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awrence Neuman)。台北:揚智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7)。
艾可(Umberto Eco) (2006)。《美的歷史》(彭淮棟譯)。台北:聯經。
艾可(Umberto Eco) (2008),《醜的歷史》(彭淮棟譯)。台北:聯經。
吳淑玲(民85)。國中學生偶像崇拜與價值觀關係之研究(下)。教育資料文摘,37(4)。
吳瑞楓、黃世輝(1992)。展示設計。台北:三民書局。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村上隆(2007)。藝術創業論。台北:商周出版。
貝爾特‧布萊希特(1992)。布萊希特論實驗戲劇。(劉國彬、金雄暉譯)。 北京:中國戲劇。(原著出版年:1984年)
車慶餘(1998)。電視新聞暴力內容對臺北市國小學生影響效果之探討。傳播文化,6。
林崇德(2003)。心理學大辭典(下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范方俊(1998)。陌生化的旅程·從什克洛夫斯基到布莱希特。中國比較文學。
袁之琦、游恆山(民 79)。心理學名詞辭典。臺北:五南。
高宣揚(1991)。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29(3)。
舒淮(2019)。地表最強教育專業科目 二: 教育實務運作 (高中、國中、小、幼兒園教師甄試)。新北:千華。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台北:漢文。
楊國樞(1988)。〈台灣民眾之性格與行為的變遷〉。《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圖書。
楊瑩(民83)。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Barthes Roland(1992)。《符號學美學》導論。董學文、王葵譯。台北:商鼎。
Bourdieu(1964)。《繼承人:學生和文化》(Les Héritiers. Les Etudiants et la Culture)。巴黎:Minuit。
Douglas W. Hubbard(2014)。如何衡量萬事萬物:大數據時代,做好量化決策、分析的有效方法。高翠霜譯。台北:經濟新潮社。
Langer,S.K.(1991)。《情感與形式》。劉大基等譯。台北:商鼎。
外文書目
Albert Mehrabian(1981)。Silent messages : implicit communication of emotions and attitudes(2d ed).Location: Belmont, Calif. : Wadsworth Pub. Co.
Bandura, A. & Walter, R. (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Inc.
Bourdieu, P., & Passeron, J. (1990)。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Bowles, Samuel and Herbert Gintis(1975)。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Deutsch, M.(1990)。Form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In Himmelweit, H.T., & Gaskell, G., (Eds.) Societal Psychology。Newbury Park,CA: Sage.
Shavit, Y. and H. Blossfeld(1993)。Persistent Inequality: Changing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irteen Countries. Boulder。CO: Westview Press.
Tilman Osterwold(2003)。Pop Art, Taschen America Llc
論文與期刊
王瑞賢(2018)。Basil Bernstein的教育論述及其實踐-教育機制的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十八卷一期。
石明玉(2014)。藝術心靈無法仿冒─紀錄片《蘇富比偽畫大師》省思藝術價值與商業炒作。基督教論壇報。
李建緯(2008)。美學概論講義。2020.5.4。取自:http://powercam.tnnua.edu.tw/xms/read_attach.php?id=3200
馬桂花(2017)。從“陌生化”文學理論的視角探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詩歌。《文學教育下半月》。6期。2020.4.23,取自:http://m.fx361.com/news/2017/0705/2111103.html
邵康華(2014)。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與儒家思維的比較─「群」與「己」的論述;收於陳伯适總編。《易道會通》。臺北:中華易學雜誌社。
金耀基(1994)。個人與社會:儒家倫理典範的特性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問題。《自由中國之工業》。81(5)。
張恬君(2003)。複製化影像時代之美術教育網站設計美學。《美育》。134 期。
許雯婷(2016)。卡漫藝術探析。藝術研究期刊。12期。
陳琮仁(2004)。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的介紹。《教育社會學通訊》。
黃俊傑(2000)。戰後台灣文化變遷的主要方向:個體性的覺醒及其問題,《歷史月刊》,144。
樂羽嘉(2017)。日本人的集體主義性格是DNA使然?。《天下雜誌》。
羅哲文(2009)。獸首根本算不上國寶真正價值只數十萬。東方早報 。
莊哲輔(2012)。陌生化意象研究以產品設計為例。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玟萱(2009)。陌生化手法之設計創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雲林。劉豐榮(2015)。藝術創造性迷思與省思及對藝術創作教與學之啟示。視覺藝術論壇,10。
蔡易達(2009)。陌生化設計:智慧產品個案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網路資料
文化部(2019)。One Art Taipei 藝術台北 | 2019。兒童文化館。2020.4.16。取自:https://ppt.cc/fpi6Mx
徐玟玲(2017)。藝術即生活:生命每一刻精彩,都蘊含在藝術的時空膠囊中。愛心理。2020.5.12。取自:https://ppt.cc/f72Ugx
石晉華(2008)。《走筆》與《走鉛筆的人》展覽自述。國立臺灣美術館。2020.3.28。取自:https://ppt.cc/fC8kcx
阿咖(2016)。18世紀才出現的「可愛」文化,到底魅力在哪?。地球圖輯隊。2020.4.16。取自:https://dq.yam.com/post.php?id=6357
國家教育研究院。文化資本。2020.3.31。取自:https://ppt.cc/f4mj4x
黃美雯(2004)。青少年偶像崇拜。2020.5.5,取自:https://ppt.cc/fsZQkx
楊向榮(2007)。西方陌生化詩學縱讀-從亞里士多德到布萊希特。西汶藝術網。2020.4.1。取自:http://www.artx.cn/artx/guoxue/17555.html
Abby(2014)。不甘小眾的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生日快樂。womany.net。2020.3.13。取自:https://ppt.cc/fWcI1x
Amy Cuddy(2012)。Your body language shapes who you are. TED。2020.2.20 [Video file]. Retrieved from https://ppt.cc/fjWs1x
brainyquote。Mark Twain Quotes。2020.3.29。取自:https://ppt.cc/fhKb7x
Celine Hsu(2017)。敬所有60年代的傳奇派對-普普藝術教父Andy Warhol。BAZAAR。2020.3.27。取自:https://ppt.cc/fiSX5x
Computing Et Cetera(2017,April 20). Steve Jobs: The Lost Interview (2012)。2020.3.6 [Video file]. Retrieved from https://ppt.cc/fthsjx
MYOOPS(2015)。Meredith Vieira: 2015 Boston University Commencement speaker。2020.2.6。from https://ppt.cc/fF90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