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5 03: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宋建誼
研究生(外文):Jian-Yi Sung
論文名稱:論煽惑他人違背法令罪
論文名稱(外文):On Public Incitement to Law Violation
指導教授:李茂生李茂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au-Sheng Lee
口試委員:謝煜偉林琬珊
口試委員(外文):Yu-Wei HsiehWan-Shan Lin
口試日期:2020-07-0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7
中文關鍵詞:煽惑罪例外狀態公共秩序法益明顯而立即危險適性犯
外文關鍵詞:crime of incitementstate of exceptionpublic orderlegal interestsclear and present dangercrime of adequateness
DOI:10.6342/NTU202003920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8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煽惑罪於我國實務上大量被使用,然而在其構成要件寬鬆且立法理由付之闕如之情況下,本條規範之正當性具有疑慮。本文藉由比較法制史上煽惑罪發展之歷史脈絡,在比較具有相同立法模式之煽惑罪下,歸納出煽惑罪本質上屬於例外狀態之立法,因而使其成為主權者排除內包之機制。雖然,煽惑罪之本質為例外狀態之立法,然而,在我國立法模式中則是將煽惑罪規範於作為常態性立法之刑法中,因此就煽惑罪之正當性審查仍需回歸以法益理論為基礎,僅以國家法益中公權力的正常運作作為本罪之保護法益,忽略刑法之保護對象仍應以個人權利為核心,本文認為應以副法益理論作為限縮煽惑罪之法益理論,而在侵害個人法益之情形下始得連結到國家法益因此受到侵害。
在副法益理論之審查下煽惑罪成罪之可能顯然超出保護法益之範圍,而應予以限縮,在比較法上之限縮方式有以明顯而立即危險原則或是可罰的違法性對於煽惑罪為限縮之解釋。然而,本文認為我國煽惑罪之問題在於抽象危險犯之立法方式,因此,於立法論上應透過修正公然要件為「公然於集會遊行中」以及增加「足以侵害個人法益」的行為適性要求以解決煽惑罪之正當性疑慮,而在現行構成要件之解釋上則應以煽惑個人生命身體相關之犯罪始成立本罪。
Incitement offence is widely used in judicial practice. However, the actus reus of incitement offence is ambiguous and lack legislative explanation, creating doubt on the legitimacy of this crime.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legal structure for incitement offence is an example of state of exception by inducing familiar legal structure of incitement offence in comparative legal history. This legal structure in state of exception makes incitement offence become an excluding-and-including mechanism that is predominated by the Sovereign. Although the essence of incitement offence is based on legal structure of state of exception, incitement offence is enacted in common criminal code in Taiwan; therefore, the legitimacy of incitement offence should be reviewed by legal interest theory. However, regarding “Governmental function” as the only probable legal interest ignores the core of the criminal code that establishes on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terest.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at incitement offence should be limited by the theory of sub legal interests which regards personal interest as the precondition of national interest.
The probable situation of incitement offence may obviously exceed the scope of legal interest under the review of the theory of sub legal interests. Therefore, this kind of situation should be limited. On the view of comparative law, there comes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principle” and “substantial illegality theory” to reduce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legitimacy issues of incitement offence, on the level of legislation, the element of should be replaced by the element of “in publicly assembly and parade” and revise the element of “capability of interference with personal interests”. Since incitement offence is established as the crime of abstract danger,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capability of interference with personal interest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the key element when interpreting the term “public inciting another to commit an offens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3
第一項 研究範圍 3
第二項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煽惑行為刑事管制型態之考察 6
第一節 前言 6
第二節 我國煽惑行為之立法沿革與比較法制 6
第一項 刑法第153條之立法沿革 7
第一款 刑律草案 7
第二款 刑法第二次修正案 8
第三款 近年之修法草案 9
第二項 比較法觀點—與德日現行法制之比較 11
第一款 德國刑法第111條於集會遊行時煽惑他人犯罪 11
第二款 日本特別法立法模式—以破壞活動防止法為例 13
第一目 日本煽惑罪規範概說 13
第二目 破壞活動防止法之立法與批評 15
第三目 破壞活動防止法中煽惑罪之構造 16
第三項 現行法之立法模式與德日二國現行法之比較 18
第三節 煽惑罪之考察 20
第一項 我國煽惑規範模式可能之來源 20
第二項 王權國家之常態式立法 20
第一款 傳統中國法 20
第一目 傳統中國秩序觀 21
第二目 傳統中國法刑事管制手段 21
第二款 相似之立法模式—英國Sedition Act 1661 23
第一目 特殊參與型態之立法模式 24
第二目 法秩序護衛體制之立法模式 26
第三目 英國煽動罪之考察 28
第四目 煽動罪之正當性基礎 30
第三款 與我國法體系之比較 32
第三項 現代國家之例外模式 33
第一款 美國Sedition Act 33
第一目 Alien and Sedition Acts 1798制定之背景與內容 33
第二目 Espionage 1917與Sedition Act 1918 之立法背景 35
第三目 美國Sedition Act立法模式 37
第二款 共產勢力之截堵性措施 38
第一目 美國Alien Registration Act 38
第二目 日本治安維持法 39
第三目 圍堵共產勢力之立法模式 44
第四項 煽惑行為於法制史上之正當化基礎之轉變與管制傾向 45
第四節 共同體、秩序與規範 47
第一項 秩序與真理 47
第二項 現代國家與社會契約論 49
第一款 社會契約論 49
第一目 Hobbes之利維坦概念 51
第二目 Locke之基督宗教傳統秩序觀 53
第三目 Rousseau之公共意志概念 55
第二款 市民社會與秩序 57
第三項 法的原初狀態 58
第一款 Carl Schmitt 決斷論 59
第二款 Giorgio Agamben《例外狀態》 63
第四項 煽惑罪作為例外狀態之常態化 66
第五節 煽惑罪於我國實務上之演進 68
第一項 修法後至戒嚴時期 69
第二項 解嚴後之實務走向 70
第一款 地下經濟管制 71
第二款 新興型態—網路政治言論 73
第三項 實務判決與例外狀態常態化 74
第一款 我國判決趨勢與社會內戰 74
第一目 戰爭之延伸 74
第二目 對市民社會內部之控管 75
第二款 既克制又擴張的實務趨勢 76
第六節 小結 77
第三章 煽惑他人違背法令罪之正當性問題 79
第一節 煽惑他人違背法令罪之保護法益 79
第一項 法益理論 79
第一款 保護法益之功能與批判 79
第二款 法益理論面臨之挑戰與演進 80
第三款 Jakobs規範論與敵人刑法 82
第四款 以個人法益作為刑事立法批判之核心 85
第五款 以副法益論作為調和集體法益與個人法益之嘗試 87
第二項 煽惑罪之保護法益適格 88
第一款 國家權力之正常運作 88
第二款 社會大眾之安全感 89
第三款 規範效力之可信賴性 90
第四款 本文見解 93
第二節 現行規範構成要件與正當性 95
第一項 我國現行規範與保護法益之關係 95
第二項 構成要件修正建議 95
第一款 公然要件之修正 96
第二款 煽惑之危險結果要件之修正 99
第三節 小結 101
第四章 現行法下之限縮策略 103
第一節 概論 103
第二節 比較法與實務之限縮方式 103
第一項 比較法上之限縮方式 103
第一款 美國法對於煽惑犯罪之限縮解釋 103
第一目 惡劣傾向原則與明顯而立即危險原則 104
第二目 明顯而立即危險原則之產生與發展 105
第三目 Brandenburg v. Ohio案後之修正 108
第二款 日本對於煽惑犯罪之限縮解釋 109
第一目 破壞活動防止法之限縮方式 110
第二目 可罰的違法性 112
第二項 實務之限縮策略—以318學運為例 116
第三節 煽惑罪之限縮方式 119
第一項 抽象危險犯之問題 119
第一款 楔子:抽象危險犯與明顯而立即危險原則 119
第二款 形式說與實質說之爭 120
第三款 實質說於煽惑罪之適用 122
第四款 無法以事後觀點限縮之煽惑罪 123
第二項 以行為類型限縮作為現行法下之限縮策略 124
第一款 適性犯之概念 124
第二款 行為適性要件於煽惑罪之適用 127
第四節 小結 129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131 
第一節 總結 131
第二節 未來研究展望 132
參考文獻 134
中文部分
(一)專書
1.Carl Schmitt著、蘇慧婕譯(2007),《論法學的三種模式》,台北:左岸文化。
2.Ernst Kantorowicz著,徐震宇譯(2018),《国王的两个身体》,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Giorgio Agamben著,薛熙平譯(2010),《例外狀態》,台北:麥田。
4.GüntherJakobs著,徐育安譯(2003),〈市民刑法與敵人刑法〉,收於:許玉秀編,《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洪福增教授紀念專輯》,台北:新學林,頁15-39。
5.Gustave Le Bon著,吳松林譯(2016),《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台北:旭昇圖書。
6.Jean-Jacques Rousseau著,徐百齊譯(2000),《社約論》,台北:台灣商務。
7.McClelland, J. S.著,彭淮棟譯(2000),《西方政治思想史》。台北:商周。
8.Sigmund Freud著,楊韶剛等譯(2000),《超越快樂原則》,台北:知書房。
9.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10.王皇玉(2017),《刑法總則》,三版,台北:新學林。
11.甘添貴(2009),《刑法各論(下)》,台北:三民。
12.甘添貴編(2018),《德國刑法翻譯與解析》,台北:五南。
13.李茂生(1998),《權力、主體與刑事法-法邊緣的論述》,台北:翰蘆。
14.周治平(1992),《刑法分則》,二版,台北:三民。
15.林子儀(1999),〈言論自由的限制與雙軌理論〉,收: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頁158-160。
16.林子儀(1999),〈言論自由與內亂罪〉,頁209-214,收: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
17.林山田(2005),《刑法各罪論(下)》,五版,台北:元照。
18.柯朝欽(2015),〈活在例外狀態之中:論50年代臺灣政治犯的社會排除〉,頁91-131,收:蔡石山編,《臺灣海洋文化的吸收、轉承與發展》,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19.荊知仁(1984),《美國憲法與憲政》,台北:三民書局。
20.高明士(2005),《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第二版,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1.張崑將(2004),《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2.許澤天(2010),〈刑法規範的基本權審查〉,頁259-323,收:黃舒芃編,《憲法解釋的理論與實用》,頁259-323,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23.陳子平(2017),《刑法各論下》,三版,台北:元照。
24.陳思賢(2014),《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五南,二版。
25.陳登武(2006),《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台北:五南。
26.陳樸生(1986),《實用刑法》,十一版,台北:三民。
27.黃宗旻(2016),〈重訪刑法與行政法之區分問題〉,頁53-76,收:林東茂、黃源盛、王乃彥主編,《法務部廖正豪前部長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刑法卷》,台北:五南。
28.黃源盛(2009),《漢唐法治與儒家傳統》,台北:元照。
29.黃源盛(2010),《晚清民國刑法史料輯注》,台北:元照。
30.劉代洋計畫主持,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1996),《博彩事業管制與稅制規劃》,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31.劉俊文(1996),《唐律疏義箋解》,北京:中華。
32.蔡墩銘(1999),《刑法精義》,台北:翰蘆。
33.鄭祖邦(2014),〈戰爭與社會理論:一種現代性的視角〉,頁35-96。收: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
34.戴炎輝(1965),《唐律各論》,台北:三民。
35.鍾宏彬(2012),《法益理論的憲法基礎》,台北:元照。
(二)學位論文
1.王綱(2019),《論侮辱、誹謗公署罪》,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2.吳政哲(2007),《崇緯抑讖:東漢到唐初讖緯觀念的轉變》,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林琬珊(2008),《論罪刑法定主義之社會機能-一個法律權力的反抗性論述》,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洪博威(2018),《以「明顯而立即危險原則」探討我國刑法153條》,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
5.莊政達(2007),《爭議行為於刑事上免責之研究-以日本勞動組合法第一條第二項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陳怡凱(2006),《同質性與異質性:Carl Schmitt的正當性概念析論》,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陳昭寧(2014),《論「自然狀態」--以十七世紀之法哲學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8.劉怡君(2012),《經學對律學的影響--《唐律疏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9.薛熙平(2016),《例外狀態之戰:施密特與阿岡本的法哲學對話》,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
10.謝佳穎(2014),《明顯而立即危險原則之回顧與前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11.羅婉婷(2012),《論適性犯》,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1.Roxin著、許絲捷譯(2012),〈法益討論的新發展〉,《月旦法學雜誌》,第211期,頁257-280。
2.王正嘉(2009),〈風險社會下的刑法保護機能論〉,《法學新論》,6期,頁75-100。
3.王皇玉(2008),〈論危險犯〉,《月旦法學雜誌》,第159期,頁235-244。
4.王效文(2015),〈刑罰目的與刑法體系-論Günther Jakobs功能主義刑法理論中的罪責〉,《成大法學》,30期,頁151-122。
5.古承宗(2013),〈風險社會與現代刑法的象徵性〉,《科技法學評論》,10卷1期,頁115-177。
6.甘添貴(1992),〈可罰的違法性之理論(上)〉,《軍法專刊》,第38卷第6期,頁2-7。
7.甘添貴(1995),〈教唆、幫助與煽惑之分際〉,《月旦法學雜誌》,第8期,頁52-53。
8.李茂生(2002),〈新修公務員圖利罪芻議〉,《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頁160-176。
9.李茂生(2004),〈刑法新修妨害電腦使用罪章芻議(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4期,頁235-247。
10.李茂生(2009),〈風險社會與規範論的世界〉,《月旦法學雜誌》,第173期,頁145-153。
11.李茂生(2012),〈論義務者遺棄罪的罪質與危險犯的概念(下)-兼評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3048號判決〉,《法令月刊》,63卷3期,頁11-33。
12.李茂生(2016),〈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下的攙偽、假冒:一個比較法上的省思〉,《法令月刊》,第67期第10卷,頁29-39。
13.李茂生(2016),〈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下的攙偽、假冒:一個比較法上的省思〉,《法令月刊》,第67期第10卷,頁29-59。
14.李聖傑(2013),〈親愛的小孩〉,《月旦法學教室》,第131期,頁30-32。
15.周家瑜(2014),〈霍布斯論自然法與政治義務〉,《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50期,頁59-100。
16.周漾沂(2008),〈論「煽惑他人犯罪或違背法令」之處罰理由〉,《臺大法學論叢》,第37卷第4期,頁347-389。
17.周漾沂(2012),〈從實質法概念重新定義法益:以法主體性為論述〉,《臺大法學論叢》,41卷3期,頁981-1053。
18.周漾沂(2019),〈重新理解抽象危險犯的處罰基礎:以安全性理論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109期,頁161-210。
19.林山田(1976),〈論刑事不法與行政不法〉,《刑事法雜誌》,第20卷第2期,頁37-59
20.林山田(1992),〈民國成立至今之特別刑法〉,《臺大法學論叢》,第22卷第1期。
21.林恆志、黃正一(2004),〈「明顯而立即危險」原則之歷史背景、意義及運用〉,《全國律師》,8卷1期,頁42-66
22.柯朝欽(2008),〈敵人、戰爭與政治秩序:史密特(Carl Schmitt)論戰爭與政治秩序的形成〉,《思與言》,第46卷第1期,頁163-207
23.荊知仁(1973),〈「史密斯法」於管制共黨活動之適用〉,《憲政思潮》,第23期,頁134-141。
24.張崑將(2003),〈日本德川時代神儒兼攝學者對「神道」「儒道」的解釋特色〉,《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8期。
25.許恒達(2011),〈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月旦法學雜誌》,第197期,頁134-151。
26.許恒達(2011),〈資訊安全的社會信賴與刑法第三五九條的保護法益-評士林地方法院九十九年度訴字第一二二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98期,頁233-249。
27.陳文政(1996),〈政治義務論:政府的義務和人民的服從義務〉,《東海法學研究》,第10期,頁3-15。
28.陳文貴(2007),〈從行政罰法看行政不法與刑事不法之交錯〉,《法令月刊》,第58卷第11期,頁36-51。
29.陳志龍(1986),〈刑法的法益概念(上)》,《臺大法學論叢》,16卷1期,頁125-140。
30.陳志龍(1988),〈刑法的法益概念(下)〉,《臺大法學論叢》,第18卷第1期,頁117-173。
31.陳俊強(2010),〈漢唐正史〈刑法志〉的形成與變遷〉,《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3期》,頁1-48。
32.陳嘉銘(2014),〈「創造出公民,要什麼就都有了」?論盧梭的自由、愛國主義和實現共和的弔詭〉,《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6卷第2期,頁175-218。
33.彭淮南、李榮謙(1987),〈大家樂對社會大眾持有通貨之影響〉,《中央銀行季刊》,第9卷第3期,頁14-20。
34.曾慶豹(2016),〈沒有力量的正義-班雅明對法的批判〉,《哲學與文化》,43卷4期,頁91-106。
35.黃宗旻(2000),〈歷史制度論的方法立場與理論建構〉,《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頁145-176。
36.黃宗旻(2019),〈法益論的侷限與困境:無法發展立法論機能的歷史因素解明〉,《台大法學論叢》,48卷,1期,頁159-210。
37.黃國瑞(2014),〈法益論之解構〉,《輔仁法學》,第48期,頁257-299。
38.黃源盛(2001),〈從傳統律例到近代刑法-清末民初近代刑法典的編纂與岡田朝太郎〉,《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頁73-86。
39.黃源盛(2002),〈傳統中國法對日本刑事立法最後的影響──以《新律綱領》與《改定律例》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第30期。
40.黃源盛(2002),〈傳統中國法對日本刑事立法最後的影響──以《新律綱領》與《改定律例》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第30期》,頁145-182。
41.楊尚儒(2019),〈從國際關係到內政的理論:論Carl Schmitt「政治性」概念的變動和Dolf Sternberger的評論〉,《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68期,頁1-55。
42.劉邵容(2019),〈重構刑法公然煽惑違背法令罪-兼評太陽花學運佔領立院案〉,《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11期,頁175-249。
43.蔡相廷(2010),〈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與研究取向-政治學研究途徑的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1卷第2期,頁39-76。
44.蔡墩銘(1995),〈煽惑他人犯罪之刑法與出版法規定〉,《月旦法學雜誌第2期》,頁78-79。
45.鄭陸霖、林鶴玲(2001),〈社運在網際網路上的展現:台灣社會運動網站的聯網分析〉,《台灣社會學》,第2期,頁55-96。
46.盧映潔(2014),〈煽惑與教唆〉,《台灣法學雜誌》,第250期,頁142-144。
47.謝煜偉(2014),〈社會抗爭運動與實質違法性判斷〉,《全國律師》,18卷11期,頁4-16。
48.謝煜偉(2014),〈群眾恐慌下的恐嚇公眾危安罪:北捷隨機殺人案後續事件解析〉,《月旦法學教室》,第143期,頁69-76。
49.謝煜偉(2016),〈風險社會中的抽象危險犯與食安管制-「攙偽假冒罪」的限定解釋〉,《月旦刑事法評論》,第1期,頁70-90。
(四)政府文書
1.立法院(1988),《立法院公報》,第77卷第29期。
2.立法院(1988),《立法院公報》第77卷第79期。
3.立法院(2006),《立法院公報》第95卷第24期。
4.立法院(2006),《立法院公報》第95卷第25期。
5.立法院(2014),立法院第8屆第5會期第12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246號。
6.立法院(2016),立法院第9屆第2會期第17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246號。
7.法務部(2019),《法務部統計年報(107年)》
8.臺灣省政府(1988),《臺灣省政府公報》,77年冬字第74期。
(五)網路資源
1.蕭博文,女網友嗆宰了蔡英文 挨告獲不起訴,中時電子報,2016年1月4日,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104004152-260402。最後瀏覽日期:2019/10/26。
2.黃麗芸,拍片教逃票搭北捷 網紅紙袋人到案說明,中央通訊社,2020年6月10日,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6100350.aspx,最後瀏覽日:2020/6/21。
日文部分
(一)專書
1.C.シュミット著,田中浩、原田武雄譯(1971),《政治神学》,東京:未來社。
2.Hugo Grotius著,一又正雄譯(1950),《グローチウス戦争と平和の法》,東京:巖松堂。
3.P.C.マイヤー=タッシュ著,三吉敏博、初宿正典譯(1976),《ホッブズと抵抗権》,東京:木鐸社。
4.生田勝義(2011),《人間の安全と刑法》,京都:法律文化社。
5.井田良(2005),《刑法総論の理論構造》,東京:成文堂。
6.井田良(2018),〈賭博罪の保護法益と賭博合法化の条件についての覚書〉,頁264-269。收:高橋則夫等編,《日高義博先生古稀祝賀論文集下巻》,東京:成文堂。
7.伊東研祐(1984),《法益概念史研究》,東京:成文堂
8.梅崎進哉(2001),《刑法における因果論と侵害原理》,東京:成文堂。
9.岡田朝太郎(2004),《比較刑法下卷》,東京:信山社。
10.奥平康弘(1973),《現代史資料(45):治安維持法》,東京:みすず書房。
11.奥平康弘(1993),〈"煽動罪"解体を試みる序説〉,收:樋口陽一,高橋和之編《現代立憲主義の展開―芦部信喜先生古稀祝賀〈上〉》,東京:有斐閣,頁607-642。
12.奥平康弘(2006),《治安維持法小史》,東京:岩波書店。
13.嘉門優(2019),《法益論―刑法における意義と役割》,東京:成文堂。
14.川口由彥(2005),《日本近代法制史》,東京:新世社。
15.木下智史(2007),〈破壊活動防止法のせん動罪と表現の自由〉,收於津田憲司(編),《憲法判例百選》,第五版,頁112-113。東京:有斐閣。
16.佐伯千仞(1978),《刑法講義・総論》,三版,東京:有斐閣。
17.菅原由香(2008),《変革の刑法学と犯罪の研究―ホッブズ・ケルゼン法哲学からの研究》,東京:白順社,
18.瀧川春雄(1964),〈政府的言論集会の自由に関する犯罪〉,頁43-44。收:日本刑法学会編,《刑法講座》,東京:有斐閣。
19.田中浩(1982),《ホッブズ研究序説―近代国家論の生誕》,東京:御茶の水書房。
20.田中浩,(1971),〈「神話」と「独裁」の政治理論〉,收:C.シュミット著,田中浩、原田武雄譯,《政治神学》,頁189-208。東京:未來社。
21.內藤謙(1991),《刑法講義総論(中)》,東京:有斐閣。
22.內藤謙(2007),《刑法理論の史的展開》,東京:有斐閣。
23.中山研一(1970),《現代社会と治安法》,東京:岩波書店
24.中山研一(1989),《爭議行為「あおり」罪の検討》,東京:成文堂。
25.橋川文三(2005),《ナショナリズム:その神話と論理》,新裝復刊版,東京:紀伊國屋。
26.評論社法學編集部編(1953),〈破壊活動防止法〉,東京:評論社,頁23-24。
27.法令普及會編(1952),〈破壊活動防止逐条解說〉,《時の法令解說》,第67號。
28.南充彥(2007),《中世君主制から近代国家理性へ》,東京:成文堂。
29.渡辺治(1979),〈ファシズム期の宗教統制─治安維持法の宗教団体への発動をめぐって─〉,收:東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編,《戦時日本の法体制》,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30.ジョルジョ・アガンベン著,高桑和巳譯(2003),《ホモ・サケル―主権権力と剝き出しの生》,東京:以文社
31.ジョルジョ・アガンベン著,上村忠男、廣石正和譯(2001),《アウシュヴィッツの残りもの―アルシーヴと証人》東京:月曜社。
32.フリー・フォーサイス著,佐藤正志譯(1997),〈ホッブズの契約論比較分析〉,收於:D.バウチャー, P.ケリー編,飯島昇藏, 佐藤正志等譯,《社会契約論の系譜―ホッブズからロールズまで》,頁48-69。
33.マーティン・トンプソン著,山岡龍一譯(1997),〈ロック契約論の文脈〉,收於:收於:D.バウチャー, P.ケリー編,飯島昇藏, 佐藤正志等譯,《社会契約論の系譜―ホッブズからロールズまで》,頁
34.ミシェル・フーコー著,石田英敬、小野正嗣譯(2007),〈社会は防衛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東京:筑摩。
35.ミシェル・フーコー著,八幡惠一譯(2017),《処罰社会:コレージュ・ド・フランス講義1972-1973年度》,東京:筑摩。
36.ロック著,鵜飼信成譯(1968),《市民政府論》,東京:岩波書店。
(二)期刊論文
1.浅田和茂、生田勝義等(1996),〈破壊活動防止法の適用に反対する法学者の声明〉,《法学セミナー》,第494號,頁110-111。
2.生田勝義(2003),〈日本における治安法と警察--動向と法的課題〉,《立命館法学》,2003年6号(292号),頁1665—1687。
3.嘉門優(2007),〈法益論の現代的意義〉,《刑法雑誌》,47卷1号,頁119-134。
4.君塚正臣(1992),〈煽動罪と破防法―いわゆる渋谷暴動事件最高裁判決(最判平成2.9.28)〉,《阪大法学》,第41卷第4號,頁1283-1300。
5.君塚正臣(2014),〈過度に広汎性ゆえ無効の法理〉,《横浜法学》,23卷2号,頁1-36。
6.君塚正臣(2017),〈ブランデンバーグ・テストもしくは「明白かつ現在の危険」基準 : 渋谷暴動事件再考,そしてヘイト・スピーチ〉,《横浜国際社会科学研究》,第21卷第4.5号,頁157-159。
7.熊倉武(1954),〈扇動罪の刑法学的意味〉,《法学志林》,第52卷第1號,頁8-9。
8.小田中聰樹(1996),〈破防法のしくみと問題点〉,《法律時報》,68卷9號,頁21-24。
9.鎮目征樹(2009),〈社会的・国家的法益〉,《法律時報》,81卷6号,頁66-73。
10.平野龍一(1952),〈破防法とせん動〉,《法律のひろば》,5卷10号,頁23-24。
11.渡辺治(1996),〈破防法はなぜできたか、いかに使われようとしたか〉,《法律時報》,68卷9號,頁9-15。
(三)政府文書
1.法務省(1989),犯罪白書(平成元年版)。
2.警察廳(2017),《平成28年の犯罪情勢》
3.警察廳(2019),《平成30年の刑法犯に関する統計資料》
英文部分
(一)專書
1.David Ormerod(2011). Smith and Hogan’s Criminal Law 13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ELKINS, Stanley; ELKINS, Stanley M.; MCKITRICK, Eric. (1995).The Age of Federalism: The Early American Republic, 1788-180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Krotoszynski, R., Wells, C., Lidsky, L., & Gey, S. (2013). The First Amendment : cases and theory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Wolters Kluwer Law & Business.
4.Foucault, M. (2003).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In Rabinow, P., & Rose, N. S. (Eds.). (2003). The Essential Foucault: Selections from the Essential Works of Foucalt: 1954-1984(pp.351-370). New Press.
5.Foucault, M. (2000). Truth and power. In J. Faubion (Ed.), Essential works of Foucault 1954-1984, Volume 3, Michel Foucault : Power(pp. 111-133). London: Penguin Books.
6.Peters,B.G.(2005).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Bloombury Publishing USA.
7.Raithby, J (1963). The Statutes of the Realm: Printed by Command of His Majesty King George the Third. In Pursuance of an Address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of Great Britain. From Original Records and Authentic Manuscripts (Vol. 5). Dawsons of Pall Mall.
8.Rudanko, J.(2012). Discourses of Freedom of Speech: From the Enactment of the Bill of Rights to the Sedition Act of 1918. Palgrave Macmillan.
9.Singh, A. (2018). Sedition in Liberal Democrac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Stephen, J.(1883). History of the Criminal Law of England.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11.Stone, G. R. (2004). Perilous times: free speech in wartime from the Sedition Act of 1798 to the war on terrorism. WW Norton & Company.
12.Tierney, B. (2001). The idea of natural rights: studies on natural rights, natural law, and church law, 1150-1625 (Vol. 5).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二)期刊論文
1.Child, J. J. (2012). Exploring the mens rea requirements of the serious crime act 2007 assisting and encouraging offences.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76(3), 220-231.
2.Hall, P. A., & Taylor, R. C.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5), 936-957.
3.Roger B. Manning (1980). The Origins of the Doctrine of Sedition. Albion: A Quarterly Journal Concerned with British Studies, Vol. 12, No.2. ,99-121.
4.Rudanko, J.(2012). Discourses of Freedom of Speech: From the Enactment of the Bill of Rights to the Sedition Act of 1918. Palgrave Macmillan, 143-145.
5.Scott, I. R. (1975). The Common Law Offence of Incitement to Commit Crime. Anglo-American Law Review, 4(3), 289-311
6.Stephen, J. (1883). History of the Criminal Law of England.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298-395.
7.Thornley, I. (1917). The Treason Legislation of Henry VIII (1531-1534): Alexander Prize Essay, 1916.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11, 87-123.
8.Healy, T. (2009). Brandenburg in time of terror. Notre Dame Law Review, 84(2),655-732.
9.Timmermann, W. K. (2006). Incitement i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Red Cross, 88(864), 823-852.
(三)政府文書
1.Great Britain Law Commission. (1973). Inchoate Offences: Conspiracy , Attempt and Incitement. Working Paper No.50
2.Great Britain Law Commission. (1977). Second Programme, Item XVIII Codification of the Criminal Law Treason, Sedition and Allied Offences. Working Paper No.72 p.1-2
3.Great Britain Law Commission. (1989). Criminal Law: A Criminal Code for England and Wales vol 2 Commentary on Draft Criminal Code Bill. Law Com No. 177
4.Great Britain Law Commission. (1993). Assisting and Encouraging Crime A Consultation Paper. Consultation Paper no.131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