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丁志華,2018,「矽晶・電子:矽說台灣–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與全球地位」,科學發展雜誌,541,頁21-29。
白欽元,2003,「國內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朱博湧、曾國雄、鄧美貞、邱英雄,2004,「市場佔有率、成長率與獲利率相關性之多變量分析—以新竹科學園區廠商為例」,中山管理評論,九月號第十二卷第三期,頁507-533。
吳昭儒,2008,「台灣地區上市鋼鐵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研究-以事件分析法」,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吳萬益,2011,「企業研究方法─第四版」,台北:華泰。
吳鎮鴻,2013,「鋼鐵產業經營績效之研究-以本國鋼鐵業者為對象」,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財富與稅務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何素素,2002,「財務比率分析應用於企業診斷之研究-以台灣地區上市櫃公司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周百隆、盧俊安、謝孟潔,2005,「以不同變數縮減方式建構我國企業危機預警模式」,第四屆兩岸產業發展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
施才憲,2001,「企業應收帳款敏感性分析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錦村,1995,「銀行授信客戶之風險評估-財務比率研究」,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陳健安,2006,「集團化與銀行效率之相關性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合作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玠瑋,2012,「產業分析研討會:電子產業分析」,中研院奈米橋接計畫辦公室,簡報。
許淑美,2010,「遊艇產業財務績效分析之研究-以H公司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勤明,2008,「以籌碼面結合財務比率資訊探討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研究—以電子業為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雪娥,2013,「以財務比率探討企業危機-台灣上市櫃公司實證」,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詹維玲,2004,「知識資本與經濟結構的變化–以資訊電子業為例」,科學發展雜誌,381,頁71-72。
楊敏鈺,2006,「數位化時代下消費者社會網絡對消費型態之影響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趙明哲,2007,「本國銀行經營獲利績效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鄭淑君,2007,「企業財務危機預測-Logit模型和極值理論之應用」,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金融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鄭頌馨,2009,「台灣中小企業財務預警模型之研究—以上櫃非金融業公司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商務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蔡宜廷,2002,「商業銀行之財務預測與評價」,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蔡信夫、黃小玉,2003,台灣區銀行經營績效之研究-以財務數據,亞太社會科技學報,第3卷第1期,頁77-96。
鍾蘇添,2019,「電子產業轉型生技產業之成功案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EMBA華南專班,碩士論文。羅元宏,2010,「以經營能力觀點建立公司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避險之決策系統—以營建材料製造商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蘇俊吉,2015,「行動通信的演進歷程」,科學發展雜誌,513,頁58-63。
嚴善雯,2007,「台灣鋼鐵業之現金流量型態與經營績效」,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Blum, M. (1974), “Failing Company Discriminant Analysi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12, Issue 1, pp.1-25.
Chastain, C.E., Thomas, S. & A. Cianciolo (1986), “Strategies in Cash-Flow Management,” Business Horizons, Vol. 29, Issue 3, pp.65-73.
Copeland, T., Koller, T. & J. Murrin (2000),” Valuation: Measuring &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 John Wiley & Sons, Inc.
Frigo, M. L. & R. Graziano (2003), “Strategic Decisions & Cash Flow,” Strategic Finance, Vol. 85, Issue 1, pp.8-11.
Jordan, J., Lowe, J. & P. Taylor (1998), “Strategy & Financial Policy in UN Small Firms,” Journal of Business & Accounting, January-March, pp.1-27.
Kast, F. E. & J. E. Rosenzweig (1974), “Organization & Management: A Systems & Contingency Approach,”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Titman, S. (1984), “The effect of capital structure on a firm’s liquidation decis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March, pp.137-151.
Ward, T. J. (1993), “Is the Scaling Measure Used for Cash Flow Important in Predicting Financially Distressed Firms,” Journal of Applied Business Research, Vol. 9, Issue 4, pp.134-140.
Woo, C. Y. & G. Willard (1983), “Performance Representation in Business Policy Research: Discussion & Recommend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3rd Annual National Meetings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Dallas.
網站部分
毛遠誠,2004,「台灣電子業的發展」。西元2020年6月28日,取自:https://blog.xuite.net/freedomgood/twblog/113482656-台灣電子業的發展
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mops.twse.com.tw/mops/web/
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TEJ), http://www.tej.com.tw/
台灣經濟研究院,http://www.tier.org.tw/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
IEK商業情報網,https://ieknet.iek.org.tw/
i創科技,https://www.itritec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