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吳易鴻 (2015)。我國上市櫃金控子銀行績效之探討及與非金控之獨立銀行績效之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系,台北市。林秀梅(2016)。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對銀行績效與風險之影響:台灣地區銀行業之實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財務金融系,嘉義縣。林岳儀 (2018)。總體經濟指標對銀行手續費收入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國際財務金融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林俊賢(2010)。景氣循環、公司治理與財務指標對股價報酬率之影響–以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系,台北市。高瑞霞(2012)。不同金控主體及規模其營運指標對財務績效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系,台北市。張秀麗(2008)。財富管理業務的獲利對銀行業營運績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系,台北市。張珮雯 (2013)。金融海嘯對我國金控子銀行與非金控子銀行經營績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台中市。張雅婷 (2013)。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手續費收入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在職專班,桃園市。陳林青(2004)。總體經濟指標與法制面影響銀行業經營績效之研究—DEA模型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系,台北市。
曾俊憲(2007)。本國銀行經營效率與存、放款市佔率之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系,台北市。楊姝涵(2011)。總體經濟指標及財務指標對股價報酬的影響-台灣銀行業與證券業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北市。蔡雍盛 (2018)。利息淨收益、手續費淨收益及資訊科技對銀行績效與風險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系,高雄市。鄭文豪 (2018)。使用多階段生產模型探討我國銀行業效率—金控與非金控銀行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系,彰化縣。鄭濬修 (2019)。總體經濟結構與經濟發展:台灣實證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宜蘭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宜蘭縣。謝文馨(2007)。台灣地區銀行經營績效之分析-以泛公股銀行與民營銀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組,新竹市。羅文亮(2007)。金融控股公司子銀行與獨立銀行經營績效之比較-CAMEL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台中市。嚴曉萍(2013)。台灣金控與非金控銀行效率與生產力─金融風暴前後之實證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台中市。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2013) 。美國QE政策之持續或退場對國際金融情勢之影響。中華經濟研究院編號1020802。
二、英文文獻
Aly, H.Y., R. Grabowski, C. Pasurka, and N. Rangan,(1990), “Technical, Scale,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ies in U.S. Banking: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72, 211-218.
Bhattacharya, A., C.A.K. Lovell, and P. Sahay (1997), “The Impact of Liberalization on the 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Indiana Commercial Bank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332-345.
Elyasiani, E., and S. Mehdian, (1995). “The Comparative 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Large U.S.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Pre-and Post-deregulation Eras”, Applied Economics, 27, 1069–1079.
Lin, P. W.,(2002). “Cost Efficiency Analysis of Commercial Bank Mergers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3), 408-414.
Miller, S. M., and A. G. Noulas,(1996),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Large Bank Production”,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3), 495-509.
三、網路參考資料
林錫金(2013)。企業經營績效指標與經營分析。2013年11月25 日。中國生產力中心。取自 https://mymkc.com/article/content
銀行局全球資訊網。金融統計指標。2020年1月版。
取自 https://www.banking.gov.tw/ch/index.jsp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財富管理新方案。2019年12月31 日。
取自 https://www.fsc.gov.tw/ch/index.jsp
MoneyDJ理財網。取自https://www.moneydj.com/
盧沛樺(2016)。「手續費」亂象台灣金融業陷理財風暴,天下雜誌電子報。2016年10月26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
劉俞青(2013)。報酬率不是唯一悶經濟下找到優質財管銀行,今周刊電子報。2013年7月25日。取自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
鄭琪芳(2020)。無限QE效應。自由時報電子報。2020年3月25日。取自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361266
諶悠文(2020) 。重現雷曼時刻?。中時電子報。2020年2月21日。取自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36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