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素珠、陳春菊(2005)。照顧一位初高齡產婦產後初期之護理經驗。高 雄護理雜誌,22(1),37-49。 內政部(2019/12/16檢索) 。 https://mammy.hpa.gov.tw/Home/NewsKBContent?id=1233&type=01 王瑞生、張家蓓、李德初(2015)。更年期,好自在(第二版)。台中:晨 星。 王叢桂(1997)。父職與母職認知基模及其生涯承諾關係的探討。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朱思樺(2012)。台灣未婚女性結婚意願之探究-「不婚」還是「想婚而不 得婚」?台北:東吳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 好醫師新聞網(2018)。高齡產子是醫術進步還是社會隱憂? http://www.5678news.com/index.php 江文慈(2009)。不惑之惑:中年人的心理危機與轉機。諮商與輔導, 277,22-27。 江慧琴(2010)。一位懷有唐氏症胎兒須中止妊娠之護理經驗。助產雜 誌,52,41-50。 竹內正人(2012)。生的時候就是適產期,高齡生產也有優點。新手父母 出版。 邱奕傑(2009)。影響台灣地區男女初婚因素之探討。台北大學經濟 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邱美芳(2016)。主要照顧者對學齡前幼兒情緒能力教養經驗的探討。暨 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所碩士論文。 邱敏芝(2009)。母職家/枷/佳鎖?高學歷職業婦女的母職圖像。花蓮教育 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利翠珊、張妤玥、鄧皓引(2014)。育兒階段夫妻工作家庭壓力調適:系統 界限的定位與轉變。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1),37-72。 何雅利(2013)。高齡產婦對嚴重產痛的認知-醫院品質促進之研究。疼痛 醫學雜誌,23(1),1-8。 何文澤、葉光輝、呂婕、Louise, K. W. S.(2017)。適當表達:親子衝突中的 情緒精煉。本心理學研究,48,57-119。 呂朝賢、呂慧玲(2014)。教養方式與學童幸福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8(3),79-101。 吳秋鋒(2002)。父母的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 關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怡樂(2016)。女性晚婚與婚姻滿意度。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為出版碩 士論文。 吳明燁(1998)。母親就業對於父母角色分工的影響:以育有青少年子女的 家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社會文化學報,6,113-146。 吳明燁(2016)。父母難為:台灣青少年教養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市:五南。 李燕鳴、傅振宗(2001)。產婦年齡與不良懷孕結果的探討-花蓮縣三年生 產記錄分析。慈濟醫學雜誌,13(2),95-103。 李百麟、王巧俐、林怡君、張淑美(2007)。幼兒自律行為與父母教養型 態。危機管理學刊,4(2),41-50。 李容蓉、陳富美(2014)。溺愛教養之親子歸因探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 報(2014),40,157-158。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 學研究,9,3-52。 兒童福利聯盟(2019)。2019年台灣女性生育意願和育兒現況調查報告。 取自:https://www.children.org.tw/research/detail/71/1508 卓以定(2007)。三明治中年俱樂部。台北:遠流。 周麗端主編(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 周玉慧、黃朗文(2007)。中年生活感受與憂鬱之關係:以情緒支持為中 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4),439-471。 周玉慧、吳明燁、黃朗文(2010)。當中年遇到青少年:親子關係類型與父 母中年生活感受。台灣社會學,20,1-37。 周育甄、陳淑貞、詹坤儀(2016)。工作特性、友善家庭政策與職家平衡 關係之研究:職家衝突之中介效果與同事支持之干擾影響-以高中職 教師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3(3),35-54。 林家鴻(2009)。台灣女性的婚姻現象是晚婚並非不婚。網路社會學通 訊,81。 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 20,253-293。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 學研究,3,2-92。 林美蓉(2004)。中年婦女生涯轉換看法量表編制之研究。測驗學刊, 51(2),185-207。 林育陞(2019)。高齡化下老人照顧者身心議題、憂鬱與支持探討。輔導與 諮商,405,16-20。 林如萍、黃秋華(2017)。三代之間:代間關係與中年生活福祉。人文及社 會科學集刊,29(3),381-414。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語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 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 林惠雅(2008)。國小學童母親信念、教養目標和教養行為類型之初探-兼 論其與子女學業表現之關聯。應用心理研究,37,181-213。 林惠雅、周玉慧(2009)。婚姻教養互動類型及親職參與:人夫、人妻與人婦、人母。 教育心理學報,41(S),167-183。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 75-96。 林惠雅(2010)。父母共親職類型與親職壓力探討。應用心理,46,125-151。 林惠雅(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情緒安全類型與父母婚姻衝突因應、抵制教養聯 盟關係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3(2),457-476。 胡幼慧(1991)。性別、社會角色與憂鬱症狀。婦女與兩性學刊,2,1- 18。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 研究女性實例(胡佑慧主編)。台北:巨流。 宣秀慧(2001)。青少年親子衝突歷程中的親子互動。東吳大學社會工作 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范綱華(2009)。就業型態與家庭角色對台灣青年與中年女性自評健康的 影響。人口學刊,38,33-65。 洪惠芬(2015)。新世代台灣母親的處境與挑戰:就業母親在照顧與工作 之間的文化矛盾。台灣福利社會學刊13(1),87-149。 洪晟惠、周麗端(2011)。家庭發展階段與家庭結構對中年世代生活滿意 度的影響。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3,75-100。 洪宗瑋(2016)。年齡真的不是問題?社會變遷環境下的親子年齡差距與互 動關係。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珮君、蔡昀珊(2016)。直升機父母的教養反思。師友月刊,586,44-45。 郭祐誠、林佳慧(2012)。勞動市場條件對結婚率下降之影響。人口學 刊,44,87-124。 郭靜晃(2005)。親職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徐光國(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揚智。 徐美雯、魏希聖(2015)。華人文化教養信念、教養行為對青少年憂鬱及偏差行為之 影響。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8,35-63。’ 徐于蓁、葉秀珍(2015)。工作與家庭衝突對生活福祉之影響:性別差異的檢視。 人口學刊,51,1-42。 陸洛、黃茂丁,高旭繁(2005)。工作與家庭的雙向衝突:前因、後果與調節變項之 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7,133-166 高淑清(2008)。人口結構變遷下的獨生子女家庭教育。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 學會(主編),人口結構改變與家庭教育,17-35。台北:師大書苑。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明莉(2018)。高齡婦女生育的醫療處遇與社會偏見之反思。應用心理 學研究(69),207-251。 陳思宇(2019)。台灣親子衝突研究之回顧與展望。清華教育學報,36(2), 159-192 陳若琳總校閱(2005)。人類發展學。新北:啟英。 陳家鳳、林惠雅,蕭英玲(2016)。當第一個孩子來報到:新手父母的親職 參與和婚姻滿意度。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7,91-112。 陳昭如(2016)。從義務到權利:新舊母性主義下母性保護制度的轉向與重構。 台大法學論叢,45。 陳若琳(2001)。父母親的教養目標及行為對幼兒社會能力的影響。中華家政學刊, 30,31-48。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縱教養的交互作用與幼兒社會 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32,75-92。 陳富美、蕭英玲(2014)。在工作與家庭之間:父母工作負向情緒者、回家負向情緒 及教養行為之關聯。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3),357-378。 陳惠茹(2015)。教養嬰幼兒親職壓力之研究:以家庭壓力理論分析。幼兒 教保研究期刊,46,19-39。 陳偉君(2019)。已婚職業婦女工作壓力、角色衝突與健康狀態及其相關因素探討。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謂出版碩士論文。 陳寧容(2012)。幼兒園家長對幼兒品格之教養觀與教養策略探究,家庭教育與 諮商學刊,12,55-82。 陳彥璇、蘇育令(2007)。談少子化時代下獨生子女之教養方式-以生態學觀點 探討。教師之友,48(4),103-110。 陳佳雯、許伊均、陸洛、吳詩涵(2012)。以韌性觀點探討女性主管職業 生涯歷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2,51-71。 陳志賢、戴嘉南、連廷嘉(2003)。初為人父母心理調適之研究。諮商輔導 學報,9,17-46。 孫吉珍、李從叢、劉淑娟(1997)。施行羊膜穿刺術對高齡孕婦的意義。 護理研究,5(2),171-181。 馬度芸(2010)。職場中年人生涯規劃之省思-「選擇、最佳化、代償」(SOC) 的思考模式。諮商與輔導,299,6-11。 張英熙(2013)。看見孩子的亮點-阿德勒鼓勵原則在家庭及學校中的應用。 台北:張老師。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靖梅、余玉眉(2005)。高齡孕婦獲知須接受羊膜穿刺術至實際執行期間之經歷。 醫護科技學刊,7(1),56-70。 張再明(2006)。早當爸爸好還是晚當爸爸好?父職的時機與子女發展之探討。收錄於 國教育學會編,2006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州:廣州市教育局。 張榮富、蔡滋紋(2015)。「學歷擠壓困境」:擇偶網站資料的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 刊27(1),205-263。 張婷婷、陸洛、林惠彥、高旭繁、陳瑩珊(2015)。職家衝突因應與適應後果之關聯。 組織與管理,8(1),77-111。 張正正(2011)。頂客夫妻婚姻生活經驗之詮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1,77-101。 許碧純、邱浩政(2015)。照顧子女的代價?母職對台灣女性薪資影響的貫時性分析。 台灣社會學刊,56,55-115。 曾多聞(2017)。你幾歲生孩子?高齡產婦,其實還是有你想不到的優勢。 親子天下1399。 曾端真(2013)。教出有勇氣與行動力的孩子-親子雙贏的教養功夫。台北:張老師。 曾櫻花、穆佩芬、夏萍回、趙湘台(1999)。不孕婦女於接受體外受精與 胚胎植入之治療期間的家庭壓力經驗。護理研究,8(3),325-337。 彭錦鵬(2013)。晚婚、不婚現象因應對策之研究。內政部委託之研究報 告。台北市:內政部研究發展知識平台。 傅雅麟、田聖芳(2010)。一位高齡婦女間隔多年再生育的生命意義。馬偕學報, 8,149-163。 黃崑巖(2004)。黃崑巖談教養。台北:聯經。 黃毅志(1997)。職業、教育階層與子女管教:論Kohn的理論在台灣的適用性。 台東師院學報,8,1-26。 黃欣妍(2015)。國中教師晚婚因素之探討。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莉(2001)。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 15,3-62。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質性研究方法宇資料分析 (齊力、林本炫主編,1-19)。嘉義:南華大學。 齊隆鯤、劉蔚萍、胥嘉芳、高慧芬、謝美惠、陳孟秦、陳湘淳、巫素珍 (2011)。兒童情緒教育。台中:華格那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 人口學刊,33,1-32。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與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39-55。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賀凱(2009)。父母社經地位對父母管教價值與方式之影響-檢證Kohn的理論在台東 國中生父母之適用性。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2),145-180。 鄭宇淵(2016)。諮商學習對於母職角色教養信念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諮商與輔導 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雜誌,20,41-91 潘恆新(2017)。高齡婦女生育醫療倫理與法律議題。台灣更年期醫學會會訊,55。 鄧素文、戴玉慈、蕭淑真(1998)。應用生命階段過渡期之概念於不孕婦為人母的過 程。護理雜誌,45(3),31-37。 鄧蔭萍(2012)兒童情緒智力與社會行為探討。兒童照顧與教育,2,1-21 趙蕙玲(2011)。「以子女為中心」和擔心子女輸在起跑點的父母教養心態與親子處境 之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0,31-62 蔡文輝(200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燦煮、陳月枝(2001)。「尋求受孕」對接受生殖科技治療婦女之生活經驗意義。 台北醫學,5(1),10-18 蔡敏玲、余曉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蔡美兒(2011)。虎媽的戰歌。台北:天下文化。 蔡素琴(2009)。從女性主義觀點解讀親子衝突歷程中的母職經驗-以一位家有青少年 子女的母親為例。諮商輔導學報,20,71-111 蔡玉瑟、張妤婷、謝孟岑(2006)。資優兒童的父母教養方式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 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0(1),63-87 蒙光俊、張玉萱(2010)。後現代主義之始祖:阿德勒心理學與其對後續學派影響之綜 觀。諮商與輔導。293,P2-5 劉慈惠(2001)。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者為例。新竹師院學報, 14,355-405。 熊雅蕾(2009)。高齡初產婦母職歷程與社會支持之探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蔣姿儀、李文宜、林季宜(2014)。學齡前幼兒母親親職壓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 幼兒教育年刊,25,141-16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網站(2020/02/20檢索) https://www.hpa.gov.tw/Home/Index.aspx 謝銘逢(2015)。從東亞社會的經驗、制度與規範看性別不平等與低生育率-哈佛大學 Mary C. Brinton主任演講紀實。人口學刊,50,101-107。 謝明玲(2008)。為甚麼中年人如此憂鬱?天下雜誌(391)。 謝育伶、陳若琳(2008)。母親教養行為、幼兒行為調節和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 幼兒教育,290,5-21 謝美娥(2009)。就業母親之母職策略與就業策略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2(3), 299-333 駱明慶(2007)。台灣總生育率下降的表象與實際。研究台灣,3,37- 60。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幼兒 教育所碩士論文 簡宏江(2019)。營造溫馨家庭氣氛的親職教育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的分析。中華管理 發展評論,8,1 魏靜慧(2016)。媽媽是我的「工作」:全職媽媽的母職經驗與實作。陽明大學衛生福 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及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97-140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 聯合新聞網(2019)。國人生育也高齡化 三成新生嬰兒生母超過35歲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876211 瞿海源(1991)。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巨流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東吳社會 工作學報,6,35-72 Gilligan, C.(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發展(王雅各譯)。台北市:心理。 Carolyn Amber Walter(1989)。何時當母親-越晚生育愈好嗎?(陳秋美譯)。 (原著1986出版)。台北:信誼。 Harris, J.R.(1998)。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洪蘭、蘇奕君譯,2000譯)。台北:商周 Rice, F. P.(2005)。人類發展學。(謝佳容、楊承芳、周雨樺、郭淑芬、徐育愷譯)。 (原著出版於2005)。台北:五南。 Klass, P.(2017)。做高齡媽媽也許是一件好事。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170413/good-news-for-the-older-mothers/zh-hant/ Flick, U.(2007)。質性研究導論(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台北:五南
英文部分 Adsera, A. (2004)。Changing Fertility rat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impact of labor market institution. Journal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s,17,17-43 Arebdell, T. (1997). Contemporary Parenting: challenges and issues. Underatnding families,9. Sage Publications, Inc. Beaulieu, D. A., Bugental, D. (2008). Contingent parental investment: An evolutionary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arly interaction between mothers and children.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9(4), 249-255 Barclay, K., & Myrskyla, M. (2016). Advanced maternal Age and Offspring Outcomes: Reproductive Aging and Counterbalancing Period Trend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42, No. 1, 69-94 Casteleiro, A., Paz-Zulueta, M., Paras-Bravo, P., Ruiz-Azcona, L., & Santibanez, M. (2019). Association between advanced maternal age and maternal and neonatal morbidit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a Spanish population. Chao, R. K. (1994). Beyond parental control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 Understanding Chinese parenting through the cultural notion of training. Children Development, 65,1111-1119 Cooney, T. M.(1993). Timing of fatherhood: Is ‘on-time’ Optimal?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5(1),205-215 Dix, T. H., Ruble, D. N., & Zambarano, R. J. (1989). Mother’s implicit theories of discipline: Child effects, parent effect, and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Child Development, 60, 1373-1391 Dallaire, D. H.& Weinraub, M. (2005). Precdicting children’s anxiety at age 6: the contributions o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security,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the maternal separation anxiety.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7(4), 393-408 Dunson, D. B., Colombo, B., Baird, D. D.(2002). Changes with age in the level and duration of fertility in the menstrual cycle. Human reproduction, 17(5),1399-1403 Espenshade, T. J. (1984). Investing in children: new estimates of parental Expenditures. Washington, D. C: Urban Institute Press. Gecas, V., Nye, F. I. (1974). Sex and class differences i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 test of Kohn’s hypothesi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6, 742-749 Gould, R.L. (1972). The phases of adult life: A study i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29, 521-531 Jones Garvin (2007). Delayed Marriage and Very Low Fertility in Pacific Asi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33, No3, 453-478. Leavy, P. (2009). Method meets art: Arts-based research practice., NY: Guilford. Lieblich, A.(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California: Sage. Livinson, D. J.(1986) The conception od adult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1), 3-13 Maccoby, E. E. (1992). The role of parents in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A historical over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8, 1006-1017 Mills, M., Rindfuss. R. R., McDonald, P., & Velde, E. T., on behalf of the ESHRE Reproduction(2011). Why do people postpone parenthood? Reasons and social incentives. 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 vol.17, No.6, 848-860 Mead, M.(1970). Culture and commitment: A study of generation gap. New York city: Natural History Press Miller, S. A. (1988). Parents’ beliefs about children’s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59, 259-285. Mintziori, G., Lambrinoudaki, I., Kolibianakis, E. M., Ceausu, I., Depypere, H., Erel, C. T., Perez-Lopez, F. R.,…Goulis, D. G. (2013). EMAS position statement: Late Parenthood. Maturitas,76, 200-204 Myrskyla, M.,& Fenelon, A. (2012). Maternal Age and Offspring Adult Health: Evidence From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 Demography, vol. 49, No. 4, 1231-1257 McGillicuddy-De Lisi, A. V. (198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beliefs and children’s cognitive level. In I. E. Segel(Ed.), Parental beliefs systems.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Publidshers. McMahon, C. A., Boivin, J., Gibson, F. L., Fisher, J. R. W., Hammarberg, K., Wynter, K., & Saunder, D. M.(2011). Older first-time mothers and early postpartum depression: a propective cohert study of women conceiving spontaneously or with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Vol.96, No.5, 1218-1224. Neugarten B. L. (1976). Adaptation and the life circl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6(1), 16-20 Oindi, F. M., Sequeira, E., & Mutiso, S. K. (2017). Childbearing at nery advanced maternal age, the challenges and complications: A report of two ca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se Reports and Images, Vol,8, No.11, 692-697 Parker, J.(2020). Middle age. Atlantic monthly. Polkinghorne, D. E. (199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ossi, A. S. (1980). Life-span theory and women’s life. Journal of women in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California :Sage.Culture and society, 6(1)),4-32. Rubin, K. H. & Mills, R. S. (1992). Parent’s thoughts about children’s socially adaptive nad maladaptive behavior: Stability, chang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 E. Sigel, A. V., McGillicuddy-Delisi,& J. J. Goodnow (2nd ed). Hillsd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 publishers. Sheehy, G. (1997). New Passage: mapping your life across time. Ballantine Books. Troll, L. E.(1972). Is parent-child conflict what we mean by the generation gap.Family Coordinator, 21(3), 347-349 Yoshida, M., Murayama, R., Nakata, M., Haaruna, M., Matsuzaki, M., Shiraishi, M., & Sanada, H. (2013).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advanced maternal age at first vaginal delivery. Open Journal of Obsterics and Gynecology,3, 28-34 Yoldemir, T. (2016). Fertility in midlife women. Climacteric, vol. 19, No.3, 240-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