Li,W.,Anderson ,R.C.,Nagy,W.,&Zhang,H.(2002).Facets of met linguistic awareness that
contribute to Chinese literacy.
In W.Li,J.S.Gaffiney.&J.L.Packard(Eds.)Chinese Children’s Reading Acquisition:Theoretical
and Pedagogical Issues(pp.87-106).
Leong, C. K. (1989). Productive knowledge of derivational rules in poor readers. Annals
of Dyslexia, 39, 94–115.
McBride-Chen, Hua Shu, Wat C.P., & Wagner R.K. (2003).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Uniquely Predicts Young Children’s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
McBride-Chang., Cho.J.R., H.Liu., R.K.Wagner., Hua Shu, A.Zhou., C.S-M.Cheuk.,& A.Muse.(2005) . Changing models across cultures: Associations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wareness with vocabulary and word recognition in
second graders from Beijing, Hong Kong,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92(2),140–160.
Nagy, W. E., & Anderson, R. C.(1998).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and literacy in different languages. In D.
Perfetti,C.A.,Landi,N.,&Oakhill,J.(Eds.).(2005).The acquisitio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Oxford:Blackwell.
Perfetti, C.A., Landi, N., & Oakhill, J. (2005). Comprehension. In M.J. Snowling & C. Hulme(Eds.), The science of reading: A handbook (pp.227-247).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Rayner, K. & Pollatsek, A. (1989).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kottun, B. C., & Parke, L. A. (1999).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ual deficits and dyslexia.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2, 2-5.
Rayner, K., & Pollatsek, A. (1989).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 NJ: Prentice Hall.
Shu, H., & Anderson, R. C. ( 1997 ). Role of radical awareness in the character and
word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ildren.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2, 78-89.
Shu, H., McBride-Chen,C., Wu,S., & Liu,H.(2006). Understanding Chinese Development
Dyslexia: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s a Core Cognitive Construc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8(1), 122-133.
Shu, H., Peng, H., & McBride-Chang, C. (2008). Phonological awareness in young
Chinese children. Developmental Science, 11(1), 171–181.
Tong, C.-M. Chang, H. Shu., & A. M-Y. Wong. (2009).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Orthographic Knowledge, and Spelling Errors: Keys to Understanding Early
Chinese Literacy Acquisition.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13(5), 426-452.
Van den Broek, P.W. (1997). Discovering the cements of the universe: The development of
event comprehension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In P. van den Broek, P. Bauer, & T.Bourg (Eds.), Developmental spans in event comprehension: Bridging fictional and actual events (pp. 321-342). Mahwah, NJ: Erlbaum.
Wu, X., Anderson, R. C., Li, W., Wu, X., Li, H., Zhang, J., ... Gaffney, J. S. (2009).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cy development.An intervention study.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 13(1), 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