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王業立主編(2010)。《政治學》,頁346。新北:晶典。
王良卿(2010)。《改造的誕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吳庚(2016)。《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十四版。台北,元照。
李怡俐(2016)。《當代轉型正義的制度與規範脈絡——兼論南韓與台灣的經驗比較》。台北:元照。
李筱峰(1991)。《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林育立(2017)。《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新北:衛城。
林水波(2006)。《政黨與選舉》。臺北:五南。
林明鏘(2017)。《行政法講義》,三版。台北,新學林。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編)(2008)。《憲法:權力分立》,二版。台北:元照。
胡慧琴(2013)。《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新北:衛城。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台北:月旦。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修訂一版。台北:月旦。
陳師孟、林忠正、朱敬一、張清溪、施俊吉、劉錦添(1992)。《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三版。台北:澄社。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臺北:正中書局。
葛永光(2000)。《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台北:空大。
董保城(2019)。《轉型正義/黨產條例/法治國原則》。台北:元照。
薛化元、楊秀菁、蘇瑞鏘(2015)。《戰後台灣人權發展史(1945-2000)》。新北:稻鄉。
羅承宗(2011)。《黨產解密:小豬對大野狼的不公平競爭》。台北:新台灣國策智庫有限公司。
(二)翻譯書籍
Sammuel P. Huntington(著),劉軍寧(譯)(2016)。《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三版。台北:五南。
Kurt Sontheimer, Wilhelm Bleek(著),張安藍(譯)(1999)。《德國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三)期刊文章及書之篇章
王泰升(2000)。〈中國國民黨的接收「日產」為「黨產」〉,《律師雜誌》,245期,頁105-111。
王韻茹(2017)。〈處理政黨不當取得財產的憲法思維〉,《黨產研究》,1期,頁5-26。
王鼎銘、范恩邦(2010)。〈立委參選人競選支出的選舉效果:Jacobson支出理論在台灣新選制下的再驗〉,台灣政治學刊,14卷第2期,頁3-35。
王業立(1998)。〈選舉、民主化與地方派系〉,選舉研究,5卷1期,頁77-94。
王金壽(2004)。〈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東為例〉,台灣社會學,第7期,頁177-207。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於: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頁139-160。台北:臺灣研究基金會。
吳乃德、陳明通(1993)。〈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收於:賴澤涵(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頁303-331。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吳鯤魯(2004)。〈政治自由化的潛流:1970年代威權統治下的台灣人權發展〉,收於:李永熾、張炎憲、薛化元(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頁345-371。新北:國史館。
李建良(2000)。《憲法理論與實踐(二)》,頁3-53。臺北:新學林。
李福鐘(2008)。〈國民黨黨產取得之類型分析〉,台灣史學雜誌,5期,頁139-166。
李福鐘(2008)。〈威權體制下的國民黨黨營企業〉,國史館學術集刊,18期,頁189-220。
沈有忠(2017)。〈優勢政黨與民主:台灣經驗〉,收於:孫采薇、吳玉山(編),《優勢政黨與民主:亞洲經驗的省思》,頁75-95。高雄:巨流。
林佳龍(1999)。〈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收於林佳龍、邱澤奇(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頁87-152,台北:月旦。
陳淳文(2008)。〈憲政民主體制之政黨規制:國際準則與中華民國政黨法制比較〉,《政治科學論叢》,75期,頁103-154。
陳正茂(2004)。〈挫敗下求生:國民黨在臺灣的改造運動〉,《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4期,頁77-106。
黃錦堂(2017)。〈轉型正義與不當黨產處理——德國的法制及我國的省思〉,《台灣法學雜誌》,313期,頁111-140。
黃世鑫(2003)。〈正義重建抑或政黨公平競爭——評中國國民黨黨產之處理兼論政黨財源問題〉,《月旦法學雜誌》,92期,頁77-91。
黃世鑫(2000)。〈兩德統一後之前東德SED黨產的處理經驗:他山之石〉,《新世紀智庫論壇》,9期,頁79-88。
黃程貫、王能君(2014)。〈台灣戰後勞動法學發展史〉,收於:台灣法學會台灣法學使編輯委員會(編),《戰後台灣法學史下冊》,頁161-205。台北:元照。
曾建元(2008),《解嚴二十年來的憲政發展》,全國律師,12卷3期,頁4-16。
傅正(1958)。〈從滿街蘋果談到外匯管制的弊端〉,自由中國,18卷5期,頁143-144
傅正(1960)。〈國庫不是國民黨的私囊!——從民社黨拒受宣傳補助費說到國民黨把國庫當作黨庫〉,自由中國,22卷11期,頁335-336。
蔡宗珍(2001)。〈德國統一後處理東德時期黨產之法制析論〉,《月旦法學雜誌》,79期,頁108-114。
蔡震榮(2009)。〈台灣行政聽證制度執行狀況與效率評估〉,收於:台灣行政法學會(編),《行政程序法之實施經驗與存在問題/聽證制度之理論、制度及實務》,頁205-259。台北:元照。
薛化元、楊秀菁(2004)。〈強人威權體制的建構與轉變(1949-1992)〉,收於:李永熾、張炎憲、薛化元(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頁268-315。新北:國史館。
(四)研討會論文
蔡茂寅(1999)。〈行政程序法草案之重要內容(三)—重要之程序規定〉,發表於《行政程序法草案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主辦)。頁83-125。
(五)學位論文
邱麗珍(1997)。《國民黨黨營經濟事業發展歷史之研究一九四五~一九九六》,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介民(1990)。《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佳龍(1988)。《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台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1983-1986)》,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俊宏(2018)。《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之研究》,頁32,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黃雅鈴(2011)。《國民黨不當黨產的個案研究——以國發院土地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兆年(2008)。《轉型正義在台灣政經發展中的角色定位》,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蔡帛軒(2013)。《競選支出對候選人得票率的影響:以台灣第八屆立委選舉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系碩士論文。趙義德(1995)。《政黨平等原則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人豪(2012)。《集會無罪?遊行有罪!——集會遊行管制的歷史形塑與法律實踐》,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龔宜君(1995)。《移入政府的滲透能力(1950-1969):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六)政府公報
立法院第6屆第2會期第16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第9屆第1會期第2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字第1314號,委員提案第18337號。
立法院第9屆第1會期第6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字第1314號,委員提案第18559號。
立法院公報,第95卷,第3期。
立法院公報,第96卷,第5期。
立法院公報,第102卷,第6期。
立法院公報,第103卷,第66期。
立法院公報,第105卷,第9期。
立法院公報,第105卷,第17期。
立法院公報,第105卷,第28期。
立法院公報,第105卷,第43期。
立法院公報,第105卷,第47期。
立法院公報,第105卷,第49期。
立法院公報,第105卷,第65期,上冊。
立法院公報,第105卷,第65期,下冊。
(七)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公開資訊
黨產處字105001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5005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6001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5001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7001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7003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7004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7005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7007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8001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8002號處分處分書。
黨產處字108003號處分處分書。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之財產是否為不當取得財產調查報告。
「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以轉帳撥用等方式取得國有房屋及其基地並已移轉他人之追徵案」調查報告。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第一次聽證,聽證紀錄。
「中影股份有限公司是否為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聽證,聽證紀錄。
「中國廣播股份有限公司是否為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聽證紀錄。
「中國廣播股份有限公司是否為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及其財產是否為不當取得財產」聽證紀錄。
「財團法人民族基金會、民權基金會及國家發展基金會等3基金會是否為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案」聽證 聽證紀錄(定稿)。
「社團法人中國青年救國團是否為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案」第一次聽證 聽證紀錄。
「社團法人中國青年救國團是否為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案」第2次聽證 聽證紀錄。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是否為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及其財產是否為不當取得財產案」聽證 聽證紀錄。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是否為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之附隨組織」第2次聽證 聽證紀錄。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之財產是否為不當取得財產」聽證紀錄。
「臺北市中正區中正段三小段104地號土地及原地上建物是否為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不當取得財產」聽證紀錄。
「台北市中正區愛國東路100號、102號大樓(大孝大樓)及其坐落土地是否為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不當取得財產並已移轉他人之追徵案」聽證紀錄。
「社團法人中國國民黨以轉帳撥用等方式取得國有房屋及其基地並已移轉他人之追徵案」第一次聽證聽證紀錄。
(八)雜誌
《財訊》,第74期
《商業週刊》,第109期
(九)網路資料
中國時報(14/07/2016),〈黨產條例抄家滅族?王閔生:轉型正義〉,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714003228-260407?chdtv
內政部政黨及全國性政治團體資訊網https://party.moi.gov.tw/pgms/politics/finance!partyList.action?year=107
《全民追討黨產聯盟成立聲明:奪之於民,還之於民──台灣人民共同追討國民黨黨產的歷史任務》。載於: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1BXhoFICI1lQ05TSk9leEh4R1U/view
全民監督黨產改革聯盟成立》。載於:http://old.cipas.gov.tw/igpa.nat.gov.tw/ct9342.html?xItem=602&ctNode=6&mp=1
自由時報(09/06/2016),〈黨產條例回溯71年國民黨批抄家滅族〉,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998667
林佳龍(2007),〈轉型,沒有正義;論國民黨黨產與台灣民主鞏固的挑戰〉。載於:http://old.cipas.gov.tw/igpa.nat.gov.tw/public/Attachment/782810261071.pdf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國民黨黨營事業關係圖(2016):https://www.facebook.com/cipas.tw/photos/a.806989866330714/823067921389575/?type=3&theater
二、英文文獻
(一)期刊文章及書之篇章
Juan J. Linz & Alfred Stepan(1996). Toward Consolidated Democracies. Journal of Democracy,7(2), 14-33.
Steve Tsang(1999).Transforming a Party State into a Democracy.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pp.1-22).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Tun-Jen Cheng.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tics,Vol.41, No.4, 471-499.
(二)網路資料
Lothar de Maiziere,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Party Asset Lothar de Maiziere,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Party Asset. http://old.cipas.gov.tw/igpa.nat.gov.tw/public/Attachment/79615363171.pdf
Malte Fischer(2007).The Review of the asse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United Socialist Party of Germany) of the former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GDR). http://old.cipas.gov.tw/igpa.nat.gov.tw/public/Attachment/7827151277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