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分 1.丁媖雯(2011)。以幼兒為中心之音樂教學行動研究:從自由遊戲出發。國立台南大 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王勢銘和戴麗淑(2010)。幼兒律動成效之探討。 2010 年第三屆運動科學暨休 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86-492。 3.王惠芳、黃麗鳳(2012)。改善幼兒同儕關係之繪本教學及其成效。「一圖千言── 圖畫書的繽紛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李絢芬(2002)。舞蹈遊戲對學齡前兒童創作力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5.吳博明(1986)。幼兒音樂指導。台北:理科出版社。 6.李玲玉(2007)。嬰幼兒的音樂欣賞。台北:新學林出版社。 7.呂丹雁。教師為音樂創作者-邁向幼兒教學統整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 教育學系幼兒教育教學碩士論文。 8.林良美(2011)。淺談達爾克羅茲音樂律動教學法。美育,184 期,頁 17-20。 9.曹焜宗(2005)。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市:高雄附文圖書出版社。 10.黃麗卿(1998)。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台北:心理出版社。 11.黃麗卿(2008)。舞動敲擊嬉遊記。台北:心理出版社。 12.莊惠君(2012)。人小志氣高幼兒音樂潛能發展的關鍵期。美育,186 期,頁 22-28。 13.游碧鳳、李玲玉(2016)。音樂活動發展幼幼班幼兒正向情緒及人際互動之研究。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的十四卷第二期,頁79~100。 14.黃瑞琴(1995)。幼稚園的遊戲課程。台北:心理出版社。 15.鈕文英(2013)。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出版社。 16.葉怡君(2008)。卡爾‧奧福:奧福教學之過去和未來。關渡音樂學刊,9, 139-150。 17.鄭曉楓和田秀蘭(2016.11)。以教師觀點理解兒童同儕關係發展和輔導策略。 南臺人文社會學報。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第44卷第1期(民國 99.4):73-99。 18.歐陽淑卿(2004)。以音樂欣賞進行音樂治療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19.鄭方靖(2011)。當代五大音樂教學法。高雄市:高雄附文圖書出版社。 20.蕭玉寬(2016)。一位自閉症幼兒透過音樂遊戲活動的成長。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 育學系,頁4~43 一、 外文書 1.Kemple ,Kristen M;Batey,JacquelineJ(2004).Music Play:CreatingCenter for Music Play and Exploration. 2.Abeles, H.F.&Hoffer,C.R.&klolman,R.H.(1985): Found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Schirmer BooksA Division of Macimibin, Inc. P.265-269. 3.Andress,B.(1991).Music in early childhood. Reston, Va: MusicEduca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4.Bayless,K.M.,& Ramsey, M. E. (1991). Music: A way of life for the young child. New York:Merrill. 5.Church,E.B.(1992).Learning through play music and movement : Apractical guide forteaching young children. NY:Scholastic Inc. 6.Garnet, E. D. (1982). Movement is life. Princeton, N. J.:Princeton Book Co. 7.Lathom,W.,&Eagle,C.T.(1982).Music for the severelyhandicapped,.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68(8), 30-31. 三、網路資訊 tp://www.epochtimes.com/b5/15/12/22/n4601593.htm(108.12.11) tps://www.cyut.edu.tw/~olin/book/06-1-2.htm(108.12.11) https://www.cyut.edu.tw/~olin/book/06-1-2.htm(108.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