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菁總編輯,《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新北市:文化部,2018 。
王偉,《中國當代美術家 吳冠中》,中國:四川美術出版社,1989。
戈思明,《詩酒年華》,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
巴東,《台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張大千》,台北:藝術家,2004。
巴東,《潑彩敦煌──張大千的藝術與生活》,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5。
幼福編輯部,《花草王國》,台北:幼福文化,2012。
全佛編輯部,《佛教的連花》,台北:全佛文化事業,2001。
何恭上主編,《荷之藝》,台北:藝術圖書公司,2010。
何恭上主編,《張大千 十方大千》,台北:藝術圖書公司,2015。
何恭上主編,《張大千vs.石濤書畫》,台北:藝術圖書公司,2016。
何恭上主編,《張大千vs.四僧書畫4看懂石濤 道濟》,台北:藝術
圖書公司,2017。
何恭上主編,《張大千vs.四僧書畫3看懂八大山人》,台北:藝術圖
書公司,2017。
何恭上主編,《畫荷花》,台北:藝術圖書公司,2018。
吳冠中,《吳冠中畫中心情》,台北:未來書城,2002。
我愛科學編委會主編,《植物世界》,台北:幼福文化,2012。
林永發,《窮理盡性──林永發水墨花鳥畫創作理念及解析》,台北:書香
文化,1998。
林永發,《自然與藝境──林永發水墨畫創作理念與作品解析》,台北,蕙
風堂,2007。
林永發、林冠廷,《藝海情深》,台中市:臺灣碧波關懷地球人文協會,2013。
林文嶽,《四十年猶入門 林文獄學藝之路創作誌》,台南:林文嶽,2018。
姜一涵,《石濤畫語錄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2。
姜一涵,《易經美學十二講》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5。
姜一涵,《大風起兮──姜一涵教授書畫集》,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2008。
姜一涵,《曠野呼聲──姜一涵作品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10。
姜一涵,《青山不老仙姜一涵九秩晉三書畫展》,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
2018。
高玉珍主編,《齊白石畫集》,台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
徐改,《中國名畫家全集 齊白石》,台北,藝術家,2001。
袁正剛,《設計方法》,台中市,滄海圖書資訊(股),2015。
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編輯,《吳冠中畫展圖錄》,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7。
侯吉諒,《如何畫水墨》。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2019。
黃璧珍,《歷代山水畫積墨評析》,台北:史博館,2014。
黑馬、何燕屏,《吳冠中.速寫意境》,台北:未來書城,2002。
路成文,《宋代詠物詞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張譽騰,《中國近現代水墨畫名家特展》,台北:史博館,2010。
張譽騰,《人巧勝天:齊白石書畫展:遼寧省博物館藏精品》,台北:國立
歷史物館,2011。
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第3版),台北:三民書局,2018。
楊乾亮、 楊佐,《荷花》,台北:國家出版社,2012。
管悻生等,《設計研究方法》,新北市:全華圖書,2018。
鄧偉雄,《筆底造化》,香港:中華書局,2015。
羅青,《墨彩之美》,台北:九歌出版社,2019。
二、論文集
朱怡靜,《荷蓮之心靈意象》,國立屏東大學(碩士論文),2009。李金霞,《藝術創作與生命對話──李金霞繪畫創作論述》,國立台東大學
(碩士論文),2019。
林昶戎,《2019生活美學與美術產業國際研討會》,台東:台東大學人文學院, 2019。
林文嶽,《荷風自在──林文嶽陶藝與水墨整合創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碩士論文),2007。
黃謝逸娥,《水墨圖像視覺之研究》,東方設計大學(博士論文),2018。鍾婷文,《淨荷之美──彩墨繪畫應用於文創產業之創作與研究》,國立台
東大學(碩士論文),2018。
潘育芬,《書法與現代文創商業結合的應用──潘育芬創作理念與賞析》,
國立台東大學(碩士論文),2019。
三、網路
蔡俊莉,《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季辭典,2002。
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5079/,瀏覽時間
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