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淳弘(2018)大學生職場體驗經驗對職涯規劃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王遇安(2015)。大學生就學期間經濟狀況及職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朱芝屏(2011)。國民中學音樂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江育馨(2014)。國中英語教師之教學信念、工作成就感及師資培育中等教育學程課程實用性之調查─以臺灣桃園縣公立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二版)。臺北:五南。
吳明隆、凃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臺北:五南。
吳明隆、凃金堂(2014)。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五南。
呂佳陵、楊淳斐(2006)。臺灣地區高中職音樂班主修中國音樂與傳統音樂學生及大專院校中國音樂學系與傳統音樂學系學生之職業興趣類型探討。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2006,5,105-117。
吳美娥(2019)。女性企業講師職涯發展歷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共通核心職能講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吳毓津(1998)。大學生科系選擇因素的分析--以中央大學與政治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吳雨瑤(2012)。北部大學音樂系學生之演奏焦慮及其因應策略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吳淑禎(2011)。學生職涯需求調查問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專題研究報告。臺北。
吳榮章(2003)。層級程序分析法在國內研究所畢業生職業選擇決策之應用-以南部地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吳芝儀(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楊智文化。
李青芸(2016)。南部地區之大學音樂系學生職涯規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李雅芬、楊玉娥與涂嘉玲(2013)。看見性別或專業-男護生於婦產科病房之實習經驗。護理雜誌,60(3),64-72。
李嘉雯(2007)。台北市音樂補習班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李錦雯(2010)。基層鋼琴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探討。藝術教育研究,19,149-180。
林清文(1994)。大學生生涯確定狀態及其因徑模式驗證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林一鳳(2003)。臺灣專業國樂團營運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樂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林大欽(2011)。人格特質、學習滿意度與生涯規劃之研究以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林美伶(2008)。音樂教室教師教學實際知識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林宏璋(2004)。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臺灣。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研究案。
林季蓉(2013)。大專生參與就業學程動機、自我效能、學習滿意度與職涯規劃間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林佑儒(200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林郁蕙(2010)。音樂系大學生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導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林昕儒(2011)。音樂系師培生教育專業信念與任教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宗曉軍(2008)。藝術管理在藝術發展與傳播過程中作用與影響。人民音樂,2008,10,70-71。
林慧琳(2015)。音樂資優生轉換成國小音樂教師之生涯抉擇與生涯適應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林鑫琪、陳瑞玲(2006)。教師的生涯發展與規劃。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2006,3,23-35。
林曉瑩(2001)。我國中小學教師待遇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周書帆(2015)。中國音樂相關學系畢業生生涯阻礙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金樹人(1988)。生計發展與輔導。臺北:天馬文化。
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1989)。我國大專學生生涯發展定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能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2,167-190。
金樹人、王淑敏、方紫葳、林蔚芳(1992)。國民中學生涯輔導計畫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能大學教育心理學報,25,125-200。
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東華。
洪立(2003)。大學體育科系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阻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凃金堂(2003)。量表編制與SPSS。臺北:五南。
紀君蓉(2016)。音樂科系畢業生的職場、生涯規劃與家庭親子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洪慧芸(2002)。大學生生涯成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洪翊勝(2019)。餐旅相關科系大學生的人格特質、學習自我效能對職涯規劃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洪嘉駿(2014)。大學生人格特質、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對個人生涯規劃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洪嘉黛(2016)。臺中市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施如芳(2013)。我一定要當個音樂老師嗎?—三位師範院校音樂系男性畢業生生涯抉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施德玉(2016)。兩岸高等教育「國樂」課程比較初探─以六個專業學系為研究對象。臺灣民族音樂學會臺灣音樂研究,22,33-62。
姚世澤(1993)。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臺北:偉文。
徐明志(2000)。高職「生涯規劃」課程內涵與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臺北。徐健中(2015)。從數據看我國大專以上程度青年就業概況。教育部統計處,720,92-100。
孫于晴(2007)表演藝術工作者之舞台恐懼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郭哲麟(2014)。表演藝術商業化之策略探討—以無双樂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夏佳音(2012)。音樂系畢業生的夢與現實─幻滅還是重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夏鈺淳(2016)。當代國樂之跨文化研究 ──以《東方傳奇.搖滾國樂》之〈卜卦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高莉雅(2010)。臺灣表演藝術行政管理相關系所畢業生就業情形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陳佐任(2001)。兩岸管理碩士生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職業選擇意向之相關性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管理大學,臺南。陳月娥、周毓敏(2018)。人力資源管理。新北:千華數位文化。
陳宥均(2011)。大專校院學生自我決定、職涯發展能力認知及學習環境滿意度對職涯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陳勝田(1997)。國樂在臺灣:音樂臺灣一百年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
陳勝田(2000)。二十世紀臺灣國樂發展的演變與分析-從歷史的、教育的角度談起。臺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陳若涵(2011)。大學音樂系學生生涯阻隔與內外控人格特質—以臺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臺北。陳和棋(2014)。某大學特教系學生職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陳裕剛(1994)。影響臺灣地區四十年來國樂器發展之因素。中國音樂史論集。香港:中文大學。
陳裕剛(2000)。回顧樂團歷年來演出作品之本土性—以北部國樂團為例,88-97。
陳裕剛(2014)。臺灣一甲子回顧與展望論壇專題演講。走過臺灣一甲子中華民國國樂學會六十周年慶特輯,33-34,未出版。
陳梅雋(2005)。生涯發展之輔導史。生涯規劃:展翅上騰飛向自我的天空。臺北:五南圖書。
陳慧珊(2011)。臺灣公立樂團跨界展演初探─以臺北市立國樂團、國家交響樂團為例。關渡音樂學刊,15,135-165。
陳詩涵(2019)。從「無双樂團」論當代流行國樂之表演型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陳鄭港(2012)。傳統、民族、音樂文化─臺灣國樂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陳鄭港(2013)。臺灣漢系傳統音樂(國樂)六十年來的研究。民族學界,31,247-292。
陳毓端(2002)。國民小學教學熱忱教師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陳麗娟(1989)。師範院校大一學生生計決策行為、生計發展取向和職業自我概念的調查與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莊以欣(2008)。教育學門大學生學習生活與生涯規劃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莊馥瑄(2012)。師資培育學系畢業生生涯發展之研究—以一所大學的教育學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張添洲(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臺北:五南。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曹勝雄、容繼業、劉麗雲(2000)。專科餐旅教育「三明治教學制度」實施之認知研究:從教師觀點。高雄餐旅學報,3,53-68。
許珮芬(2007)。科技校院學生生涯規劃認知模式對生涯決策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許惠鈞(2017)。體制外音樂教育微型創業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新竹縣市(竹北地區)音樂教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科技大學,臺北。張德聰(1998)。運用焦點解決法成人生涯轉換諮商效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曾偉(2016)。南部地區音樂教育碩士研究生學習動機、歷程與職涯發展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高雄。程伊涵(2011)。大專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生涯規劃與知覺教練提供生涯管理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黃茜芳(2004)。啓動跨領域藝術的動力。典藏今藝術,138,32-134。
黃淑敏(1998)。師院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動機、生涯成熟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黃相瑋(2004)。運動休閒相關學系學生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黃揚婷(2007)。主修鋼琴的音樂資優生應具備之心理與生理條件。特教論壇,2,14-22。
黃馨萱(2011)。教育大學主修聲樂學生生涯規劃與職場現況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曾逸誠(2005)。大學體保生其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馮觀富(1990)。生涯教育發展與輔導。研習資訊,65,9-13。
葉子亘(2012)。職場變化對成人生涯規劃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葛玉輝、宋志強(2011)。職業生涯規劃管理實務(人力資源管理師操作實務)。北京:清華大學。
楊朝祥(1989)。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臺北市:行政院青輔會。
楊欣儒(2010)。下一站,幸福?──師資生生涯發展與選擇的尋覓之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楊潤彥(2017)。大學國樂相關科系學生音樂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楊智馨、林世華(1998)。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定狀態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0(2),1-16。
鄭宇欣(2009)。工科大四女學生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鄭雅芬(2011)。自我實現、價值感、成就感與志趣發展對教師教學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趙曼寧、王明泉(2007)。特殊教育教師教學熱忱之文獻探討與應用。特殊教育叢書-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45435,123-136。
劉士瑜、施以諾(2015)。針對臺灣音樂系學生與未受過正式音樂訓練之大學生注意力之比較研究。臺灣音樂研究,20,91-105。
劉佳蕙(2001)。音樂資優者生涯發展之個案探討。中華資優教育學會:資優教育研究,1(1),151-172。
劉佳蕙(2003)。打造音樂家的夢─提琴學習者的特質與學習生涯之探討。中華資優教育學會:資優教育研究,3(1),21-54。
蔡文豪(2009)。師院體系改制後之音樂系學生自我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蔡淑芬(2005)。國立陽明大學學生生涯發展狀況及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劉禮禎(2017)大專院校學生實習參與對其職涯發展之影響─以傳統產業實習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蕭瑜君(2018)。中國音樂學系畢業生職業選擇與工作滿意度之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蕭智真(2006)。體育學系學生學習動機與生涯發展之研究-以私立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新北。賴美鈴(2003)。臺灣中小學音樂師資培育制度。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賴曉庭(2008)。音樂相關學系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自我效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賴金蘭(2008)。環境、資源與國樂:論高雄市國樂音樂會的發展空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臺南。謝豐昌(2008)。師資培育學系學生生涯規劃之研究--以台東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蘇劍心(2003)。音樂班畢業生教育歷程與生活適應之追蹤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蘇頌惟(2014)。當代國樂團的創新演出可行性之研究---以「臺灣國樂團(NCO)」為聚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顧珮馨(2019)。國小音樂教師指導社團之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二、西文部分
DesimoneR. L.& Harris D.M.(1998).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Fort Worth: TheDryden Press.
Fuchs, E., &Havighurst, R. J. (1972). To live on this earth. New York: Univ of NewMexico Pr.
Greenhouse, J. H. (1971).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ole ofcareer salience in voc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209–216.
Herr, E. L., &Cramer (1999)。終生之生涯輔導與諮商上、下冊(余鑑,譯)。臺北:國立編譯館。
Koike, K. (1977). Syokubano roudoukumiai to sanka: Roushikankei no nichibeihikaku.Tokyo: Toyo Keizai Inc.
Lazarova, M. and Tarique, I., 2005. ”Knowledge transfer upon repatriation”, JournalofWorld Business, 40 (4): 361-373.
Schein, E. H. (1978). Career dynamic: matching individualand organizational.
Schuler,R.(1995).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New York, CA: West PublishingCompany.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 L. Brooks (eds.), Career choice and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2nd ed., pp.197-261).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Zunker, V. G. (1981)。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吳芝儀,譯)。臺北:楊智文化。
三、網路資料出處
107年版中華民國師資培育教育統計年報(2018)。師資培育及教育藝術司。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600/News.aspx?n=C6A181E8F32C2BBA&sms=EA1FA0326D3BA142
1111教職網(2019)。國中音樂教師缺額人數統計。取自:https://teacher.1111.com.tw/instruct_newsList.asp
NCO與中生代新銳指揮黃光佑 用聲音撼動臺灣(2017年6月8日)。文化部文化新聞。取自: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61616.html
YAMAHA音樂教室(2019)。YAMAHA音樂教室簡介。取自:https://www.yamahamusic.tw/yms/index.php
YAMAHA音樂教室(2019)。YAMAHA講師招募資訊。取自:https://tw.yamaha.com/zh/education/recruit_teachers/index.html
KAWAI河合音樂教室(2019)。KAWAI河合音樂教室簡介。取自:https://www.kawai.com.tw/mus_cl_01.html
大禾音樂製作(2019)。取自:https://www.harvestmusician.com/31934369842599131456/2841009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2019)。取自:https://chinesemusic.pccu.edu.tw/bin/home.php
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發揚師道、百年樹人(2012年12月)。教育部。取自:https://reurl.cc/R4zllg。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2019)。取自:http://www.music.tut.edu.tw/bin/home.php?Lang=zh-tw
朱宗慶(2008年5月28日)。藝術行政工作不能只有熱情。朱宗慶的文化觀察。取自:http://blog.udn.com/jublog/6782773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2020)。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簡介、招聘資訊。取自:https://www.juschool.com.tw/events/2020s/?actid=2020GOP2&gclid=CjwKCAjwvZv0BRA8EiwAD9T2VdWlg7z5hWEcxINedOHlMeGIFBijBNm2vrhHgT1x0F_GUIba3yZqgxoCbH4QAvD_BwE
吳翔(2018年1月17日)。這兩個職業理論你可以知道:職業生涯發展理論和職業錨理論。每日頭條。取自:https://kknews.cc/zh-tw/career/62vp9gv.html
李秋玫(2019年8月)。耕耘在地化 在華人世界遍地開花 專訪臺藝大中國音樂學系榮譽教授林昱廷。傳藝on line。取自: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storyarticle_121_137.html
何定照(2010年3月8日)。學音樂的孩子從雲端掉入谷底。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city.udn.com/125/3895884
私立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2019)。取自:http://music2.nhu.edu.tw/main.php
林麗玉(2019年6月26日)。調查報導/年改後阿嬤老師不出去 流浪教師進不來。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893448
采風樂坊(2019)。取自:http://www.cfmw.com.tw/index.html
音樂童年文教事業(2019)。音樂童年文教事業簡介、招聘資訊。取自:https://www.peekaboo.com.tw/
美育音樂舞蹈國際教育機構(2019)。美育音樂舞蹈國際教育機構簡介、招聘資訊。取自:http://www.kidsmusic.com.cn/aboutus
高承胤(2013年5月)。淺談音樂古典音樂工作者的現況—以樂器表演者的角度探討。高承胤痞克邦部落格。取自:https://ericlire.pixnet.net/blog/post/147400696#article-area
郭耿甫(2019年8月)。拚出來的國際之路 國樂 讓世界聽到臺灣。傳藝on line。取自: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storyarticle_121_138.html
陳勝田(2010)。國樂。臺灣大百科全書。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0970
陳安駿(2016年3月)。學音樂,能賺多少錢?音樂人的生活經濟學。MUZIK AIR。取自:https://read.muzikair.com/jp/periodicalArticles/8cb5a503-7534-4e5c-8e43-74d258f98b6c?utm_source=muzikonline&utm_medium=redirect&utm_campaign=periodical
高雄市國樂團(2019)。取自:http://kpcaf.khcc.gov.tw/index.php?temp=kco&lang=cht
桃園市國樂團(2019)。取自:http://tyuco.taoyuancf.org.tw/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2019)。https://www.superbox.com.tw/best/pdf/108/108%E6%95%99%E6%AA%A2%E7%B0%A1%E7%AB%A0.pdf
財團法人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取自:http://210.241.43.168/index.php?option=module&lang=cht&task=pageinfo&id=1113&index=7#.Xyl9ZJ4zbIU
莊本立(1983)。國樂。中華百科全書藝術類。取自: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art.asp?id=6201&lpage=1&cpage=1
國光劇團(2019)。取自:https://www.ncfta.gov.tw/guoguangopera_71.html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9)。取自:https://www.ncfta.gov.tw/content_59.html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2019)。取自:http://1www.tnua.edu.tw/~TNUA_MUSIC/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2019)。取自:https://chinesemusic.tnnua.edu.tw/bin/home.php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2019)。取自:https://cmusic.ntua.edu.tw/bin/home.php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2019)。取自:http://b013.tcpa.edu.tw/bin/home.php
梅苓全人音樂教學系統(2019)。梅苓全人音樂教學系統簡介。取自:http://www.mei-ling.com.tw/default.asp
無双樂團維基百科(2019)。無双樂團簡介。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無双樂團
奧福音樂藝術世界(2019)。奧福音樂藝術世界簡介。取自:https://www.orff.com.tw/main.php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9)。取自:https://culture.tainan.gov.tw/news/index.php?m2=21
臺北市立國樂團(2019)。取自:https://www.tco.gov.taipei/
臺灣豫劇團(2019)。取自:https://www.ncfta.gov.tw/bangziopera_73.html
臺灣國樂團(2019)。取自:https://www.ncfta.gov.tw/nco_72.html
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2019)。取自:https://www.tmcc.gov.tw/關於我們/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
緯中(2015年6月)。「我,要成為這樣的老師!」-身為老師的6項使命宣言。翻轉教育。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1234
蔡宇光(2015年10月)。「上台緊張怎麼辦!?」談音樂家如何面對上台壓力。欣古典。取自:http://solomo.xinmedia.com/classic/24858-musiciansstress
謝宇程(2015年5月)。一個畢業生的提醒:讓孩子讀音樂班前,你知道99%音樂系學生,生涯高峰在畢業當天嗎?商業週刊。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12116
謝佳雯(2017年10月)。世大運開閉幕震天嗩吶 他演奏的!。傳藝on line。取自:https://magazine.ncfta.gov.tw/onlinearticle_136_477.html
謝啟彬(2017年12月)。我們喜歡、享受這種一起合奏、一起讓音樂發展與變好的感覺,這就是爵士樂的精神。啟彬與凱雅的爵士樂Chipin & Kaiya's Jazz。取自:http://www.chipinkaiyajazz.com/2017/12/blog-post_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