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期刊:
1. 李家聖、陳益世 (1999)。「高科技產業特性、工作壓力、工作滿意暨離職傾向之相關性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廠商研發技術人員為例」,人力資源學報,第11期,P.93-115。
2. 李文瑞、陳世傑、徐承毅、陳祥衡 (2009)。「薪酬滿意、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影響路徑關係之研究-海兩岸峽員工之比較」,第六屆提升競爭力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P.36-56。
3. 李 選 (1992)。「某綜合醫院新進護理人員專業規劃與諮商對改善工作壓力與離職率之探討」,護理雜誌,第2期,P.115-125。
4. 吳劍雄 (1999),「工作壓力的形成與因應之道之探討」,勞工之友雜誌,第 585期,P.18-21。
5. 梁成明、羅新興 (2001)。「國軍志願役軍官工作壓力之研究」。國防管理學報,P.1-13。
6. 鄧振源、曾國雄 (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報,P.5-22。
7. 鄧振源、曾國雄 (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報,P.1-20。
書籍:
1.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2. 黃英忠 (2001),現代管理學,台北:華泰書局。
3. 許士軍 (1990),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4. 榮泰生 (2011),Expert Choice在分析層級程序法(AHP)之應用,台北市:五南書局。
計畫與研究報告:
1. 國防部 (2011)。(中華民國 100 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2.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組織法,中華民國 101 年 12 月 12 日華總一義字第10100274301號。
論文:
1. 王天復(2013)。應用習慣領域與層級分析法探討海軍後勤修護人員離退之因素-以海軍某支部為例。義守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 方代青(2000)。工作壓力、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間關聯性之探討-以台南市稅稽處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 方 則(2019)。以層級分析法探討臺灣商船航行員離職關鍵因素。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4. 石 樸(1991)。企業界員工工作滿足、工作投入與離職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 余宣佳(2014)。以企業供應鏈管理理論研析陸軍保防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6. 吳翊萁(2014)。應用層級分析法探討Facebook粉絲專頁之口碑行銷關鍵成功因素。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7. 邵小娟(2000)。旅館業、旅行業及航空業員工社會化與離職傾向關係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8. 周嘉明(2001)。高科技研發人員職業壓力與職業疏離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9. 邵 泓(2019)。從供應與需求角度探討大樓各類房型之規劃偏好模型-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10. 施峻弘(2013)。組織變革不確定感與離職傾向之關係-以東部某空軍基地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1. 翁進勳(2002)。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校警工作滿意與服務士氣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2. 唐大鈞(2001)。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特性影響我國內稽人員工作投入與離職傾向的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3. 陳宗興(2017)。退撫年金制度改革對軍職人員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研究。國防大學空軍學院碩士論文。
14. 陳盈成(2001)。分紅入股滿意度、工作投入、工作滿意度、工作壓力、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5. 陳聖芳(1999)。台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6. 陳湘琬(2004)。教師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滿足、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相關性之研究-以南部地區為例。義守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17. 郭盈卿(1999)。空服員之工作壓力、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倦怠之相關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8. 張靜航(2016)。應用層級分析法於女性軍人留營意願重要因素之研究—以PA空軍基地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19. 張建歐(2008)。國軍保防幹部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 湛瑄宇(2000)。員工薪資滿足之前因後果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論文。
21. 楊惠娟(2007)。員工退休金制度對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相關性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班碩士論文。
22. 鄭泰平(2012)。運用層級分析法研究領導構面—以海軍官科高階軍官為例。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23. 蔡明呈(2013)。員工幸福感、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關係─以某空軍基地志願役士官為例。國立臺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環境經濟資訊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4. 劉莉蘭(1994)。員工分紅入股滿意度、組織投注與離職意向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劉怡孜(2002)。工作特性與工作價值觀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食品產業之研發人員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研究碩士論文。
26. 滕青芬(1987)。台灣省縣市社工人員離職行為和離職傾向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謝函融(2004)。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程度對離職傾向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論文。
28. 駱薏如(2016)。組織變革對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心理層面與生涯發展之影響-以層級分析法探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管院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9. 駱 仁(2006)。國民小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來源:
褚志鵬(2009),層級分析法(AHP)理論與實作,取自fttp://mail.im.tku.edu.tw/Prof_Shtur/AHP/AHP2009.pdf
二、英文部分:
1. Brayfield, A.H., and Crockett, W.H.(1955), “Employee attitudes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52, 3, 396-424.
2. Campbell, J.P.(1970), Managerial behavior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3. Cooper, C.L.(1988), Living With Stress. London: Penguin Books, in Martin, T.N. and Schermerhorn., “ Work & non-work Inference on health: A research agenda using inability to leave variabl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8, 4, 650-659.
4. Deshpande, L., and Satish, P.(1996), “The impact of ethical climate types on facets of job satisfac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es, 15, 6, 655-660.
5. Dubrin, A.J.(1990), Effective Business Psychology, 3rd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169.
6. Ferguson, J.(1986),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xploration of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 2, 117-134.
7. Hoppock, R.(1935), 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271.
8. Jeffrey, K.S., Charles, M.F., and Rajan, V. (1989), “Exploring salesperson turnover: A causal model,”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8, 1, 305-308.
9. Jamal, M.(1990), “Relationship of job stress and type-A behavior to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sychosomatic health problems, and turnover motivation,” Human Relations, 43, 8, 727-738.
10. Lin, N., and Ensel, W.M.(1989), “Life stress and health: Stressors and resourc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 382-399.
11. Mobley, W.H.(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 2, 237-240.
12. Mobley, W.H., Griffeth, R.W., Hand, H.H. and Meglino, B.M.(1979), “Review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he employee turnover proc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 193-522.
13. Price, J.L.(1977), The Study of Turnover, Ames: Iowa-State University Press.
14. Robbins, S.P.(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9th ed.), New Jersey: Englewood Cliffs.
15. Selye, H.(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McGraw-Hill.
16. Seashore, S.E., and Taber, T.D.(1975), “Job satisfac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 American Behavior and Scientist, 18, 346.
17. Schleicher, D.J., Watt, J.D., and Greguras, G.J.(2004), “Reexamining the job satisfac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the complexity of attitud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9, 1, 165-177.
18. Wind, Y., & Saaty, T. L.(1980). Marketing applications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anagement science, 26(7), 64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