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王日吟(2001)。臺灣意識與歷史教育的變遷(1945-201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17版)。臺北市:五南。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幼獅文化。
王仲孚(1997)。對於「認識臺灣」教科書之應有的認識。海峽評論,81,50-51。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伯明罕學派「大眾文化」的三大特徵及其借鑑意義。取自https://read01.com/L5eD6D.html
朱朝陽(1995)。朱朝陽回憶錄。臺北市:前衛。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揚智。
江芳盛(2003)。從海峽兩岸國中歷史教科書的比較看歷史與權力的關係。暨大學報,7(1)。
吳叡人(1999)。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臺北市:時報。
李永熾(2007)。台灣意識與國家認同。新台灣新聞週刊,614。
林怡廷(2015)。那些「自己課綱自己救」的高中生。端傳媒。取自: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803-taiwan-lesson1/
林彥臣(2017)。加泰隆尼亞為什麼想獨立?每年付「7000億」幫西班牙還。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1002/1023240.htm
俞聖行、彭淑卿(2014)。如:太陽花學運世代 教改下的白老鼠。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tube.chinatimes.com/20140409003480-261403
施正鋒(1999)。臺灣意識的探索。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一九九九年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9-86。
施添福(1983)。我國中學的地理教育:反省與展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洪一賓(2012)。Thomas S. Popkewitz「社會知識論」及其對教育/課程研究之挑戰。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9,99-120。
袁頌西(2004)。政治社會化:理論與實證。臺北市:三民。
張必瑜(2016)。交界與游移:戰後初期(1945-1968)臺灣小學地理知識傳授中的家國想像。臺北市:麥田。
張依依(2009)。危機傳播新策略─以框架理論重探三哩島核電和飲料廠腸病毒危機案例。傳播與社會學刊,8,7-55。
張茂桂(1997)。談「身分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91-116頁)。臺北市:月旦。
莊明貞(2001)。當前臺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 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141-162。
許哲銘(2000)。Althusser意識形態國家機器與教育。教育社會學通訊,26,26-31。
陳芳明(1988)。臺灣人的歷史與意識。臺北市:敦理。
陳采憶(2010)。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科書國家認同內涵之分析—以歷史教材回焦點(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院。
陳淞山(2020年1月10日)。陳淞山觀點》草船借箭東風自來矣!韓營造勢激發年輕人出門投票。新頭殼newtalk。取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1-10/352526
陳婉琪(2014年6月30日)。誰來「學運」?太陽花學運靜坐參與者的基本人口圖象。巷仔口社會學。取自:https://reurl.cc/Va16oR
彭明敏(1998)。自由的滋味。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游美惠(199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取自http://140.109.171.170/files/paper/120_b78dc4c7.pdf
湯仁燕(2006)。知識、權力與課程:閱讀M.Apple的《意識形態與課程》。中等教育,57(1),144-156。
湯惠芸(2012年8月3日)。香港國民教育反洗腦風波來龍去脈。美國之音。取自:https://reurl.cc/WK2V5。
黃俊傑(1993)。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61-390。
黃俊傑(2006)。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市: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市:麥田。
黃國昌(1995)。「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市:五南。
楊虔豪(2015年10月22日)。南韓歷史課本「砍掉重練」爭議在哪裡?南韓想想。取自:https://reurl.cc/W6g2k
楊聰榮(2000)。東帝汶啟示錄:一個新國家的誕生與其國際政治關係的歷史脈絡。國家認同論文集,104-121。新北市:稻鄉。
葉煬彬(1995)。國民中學「認識臺灣」課程架構研究。臺中市: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
葉榮鐘(1999)。小屋大車集。臺中市:中國時報。
虞義輝(2004)。轉型中的臺灣意識。國防管理學院展望與探索,2(8),65-83。
廖苡廷(2019年11月)。高中歷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形態建構與反思—以反課綱微調運動為例。發表於2019E世代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廖振翔(2018)。社會運動圖像幻想主題批判---以太陽花運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復旦大學,中國上海。
齊柏林(2013)。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齊柏林空拍20年的堅持與深情。台北市:圓神。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
蔡英文(2019年10月10日)。蔡英文總統國慶演說全文。中央廣播電台。取自: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37408。
蔡英文(2020年1月20日)。蔡英文接受BBC專訪談台獨一字之變引關注。BBC NEWS中文。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1176208。
劉世閔(2007)。從權力結構的角度論述分析臺灣教科書政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95-125頁)。臺北:五南。
劉道義(1997)。國民中學地理教科書的檢討與批判。取至:http://buddhaspace.org/ gem_browse.php/fpath=gem/brd/education/O/F00100HO&num=3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8,1-7。
潘忠黨(2006)。架構分析一個亟需理論澄清的領域。傳播與社會學刊,1,17-46。
賴怡忠(2019年10月15日)。從「中華民國在台灣」到「中華民國台灣」?思想坦克。取至: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9/10/15/101501。
謝政諭(2007)。文化、國家與認同:打造兩岸「民族新肚臍」。臺北:幼獅文化。
瞿立鶴(1979)。制定中等教育政策之理論基礎。師大學報,24,133-154。
簡恒宇(2018年8月30日)。《歷史上的今天》8月30日──21世紀第一個新國家東帝汶 獨立公投換來屠殺浩劫。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160259。
藍順德(2005)。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
藍順德(2011)。教科書意識形態---歷史回顧與實徵分析。臺北市:華騰文化。
顏慶祥(2004)。中國大陸教育研究: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
魏曼伊(2000)。大陸小學語文教科書之政治意識形態分析研究。國民教育研究,5,475-493。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臺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7(45),113-137。
嚴長壽(2017)。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臺北市:天下文化。
Andrew Heywood (2016)。政治的意識形態(5版)(陳思賢譯)。臺北市:五南。(原出版於2012)
Lo(2017年10月8日)。這些國際上尷尬的「台灣們」:克里米亞—獨立,是為了回到「祖國」懷抱。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independencereferendum/77502。
二、英文文獻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Books.
Apple, M. W. (1979). Cultural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Essays on Class, Ideology and the State. London:Routledge.
Apple, M. W. & Teitelbaum, K. (1986). Are teachers losing control of their skills and curriculum? J. Curriculum Studies, 18(2), 177-184.
Apple, M. W. (1993). Official knowledge: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 New York, NY: Routledge.
Babbie, E. (1995).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 (7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Bailey, P. (1986). A Geographer's View: Contributions of Geography to the School Curriculum, Geography, 71(3): 193-205.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NY: Free Press.
Bateson, G. (1972). 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 Collected essays in anthropology. Psychiatry, Evolution, and Epistemology, 381.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43(4), 51-58.
Erikson, E. H. (1956). The problem of ego ident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4(1), 56-121.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ew York, NY: Longman.
Foucault, M.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NY: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Critical Inquiry , 8(4), 777-795.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New York, NY: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Provenzo, E. F., Shaver, A. N., & Bello, M. (2011). The textbook as discourse: Sociocultural dimensions of American schoolbooks. New York, NY: Routledge.
Stewart, C. J. (1983).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s. Communication Studie, 31(4), 298-305.
Tuan, Y. F.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Van Gorp, B. (2007). 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framing: Bringing culture back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 6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