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11.34.178)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2 13: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芊妤
研究生(外文):CHEN, CIAN-YU
論文名稱:旅行中的生命風景
論文名稱(外文):The Scenery On My Life Journey
指導教授:李錦明李錦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 Chin-ming
口試委員:李錦明陳立民林悅棋
口試委員(外文):Lee, Chin-mingChen, Li-MinLin, Yueh-chyl
口試日期:2019-09-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生命風景旅行命運之愛
外文關鍵詞:Life sceneryTravelAmor Fati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以風景作為探討主題,創作者將自身生命經驗比喻為一趟旅行,由生活經驗出發,藉由研究東、西方前輩藝術家創作脈絡與其繪畫風格,梳理創作者創作相關思想脈絡及藝術形式,同時以生命經驗體悟時代現象,透過繪畫將所遇挫折轉化為前進的力量,欲求一座逃離都市的心靈後花園,尋求身處於這個時代的存在與定位。

在《旅行中的生命風景》中,我透過《人群之外》、《都市之外》、《精神風景》、《沈默風景》、《日常風景》、《想像的風景》六階段系列創作,分析每一階段創作的意象與圖像,探討風景的象徵意涵,嘗試以新的媒材與陳設方式紀錄旅程中的生命風景。旨在強調即便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酸、甜、苦、辣各式各樣的風景,但我們仍然可以以尼采「命運之愛」(Amor Fati)的哲學觀點,相信每件事發生必有發生的道理,無所畏懼地勇於接受挑戰,並對於未來投注一份浪漫的想像,期待著明天的風景會更好。

The theme explored in this article is scenery. The author writes about her life experiences metaphorically as a journey. Starting from her life experience, through studying the context and styles of artists in the West and the East, the author combs through her creative thoughts and art forms.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seeks to understand current phenomena through her life experiences, turning setbacks during her creative processes into motivation to move forward, seeking her sanctuary for the soul after escaping the city, trying to define her existence and identity in this era.

In “The Scenery On My Life Journey”, through a serie of 6 pieces, “Outside of Ourselves”, “Beyond The City”, “Sensing The Spiritual Scenery”, “The Scenery of Silence”, “Scenery of Everyday Life” and “The Imagined Scenery”, I analyze the imagery and images of every stage of the creation. Exploring the symbols of the scenery and try to record the scenery of life using new forms of media and different layouts. The purpose is to emphasize that although we experience all things good and bad in our lives, we can still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just as the philosophical view of Nietzsch, “Amor Fati,” suggests, accept our challenges without fear, and inject a romantic imagination into the future, and hope that the scenery of tomorrow will be better than today.

目錄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創作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創作目的與方法 4
(一) 文獻探討 5
(二) 創作形式與內容 6
第三節 名詞解釋 7
(一) 生命風景 7
(二) 永劫回歸 7
(三) 命運之愛 7
第二章 創作相關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東西方風景歷史的啟發 9
(一) 東方風景的觀察 9
(二) 西方風景的觀察 14
第二節 風景內容與形式觀察 24
(一) 西方畫家莫內以長卷形式創作 24
(二) 台灣畫家林惺嶽以長卷形式創作 25
(三) 東方畫家劉國松開創水墨新技法 27
第三節 當代風景的社會觀察 30
第四節 小結 34
第三章 創作發想與過程 35
第一節 生命風景在創作脈絡中的角色 35
第二節 關於我,存在,所在 38
第三節 心中所見 43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詮釋 47
第一節 創作概念與論述 48
第二節 個人創作實踐與作品解析 50
(一) 人群之外 50
(二) 都市之外 53
(三) 精神風景 59
(四) 沈默的風景 65
(五) 日常風景 68
(六) 想像的風景 75
第三節 個人展覽策展實務經驗 78
第五章 結語 83
參考文獻 85

圖目錄
圖 1陳芊妤,《翻轉人生》,攝影,相紙,13x18cm,2013 2
圖 2(左)陳芊妤,《我有翅膀可以飛翔》,攝影,相紙,13x18cm,2013 2
圖 3(右)陳芊妤,《我》,攝影,相紙,13x18cm,2013 2
圖 4陳芊妤,《孤寂》,攝影,相紙,13x18cm,2014 3
圖 5(左)陳芊妤,《花蓮》,水彩,寶虹紙,26x18cm,2017 4
圖 6(右)陳芊妤,《黃山》,水彩,寶虹紙,26x18cm,2018 4
圖 7(左)李思訓,《江帆樓閣圖》,絹本,101.9x54.7cm,唐朝 11
圖 8(右)郭熙,《早春圖》,絹本,158.3x108.1cm,北宋 11
圖 9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紙本,33 x636.9cm,元朝 11
圖 10(左)石青礦物顏料 12
圖 11(中)石綠礦物顏料 12
圖 12(右)赭石礦物顏料 12
圖 13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1 12
圖 14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2 13
圖 15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紙本,28.4 x 90.2cm,元朝 13
圖 16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 14
圖 17林堡兄弟,《時禱書》,礦彩、羊皮紙,29 x 21cm,1413~1416 16
圖 18(左)達文西,《蒙娜麗莎的微笑》,油彩,77 x 53cm,1503~1506 17
圖 19(右)普桑,《暴風雨》,油彩,82 x73cm,1625 17
圖 20克勞德洛漢,《磨坊》,油彩,149.2x 196.9cm,1645 18
圖 21普桑,《浮世昂葬禮的風景》,油彩,160x 214cm,1648 18
圖 22柯洛,《阿芙瑞鄉間》,油彩,40x 60cm,1867 19
圖 23米勒,《一位牧羊女和他的羊群》,油彩,24x 31cm,1864 19
圖 24塞尚,《聖維克多山》,油彩,73x91cm,1904~1906 20
圖 25(左)米勒,《播種者》,油彩,101.6x 82.6cm,1850 21
圖 26(右)米勒,《擠牛奶的女工》,油彩,80x 55.5cm,1871 21
圖 27(左)米勒,《晚禱》,油彩,55x 66cm,1857~1859 21
圖 28(右)米勒,《一位牧羊女和他的羊群》,油彩,81x 101cm,1864 21
圖 29柯洛,《早晨時光下仙女之舞》,油彩,98x 131cm,1850~1851 23
圖 30柯洛,《俄耳甫斯引領歐律狄斯逃離地獄》,油彩,113x137 cm,1861 23
圖 31莫內《睡蓮》繪畫實景 24
圖 32橘園美術館內《睡蓮》陳設 24
圖 33林惺嶽,《一條清水溪的故事》,油彩,320x1773cm,2018 26
圖 34林惺嶽,《國寶魚巡禮》,油彩,160x1260cm,2011 26
圖 35林惺嶽,《南國芭蕉王》,油彩,2015 26
圖 36劉國松,《臥龍海秋波-九寨溝系列 128》,墨彩,64x293.7cm,2009 27
圖 37劉國松,《長海四季變化-九寨溝系列152》,墨彩,70x422cm,2009 27
圖 38劉國松,《春波盪漾熊貓海-九寨溝系列153》,墨彩,78x387.5cm,2009 27
圖 39劉國松,《九寨溝系列臥龍海春意濃》,墨彩,45.6x185cm,2014 28
圖 40劉國松,《漪-九寨溝系列之13》,墨彩,71x79cm,2001 28
圖 41阿里巴巴旗下菜鳥設機器人倉庫配備700台無人搬送車 32
圖 42(左)陳芊妤,《關於我1》,複合媒材,90 x90cm,2014 39
圖 43(右)陳芊妤,《關於我2》,複合媒材,90 x90cm,2014 39
圖 44(左)陳芊妤,《關於我3》,複合媒材,90 x90cm,2014 39
圖 45(右)陳芊妤,《關於我4》,複合媒材,90 x90cm,2014 39
圖 46法蘭西斯培根,《盧西安佛洛伊德三習作》,油彩,198 x147.5cm,1969 40
圖 47陳芊妤,《存在1》,攝影,13 x18cm,2012 41
圖 48陳芊妤,《存在2》,攝影,13 x18cm,2012 41
圖 49陳芊妤,《存在3》,攝影,13 x18cm,2012 41
圖 50(左)陳芊妤,《所在1》,油彩,91.0 × 72.5,2012 42
圖 51(右)陳芊妤,《所在2》,油彩,91.0 × 72.5,2012 42
圖 52(左)陳芊妤,《所在3》,油彩,91.0 × 72.5,2012 42
圖 53(右)陳芊妤,《所在4》,油彩,91.0 × 72.5,2012 42
圖 54(左)陳芊妤,《難得的陽光》,水彩,18 x26cm,2017 44
圖 55(右)陳芊妤,《雨天即景》,水彩,18 x26cm,2017 44
圖 56(左)陳芊妤,《雨中漫步》,水彩,18 x26cm,2017 44
圖 57(右)陳芊妤,《大溪落羽松》,水彩,18 x26cm,2017 44
圖 58(左)陳芊妤,《早晨的校園》,水彩,18 x26cm。2018 45
圖 59(右)陳芊妤,《靠近海的藍》,水彩,18 x26cm。2018 45
圖 60(左)陳芊妤,《夢想境地》,水彩,18 x26cm。2018 45
圖 61(右)陳芊妤,《藍藍綠綠》,水彩,18 x26cm。2018 45
圖 62(左)陳芊妤,《再見金城武》,水彩,18 x26cm。2018 46
圖 63(右)陳芊妤,《粉紅泡泡》,水彩,18 x26cm。2018 46
圖 64倪瓚,《容膝齋圖》局部,水墨,元朝 50
圖 65(左)陳芊妤,《人群之外創作過程:打底》,攝影,2019 51
圖 66(右)陳芊妤,《人群之外創作過程:背景色處理》,攝影,2019 51
圖 67陳芊妤,《人群之外1》,油彩,91.0 × 72.5,2019 51
圖 68陳芊妤,《人群之外2》,油彩,91.0 × 72.5,2019 52
圖 69陳芊妤,《人群之外3》,油彩,91.0 × 72.5,2019 53
圖 70陳芊妤,都市之外創作過程,攝影,2019 55
圖 71(左)陳芊妤,都市之外創作過程,攝影,2019 55
圖 72(右)陳芊妤,都市之外創作過程,攝影,2019 55
圖 73陳芊妤,都市之外系列擺設思考,攝影,2019 56
圖 74陳芊妤,都市之外系列擺設定案,攝影,2019 56
圖 75Naima Morelli,Gigi,120 x 100cm,油彩,2017 56
圖 76陳芊妤,《Amor Fati》,油彩,216x72cm,2019 58
圖 77陳芊妤,《You only live once》,油彩, 144x72cm,2019 58
圖 78陳芊妤,《去吧,但還是要回來》,油彩, 144x72cm cm,2019 59
圖 79陳芊妤,《無悔》,油彩, 144x72cm cm,2019 59
圖 80(左)陳芊妤,《晚霞1》,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1
圖 81(右)陳芊妤,《晚霞2》,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1
圖 82(左)陳芊妤,《晚霞3》,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1
圖 83(右)陳芊妤,《晚霞4》,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1
圖 84(左)陳芊妤,《晚霞5》,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1
圖 85(右)陳芊妤,《晚霞6》,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1
圖 86(左)陳芊妤,《晚霞7》,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2
圖 87(右)陳芊妤,《晚霞8》,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2
圖 88(左)陳芊妤,《晚霞9》,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2
圖 89(中)陳芊妤,《晚霞10》,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2
圖 90(右)陳芊妤,《晚霞11》,攝影,相紙,13x18cm,2014 62
圖 91陳芊妤,《精神風景系列》,水彩,寶虹紙,18x26cmx9張,2018 63
圖 92陳芊妤,《精神風景系列》裝框後,攝影,2019 63
圖 93陳芊妤,《即景》,油彩,91.0 × 72.5cm,2019 64
圖 94陳芊妤,《黃金雨》,油彩,91.0 × 72.5cm,2019 65
圖 95陳芊妤,《迷濛》,油彩,91.0 × 72.5cm,2019 65
圖 96(左)陳芊妤,《日常風景系列》草圖思考,攝影,13x18cm,2019 67
圖 97(右)陳芊妤,《日常風景系列》使用筆芯,攝影,13x18cm,2019 67
圖 98(左)陳芊妤,《日常風景系列》翻模過程1,攝影,13x18cm,2019 67
圖 99(右)陳芊妤,《日常風景系列》翻模過程2,攝影,13x18cm,2019 67
圖 100陳芊妤,《日常風景系列》裝置思考1,攝影,13x18cm,2019 68
圖 101陳芊妤,《日常風景系列》裝置思考2,攝影,13x18cm,2019 68
圖 102陳芊妤,《小七包裹櫃》,攝影,相紙,13x18cm,2019 69
圖 103(左)鄭安如,《小七一角1》,攝影,相紙,13x18cm,2018 70
圖 104(右)鄭安如,《小七一角2》,攝影,相紙,13x18cm,2018 70
圖 105(左)陳芊妤,日常風景創作構圖,攝影, 2019 71
圖 106(右)陳芊妤,日常風景上色過程1,攝影, 2019 71
圖 107(左)陳芊妤,日常風景上色過程2,攝影, 2019 71
圖 108(右)陳芊妤,日常風景創作材料,攝影, 2019 71
圖 109陳芊妤,《禁止倒置》,複合媒材拼貼,13x18cm,2019 72
圖 110(左)陳芊妤,《待領包裹》,壓克力,13x18cm,2019 72
圖 111(右)陳芊妤,《太空食物》,壓克力,13x18cm,2019 72
圖 112(左)陳芊妤,《小紅書》,壓克力,13x18cm,2019 73
圖 113(中)陳芊妤,《常溫鮭魚盤》,壓克力,13x18cm,2019 73
圖 114(右)陳芊妤,《愛的泡泡》,壓克力,13x18cm,2019 73
圖 115(左)陳芊妤,《空包蛋》,壓克力,13x18cm,2019 73
圖 116(右)陳芊妤,《黃山霧氣》,壓克力,13x18cm,2019 73
圖 117(左)陳芊妤,《真空螞蟻100入》,壓克力,13x18cm,2019 73
圖 118(右)陳芊妤,《花園》,壓克力,13x18cm,2019 73
圖 119(左)陳芊妤,《不會亮的演唱會螢光棒》,壓克力,13x18cm,2019 73
圖 120(右)陳芊妤,《發霉的水彩顏料》,壓克力,13x18cm,2019 73
圖 121(左)陳芊妤,《你覺得是什麼》,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22(右)陳芊妤,《給2066年的你》,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23(左)陳芊妤,《落榜筆記》,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24(中)陳芊妤,《情人節禮》,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25(右)陳芊妤,《垃圾一包》,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26(左)陳芊妤,《馬桶刷刷》,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27(中)陳芊妤,《萬能鑰匙》,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28(右)陳芊妤,《魔術燈泡》,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29(左)陳芊妤,《過期的花生糖》,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30(中)陳芊妤,《三心二葉茶包》,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31(右)陳芊妤,《9999公分麻繩》,壓克力,13x18cm,2019 74
圖 132陳芊妤,《日常風景系列》裝置思考1,攝影,13x18cm,2019 75
圖 133陳芊妤,《日常風景系列》裝置思考2,攝影,13x18cm,2019 75
圖 134(左)陳芊妤,想像的風景創作思考1,攝影,13x18cm,2019 76
圖 135(右)陳芊妤,想像的風景創作思考2,攝影,13x18cm,2019 76
圖 136陳芊妤,《遠方》,油彩,91.0 × 72.5cm,2019 77
圖 137陳芊妤,《彼岸》,油彩,91.0 × 72.5cm,2019 78
圖 138陳芊妤,藝創基地展場檔期聯繫紀錄,螢幕截圖,2019 80
圖 139(左)陳芊妤,藝創基地場地丈量與規劃手稿,2019 80
圖 140(右)陳芊妤,藝創基地場地外觀,2019 80
圖 141(左)陳芊妤,邀請函設計,銅版紙,13x18cm,2019 80
圖 142(右)陳芊妤,作品卡設計與製作,2019 80
圖 143陳芊妤,藝創基地展場佈置過程,2019 81
圖 144陳芊妤,藝創基地展場佈置完成,2019 81
圖 145陳芊妤,人間社報導截圖,2019 81
圖 146(左)陳芊妤,展出作品陳設佈置1,攝影,2019 82
圖 147(右)陳芊妤,展出作品陳設佈置2,攝影,2019 82
圖 148(左)陳芊妤,展出作品陳設佈置3,攝影,2019 82
圖 149(右)陳芊妤,展出作品陳設佈置4,攝影,2019 82
圖 150(左)陳芊妤,展出作品陳設佈置5,攝影,2019 82
圖 151(右)陳芊妤,創作者導覽實況,攝影,2019 82

【中文書目】
李霖燦著。《中國美術史搞》。台北市:雄獅,2008。
潘東坡著。《古代西洋美術全覽》。新北市:相對論出版社,2007。
簡忠威著。《意境》。新北市:大牌出版,2018。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新北市:左岸文化,2005。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著;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台北市:麥田,2004。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林建國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台北:遠流出版,1991。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市:麥田,2010。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視界》。台北市:麥田,2010。
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著;廖新田譯。《風景入藝》。台北市:典藏藝術,2013。
馬爾科姆.安德魯斯(Malcolm Andrews)著;張翔譯。《風景與西方藝術》。上海世紀出版,2014。
邁克·費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著;趙偉妏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國立編譯館,2009。
羅伯特.亨萊(Robert Henri)著;簡忠威譯。《藝術精神》。新北市:大牌出版,2017。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
易夫斯.波沙特(Yves Bossart)著;區立遠譯。《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台北市:商周出版,2015。


【論文、期刊】
幽蘭(Yolaine Escande)。景觀: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比較研究I、II、III。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3年8月號總第七十八期。
楊劍豐(2005)。尼采哲學對生命教育的意義。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台南市。

【參考網站】
台灣創價學會林惺嶽專訪
〈https://www.twsgi.org.tw/index-news-detail.php?n_id=5719〉
橘園美術館官網
〈https://www.musee-orangerie.fr/〉
從謬思到作品的奇幻旅程 ─ 談劉國松的九寨溝系列
〈http://www.vickypinky.com/writing/writing_qrydet.php?typeno=06&datano=00391&n
ow_page=1〉

維基百科:命運之愛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1%BD%E9%81%8B%E4%B9%8B%E6%84%9B〉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