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19: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曼琳
研究生(外文):Man-Lin Jiang
論文名稱:風雨飄搖中的歸處——魯凱族好茶部落「家」的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homeland in the storm: A Case Study of the ‘House Society’ in the Rukai of Kucapungane Tribe
指導教授:王梅霞王梅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ei-Hsia Wang
口試委員:巴清雄陳永龍
口試委員(外文):Arubalate RungudruYung-Lung Chen
口試日期:2020-04-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人類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人類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6
中文關鍵詞:好茶部落部落儀式返鄉接待家庭
外文關鍵詞:HaoCha tribehousetriberitualreturn homethe host family
DOI:10.6342/NTU202002431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在李維史陀為了調和既有研究範式與田野地實際情況之間的矛盾,創造性提出家屋社會的理論後,經由後來研究者的不斷增補,家屋社會逐漸成為一套具有開放性,能夠包容多元化表達的理論體系。本文延續這樣的分析方式,以好茶部落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魯凱人的「家」在當代如何呈現。
過去的五十年時間裡,好茶部落歷經多次大規模的遷村。先由舊好茶遷到新好茶,再因頻繁的風災寄居隘寮營區。當八八風災重創新好茶後,又在政府主導下定居到禮納里,與排灣族瑪家部落、大社部落比鄰而居。在這樣複雜的背景下,家成為族人發揮主體性與能動性,延續過去面向未來的實踐空間。研究顯示,雖然隨著遷村帶來的空間變化,傳統「人屋一體」的認知逐漸弱化,但是家中的親屬關係並未改變,夫妻仍然是家成立的基礎,長子承家照顧餘嗣,餘嗣回饋本家。與老人作為理想社會人的規則在當代脈絡下也得到體現。
此外,部落同樣是在家屋的基礎上形成的。在傳統階序的邏輯裡,不同的家承擔著不同的責任。頭目作為部落的當家,更是要負擔照顧族人的義務。即使在階序制度鬆動之後,這樣的義務仍為部落有能力者主動承擔。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部落就是一團和氣,面對內部權力的流動與分歧,族人通常以多重論述的方式來強調自己家族的重要性。同時族人仍然習慣透過結親、結拜與結婚的儀式处理部落内部的关系,這樣的行為不僅是為了提昇兩家在部落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讓彼此間的感情更為親密。
最後,政經條件的劇變與頻繁的遷村無疑也在部落中帶來了更多的爭議,但好茶人以積極的行動進行回應。艱辛的修路與重建,讓舊好茶成為名副其實的「balriwu」,族人亦在此過程中確立了族群認同。禮納里的永久屋則在接待家庭的產業發展中成為文化展演的場域。經過裝飾、訴說與實踐,反向促進了族人對新居地的認同。
In order to reconcil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xisting research paradigm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field, Lévi-Strauss creatively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the house society. With the continuous addition of later researchers, the house society gradually became an open theory which can tolerate different expression. This article continues this analysis, taking the Haocha trib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inly discussing how the "home" of the Rukai people is presented in contemporary times.

Over the past 50 years, Haocha Tribe has experienced many large-scale relocations. At first, they moved from Kucapungane to Tulalekelre, and then settled in AiLiao Camp due to frequent windstorms. After the disaster caused by the Morakot Typhoon, Haocha has been hard hit, and then they settled in Rinari based on government-led, neighboring the Paiwan tribe Majia and the Paiwan tribe Dashe. Under such a complicated background, the house has become practice space for clansman to display subjectivity and initiative, and to continue the past and to face the future. This study have shown that although the traditional “People and house is one” awareness has gradually weakened with the spatial changes brought by the village relocation, the kinship in the family has not changed, and the husband and wife are still th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amily. Firstborn take care of its little sisters and brothers at home and in return the little sisters and brothers support the family of their birth, and the rules that the elderly is the ideal social person are also reflected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In addition, the tribe was also formed on the basis of houses. The traditional hierarchy emphasizes that different houses need to bear different responsibilities. As the head of the tribe, the leader take more responsibility for caring clansman. Even after the hierarchy system is loosened, such obligations are still borne by those who are capable of caring clansman.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tribe is always harmony. When facing with the changes and divergences of internal power, the clansman usuall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own house in multiple ways. And the people are still accustomed to becoming relatives through the rituals of mwapalapalange, twatalragi/twalali and Lri karudrange. This rituals not only enhance the status of the two homes in the tribe, but also makes them closer.

Finally, the drastic changes 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frequent village relocations have undoubtedly brought more controversy among the tribe, but the Haocha people responded with positive actions. The arduous road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made Kucapungane a veritable "balriwu", and the ethnic group also established ethnic identity in the process. Ranari's permanent house has also become a venue for cultural perform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st family industry. Through decoration, telling and practice, the people's identity on the new residence was promoted.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錄 vi
圖目錄 ix
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緣起 1
第二節 田野地簡介 3
(一)Kucapungane時期 3
(二)日治時期 4
(三)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後 7
(四)坎坷的遷村路 9
(五)新的開始——禮納里(Ranari)好茶 13
第三節 問題意識 16
第四節 田野經歷與論文架構 18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0
第一節 家屋社會之研究 20
第二節 魯凱族家之研究 23
第三節 好茶部落之研究 27
第三章 好茶人的家 31
第一節 家的概念與形成 31
第二節 人與家屋 34
第三節 家的空間 37
(一)傳統家屋 37
(二)新好茶的家屋 40
(三)禮納里的永久屋 43
第四節 家中的親屬關係 47
(一)夫妻關係 47
(二)同胞關係 50
(三)尊敬與照顧老人 53
第五節 小結 56
第四章 部落是更大的家 57
第一節 日常的階序 58
第二節 權力的多重論述 63
第三節 成為親戚(ricingi/ retesane) 68
(一)結親(mwapalapalange) 68
(二)結拜(twatalragi/twalali) 70
(三)結婚(marudrange) 73
第四節 努力向上與喜歡(pasiabengelrai)的肯認 81
第五節 小結 83
第五章 透過家的凝聚發展 84
第一節 當代的紛爭 84
第二節 斬不斷的回家路 90
第三節 回歸與重建舊好茶 93
第四節 接待家庭的產業發展 97
第六節 小結 104
第六章 結論 105
參考文獻 108
Boas, Franz
1966 Kwakiutl Ethnograph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évi-Strauss, Claude
1969 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 (Les structures élémentaires de la parenté). London: Eyre & Spottiswoode.
1982 The way of the masks. Sestu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7 Anthropology and myth: lectures, 1951-1982. Oxford, [Oxfordshire]: Blackwell.

Errington, Shelly
1979 The Cosmic House of the Buginese. Asia(1): 8-14.
1987 Incestuous Twins and the House Societies of Insular Southeast Asia. Cultural Anthropology (2):403-444.
1989 Meaning and Power in a Southeast Asian Real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loch, Maurice
1995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House Amongst the Zafimaniry of Madagascar. In About the House: Levi-Strauss and Beyond. Janet Carsten and Stephen Hugu-Jones, eds. Pp.69-8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ox, James J and Marie Jeanne Adans
1980 The Flow of life: essays on eastern Indonesi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ox, James J
1995 Origin Structures and Systems of Precedence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Austronesian Societies. In Austronesian Studies Relating to Taiwan. Paul Jen-kuei Li, Cheng-hwa Tsang, Ying-kuei Huang, Dah-an Ho and Chiu-yu Tseng, eds. Pp.27-57. Taipei : Academia Sinica.
2006 Introduction. In Origins, Ancestry, and Alliances: Explorations in Austronesian Ethnography. James J. Fox and C. Sather, eds. Pp.1-17. Canberra :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rsten,J and S.Hugh-jones
1995 Introduction. About the house : Lévi-Strauss and beyo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sten,J
1995a Houses in Langkawi: Stable Structures or Mobile Homes? In About the House:Levi-Strauss and Beyond. Janet Carsten and Stephen Hugh-Jones, eds. Pp. 105-128.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b The Substance of Kinship and the Heat of the Hearth: Feeding, Personhood, and Relatedness among Malays in Pulau Langkawi. American Ethnologist 22(2):223-241.
1997 The Heat of the Hearth: The Process of Kinship in a Malay Fishing Community. Oxford Studie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ahlins, Marshall D
1981 The Stranger-king: Dumezil among the Fijians. The Journal of Pacific History 16: 107-132.

1994 Cosmologies of capitalism: The trans-pacific sector of ‘The World System’. In Culture/power/history: A reader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Nicholas B. Dirks, Geoff Eley and Sherry B. Ortner , eds. Pp.412-455.

Gillespie, Sussan D and Joyce Rosemary A, eds.
2000 Introduction. Beyond Kinship: Social and Material Reproduction in House Societie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évi-Strauss
1982[2008] 《面具之道》(the way of the masks)。 張祖建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James, Clifford
2013[2017] 《復返 : 21世紀成為原住民》(Returns :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林徐達,梁永安譯。苗栗縣三灣鄉 : 桂冠。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湾舊慣調查會
2003 [1920]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4a [1920]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三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4b [1920]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四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衛惠林
1958 《臺灣土著社會的世系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63 ﹤魯凱族的親族制度與階級制度 ﹥。 《中國民族學報》3:67-83。

謝繼昌
1967 《臺東縣大南村魯凱族社會組織》。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磊
1976 《台灣土著血族型親屬制度:魯凱排灣卑南三族群的比較研究》。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21。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長華
1984 《魯凱族階層制度及其演變 : 以多納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喬宗忞
1990 《魯凱族的經濟變遷與社會階層制度 : 以霧台鄉大武村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臺灣原住民史. 魯凱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蔣斌
1984 ﹤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 ﹥。 《中研院民族所集刊》55:1-48。
1999 ﹤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 ﹥。 刊於《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貴編,頁157-228。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蒋斌、李靜宜
1995 ﹤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 ﹥。 刊於《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編,頁167-212。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斌雄、胡台麗
1987 《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委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奇祿
1955 ﹤台灣屏東霧台魯凱族的家庭和婚姻 ﹥。 《中國民族學報》1:103-123。
1992 《臺灣土著文化研究》。 台北:聯經。

何翠萍
2011 ﹤人與家屋:從中國西南幾個族群的例子談起 ﹥。刊於《區域文化與地方社會》。 張江華、張佩國主編,頁296-342。上海:學林。

江芝華
2008 ﹤考古學的家屋社會研究 ﹥。 《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68:109-136。

松澤員子
1986 ﹤東部排灣族之家族與親族:以ta-djaran(一條路)之概念為中心 ﹥,張燕秋譯。 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主編,頁445-478。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永龍
1992 《好茶社會空間變遷之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瑋寧
2000 《人、家屋與親屬: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4 ﹤情感、存有與寓居於「家」:當代魯凱人的家之樣態 ﹥。刊於《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黃應貴主編,頁399-473。新北:群學。
巴神一
2003 《魯凱神山風俗誌》。屏東: 國立潮州高中。

巴清雄
2004 《霧台魯凱族植物頭飾之研究》。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雯菁
2005 《再見再現獵人——一個魯凱族部落的獵人意涵探索》。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郭靜雯
2007 《魯凱族好茶人的性別養成與觀念實踐》。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邦•撒沙勒
2012 ﹤災難、遷村與社會脆弱性 ﹥。 《臺灣人類學刊》10(1):51-92。
2016 《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 台北:國史館。

許功明
1994 《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新北:稻鄉。
2001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新北:稻鄉。

黃世民
2003 《雲豹之鄉——隘寮群魯凱部落田野集》。 屏東:國立潮州高中。
2004 《魯凱族隘寮群頭目文化變遷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奧威尼•卡露斯
1996 《雲豹的傳人》。 台中:晨星。
2001 《野百合之歌》。 台中:晨星。
2006 《詩與散文的魯凱--神秘的消失》。 台北:麥田。

林道生
2001 《原住民神話故事全集(一)》。臺北市 : 漢藝色硏。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
2003 《魯凱族神話與傳說》。 台中:晨星。

王應棠
2000 ﹤家的認同與意義重建:魯凱好茶的案例 ﹥。 《應用心理研究》8: 149-169。
2003 《尋找家園 : 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回歸部落現象中的認同轉折與家的意義重建:屏東魯凱、排灣族的案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金豪
2004 《起源敘事、婚禮政治與階序實踐:一個排灣族村落的例子》。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啟源
2008 《霧臺部落魯凱族貴族的美麗與哀愁 : 魯凱族貴族權力地位變遷之研究》。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毓青
2012 《災後遷村家屋外部空間營造與家園認同之探討 : 以在禮納里的好茶部落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偵玲
2013 《魯凱族好茶部落住居空間變遷與災後使用模式研究》。 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哲豪
2014 《禮納里部落災後重建過程中的原住民知識與文化詮釋》。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惠娟
2014 《災後產業重建發展之探討:以禮納里部落為例》。 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文玉
2015 《家與權 : 排灣族古樓村的當代政治》。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芯妤
2015 《魯凱族家屋空間之文化語彙與美感經驗分析:以禮納里好茶部落為例》。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民族意識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巧昕
2016 《重探霧台魯凱族社會的階序及其當代變遷》。 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琪毓
2019《飲食文化重構與飲食文化資產意涵初探:以禮納里好茶部落為例》。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學位論文。

黃應貴編
1995 《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4 《21世紀的家:臺灣的家何去何從?》。 新北:群學。
2016 《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新北:群學。
賴阿忠
年代不詳 ﹤霧台抗日事件﹥。「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http://citing.hohayan.net.tw/。

不著撰人
2011 ﹤壹、好茶的(災後)遷村史 ﹥。
http://www.atss.org.tw/Seminar/20111005/D1-2.pdf,2011年10月5日上線。
蔣斌
2010 ﹤災難、文化與「主體性」:莫拉克風災後的省思﹥。「芭樂人類學」,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412, 2010年3月24日上線。

羅正皓、蔡敏男、董彥希
2014 《Lhikolao的歸途》。 30分鐘。新北:財團法人神腦科技文教基金會紀錄片競賽社會組佳作。

不著撰人
2014 ﹤回家的路-奧威尼.卡露斯 ﹥。《百年文學地圖》。台北:原住民族電視台。

不著撰人
2010 ﹤八八風災週年短片-雲豹的脫困之路 ﹥。《我們的島》。台北:原住民族電視台。台北:公共電視。

不著撰人
2018 ﹤舊好茶的法律之爭 傳統慣習vs.現代法律 ﹥。《LiMA新聞世界》227集。台北:原住民族電視台。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