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11: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苡廷
研究生(外文):LIAO,YI-TING
論文名稱:國民中學地理教科書「臺灣意識」 框架競爭之內容分析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ducation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Service Master Program i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指導教授:曾榮華曾榮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ENG,JUNG-HUA
口試委員:李彥儀郭至和
口試委員(外文):LEE,YAN-EIKUO,CHIH-HO
口試日期:2020-04-23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2
中文關鍵詞:臺灣意識框架競爭內容分析地理教科書
外文關鍵詞:Taiwanese ConsciousnessFramework CompetitionContent AnalysisGeography textboo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4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旨在透過內容分析國民中學地理教科書「臺灣地理」章節,以框架競爭觀點檢視戰後民國38年至108年(西元1949-2019年)這七十年間地理教科書中「臺灣意識」的呈現與變化情形。特別針對「我國」、「中華民國」、「臺灣省」、「臺灣」特定自稱符號在教科書中的頻率與意義。接著分析教科書中自稱符號在課本地圖的呈現方式。最後以「國民中學地理教科書臺灣意識框架競爭類目表」,將國中地理教科書臺灣地理教材分為三個框架:「中華民國的臺灣」、「臺灣的臺灣」、「世界的臺灣」來探討「臺灣意識」框架競爭情形。
研究結果為自稱符號「我國」和「臺灣」比例最高,且互有消長趨勢。「我國」在民國61年、74年國中課程標準地理教科書中比例最高。而「臺灣」在任何年代的國中地理課本頻率皆高,其中108新課綱的課文裡以「臺灣」代替「中華民國」。而自稱符號在課本地圖的呈現方式隨時代變遷,最常以「臺灣島」單獨呈現。臺灣意識的框架競爭情形也從民國41年、51年、61年、74年國中課程標準「中華民國的臺灣」框架,走向民國83、97年國中課程綱要「臺灣的臺灣」框架。最後108課程綱要為「世界的臺灣」框架,強調臺灣與海洋、世界的互動。期待未來課綱能夠回歸到地理教育的目的,單純的認識人與人、人與地、地與地的依存關係。

This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representative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the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in Taiwan’s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xtbook from 1949 to 2019.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frequenc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ymbols of ‘Our country’, ‘Republic of China (R.O.C.)’, ‘Province of Taiwan’ and ‘Taiwan’ in textbooks. Hence, this study also analyzed the maps as a symbol of Taiwanese identity in those textbook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framework contest of the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throughout the time, this study divides the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into three frameworks: ‘R.O.C.’s Taiwan’, ‘Taiwan's Taiwan’ and ‘The world’s Taiwan’
The study shows ‘Our country’, ‘Taiwan’ are two most frequently appeared symbols. ‘Our country’ has the highest portion in the textbooks that follows the 1972 and 1985 Curriculum. In the New Curriculum 2019, ‘Republic of China’ has nearly replaced by ‘Taiwan’. The maps in the textbook as identity symbols are also changing. The map of Taiwan Island is mostly displayed. The framework contest of the has shifted from the ‘R.O.C.’s Taiwan’ in the 1952, 1962, 1972 and 1985 Curriculum to the ‘Taiwan's Taiwan’ in the 1994, 2008 Curriculum. Finally, emphasizing Taiwan Island’s interaction with the world , the New Curriculum 2019 adopts ‘The world’s Taiwan’.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future curriculum returns to the purpose of geography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8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臺灣意識之探析 15
第二節 框架理論與地理教科書之探究 24
第三節 國民中學地理課程綱要之歷史沿革 35
第四節 教科書與意識形態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56
第三節 評分者信度 64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民國38至108年(1949-2019)國民中學地理教科書特定自稱符號量化情形與內涵 71
第二節 民國38至108年(1949-2019)國中地理教科書特定自稱符號課本地圖呈現 84
第三節 民國38至108年(1949-2019)國民中學地理教科書「臺灣意識」框架競爭情形 92
第五章 研究結論、建議與省思 12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31
第三節 研究省思 134
參考文獻………………………………………………………………...135
附錄……………………………………………………………………...141

一、中文文獻
王日吟(2001)。臺灣意識與歷史教育的變遷(1945-201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王文科、王智弘(2017)。教育研究法(17版)。臺北市:五南。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市:幼獅文化。
王仲孚(1997)。對於「認識臺灣」教科書之應有的認識。海峽評論,81,50-51。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伯明罕學派「大眾文化」的三大特徵及其借鑑意義。取自https://read01.com/L5eD6D.html
朱朝陽(1995)。朱朝陽回憶錄。臺北市:前衛。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揚智。
江芳盛(2003)。從海峽兩岸國中歷史教科書的比較看歷史與權力的關係。暨大學報,7(1)。
吳叡人(1999)。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臺北市:時報。
李永熾(2007)。台灣意識與國家認同。新台灣新聞週刊,614。
林怡廷(2015)。那些「自己課綱自己救」的高中生。端傳媒。取自: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0803-taiwan-lesson1/
林彥臣(2017)。加泰隆尼亞為什麼想獨立?每年付「7000億」幫西班牙還。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1002/1023240.htm
俞聖行、彭淑卿(2014)。如:太陽花學運世代 教改下的白老鼠。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tube.chinatimes.com/20140409003480-261403
施正鋒(1999)。臺灣意識的探索。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一九九九年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9-86。
施添福(1983)。我國中學的地理教育:反省與展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洪一賓(2012)。Thomas S. Popkewitz「社會知識論」及其對教育/課程研究之挑戰。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9,99-120。
袁頌西(2004)。政治社會化:理論與實證。臺北市:三民。
張必瑜(2016)。交界與游移:戰後初期(1945-1968)臺灣小學地理知識傳授中的家國想像。臺北市:麥田。
張依依(2009)。危機傳播新策略─以框架理論重探三哩島核電和飲料廠腸病毒危機案例。傳播與社會學刊,8,7-55。
張茂桂(1997)。談「身分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收錄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臺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91-116頁)。臺北市:月旦。
莊明貞(2001)。當前臺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 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4,141-162。
許哲銘(2000)。Althusser意識形態國家機器與教育。教育社會學通訊,26,26-31。
陳芳明(1988)。臺灣人的歷史與意識。臺北市:敦理。
陳采憶(2010)。國民中學社會領域教科書國家認同內涵之分析—以歷史教材回焦點(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院。
陳淞山(2020年1月10日)。陳淞山觀點》草船借箭東風自來矣!韓營造勢激發年輕人出門投票。新頭殼newtalk。取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1-10/352526
陳婉琪(2014年6月30日)。誰來「學運」?太陽花學運靜坐參與者的基本人口圖象。巷仔口社會學。取自:https://reurl.cc/Va16oR
彭明敏(1998)。自由的滋味。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游美惠(199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取自http://140.109.171.170/files/paper/120_b78dc4c7.pdf
湯仁燕(2006)。知識、權力與課程:閱讀M.Apple的《意識形態與課程》。中等教育,57(1),144-156。
湯惠芸(2012年8月3日)。香港國民教育反洗腦風波來龍去脈。美國之音。取自:https://reurl.cc/WK2V5。
黃俊傑(1993)。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61-390。
黃俊傑(2006)。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市: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市:麥田。
黃國昌(1995)。「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臺北市:五南。
楊虔豪(2015年10月22日)。南韓歷史課本「砍掉重練」爭議在哪裡?南韓想想。取自:https://reurl.cc/W6g2k
楊聰榮(2000)。東帝汶啟示錄:一個新國家的誕生與其國際政治關係的歷史脈絡。國家認同論文集,104-121。新北市:稻鄉。
葉煬彬(1995)。國民中學「認識臺灣」課程架構研究。臺中市: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
葉榮鐘(1999)。小屋大車集。臺中市:中國時報。
虞義輝(2004)。轉型中的臺灣意識。國防管理學院展望與探索,2(8),65-83。
廖苡廷(2019年11月)。高中歷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形態建構與反思—以反課綱微調運動為例。發表於2019E世代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廖振翔(2018)。社會運動圖像幻想主題批判---以太陽花運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復旦大學,中國上海。
齊柏林(2013)。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齊柏林空拍20年的堅持與深情。台北市:圓神。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
蔡英文(2019年10月10日)。蔡英文總統國慶演說全文。中央廣播電台。取自: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37408。
蔡英文(2020年1月20日)。蔡英文接受BBC專訪談台獨一字之變引關注。BBC NEWS中文。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1176208。
劉世閔(2007)。從權力結構的角度論述分析臺灣教科書政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制度與影響(95-125頁)。臺北:五南。
劉道義(1997)。國民中學地理教科書的檢討與批判。取至:http://buddhaspace.org/ gem_browse.php/fpath=gem/brd/education/O/F00100HO&num=3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8,1-7。
潘忠黨(2006)。架構分析一個亟需理論澄清的領域。傳播與社會學刊,1,17-46。
賴怡忠(2019年10月15日)。從「中華民國在台灣」到「中華民國台灣」?思想坦克。取至: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9/10/15/101501。
謝政諭(2007)。文化、國家與認同:打造兩岸「民族新肚臍」。臺北:幼獅文化。
瞿立鶴(1979)。制定中等教育政策之理論基礎。師大學報,24,133-154。
簡恒宇(2018年8月30日)。《歷史上的今天》8月30日──21世紀第一個新國家東帝汶 獨立公投換來屠殺浩劫。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160259。
藍順德(2005)。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
藍順德(2011)。教科書意識形態---歷史回顧與實徵分析。臺北市:華騰文化。
顏慶祥(2004)。中國大陸教育研究:政策與制度。臺北市:五南。
魏曼伊(2000)。大陸小學語文教科書之政治意識形態分析研究。國民教育研究,5,475-493。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臺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7(45),113-137。
嚴長壽(2017)。在世界地圖上找到自己。臺北市:天下文化。
Andrew Heywood (2016)。政治的意識形態(5版)(陳思賢譯)。臺北市:五南。(原出版於2012)
Lo(2017年10月8日)。這些國際上尷尬的「台灣們」:克里米亞—獨立,是為了回到「祖國」懷抱。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independencereferendum/77502。

二、英文文獻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Books.
Apple, M. W. (1979). Cultural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Essays on Class, Ideology and the State. London:Routledge.
Apple, M. W. & Teitelbaum, K. (1986). Are teachers losing control of their skills and curriculum? J. Curriculum Studies, 18(2), 177-184.
Apple, M. W. (1993). Official knowledge: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 New York, NY: Routledge.
Babbie, E. (1995).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 (7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Bailey, P. (1986). A Geographer's View: Contributions of Geography to the School Curriculum, Geography, 71(3): 193-205.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NY: Free Press.
Bateson, G. (1972). 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 Collected essays in anthropology. Psychiatry, Evolution, and Epistemology, 381.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43(4), 51-58.
Erikson, E. H. (1956). The problem of ego identit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4(1), 56-121.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ew York, NY: Longman.
Foucault, M.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NY: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Critical Inquiry , 8(4), 777-795.
Geertz, C.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New York, NY: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Provenzo, E. F., Shaver, A. N., & Bello, M. (2011). The textbook as discourse: Sociocultural dimensions of American schoolbooks. New York, NY: Routledge.
Stewart, C. J. (1983).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s. Communication Studie, 31(4), 298-305.
Tuan, Y. F.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Van Gorp, B. (2007). 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framing: Bringing culture back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 60-7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