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7: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素芳
研究生(外文):WU,Su-Fang
論文名稱:高齡產子母親的教養經驗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Parenting Experience at Advanced Maternal Age
指導教授:吳瓊洳吳瓊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 Chiung-J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4
中文關鍵詞:高齡產子晚婚遲育教養經驗及歷程
外文關鍵詞:Advanced maternal agelate fertilityparenting expere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產子母親的教養經驗,以質性研究為取向,深入探討高齡產子母親之得子經驗、教養經驗及面臨的挑戰和所採取的因應與調適之道。本研究訪談3位高齡產子母親,透過敘事研究方法呈現高齡產子教養經驗,並進行跨個案分析與討論,研究結論如下:
ㄧ、高齡產子母親,拋開擔憂順利得子,雖身心皆有考驗,但
夫婦倆人相互扶持,攜手共同迎接孩子的到來。
二、 高齡產子母親,希望孩子自由開心生活,然而有感於陪伴子
女年歲有限,以及過去生命經驗之體會,更希望訓練孩子培養
品格與獨力自主能力。
三、 高齡產子母親,最大的挑戰在於與配偶達到共識,希望配
偶能夠支持與分工協助教養子女。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家庭教育工作者與後續研究,提出相關
建議以供參考。
Research on Parenting Experiences at Advanced Maternal Age
Wu Su Fang
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arenting
experiences at advanced maternal age. Applying the narrative
research method,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ed experiences at
advanced maternal age, including conceiving experiences,
parenting experiences and the challenge and resolution.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
1. The advanced maternal mothers although undergo the
difficulties both body and mind, still they try not worry and
Work hard together with their couples.
2. The basic wish for the advanced maternal mother is to give
happy childhood and cultivating good character and
independent nature.
3. The advanced maternal mothers’ biggest challenge is to have
common value and cooperate with couples.

Keywords: Advanced maternal age, late fertility, parenting
experience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誌………..……………………………………………iii
目次…………..…………………………………………iv
表次…………………………………………………………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高齡產子母親現狀與相關研究……….……………………9
第二節 高齡產子母親的教養方式與相關研究…………………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37
第二節 前導研究……………………………………………………………40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43
第四節 研究工具…………………………………………………………43
第五節 研究倫理…………………………………………………………45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45
第七節 可信賴性檢驗………………………………………………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堅毅心慈之恩惠的教養經驗……………………53
第二節 坦率誠實之方芯的教養經驗……………………62
第三節 剛柔並濟之慧悅的教養經驗……………………70
第五章 綜合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高齡產子母親得子經驗分析與討論…………………81
第二節 高齡產子母親教養經驗分析與討論…………………86
第三節 高齡產子母親教養經驗挑戰與因應分析與討論………10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9
第二節 研究建議…………………………………………………113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省思……………………………………11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17
英文部分…………………………………………………………….127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31
附錄二 修改前訪談大綱…………………………………………….132
附錄三 修改後訪談大綱…………………………………………….133
附錄四 台灣學術倫理資源教育中心修課證明…………………….13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素珠、陳春菊(2005)。照顧一位初高齡產婦產後初期之護理經驗。高
雄護理雜誌,22(1),37-49。
內政部(2019/12/16檢索) 。
https://mammy.hpa.gov.tw/Home/NewsKBContent?id=1233&type=01 
王瑞生、張家蓓、李德初(2015)。更年期,好自在(第二版)。台中:晨
星。
王叢桂(1997)。父職與母職認知基模及其生涯承諾關係的探討。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朱思樺(2012)。台灣未婚女性結婚意願之探究-「不婚」還是「想婚而不
得婚」?台北:東吳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好醫師新聞網(2018)。高齡產子是醫術進步還是社會隱憂?
http://www.5678news.com/index.php
江文慈(2009)。不惑之惑:中年人的心理危機與轉機。諮商與輔導,
277,22-27。
江慧琴(2010)。一位懷有唐氏症胎兒須中止妊娠之護理經驗。助產雜
誌,52,41-50。
竹內正人(2012)。生的時候就是適產期,高齡生產也有優點。新手父母
出版。
邱奕傑(2009)。影響台灣地區男女初婚因素之探討。台北大學經濟
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邱美芳(2016)。主要照顧者對學齡前幼兒情緒能力教養經驗的探討。暨
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所碩士論文。
邱敏芝(2009)。母職家/枷/佳鎖?高學歷職業婦女的母職圖像。花蓮教育
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利翠珊、張妤玥、鄧皓引(2014)。育兒階段夫妻工作家庭壓力調適:系統
界限的定位與轉變。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1),37-72。
何雅利(2013)。高齡產婦對嚴重產痛的認知-醫院品質促進之研究。疼痛
醫學雜誌,23(1),1-8。
何文澤、葉光輝、呂婕、Louise, K. W. S.(2017)。適當表達:親子衝突中的
情緒精煉。本心理學研究,48,57-119。
呂朝賢、呂慧玲(2014)。教養方式與學童幸福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8(3),79-101。
吳秋鋒(2002)。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
關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怡樂(2016)。女性晚婚與婚姻滿意度。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為出版碩
士論文。
吳明燁(1998)。母親就業對於父母角色分工的影響:以育有青少年子女的
家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6,113-146。
吳明燁(2016)。父母難為:台灣青少年教養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市:五南。
李燕鳴、傅振宗(2001)。產婦年齡與不良懷孕結果的探討-花蓮縣三年生
產記錄分析。慈濟醫學雜誌,13(2),95-103。
李百麟、王巧俐、林怡君、張淑美(2007)。幼兒自律行為與父母教養型
態。危機管理學刊,4(2),41-50。
李容蓉、陳富美(2014)。溺愛教養之親子歸因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
報(2014),40,157-158。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
學研究,9,3-52。
兒童福利聯盟(2019)。2019年台灣女性生育意願和育兒現況調查報告。
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1/1508
卓以定(2007)。三明治中年俱樂部。台北:遠流。
周麗端主編(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
周玉慧、黃朗文(2007)。中年生活感受與憂鬱之關係:以情緒支持為中
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4),439-471。
周玉慧、吳明燁、黃朗文(2010)。當中年遇到青少年:親子關係類型與父
母中年生活感受。台灣社會學,20,1-37。
周育甄、陳淑貞、詹坤儀(2016)。工作特性、友善家庭政策與職家平衡
關係之研究:職家衝突之中介效果與同事支持之干擾影響-以高中職
教師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3(3),35-54。
林家鴻(2009)。台灣女性的婚姻現象是晚婚並非不婚。網路社會學通
訊,81。
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
20,253-293。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
學研究,3,2-92。
林美蓉(2004)。中年婦女生涯轉換看法量表編制之研究。測驗學刊,
51(2),185-207。
林育陞(2019)。高齡化下老人照顧者身心議題、憂鬱與支持探討。輔導與
諮商,405,16-20。
林如萍、黃秋華(2017)。三代之間:代間關係與中年生活福祉。人文及社
會科學集刊,29(3),381-414。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語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
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
林惠雅(2008)。國小學童母親信念、教養目標和教養行為類型之初探-兼
論其與子女學業表現之關聯。應用心理研究,37,181-213。
林惠雅、周玉慧(2009)。婚姻教養互動類型及親職參與:人夫、人妻與人婦、人母。
教育心理學報,41(S),167-183。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
75-96。
林惠雅(2010)。父母共親職類型與親職壓力探討。應用心理,46,125-151。
林惠雅(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安全類型與父母婚姻衝突因應、抵制教養聯
盟關係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3(2),457-476。
胡幼慧(1991)。性別、社會角色與憂鬱症狀。婦女與兩性學刊,2,1- 18。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
研究女性實例(胡佑慧主編)。台北:巨流。
宣秀慧(2001)。青少年親子衝突歷程中的親子互動。東吳大學社會工作
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范綱華(2009)。就業型態與家庭角色對台灣青年與中年女性自評健康的
影響。人口學刊,38,33-65。
洪惠芬(2015)。新世代台灣母親的處境與挑戰:就業母親在照顧與工作
之間的文化矛盾。台灣福利社會學刊13(1),87-149。
洪晟惠、周麗端(2011)。家庭發展階段與家庭結構對中年世代生活滿意
度的影響。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3,75-100。
洪宗瑋(2016)。年齡真的不是問題?社會變遷環境下的親子年齡差距與互
動關係。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珮君、蔡昀珊(2016)。直升機父母的教養反思。師友月刊,586,44-45。
郭祐誠、林佳慧(2012)。勞動市場條件對結婚率下降之影響。人口學
刊,44,87-124。
郭靜晃(2005)。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徐光國(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揚智。
徐美雯、魏希聖(2015)。華人文化教養信念、教養行為對青少年憂鬱及偏差行為之
影響。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35-63。’
徐于蓁、葉秀珍(2015)。工作與家庭衝突對生活福祉之影響:性別差異的檢視。
人口學刊,51,1-42。
陸洛、黃茂丁,高旭繁(2005)。工作與家庭的雙向衝突:前因、後果與調節變項之
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7,133-166
高淑清(2008)。人口結構變遷下的獨生子女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
學會(主編),人口結構改變與家庭教育,17-35。台北:師大書苑。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明莉(2018)。高齡婦女生育的醫療處遇與社會偏見之反思。應用心理
學研究(69),207-251。
陳思宇(2019)。台灣親子衝突研究之回顧與展望。清華教育學報,36(2),
159-192
陳若琳總校閱(2005)。人類發展學。新北:啟英。
陳家鳳、林惠雅,蕭英玲(2016)。當第一個孩子來報到:新手父母的親職
參與和婚姻滿意度。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7,91-112。
陳昭如(2016)。從義務到權利:新舊母性主義下母性保護制度的轉向與重構。
台大法學論叢,45。
陳若琳(2001)。父母親的教養目標及行為對幼兒社會能力的影響。中華家政學刊,
30,31-48。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縱教養的交互作用與幼兒社會
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32,75-92。
陳富美、蕭英玲(2014)。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父母工作負向情緒者、回家負向情緒
及教養行為之關聯。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3),357-378。
陳惠茹(2015)。教養嬰幼兒親職壓力之研究:以家庭壓力理論分析。幼兒
教保研究期刊,46,19-39。
陳偉君(2019)。已婚職業婦女工作壓力、角色衝突與健康狀態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謂出版碩士論文。
陳寧容(2012)。幼兒園家長對幼兒品格之教養觀與教養策略探究,家庭教育與
諮商學刊,12,55-82。
陳彥璇、蘇育令(2007)。談少子化時代下獨生子女之教養方式-以生態學觀點
探討。教師之友,48(4),103-110。
陳佳雯、許伊均、陸洛、吳詩涵(2012)。以韌性觀點探討女性主管職業
生涯歷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2,51-71。
陳志賢、戴嘉南、連廷嘉(2003)。初為人父母心理調適之研究。諮商輔導
學報,9,17-46。
孫吉珍、李從叢、劉淑娟(1997)。施行羊膜穿刺術對高齡孕婦的意義。
護理研究,5(2),171-181。
馬度芸(2010)。職場中年人生涯規劃之省思-「選擇、最佳化、代償」(SOC)
的思考模式。諮商與輔導,299,6-11。
張英熙(2013)。看見孩子的亮點-阿德勒鼓勵原則在家庭及學校中的應用。
台北:張老師。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靖梅、余玉眉(2005)。高齡孕婦獲知須接受羊膜穿刺術至實際執行期間之經歷。
醫護科技學刊,7(1),56-70。
張再明(2006)。早當爸爸好還是晚當爸爸好?父職的時機與子女發展之探討。收錄於
國教育學會編,2006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州:廣州市教育局。
張榮富、蔡滋紋(2015)。「學歷擠壓困境」:擇偶網站資料的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
刊27(1),205-263。
張婷婷、陸洛、林惠彥、高旭繁、陳瑩珊(2015)。職家衝突因應與適應後果之關聯。
組織與管理,8(1),77-111。
張正正(2011)。頂客夫妻婚姻生活經驗之詮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1,77-101。
許碧純、邱浩政(2015)。照顧子女的代價?母職對台灣女性薪資影響的貫時性分析。
台灣社會學刊,56,55-115。
曾多聞(2017)。你幾歲生孩子?高齡產婦,其實還是有你想不到的優勢。
親子天下1399。
曾端真(2013)。教出有勇氣與行動力的孩子-親子雙贏的教養功夫。台北:張老師。
曾櫻花、穆佩芬、夏萍回、趙湘台(1999)。不孕婦女於接受體外受精與
胚胎植入之治療期間的家庭壓力經驗。護理研究,8(3),325-337。
彭錦鵬(2013)。晚婚、不婚現象因應對策之研究。內政部委託之研究報
告。台北市:內政部研究發展知識平台。
傅雅麟、田聖芳(2010)。一位高齡婦女間隔多年再生育的生命意義。馬偕學報,
8,149-163。
黃崑巖(2004)。黃崑巖談教養。台北:聯經。
黃毅志(1997)。職業、教育階層與子女管教:論Kohn的理論在台灣的適用性。
台東師院學報,8,1-26。
黃欣妍(2015)。國中教師晚婚因素之探討。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莉(200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
15,3-62。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質性研究方法宇資料分析
(齊力、林本炫主編,1-19)。嘉義:南華大學。
齊隆鯤、劉蔚萍、胥嘉芳、高慧芬、謝美惠、陳孟秦、陳湘淳、巫素珍
(2011)。兒童情緒教育。台中:華格那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
人口學刊,33,1-32。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39-55。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賀凱(2009)。父母社經地位對父母管教價值與方式之影響-檢證Kohn的理論在台東
國中生父母之適用性。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2),145-180。
鄭宇淵(2016)。諮商學習對於母職角色教養信念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
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雜誌,20,41-91
潘恆新(2017)。高齡婦女生育醫療倫理與法律議題。台灣更年期醫學會會訊,55。
鄧素文、戴玉慈、蕭淑真(1998)。應用生命階段過渡期之概念於不孕婦為人母的過
程。護理雜誌,45(3),31-37。
鄧蔭萍(2012)兒童情緒智力與社會行為探討。兒童照顧與教育,2,1-21
趙蕙玲(2011)。「以子女為中心」和擔心子女輸在起跑點的父母教養心態與親子處境
之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0,31-62
蔡文輝(200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燦煮、陳月枝(2001)。「尋求受孕」對接受生殖科技治療婦女之生活經驗意義。
台北醫學,5(1),10-18
蔡敏玲、余曉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蔡美兒(2011)。虎媽的戰歌。台北:天下文化。
蔡素琴(2009)。從女性主義觀點解讀親子衝突歷程中的母職經驗-以一位家有青少年
子女的母親為例。諮商輔導學報,20,71-111
蔡玉瑟、張妤婷、謝孟岑(2006)。資優兒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
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0(1),63-87
蒙光俊、張玉萱(2010)。後現代主義之始祖:阿德勒心理學與其對後續學派影響之綜
觀。諮商與輔導。293,P2-5
劉慈惠(2001)。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者為例。新竹師院學報,
14,355-405。
熊雅蕾(2009)。高齡初產婦母職歷程與社會支持之探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蔣姿儀、李文宜、林季宜(2014)。學齡前幼兒母親親職壓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
幼兒教育年刊,25,141-16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2020/02/20檢索)   
     https://www.hpa.gov.tw/Home/Index.aspx
謝銘逢(2015)。從東亞社會的經驗、制度與規範看性別不平等與低生育率-哈佛大學
Mary C. Brinton主任演講紀實。人口學刊,50,101-107。
謝明玲(2008)。為甚麼中年人如此憂鬱?天下雜誌(391)。
謝育伶、陳若琳(2008)。母親教養行為、幼兒行為調節和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
幼兒教育,290,5-21
謝美娥(2009)。就業母親之母職策略與就業策略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2(3),
299-333
駱明慶(2007)。台灣總生育率下降的表象與實際。研究台灣,3,37- 60。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幼兒
教育所碩士論文
簡宏江(2019)。營造溫馨家庭氣氛的親職教育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的分析。中華管理
發展評論,8,1
魏靜慧(2016)。媽媽是我的「工作」:全職媽媽的母職經驗與實作。陽明大學衛生福
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及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
聯合新聞網(2019)。國人生育也高齡化  三成新生嬰兒生母超過35歲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876211
瞿海源(1991)。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巨流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東吳社會
工作學報,6,35-72
Gilligan, C.(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發展(王雅各譯)。台北市:心理。
Carolyn Amber Walter(1989)。何時當母親-越晚生育愈好嗎?(陳秋美譯)。
(原著1986出版)。台北:信誼。
Harris, J.R.(1998)。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洪蘭、蘇奕君譯,2000譯)。台北:商周
Rice, F. P.(2005)。人類發展學。(謝佳容、楊承芳、周雨樺、郭淑芬、徐育愷譯)。
(原著出版於2005)。台北:五南。
Klass, P.(2017)。做高齡媽媽也許是一件好事。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170413/good-news-for-the-older-mothers/zh-hant/
Flick, U.(2007)。質性研究導論(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台北:五南







英文部分
Adsera, A. (2004)。Changing Fertility rat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impact of labor
market institution. Journal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s,17,17-43
Arebdell, T. (1997). Contemporary Parenting: challenges and issues. Underatnding
families,9. Sage Publications, Inc.
Beaulieu, D. A., Bugental, D. (2008). Contingent parental investment: An evolutionary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arly interaction between mothers and children.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9(4), 249-255
Barclay, K., & Myrskyla, M. (2016). Advanced maternal Age and Offspring Outcomes:
Reproductive Aging and Counterbalancing Period Trend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42, No. 1, 69-94
Casteleiro, A., Paz-Zulueta, M., Paras-Bravo, P., Ruiz-Azcona, L., & Santibanez, M.
(2019). Association between advanced maternal age and maternal and neonatal
morbidit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a Spanish population.
Chao, R. K. (1994). Beyond parental control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 Understanding Chinese parenting through the cultural notion of training.
Children Development, 65,1111-1119
Cooney, T. M.(1993). Timing of fatherhood: Is ‘on-time’ Optimal?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5(1),205-215
Dix, T. H., Ruble, D. N., & Zambarano, R. J. (1989). Mother’s implicit theories of discipline: Child effects, parent effect, and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Child Development, 60, 1373-1391
Dallaire, D. H.& Weinraub, M. (2005). Precdicting children’s anxiety at age 6: the contributions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security,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the maternal separation anxiety.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7(4), 393-408
Dunson, D. B., Colombo, B., Baird, D. D.(2002). Changes with age in the level and duration of fertility in the menstrual cycle. Human
reproduction, 17(5),1399-1403
Espenshade, T. J. (1984). Investing in children: new estimates of parental
Expenditures. Washington, D. C: Urban Institute Press.
Gecas, V., Nye, F. I. (1974). Sex and class differences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 test of Kohn’s hypothesi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6, 742-749
Gould, R.L. (1972). The phases of adult life: A study i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29, 521-531
Jones Garvin (2007). Delayed Marriage and Very Low Fertility in Pacific Asi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33, No3, 453-478.
Leavy, P. (2009). Method meets art: Arts-based research practice., NY: Guilford.
Lieblich, A.(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California: Sage.
Livinson, D. J.(1986) The conception od adult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1), 3-13
Maccoby, E. E. (1992). The role of parents in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A historical
over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8, 1006-1017
Mills, M., Rindfuss. R. R., McDonald, P., & Velde, E. T., on behalf of the ESHRE
Reproduction(2011). Why do people postpone parenthood? Reasons and social
incentives.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vol.17, No.6, 848-860
Mead, M.(1970). Culture and commitment: A study of generation gap. New York city: Natural History Press
Miller, S. A. (1988). Parents’ beliefs about children’s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59, 259-285.
Mintziori, G., Lambrinoudaki, I., Kolibianakis, E. M., Ceausu, I., Depypere,
H., Erel, C. T., Perez-Lopez, F. R.,…Goulis, D. G. (2013). EMAS
position statement: Late Parenthood. Maturitas,76, 200-204
Myrskyla, M.,& Fenelon, A. (2012). Maternal Age and Offspring Adult Health:
Evidence From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 Demography, vol. 49,
No. 4, 1231-1257
McGillicuddy-De Lisi, A. V. (198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beliefs and
children’s cognitive level. In I. E. Segel(Ed.), Parental beliefs systems.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Publidshers.
McMahon, C. A., Boivin, J., Gibson, F. L., Fisher, J. R. W., Hammarberg, K., Wynter, K., & Saunder, D. M.(2011). Older first-time mothers and early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propective cohert study of women conceiving spontaneously or with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Vol.96, No.5, 1218-1224.
Neugarten B. L. (1976). Adaptation and the life circl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6(1), 16-20
Oindi, F. M., Sequeira, E., & Mutiso, S. K. (2017). Childbearing at nery advanced
maternal age, the challenges and complications: A report of two ca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e Reports and Images, Vol,8, No.11, 692-697
Parker, J.(2020). Middle age. Atlantic monthly.
Polkinghorne, D. E. (199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ossi, A. S. (1980). Life-span theory and women’s life. Journal of women in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California :Sage.Culture and society,
6(1)),4-32.
Rubin, K. H. & Mills, R. S. (1992). Parent’s thoughts about children’s socially
adaptive nad maladaptive behavior: Stability, chang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 E. Sigel, A. V., McGillicuddy-Delisi,& J. J. Goodnow (2nd ed). Hillsd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publishers.
Sheehy, G. (1997). New Passage: mapping your life across time. Ballantine Books.
Troll, L. E.(1972). Is parent-child conflict what we mean by the generation gap.Family Coordinator, 21(3), 347-349
Yoshida, M., Murayama, R., Nakata, M., Haaruna, M., Matsuzaki, M., Shiraishi, M., & Sanada, H. (2013).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advanced maternal age at first vaginal delivery. Open Journal of Obsterics and Gynecology,3, 28-34
Yoldemir, T. (2016). Fertility in midlife women. Climacteric, vol. 19, No.3,
240-246.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