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丁興祥(2012)。自我敘說研究:一種另類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 56,15-132。
王家豪(2002)。娘娘腔男同性戀者的社會處境及其自我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台北。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王郁惠(2013)。一位諮商學習者自我追尋之自我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台中。白先勇(1999)。孽子。台北:允景。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3)。認識同志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0月3日。取自:https://hotline.org.tw/book/10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4)。認識同志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0月3日。取自:https://hotline.org.tw/book/10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11)。認識同志手冊。台北: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0月3日。取自:https://hotline.org.tw/book/10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16)。認識同志手冊。台北: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線上檢索日期:2019年10月3日。取自:https://hotline.org.tw/book/10
李忠翰(1996)。大學男同性戀者生活型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中。吳佳憬(2009)。男同性戀者尋找認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台北。李淑菁(2011)。性別教育的論述角力:教師的詮釋與想像。教育與社會研究,22,39-92。
李豪(2011)。雨後有彩虹?男同志向父母出櫃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周華山(1997)。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林本蕙(2002)。高中生男同志認同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邱珍琬(2002)。青少年男同志認同過程與實際。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77-107。
周佑儒(2007)。大學男同志學生出櫃經驗之敘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林宜靜(2010)。愛的羈絆:女雙性戀認同與向家人出櫃/不出櫃的衡量(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邱珍琬(2010)。成為一個諮商人:自我敘事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8,141-180。
林宜潔(2011)。體育院校男同志學生的認同歷程、校園處境 及出櫃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桃園。邱珍琬(2012)。我的諮商理論取向及型態形成過程-一個自述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6,55-97。
林怡君(2013)。出櫃雙性戀者伴侶關係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施毓琳(2005)。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與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臺中。洪念慈(2010)。兩位男同志運動員的生命故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洪巍峰(2014)。男同志教師的性傾向認同與其同志教育態度(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臺北。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38(7),75-95。
袁逸農(2014)。男同志教師的自我認同歷程與職場中的性別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屏東。高美娟(2017)。男同志出櫃歷程污名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宜蘭。徐珮華(2017)。自我敘說研究反思。家庭教育雙月刊 , 70,6-13。
陳麗如(2000)。她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畢恆達(2003)。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後果。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5,37-78。
陳培驊(2006)。見與不見-同志現身經驗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張志豪(2010)。男同志身份認同歷程量表編製之初探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新竹。梁家祥(2010)。男同志在工作場所中的出櫃策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臺北。郭豐慶(2010)。何不迎向陽光?-以同志現身經驗探討青少年同志性取向認同。諮商與輔導,295,29-34。
黃婉玲(2001)。上班族女同志「現身」經驗與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花蓮。黃信翰(2014)。多元性別文化:青年同志出櫃之關鍵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新北。蔡宜君(2008)。踏入彩虹國度:男同志認同歷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台中。劉杏元、黃玉、趙淑員(2009)。當性別遇見同志:女同志性取向認同發展相關理論探討。長庚科技學刊,10,137-153。
劉彥佐(2015)。同志的身份認同歷程:男、女同志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桃園。賴佳樺(2013)。男同志身份認同狀態、伴侶關係滿意度與其所知覺的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鍾仁惟(2013)。青少年男同志向同儕出櫃對其性認同形成及面對歧視之敘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班,彰化。釋俊明(2006)。男同志認同歷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蘇俊丞(2007)。『家』在哪裡?! ~男同志向家人出櫃歷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台中。蘇淮霆(2015)。敘事治療在同志出櫃議題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360,25-27。
外文部分
Amia Lieblich, Rivka Tuval-Mashiach & Tamar Zilber(199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吳芝儀譯)。嘉義:濤石。(原著出版於1998)。
Cain, R. (1991). Relations context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mong gay men. Families in Society, 72(6), 344-352.
Cain, R. (1991). Stigma management and gay identity development. Social Work, 36, 67-73.
Cass, V. (1979). 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A theortical model.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 219-235.
Coleman, E. (1982).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the coming out proces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7(23), 31-43.
David E. Greenan & Gil Tunnell (2003)。同志伴侶諮商(丁凡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03)。
Kroger, J. (2000). Identity development: 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Donld, G. J. (198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coming out process for gay men: Implications for theoretical model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8(1) , 47-60.
Troiden, R. R.(1989). 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ie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17(1-2), 43-73.
Teague, James B. (1992). Issues relating to the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lesbians and homosexuals.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14(4), 42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