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20: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昀珈
研究生(外文):Yun-Jia Li
論文名稱:幼兒園教師的STEM課程意識
論文名稱(外文):Preschool teacher\'s STEM Curricular Consciousness
指導教授:熊同鑫熊同鑫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進修部暑期幼兒教育碩士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學前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8
中文關鍵詞:STEM課程意識自我研究幼兒園教師
外文關鍵詞:STEMCurricular consciousnessSelf-studyPreschool Teache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5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2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幼兒園教師因缺乏強的數理知識,於課程中鮮少出現數理概念的現象常被討論。近年學前教育導入STEM課程,鼓勵教師於教學活動中融入STEM活動。研究者閱覽STEM課程文獻後,反思自己過去的課程設計內容是否受數理專業知識影響,缺少STEM課程內涵與意識。STEM課程對於研究者是新的概念,還是已經存在於課程設計內。本研究透過教師自我研究的方法,回溯分析研究者104年至107年,已完成的12個幼兒園課程中,涵蓋STEM領域內涵的比例,用於佐證「我」身為幼兒園教師的STEM課程意識,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研究發現:
一、 研究者的課程涵蓋STEM的內涵,顯示在過往課程中已存有STEM課程意識。
二、 研究者自我分析STEM課程意識,發現受到教師專業和經驗、課程主題、合作夥伴,及學生等因素影響。
三、 研究者透過自我研究,促使自我課程意識的覺醒,進而改變課程實踐,並藉由在職進修與研習,提升自我課程意識。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表目次 v
圖目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教師的課程意識 5
第二節 幼兒園教師在STEM領域的知識 9
第三節 自我研究 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法的選擇 1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9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0
第四節 參與研究者 21
第五節 研究素材 22
第六節 資料分析 2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29
第一節 課程中涵蓋STEM領域的比例 29
第二節 幼兒園教師在課程中存有的STEM課程意識內涵 41
第三節 覺察自我課程意識對於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 4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4
參考文獻 56
一、中文部分
周淑惠(2018)。具STEM精神之幼兒探究課程紀實。新北市:心理。
許兆芳(2018)。STEAM大挑戰:32個趣味任務,開發孩子的設計思考力+問題解決力。臺北市:商周出版。
陳淑琴、謝明昆、李淑惠、施淑娟、張斯寧、張翠娥、劉淑英、王怡云(2018)。幼兒園教保活動統整課程規劃與實施。臺北市:華都文化。
魏汝安(譯)(2017)。玩出孩子大能力:2~9歲五感潛能開發遊戲書,吸管、免洗杯、牛奶盒,簡單材料就能做出74個親子創意遊戲!【暢銷增訂版】(原作者:金姝延)。桃園市:橙實文化。
林孟蓉(2011)。透過自我研究改善師生衝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周淑卿(2002)。教師與學生在課程發展歷程中的處境--系統論與概念重建論的觀點。教育研究集刊,48(1),133-151。
周淑惠(2017)。STEM教育自幼開始-幼兒園主題探究課程中的經驗。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169-176。
周梅雀(2004)。尋找心中的那朵玫瑰花:一趟教師課程意識的敘事探究之旅(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延諭、鄭夢慈(2016)。融入設計思考於嚴肅教育遊戲的設計歷程及對科技學科教學知識的影響:以職前教師為例。數位學習科技期刊,8(1),71-94。
邱憶惠(2016)。學習去教:在師資培育課堂裡的自我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9(3),81-104。
邱珮瑜(2016)。自我探究途徑的教師專業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6),125-133。
洪志成、洪慧真(2012)。精進教學實務之自我研究:教師PBL教學經驗的學習。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9,75-106。
范斯淳、游光昭(2016)。科技教育融入STEM課程的核心價值與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2),153-183。
章五奇(2015)。教師自我研究取向之應用與國小社會領域民主教育之促進。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1),81-108。
陳寧容(2006)。兩位小琉球幼教師課程意識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盧綉珠、黃儒傑、陳雪芳(2009)。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評量之研究。大同幼保研究集刊,1,165-186。
林佩蓉(2018年10月)。台灣學前階段的STEAM教育:發展現況與案例分享。鄭瑞菁(主持人),專題演講。跨界思維-0-8 STEAM教育的現在與未來研討會,國立屏東大學。
周育如(2018年7月)。幼兒STEM就在生活裡。親子天下,101,76-77。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7295-%E5%91%A8%E8%82%B2%E5%A6%82%EF%BC%9A%E5%B9%BC%E5%85%92STEM%E5%B0%B1%E5%9C%A8%E7%94%9F%E6%B4%BB%E8%A3%A1/
教育部(2016)。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臺北市:教育部。取自https://www.ece.moe.edu.tw/wp-content/uploads/2017/03/%E5%B9%BC%E5%85%92%E5%9C%92%E6%95%99%E4%BF%9D%E6%B4%BB%E5%8B%95%E8%AA%B2%E7%A8%8B%E5%A4%A7%E7%B6%B1%E5%AE%8C%E6%95%B4%E4%B8%8A%E5%82%B3%E5%90%AB%E7%99%BC%E5%B8%83%E4%BB%A4%E7%89%88NEW1_%E9%A0%81%E7%A2%BC%E6%9B%B4%E6%96%B0%E7%89%88.pdf
教育部(2012)。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科與輔系及學位學程學分學程認定標準。臺北市:教育部。取自 https://www.ece.moe.edu.tw/wp-content/uploads/2013/06/%E7%94%B3%E8%AB%8B%E8%AA%AA%E6%98%8E.pdf
賓靜蓀(2017年5月)。5大精神,培養STEAM新素養。親子天下,89。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3993-5%E5%A4%A7%E7%B2%BE%E7%A5%9E%EF%BC%8C%E5%9F%B9%E9%A4%8ASTEAM%E6%96%B0%E7%B4%A0%E9%A4%8A/
黃敦晴(2018年8月30日)。從美國白宮發動的教改,為什麼STEM、STEAM 教育這麼重要?。【親子天下】。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895
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2018年6月14日)。落實教育現場 啟動STEAM師資培育。【親子天下】。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718?fbclid=IwAR2f17w7eCkekWKjRoy6OaLAlRs8r8fNNKtDYttOhdZwuC36y64WabxU4Qs
郭岱軒(2018年7月17日)。即時/全台首創!北海岸 STEAM 科教中心揭幕做課程開發基地。【智慧機器人網】。取自https://www.limitlessiq.com/news/post/view/id/5720/?fbclid=IwAR15HcUMIiMkEBG6u3uhIrpRBjnD6kxTSjy0eLDNS3w3YbvVbQ4omHzQpI8
蔡進雄(2019年2月1日)。各國推動 STEM 教育的新動態。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 180 期)。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upfiles/edm_180_3176_pdf_0.pdf
周淑惠(2019)。【幼兒STEM探究取向主題課程】。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二、西文部分
Anastasia, P. S., Anne, R. F.(2006).Self-Study of teaching practices.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12-14. Retrieved from http://mason.gmu.edu/~asamaras/docs/CEHD_mag_Bookmarks.pdf
Boston Children's Museum(2013). STEM sprunts -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 Math Teaching Guid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ostonchildrensmuseum.org/sites/default/files/pdfs/STEMGuide.pdf
Hank, P.(2018, October 18).Why early math is just as important as early reading[GreatSchools.org].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reatschools.org/gk/articles/early-math-equals-future-success/
Joshua, M. S.(2013).Engaing children in STEM education early!. Retrieved from https://naturalstart.org/feature-stories/engaging-children-stem-education-early
McClure, E.R., Guernsey, L., Clements, D.H., Bales, S.N., Nichols, J., Kendall-Taylor, N. andLevine, M.H. (2017). STEM starts early: Grounding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The Joan Ganz Cooney Center at Sesame Workshop,New York.
Moomaw, S.(2013).Teaching STEM in the early years: Activities for integrating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 Paul, MN: Red Leaf Press.
Roberts, P.(2013).STEM in early childhood: How to keep it simple and fun. Retrieved from http://www.ecaconference.com.au/wp-content/uploads/2016/11/Roberts_P_STEM.pdf
Sharapan, H.(2012).From STEM to STEAM how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can apply Fred Rogers' approach.Young Children,67(1),36-40.
Shulman, L. S.(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