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1.王俊傑(2000)。結合資訊網路與集團企業關係網路以建構虛擬組織模式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縣。2.王貳瑞、侯君溥(2010)。商業自動化概論(修訂5版)。台灣:華泰文化。
3.方顯光、陳國嘉、呂梅櫻(2012)。幼兒教育產業競爭策略之研究。華人前瞻研究,8(1),95-109。doi:10.6428/JCTF.201205.0096。
4.方郁琳(1999)。幼童與電腦:憂慮?優勢?。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7,93-116。
5.水心蓓(1995)。動作教育概念詮釋與定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5(2),379-400。
6.Osterwalder, A., & Pigneur, Y.(2012)。尤傳莉譯。獲利時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台北市: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7.Davidow, W. H., & Malone, M. S.(1992)。李田樹譯。虛擬企業(The Virtual Corporation)。台北:長河出版社。
8.EMC資訊優勢主管委員會(2011)。巨量資料:創造商業價值的大機遇,EMC公司。
9.江雪齡(2013)。協同合作創造。師友月刊,556,45-48。doi:10.6437/EM.201310_(556).0010。
10.江明儒(2003)。幼稚園教育人員對資訊科技服務認知研究-以科技框架觀點探討。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桃園縣。11.吳忠衛(2000)。虛擬組織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12.吳金香、張茂源(2012)。少子女化趨勢下幼兒園經營之探討。學校行政,80,120-137。doi:10.6423/HHHC.201207.0120。
13.呂惠茹(1996)。虛擬組織型態與環境回應能耐關聯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14.宋明君(2012)。誰才是幼兒所需的師資:對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的反思。台灣教育評論月刊,1(3),46-51。
15.Berk & Winsler(1998)。谷瑞勉譯。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台北市:心理出版。
16.Preiss, K., Goldman, S. L., & Nagel, R. N.(1998)。武康平譯。以合作求競爭。中國:遼寧教育出版社。
17.Schönberger, V. M., & Cukier, K.(2014)。林俊宏譯。大數據:教育篇-教學與學習的未來趨勢Learning with Big Data-The Future of Education)。台北市:天下文化。
18.Schönberger, V. M., & Cukier, K.(2013)。林俊宏譯。大數據-數位革命之後,資料革命登場:巨量資料掀起生活、工作和思考方式的全面革新(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19.林東清(2018)。資訊管理:e化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台北市:智勝文化。
20.林育瑋(2008)。以幼稚園為本位的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行動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4(1),15-48。
21.林乃馨(2012)。跨兩岸幼兒園經營之比較研究:以平安幼兒園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屏東縣。22.林旻美(2019)。擴增實境融入幼兒繪本教學對幼兒語文學習成效之初探。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23.林佩蓉(2010)。《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之爭議、推動困境與解決之道。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7,1-18。
24.林佳芬(2011)。文教產業服務行銷理論與實務:以華人學前教保機構為例。台北市:心理。
25.林玫君(2015)。幼兒園美感教育。台北市:心理。
26.周育亨(1997)。台灣卓越企業組織虛擬化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27.周寶曜、劉偉、范承工(2014)。巨量資料的下一步Big Data新戰略、技術及大型網站應用實錄。台北市:上奇資訊。
28.邱嘉玲、魏美惠(2014)。幼托整合對公私立幼兒園影響之初探。幼兒教育年刊,25,163-183。
29.幸曼玲、楊金寶、丘嘉慧、柯華葳、蔡敏玲、金瑞芝、郭李宗文、簡淑真、林玫君(2015)。新課綱想說的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台北市:心理出版。
30.郭素蜜(2005)。虛擬企業協同商務之知識分享控制機制之研究。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31.范雅雲(2006)。新竹地區幼稚園學校行銷策略認知與運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32.洪新原、張碩毅、許凱筑、張益誠(2010)。從創新擴散觀點探討影響企業採用協同商務技術之因素。臺大管理論叢,20(S1),29-68。doi: 10.6226/NTURM2010.20.S1.29。
33.洪懿聲(2013)。新竹市私立幼兒園經營困境與發展策略之調查研究。幼兒教育,311,34-50。
34.施宜煌(2016)。探思知識經濟時代提升教保服務人員專業知能的內涵。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7,23-42。
35.段慧瑩(2007)。從人口結構變遷探討台灣幼兒教育政策及其興革。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75-90。
36.段慧瑩(2011)。我國幼兒教育發展之議題與興革。收錄於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105-120。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37.段慧瑩、馬祖琳(2013)。社會變遷中私立幼兒園未來發展議題與策略探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0,1-17。
38.段慧瑩、王立杰、田育芬(2012)。教保機構經營管理與實務(第二版)。臺北市:永大書局。
39.倪鳴香、幸曼玲、馬祖琳、簡淑真(2012)。幼托整合後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教師手冊(草案)。台北市:教育部。
40.唐校慶(1998)。網路觀點的虛擬化組織模式建構之研究-以電子資訊業為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41.孫思源、林昀逵、趙珮如、吳章瑤(2008)。企業實施協同商務之相關要素與特性。電子商務研究,6(1),29-56。doi:10.29767/ECS.200803.0003。
42.孫愛娟(2011)。幼稚園實施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43.翁麗芳(2017)。從《幼稚園課程標準》到《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談七十年來臺灣幼教課程的發展。教科書研究,10(1),1-33。
44.高義展(2004)。學前教育機構行政管理與實務。臺北市:群英。
45.張瑋婷(2017)。少子化經營策略、學校行銷、教學效能與幼兒園就讀意願之研究-以嘉義縣、嘉義市及臺南市為例。南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碩博士班碩士論文,嘉義縣。46.張凌(2013)。幼兒園特色課程建設現狀的研究。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市。
47.張碧如(2010)。幼兒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8(0),47-92。
48.張漢宜(2007)。模擬在幼兒自然教材教法課程的應用。幼兒保育論壇,2,200-215。
49.張瑞村、李佳佩、劉乙儀(2013)。幼兒園教師工作價值觀之分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1(1),137-184。
50.張世忠(2002)。協同教學之研究與省思:以兩位國中初任教師為例。教育研究資訊,10(4),139-158。
51.張世旺(2000)。少子化的教育政策因應--論國民中小學校長對少子化知覺及學校經營策略--以苗栗縣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7),47-54。
52.張明輝(2002)。企業管理理論在學校經營與管理的應用。教師天地,120,28-36。
53.張慶勳(1999)。學校經營企業化之挑戰與展望。國教天地,132,71-76。
54.陳美鳳(2010)。幼稚園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雲林縣幼稚園教職員對行銷策略認知與認同度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55.陳儒晰(2008)。幼教人員的資訊認知與實踐。教育社會學的觀點,台北市:高等教育。
56.陳儒晰、黃金花(2009)。幼兒資訊教育的課程設計議題之分析。幼兒教育研究,1,33-68。
57.陳儒晰(2011)。幼教人員對幼兒園應用資訊科技提升教師發展態度之調查研究。幼兒教保研究,6,19-40。doi:10.6471/JECEC.201102.0019。
58.陳儒晰(2012)。資訊科技融入幼兒學習活動的教學互動、同儕學習與專業認知之探究。教學科技與媒體,101,2-22。
59.陳儒晰(2013)。幼教人員對資訊科技接受態度之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3)。doi:10.6251/BEP.20120515。
60.陳儒晰(2018)。幼教人員對幼兒學習活動的社會多樣性思考。中華管理發展評論,7(1),41-60. doi:10.6631/JCMD.201806_7(1).0004。
61.陳淑琦、鍾雅惠(2013)。淺談幼兒園在地文化課程設計。國教新知,60(4),41-48。
62.陳玉婷(2017)。幼兒美感課程教學實踐之協同行動研究。教科書研究,10(1),35-64。
63.陳銘達(2000)。幼教之行銷策略-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64.陳姿蘭(2012)。幼兒檔案能否成為教與學的利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網路公告版,1(3),60-61。
65.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台北市:作者。
66.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台北市: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67.曹俊德(2016)。幼兒園發展特色與競爭力相關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5(2),1-39。
68.梁佳蓁(2016)。我國幼兒教保人員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因應。學校行政雙月刊,102,99-119。doi:10.3966/160683002016030102007。
69.彭康麟、洪碧怡、林明珠(2011)。逆境生存、創新思維-以節慶活動行銷幼教產業。產業管理評論,5(1),35-47。
70.黃義良(2008)。幼兒園理想品牌的內涵及其相關議題探討-包含園方與顧客的觀點。幼兒教保研究,(2),101-177。doi:10.6471/JECEC.200810.0103。
71.黃慶豐(2006)。因應少子化趨勢下,幼稚園的營運模式及策略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縣。72.黃惠雯、邱淑惠(2009)。聽孩子說故事!資訊科技融入主題教學之課程軌跡。幼兒教育年刊,20,19-41。
73.黃瑞琴(1993)。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74.黃鈴雅(2017)。教保服務人員實施身體動作與健康領域之研究。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桃園縣。75.曾鳴(2019)。智能商業模式:阿里巴巴利用數據智能與網絡協同的全新企業策略。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76.曾賢屹、張世忠(2009)。整合網路與協同教學在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之行動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9,229-266。
77.森上史朗(1992)。翁麗芳譯。日本幼稚園課程標準的制定、修訂經過及其意義-理論層面之探討。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師資科主編:中日幼稚園課程研討會手冊,8-16。台北市: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78.葉曉萍、李國樑(2000)。台灣傳統產業e化過程採用虛擬組織或策略聯盟之決策因素研究。2000年科技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83-190。
79.趙國棟、易歡歡、糜萬軍、顎維南(2014)。大數據時代。台北市:五南圖書。
80.劉麗貞(2001)。幼兒教育政策評估–以幼兒教育券及幼托整合為研究焦點。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81.劉祥熹、陳玉娟(2006)。台灣地區幼稚園關係行銷之研究-從關係品質觀點分析。2006台灣商管與資訊研討會,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新北市。
82.劉乙儀、張瑞村(2014)。臺灣幼兒園營造學習型組織之可行途徑。學校行政雙月刊,93,36-55。doi:10.3966/160683002014090093003。
83.鄭美惠、謝美慧(2009)。幼兒家長選擇就讀公立幼稚園之研究。幼兒教保研究,(3),63-74。doi:10.6471/JECEC.200905.0063。
84.蔣姿儀(2018)。從教保服務人員與家長之觀點談非營利幼兒園。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7),4-12。
85.蔡純姿(2014)。幼兒園創業管理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慈惠學報,10,77-92。doi:10.6202/THJ-2014-10-08。
86.蔡錫輝(2015)。蒙特梭利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引導幼兒社會領域發展之探究-以新竹縣慈暉幼兒園為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竹市。87.戰寶華(2018)。運用巨量資料探討微型企業永續經營策略-北高私立幼兒園之比較分析。屏東大學學報-管理類,1,143-172。
88.謝麗惠(2004)。台灣地區天主教兒童宗教教育:以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檢視與展望。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89.欒斌、羅凱揚(2002)。電子商務(第三版)。台中市:滄海書局。
二、西文文獻
1.Bhadani, R. A., & Kotkar, S. N. (2015). Big data: An innovative way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converting data into knowled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in Computer Science, 6(1), 168-170.
2.Bugiotti, F., Cabibbo, L., Atzeni, P., & Torlone. R. (1988). Database Design for NoSQL Syste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ceptual Modeling, Oct 2014, Atlanta, United States.223-231, ff10.1007/978-3-319-12206-9_18ff. ffhal-01092440.
3.Byrne, J. A. (1993). The Virtual Corporation. Business Week, 98-102.
4.Claude, B., Karen, D. L., Daniel, R., & Detmar, S. (1998). Going Global: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Adv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Virtual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2(4), 120-127.
5.Comfort, M. H. (1985).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parent satisfaction with daycar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6(10-A), 2914.
6.Cothran, D., McCaughtry, N., Faust, R., Gam, A., Kulinna, P. H., & Martin, J. (2009). E-ment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Promises and pitfall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80(3), 552-562.
7.Curby, T. W., LoCasale-Crouch, J., Konold, T. R., Pianta, R. C., Howes, C., Burchinal, M., et al. (2009). The relations of observed pre-k classroom quality profiles to children’s achievement and social competence.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20, 346-372.
8.Dahlberg, G., Moss, P., & Pence, A. (2003) .Beyond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Postmodern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9.Davis, N., Preston, C., & Sahin, I. (2009). ICT teacher training: Evidence for multilevel evaluation from a national initiativ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0(1), 135-148.
10.Deloitte. (2002). Directions in collaborative commerce: Managing the extend enterprise. http://www.dc.com/Insights/research/cross_ind/ collaborative commerse.asp. Accessed Jan.15, 2005.
11.DeSanctis, G., & Monge, P. (1999).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for Virtual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10(6), 693-703.
12.Drucker, P. E. (1988).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1), 45-53.
13.Dymsza, W. (1988). Success and Failure of Joint Ven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in F. Contractor and P. Lorange (Eds), Cooperative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exington Books, Lexington, MA.
14.Eccles, R. G., & Crane, D. B. (1987). Managing Through Networks in Investment Banking.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0(1), 176-195.
15.Grabowski, M. R., & Roberts, K. H. (1999). Risk Mitigation in Virtual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10(6), 704-721.
16.Halberstadt, A. G., Denham, S. A., & Dunsmore, J. (2001). Affective social competence. Social Development, 10, 79-119.
17.Handy, C. (1995). Trust and Virtual Organization: How Do You Manage People Whom You Do Not Se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2), 40-50.
18.Harrigan, K. (1985). Strategies for Joint Venture.Livingston Books, Livingston, MA.
19.Hartono, E., & Holsapple, C. (2004).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Collaborative Commerc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Business Management, 2, 1-30.
20.Hirschhorn, L., & Gilmore, T. (1992). The New Boundaries of the Boundless Compan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0(3), 104-115, May-June.
21.Jang, S. J. (2006). The effects of incorporating Webassisted learning with team teaching in Seventhgrade science clas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8(6), 615-632.
22.Keengwe, J., Kidd, T., & Kyei-Blankson, L. (2009). Faculty and technology: Implications for facultytraining and technology leadership.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18(1), 23-28.
23.Killing, J. (1983). Strategies for Joint Venture Success, Prague, New York.
24.Lenneberg, E. H. (1967). 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Hospital Practive, 2(12), 59-67.
25.Lipnack, J., & Stamps, J. (1997). Virtual Team: Reaching Across Space. Time and Organization with Technology, Wily, New York.
26.Lorange, P., & Roos, J. (1991). Why Some Strategies Alliances Succeed and Others Fail.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12(1), 25-30.
27.McKinsey, G. I. (2011). 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New York: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8.Nussbaum, M., Alvarez, C., McFarlane, A., Gomez, F., Claro, S., & Radovic, D. (2009). Technology as small group face-to-face Collaborative Scaffold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52, 147-153.
29.Plowman, L., & Stephen, C. (2007) .Guided interaction in pre-school setting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3, 14-26.
30.Powell, W. W. (1990).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2, 295-336.
31.Powell, D. R., Diamond, K. E., & Koehler, M. J. (2010). Use of a case-based hypermedia resource in an early literacy coaching intervention with pre-kindergarten teachers.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29, 239-249.
32.Roth, W. M., & Tobin, K. G. (2002). At the elbow of another: Learning to teach by coteaching. New York: Peter Lang.
33.Roth, W., Tobin, K., Zimmermann, A., Bryant, N., & Davis, C. (2002). Lessons on and from the dihybrid cross: An activity-theoretical study of learning in coteach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3), 253-282.
34.Roth, W., Tobin, K., Carambo, C., & Dalland, C. (2005). Coordination in coteaching: Producing alignment in real time. Science Education, 89(4), 675-702.
35.Simonin, B. (1997).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ve Know-How: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0(5), 1150-1174.
36.Strader, T. J., Lin, F. R., & Shaw, M. J. (1998).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Virtua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3(1), 75-94.
37.Tobin, K., Zurbano, R., Ford, A., & Carambo, C. (2003). Learning to teach through coteaching and cogenerative dialogue. Cybernetics and Human Knowing, 10(2), 51-73.
38.Townsend, M., DeMarie, S. M., & Hendrickson, A. R. (1998). Virtual Teams: Technology and The Workplace of The Futur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2(3), 17-29.
39.Vickery, C. M. (1994). Virtual Organizations: An Examination of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Air Force Acquisition Teams.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HD, Dissertation.
40.Weihrich, H. (1982). The TOWS Matrix - 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15(2), 547-566.
41.Wu, J. H., Chen, Y. C., & Greenes, R. A. (2009). HeaIthcare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mpetency and its impacts on IT-healthcare partnerships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1nformatics, 78(2), 71-82.
42.Yang, S. C., & Liu, S. F. (2004). Case study of online workshop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6), 733-761.
43.Yu, S., Shin, D., & Ahn, J. (2016). A study on concepts and utilization of geo-spatial big data in South Korea.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7), 2893-2901.
三、網路資源
1.Skyrme, D.(1996). Networking to A Better Future-Management Insights, http://www.hiway.co.uk/skyrme/insights/insights.html。2019年1月30日,取自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4837030_Understanding_virtual_organisation_to_identify_possible_risks。
2.Tsai, Shandy(2017)。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圖表設計。2017年9月25日,UXeastmeetswest。2019年7月13日,取自https://medium.com/uxeastmeetswest/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圖表設計-9ef17943a2d4。
3.sigam(2011)。NoSQL非關係數據庫簡介。2011年6月11日,Sigam。2019年12月9日,取自http://www.sigma.me/2011/06/11/intro-to-nosql.html。
4.Jewel(2015)。巨量資料的時代,用「大、快、雜、疑」四字箴言帶你認識大數據。INSIDE,2015年2月6日。2019年3月3日,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4356-big-data-1-origin-and-4vs。
5.IamNeoX(2019)。在Hive上構建數據倉庫使用的數據模型。2019年2月23日發表,每日頭條。2019年12月11日,取自https://kknews.cc/code/galoe5y.html。
6.dongpo.jia(2019)。數據建模方法論。2019年2月5日發表,更新於2019年3月13日,Cenrise。2019年12月11日,取自
https://cenrise.com/2019/02/05/%E6%95%B0%E6%8D%AE%E4%B8%AD%E5%8F%B
0/%E6%95%B0%E6%8D%AE%E5%BB%BA%E6%A8%A1%E6%96%B9%E6%B3%95%E8%AE%BA/。
7.yfx416(2012)。逆襲:第六范式。2012年9月15日發表,blog。2019年12月11日,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ffc7a401013b6c.html。
8.MBA智庫百科(2019a)。虛擬組織論。2019年1月22日,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虛擬組織論。
9.MBA智庫百科(2019b)。維度建模。2019年12月11日,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維度建模。
10.中華大學校務研究中心(2019)。中華大學IR分析。2019年2月2日,取自http://ircenter.chu.edu.tw/dashboard/。
11.王宏仁(2010a)。了解NoSQL不可不知的5項觀念。2010年9月10日,iThome。2019年12月9日,取自https://www.ithome.com.tw/news/92506。
12.王宏仁(2010b)。快認識4類主流NoSQL資料庫。2010年9月10日,iThome。2019年12月10日,取自https://www.ithome.com.tw/news/92507。
13.尼小摩(2018)。Data Vault建模理論及應用場景。。2018年5月28日發表,簡書。2019年12月11日,取自https://www.jianshu.com/p/dd8d764d703d。
14.石淑旻(2018)。行政院會通過「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正草案說明。教育部電子報,2018年3月22日。2019年1月29日,取自https://www.k12ea.gov.tw/ap/epaper_view.aspx?sn=9688e3d7-38b3-460a-9c69-cb6920718fc9。
15.主管法規查詢系統(2019)。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2019年7月15日發布。2019年10月13日,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916。
16.全國法規資料庫(2012a)。幼兒園行政組織及員額編制標準,2012年8月1日修正。2019年6月2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6。
17.全國法規資料庫(2012b)。幼兒園及其分班基本設施設備標準,2012年8月15日修正。2019年6月2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7。
18.全國法規資料庫(2016)。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2016年6月29日修正。2019年7月8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50024。
19.全國法規資料庫(2017)。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2017年10月20日修正。2019年6月2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7。
20.全國法規資料庫(2018a)。終身學習法,2018年6月13日修正。2020年1月12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48。
21.全國法規資料庫(2018b)。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8年6月27日修正。2019年6月2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
22.全國教保資訊網(2018)。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2-5歲幼兒教育與照顧)Q&A。2019年1月27日,取自https://www.ece.moe.edu.tw/。
23.全國法規資料庫(2019a)。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施行細則,2019年5月29日修正。2019年7月8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53。
24.全國法規資料庫(2019b)。教師法,2019年6月5日修正。2019年7月8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0。
25.全國法規資料庫(2019c)。勞動基準法,2019年6月19日修正。2019年7月8日,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30001。
26.何希慧(2018)。校務研究分析的新觀點:財務分析與成本概念。2018年11月,評鑑雙月刊,76,37-40。2019年2月2日,取自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8/11/01/7058.aspx。
27.吳怡靜(2012)。十六種敲開未來的趨勢。天下雜誌182期,2012年6月25日。2019年7月3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4996&utm_source=line_&utm_medium=website_share&utm_campaign=line_-website_share-icon。
28.周傑崙(2017)。少子化興起【IR校務研究】,學校經營的診斷間(以中華大學為例)。1111人力銀行,2017年9月20日。2019年2月2日,取自https://university.1111.com.tw/zone/University/discussTopic.asp?id=125441。
29.林郡妙(2019)。學習歷程檔案是什麼?課綱懶人包教你如何準備!。2019年5月1日,未來Family。2019年10月12日,取自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4646。
30.其他(2018)。NoSql的四種資料型別和各自的優缺點。2018年12月10日發表,ITREAD01。2019年12月11日,取自https://www.itread01.com/content/1544450041.html。
31.孫憶明(2014)。大數據(Big Data)改變未來教育模樣的三種可能。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2016年2月10日。2019年2月1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70。
32.徐重仁(2015)。觀念平台-學校經營可以學習企業經營。工商時報,2015年1月13日。2019年2月2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13000059-260202。
33.唐嘉麗(2019)。推動優質幼教-波市新財年撥款1500萬設立基金。世界日報,波士頓報導,2019年4月4日。2019年4月4日,取自https://www.worldjournal.com/6214016/article。
34.張語羚(2018)。台灣生育率1.13全球倒數第3。2018年7月27日,工商時報台北報導。2019年1月27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727000306-260202。
35.張錦弘(2019)。化競爭為合作!建北等五明星高中結盟和大學開課。2019年1月30日,聯合報台北報導。2019年1月31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98/362391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36.張瑾(2012)。巨量資料對資料中心架構的新挑戰。Gartner公司,CSDN.net,2012年11月30日。108年3月3日,取自https://articles.csdn.net/plus/view.php?aid=2812366。
37.許麗娟(2018)。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111年)報告。行政院院會,2018年7月26日。2019年1月27日,取自https://www.slideshare.net/releaseey/1070726-107111。
38.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8)。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111年)。2019年2月2日,取自https://www.edu.tw/News_Plan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ms=954974C68391B710&s=1F066099DDDA393B。
39.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2018)。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2018年1月15日修正。2019年6月2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699。
40.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2019)。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非營利幼兒園作業要點,2019年5月24日修正。2019年6月2日,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159。
41.教保服務行動聯盟(2010)。超過六成五的幼托機構違反勞動法令低薪,福利差!幼托人員權益在哪裡?。2010年1月29日記者會。2019年7月18日,取自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50251。
4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電子布告欄-教育部持續積極建置高中學習歷程檔案,2019年5月28日。2019年10月12日,取自http://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5E9ABCBC24AC1122&s=1AD635816FB42FDA。
43.郭芝穎(2018)。教育部回應平價托育行動聯盟有關公共化教保服務議題說明。教育部即時新聞,2018年8月8日。2019年1月29日,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ms=169B8E91BB75571F&s=ABF97A30F12A2578。
44.軟妹(2019)。漫談數據倉庫之維度建模。2019年6月6日發表,帆軟報表。2019年12月11日,取自https://www.finereport.com/tw/knowledge/acquire/datawarehouse.html。
45.勞動部(2019)。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今日會議結論,自109年1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調整至23,800元,調幅3.03%;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58元,調幅5.33%。新聞稿,2019年8月14日異動。2019年12月19日,取自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41419/。
46.黃欣柏(2019)。首見!上半年人口自然增加率 出現負數。2019年7月14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2019年7月14日,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02986。
47.維基百科(2019a)。NoSQL。2019年12月9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NoSQL。
48.維基百科(2019b)。ACID。2019年12月19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 ACID。
49.蔡明學、黃建翔(2015)。大數據分析在我國教育發展應用上之探討。2015年12月,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第4期,154-164。2019年2月2日,取自https://pulse.naer.edu.tw/Home/PrintPdf/65dac715-1ffd-4ab9-854e-365c1feefbbc。
50.數據先行者(2017)。大數據行業洗牌:如何看待大數據未來發展趨勢?。每日頭條,2017年10月17日。2019年3月3日,取自https://kknews.cc/tech/gbnoa9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