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5 23: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婉禎
研究生(外文):HUANG, WAN-JEN
論文名稱:偏遠地區教師工作壓力、專業培育與工作滿意之關係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Pressur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the Teachers in Remote Areas
指導教授:戰寶華戰寶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PAO-HWA
口試委員:戰寶華陳惠珍程鈺雄
口試委員(外文):CHEN, PAO-HWACHEN, WEIGH-JENCHENG, YU-HSIUNG
口試日期:2020-07-1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6
中文關鍵詞:偏遠地區教師工作壓力專業培育工作滿意
外文關鍵詞:teachers in the remote areaswork pressur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ob satisf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4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針對偏遠地區教師工作壓力、專業培育與工作滿意之關係探討,主要以107學年度之高雄市及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為母群體,採用問卷調查法,以紙本及網路問卷進行簡單隨機抽樣,共發出300份問卷,其中紙本問卷有111份及網路問卷162份,回收率91,有效問卷共273份。其資料分析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及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分析。
經歸納研究發現,以逐條方式呈現研究結果:
一、高屏偏遠地區教師在不同背景變項中,對工作壓力、專業培育及工作滿意的看法上,部分有差異。
二、女性教師的工作壓力高於男性教師。
三、大學學歷教師的工作壓力高於碩士以上教師
四、無子女養育之教師工作壓力高於有養育子女之教師。
五、每週授課節數不同影響工作壓力。
六、有子女養育之教師對專業培育高於無子女養育之教師。
七、已婚教師工作滿意大於單身教師。
八、有請調意願教師對專業培育影響高於無請調意願教師。
九、工作壓力與專業培育有中度正相關。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pressur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the teachers in the remote areas. The primary group was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remote areas of Kaohsiung City and Pingtung County in the 107 academic years. A simple random sample was conducted using paper and online questionnaires. A total of 30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including 111 copies and 162 online questionnaires, 273 were valid, with an effective rate of 91%.
  The data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and related analysis.
  After the inductive approach, the study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a one-by-one manner:
1. Teachers in the remote areas of Kaohsiung City and Pingtung County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work pressur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tions.
2. Female teachers have a higher work stress than male teachers.
3. Teachers with bachelor’s degrees feel higher than teachers with master’s degrees in their work stress.
4. Teathers who have no children to be raised have higher work pressure than those who have children to be raised.
6.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who have children to be raised are higher than those who no children to be raised.
7. Married teachers have higer job satisfaction than those who are single.
8. The work pressur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who are willing to be transferred are higher than those who are not willing to be transferred.
9. There was a moderat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 pressure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誌謝 I
摘要 III
by Huang,Wan-Jen V
ABSTRACT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待答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偏遠地區國小之意義 7
第二節 國小教師之工作壓力情形 9
第三節 國小教師專業培育之探究 16
第四節 國小教師工作滿意程度 21
第五節 相關研究分析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5
第三節 研究樣本 3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37
第五節 實施流程與步驟 46
第六節 資料處理分析 4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樣本背景分析 49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54
第三節 獨立樣本t檢定分析 60
第四節 ANOVA變異數分析 76
第五節 相關分析 81
第五章 結論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8
參考文獻 91
中文部分 91
外文部分 99
附錄一、專家效度問卷 101
附錄二、專家評析意見及說明彙整 105
附錄三、預試問卷 109
附錄四、正式問卷 113

中文部分
丁文祺(2008)。國民中學校長教學領導、教師社群互動、教師專業實踐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彥喬(2014,8月)。別再撒錢了!台灣偏鄉教育的問題在「人」。取自 http://www.storm.mg/article/34165
王俊明(2005)。近年來國內關於教師角色衝突的研究綜述。教師教育研究,173,44-48。
王雅玄、陳幸仁(2007)。離島教師的偏遠論述-教師社會學分析。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3,67-89。
王秋絨(2001)。親師溝通的合夥魅力。學生輔導,72,4–9。
王文華(2006)。領導型態,專業承諾,工作價值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以護理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內政部(2016)。偏遠地區一覽表。取自http://www.laws.taipei.gov.tw/lawatt/Law/A040100151019500-20180529-3000-001.pdf
史美華(2006)。領導風格與留任意願之關聯性研究ᅳ社會化結果之中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包育豪(2014)。中等學校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江滿堂(2007)。邁向轉型的課程領導:課程領導的理念與實踐。學校行政,49,68-83。
江嘉杰(2014)。偏鄉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運作及影響之探究。學校行政,89,142-163。
江冠生(2009)。國小親師利用網路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李翠英(2008)。國民中學教師情緒管理、工作壓力、師生衝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怡倩(2011)。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家安、郭昭佑(2014)。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新觀點-從第三域的視角出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2),101-105。
李秋嫺(2016)。偏遠地區教師流動問題之我見。師友月刊,583,31-33。
沈六(2011)。建構正向的與組織良善的學校文化。台灣教育,668,4-12。
呂善道(2014)。論偏鄉之行政人員面臨之問題與解決之道。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4),20-24。
呂正芳(2010)。臺中市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慶國(2000)。從營造學習型學校的觀點談教師進修的五項策略。學校行政,8,25-30。
林明地(2001)。精鍊學校行政,實際塑造學校文化。學校行政,16,17-25。
林保豊(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林佩芬、黃辰瑋、鄭俊宏(2007)。高科技產業工作壓力的形成與因應方式之探討研究。蘭陽學報,6,66-76。
林慧敏(2013)。學校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臺東縣各教學階段與公私立學校教師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1,35-69。
林俊瑩、林玟秀、陳佑任(2013)。學前教師特教工作勝任感與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機制:學歷、年資與專業訓練的作用。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9(1),117-142。
林秀吟、廖益興(2014)。國民小學資訊組長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之研究。中華行政學報,14,201-226。
林筱珺、吳易真、王銘岳(2018,5月)。偏鄉孩童缺的不是無止盡的同情,而是一路成長都缺乏的「陪伴」。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6086
林秀姿、洪欣慈(2015,9月20日)。偏鄉教師:分數,霸凌偏鄉孩子。取自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8278/1198463
林千(2019)。臺南市國民小學兼任教務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朱家煦(2017)。國民中學班級導師情緒勞務、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周昌柏(2005)。桃、竹、苗四縣市教師工作滿意度現況分析。學校行政,40,108-123。
周子敬、彭睦清(2005)。國內大專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及工作滿足感模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36(3),200-219。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版)。臺北市:五南。
邱憲義(2015)。教師組織溝通、組織氣氛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以HLM分析。明新學報,41(2),133-152。
邱慧玲、謝傳崇(2015)。有效教師專業成長方案的特徵與規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7),90-96。
邱忠賢(2015)。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邱懷萱(2012)。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自我效能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吳文炎(2017,9月20日)。解決偏鄉孩子的教育困境,能不能從成人開始。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6134
吳宗立、林保豐(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教學報,15,197-200。
吳佩珊(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煥烘、林志丞(2011)。國中教師社會支持、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 倦怠相關研究-以角色壓力為中介變項。嘉大教育研究學刊, 26(2),5-56。
吳錦惠、張育銓與吳俊憲(2013)。影響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意願的原因。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4),80-85。
吳晨妤(2006)。台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明鋗(2013)。大學教師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滿意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 ─以ESI核心競爭學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珮瑜、施登堯(2015)。少子化現象對學校的影響-從教師兼任行政人員視角出發。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1),221-237。
茅慶明(2014)。我國國民中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高富美(2014)。改善偏鄉小校教師流動率之淺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5),75-76。
郭生玉(1994)。影響教師工作心厭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63-79。
郭昌禎(2013)。花蓮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郭進隆、齊若蘭(譯)(2019)。第五項修鍊(原作者:Peter M.Senge)。台北市:天下文化。(原作者出版年:1990)
胡惟喻、陳依婷、劉素真(2016)。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動機、專業知能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6,103-120。
洪含詩(2006)。教師工作壓力與教師倦怠之探討。教師之友,47(1),35-41。
凃保民、黃月琴(2017)。行動即時通訊(LINE)與親師溝通-探究影響教師接受之正負向影響因子。資訊社會研究,33,115-146。
國民教育署國中小及學前教育組(2017,10月1日)。改善偏鄉學校國民中小學宿舍讓教師留得住、教得好,讓學生安心學習。取自http://www.k12ea.gov.tw/
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製準則 (2018年7月6日)
許振家、吳秋慧(2014)。偏遠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突破。學校行政,90,108-126。
徐綉玲(2010)。程序公平、分配公平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高雄縣市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徐慧鈴、許育健(2019)。走過教師專業社群這條路-共享、互學與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9-14
翁敏芳、賴志峰(2014)。臺中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學校行政,93,210-232。
莊淑灣、呂錘卿(2005)。中部地區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19(2),127-150。
翁敏芳、賴志峰(2014)。臺中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相關之研究。學校行政,93,210-232。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明麗(1991)。國小女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退休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張建群(2009)。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運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張怡萍(2013)。彰化縣國小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態度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
張唯宸(2018)。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激勵保健因素探究。學校行政,116,64-80。
陸洛、黃茂丁、高旭繁(2005)。工作與家庭的雙向衝突:前因、後果及調節變項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7,133-166。
黃寶園(2015)。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後設分析。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8,27-48。
黃琇屏(2016)。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看法與壓力因應之個案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13,113-133。
游宗輝(2015)。屏東縣國小教師背景變項透過教師制控信念、教師間氣氛與校長領導風格對教師工作滿意度之影響。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32(2),59-91。
馮莉雅(2017)。偏鄉學校教師專 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困境和解決方法。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0),51-53。
馮丰儀、方竣憲(2017)。偏鄉師資教育之結與解。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90-92。
曾煥淦(2017)。偏鄉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策進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2),頁 122-126
湯柏齡、陳永煌、諶立中(2002)。工作壓力。中華職業醫學雜誌,9(2),145-147。
葉翰霖、鄭志富(2017)。大型國際賽會志工之激勵制度初探。東海體育學報,1,38-43。
陳莉(2005)。雙因素理論與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管理。現代情報,25(11),103-104。
陳奎熹(1998)。我國師培制度變革分析。教育資料輯刊。
陳素惠(2005)。教師工作壓力探討。諮商與輔導,229,28-34。
陳靜藝(2014)。探討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對留任職務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陳慧娟,(2015)。 「師生共同增能」與「學生增能」教學實驗方案促進偏遠地區國中學生知識信念、自我調整策略與科學學習成就之比較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4),21-53。
陳永和(1999)。行政專業V.S.教學專業。師友月刊,381,33-35。
陳彥廷、康木村、柳賢(2010)。同儕對話促進兩位國中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與專業成長。科學教育學刊,18(4),331-359。
陳聖芳(1999)。台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台東縣。
秦夢群、高延玉(2008)。偏遠學校經營問題與解決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68,95-104。
秦夢群(2016)。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台北:五南。
教育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600/cp.aspx?n=37734BA79B67A89A&s=AF04D533FC93AA8D
教育部(2015,9月19日)。教育部宣示擴大推動偏鄉教育創新發展。取自http://www.k12ea.gov.tw/ap/tpdenews_view.aspx?sn=ddecfcd5-1578-41ff-9fd0-14548ba71ea4
教育部(2015)。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方案。取自http://link.ruraledu.tw/home.php 
教育部統計處(2019)。107 學年高級中等以下偏遠地區學校核定校數。取自https://stats.moe.gov.tw/EduGis/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 (2017年12月6日)。
偏遠地區學校分級及認定標準(2018年5月30日)。
潘錫君(2008)。工作壓力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組織承諾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潘淑琦(2017)。初任校長從實踐經驗中開拓偏鄉教育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8,35-69。
蘇姵菁、江錞瑩與廖敏秀(2018)。新管理主義下的師資培育制度和教師專業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9),90-96。
廖雪華、楊詠華、陳一仁、莊裕庭、吳敏男、林子欽、張志輝、賴文宗、郭家豪及林茂成(2014)。影響國中教師專業社群推動之研究。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62/pta_6110_8197044_31041.pdf
趙士瑩(2016)。偏遠國民中學校長學校經營困境之因應策略。學校行政,106,141-156。
趙麗玲、溫玉德、林宗岐及王瑋龍(2015)。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障礙因素探討。自然科學與教育,1(1),1-22。取自http://science.ncue.edu.tw/journal/article/1-1-1.pdf
楊文忠(2013)。屏東縣國小兼任行政教師時間管理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楊世瑩(2014)。SPSS 22統計分析嚴選教材。高雄市:碁峰。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3,1-35。
蔡澍勳(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蔡萬來(2003)。警察人員壓力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
蔡金田、黃雅芹(2018)。南投縣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流失成因與因應策略之研究。經營管理學刊,16,57-79。
鄭淑惠、潘慧玲(2013)。全國性試辦方案實施之過程與成果評鑑:以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為例。中等教育,64(2),78-97。
劉雅惠(2011)。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之探究。學校行政,72,77-98。
劉雅惠(2011)。中彰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劉以寧(2017,1月1日)。偏鄉師資流動大,教育難行。取自https://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10258?issueID640
劉瓊文、闕廷諭、何俐安(2019)。透過分散性領導經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以國小資訊科技教學社群為例。華人前瞻研究,15(1),41-52。
營利事業捐贈文化創意相關支出認列費用或損失實施辦法(2011年9月30日)。
賴威廷(2017)。論我國偏遠地區學校經營之困境-以學校行政人員觀點。學校行政,110,118-139。
謝金青(1992)。國民小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鄒耀偉(2017)。新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滿意度及續任意願之研究—以兼任學務處組長職務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鍾昀珊、戰寶華(2015)。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8(2),69-98。
蕭秀玉(2004)。雲嘉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Zamp(2018,3月2日)。成績不好誰的錯?國中老師說出惡性循環的真相。取自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41/article/6653
外文部分
Dogaru, M., Anghel, G. A., & de Diezmas, E., Nieto Moreno. (2018). Teachers' motivation – perceptions on the reasons of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activities. Bucharest: "Carol I" National Defence University.
Kyriacou, C. & Sutcliffe, J. (1978). Teacher stress: Prevalence, source and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rional Psychology, 48(2), 159-167.
Leavitt, R. M. (2014).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 motivation of healthcare workers (Order No. 3615271).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A&I. (1523728818). Retrieved from https://search-proquest-com.ezproxy.nptu.edu.tw/docview/1523728818?accountid=170225
Lortie, Dan C. (1975). School 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elye, H. (1955). Stress and disease. Science,122, 625-631.
Steers, R. M. (1988). Work and Stress 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Human Performance, vol.32, 160-177.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