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大溪老茶廠網站(2020),首頁網址https://www.daxitea.com/tw/
2.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2018),一本大溪創刊號,2018/03。首頁網址https://wem.tycg.gov.tw/index.jsp
3.桃園電子書平台(2020),首頁網址https://ebook.tycg.gov.tw/book/content.php?id=331
4.王怡鈞(2017)。遊客對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旅遊地意象與旅遊體驗之研究─以淡水紅毛城為例。真理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5.方臺生(2014)。旅遊意象、服務品質、體驗價值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6.吳秉榮(2009)。遊客參與石滬旅遊遊憩體驗、服務品質、滿意度與忠誠度之關係─以澎湖吉貝地區為例。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7.李瀋陽,黃任輝(2005)。略談觀光茶園創新模式。中國茶葉。第六期。
8.李坤鴻(2007)。綠島旅遊服務品質與遊客滿意度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9.周君妍(2004)。整合行銷傳播、旅遊意象、知名度、滿意度及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古坑華山咖啡為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0.吳慧玲(2003)。台灣休閒農場服務品質量表之發展。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1.吳樹良(2003),品茗閒適得真趣——茶道休閒養生貴在恬適康樂。茶苑。2:24-25。
12.林世能(2008)。茶園觀光客之旅遊體驗品質、旅遊體驗價值、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3.林怡君(2008)。遊客涉入程度、服務品質與行為意圖之相關研究—以東豐自行車綠廊、后豐鐵馬道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學系碩士論文。
14.林聰吉(2014)。臺灣休閒農業區遊客旅遊服務品質、行為意向與滿意度之研究-以溪南休閒農業區為例。大仁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5.許庭瑄(2019)。國家公園網站資訊品質之研究-以玉山國家公園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7.張璟玟(2012)。旅遊網站服務品質、關係品質與消費者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兼論換成本的干擾效果。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8.黃馨儀(2007)。日治時期台灣紅茶文化研究-以三井合名會社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學院民俗藝術學系碩士論文。19.黃菽娟(2019)。服務品質與遊憩吸引力之研究-以太平雲梯風景區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楊國書(2013)。旅遊意象、吸引力及體驗價值對滿意度之影響之研究—以金山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1.楊曉樺(2008)。遊客對澎湖水族館服務品質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服務業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2.劉季華(2005)。比較台灣與大陸遊客其環境屬性、遊憩滿意度與目的地口碑關係之研究—以阿里山為例。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3.陳杭芳(2005),淺談茶與休閒農業。中國茶葉。4:47-48。
24.陳卉臻(2011)。目的地意象、服務品質、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5.陳怡珍(2017)。「創意生活產業體驗設計,遊客心流體驗、體驗價值與幸福感之研究—以郭元益糕餅博物館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6.陳昱霖(2018)。服務創新對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的影響之研究─以嘉義縣茶產業為例。南臺科技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7.蕭松呈(2017)。探討導遊人員的專業職能、旅遊服務品質對旅遊滿意度之關聯性。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8.蔡明諺(2013)。以Q方法分析紅茶業者對茶園觀光之經濟影響的知覺。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9.鄭世潔(2012)。從旅遊部落格探索台北觀光意象-自由行與團體行遊客之觀點比較。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30.蔡俊傑、陳意靜(2016)。國小教師體育教學接受度量表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學系體育學系學刊,第15期,頁14-37。
31.魏文俊(2018)。旅遊意象對遊客滿意度之研究-以苗栗南庄鄉桂花巷為例。玄奘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二、英文部分
1.Alonso, A. D., O’Neill, M.A., & Kim, K. (2010). In search of authenticity: a case examin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labama’s Langdale Cotton Mill into an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attraction.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 5(1), 33-48.
2.Denicolai, S., Cioccarelli, G., & Zucchella, A. (2010). Resource-based local development and networked core-competencies for tourism excellence. Tourism Management, 31(2), 260-266.
3.Galagoda, R. K. B. Gajanayake, K. C. G. M. C. P. B, & Silva A. C. S. (2006). Planning Ecotourism in Up-Country Tea Estates in Sri Lanka: Testing a ‘Tourism Potential Index’.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Planning & Development, 3(1), 65-74.
4.Jolliffe, L., & Aslam, M. S. M. (2009). Tea heritage tourism: evidence from Sri Lanka.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 4(4), 331-344.
5.Mazaheri, E, Marie-Odile, R. and Laroche, M. (2012).The role of emotions in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 A comparison of search, experience, and credence services.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26(7), 535-550.
6.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l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4),pp.41-50.
7.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88). SERVQUAL: A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Retailing, 64(1), 12-40.
8.Taylor, S. A., & Baker, T. L. (1994). An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s. Journal of Retailing, 70, 163-178.
9.Xie, P.F. (2006). Developing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the proposed jeep museum in Toledo, Ohio. Tourism Management, 27(6), 1321-1330.
10.Zeithaml, Valarie A, Berry, Leonard L, and Parasuraman (1996) . 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Apr, 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