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7 18: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施涵茹
研究生(外文):Han-Ju Shih
論文名稱:刑事審判的心靈根源──以希臘悲劇《奧瑞斯泰亞》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piritual Roots of Criminal Trial: Oresteia
指導教授:李茂生李茂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au-Sheng Lee
口試委員:謝煜偉洪素珍
口試委員(外文):Yu-Wei HsiehSu-chen Hung
口試日期:2020-07-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4
中文關鍵詞:非理性復仇女神刑事審判希臘悲劇母權神話榮格
外文關鍵詞:IrrationalityErinyesCriminal TrialGreek TragedyMatriarchyMythologyJung
DOI:10.6342/NTU202003372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09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文以人類心靈的活動為主要關注面相。以用雅典法庭的誕生為題材的古希臘悲劇《奧瑞斯泰亞》需要的分析背景為經,以與理性相關的情感考察為緯,對審判的心靈基礎進行分析。本文透過對啟蒙的批判觀點對理性/非理性的歷史進行耙梳與刑事法學的情感分析接壤,接著從母權制的脈絡建構古希臘自氏族社會轉換到父系社會的制度發展,並結合希臘神話和希臘悲劇提供分析《奧瑞斯泰亞》所需的知識背景。在文本分析的部份,本文透過神話分析結合榮格心理學,作為解釋象徵和人類心理需求的理論基礎,並透過神話學對原初神話的發現和榮格的原型概念提供對現代社會的解釋力。

本文的結論是,《奧瑞斯泰亞》中對復仇女神的招降有三層意義:在表層的意義即是父系文明的一大勝利,父系的年輕天神利用人間的倫常悲劇,樹立的以父親為中心的家族秩序,脫離氏族舊有的私人、家族、宗教的部落裁判,建立以語言、個人和形式正義為原則的法庭;其次是復仇女神作為恐懼的象徵被理性吸納和馴服的過程,最後則是母性的死亡與重生。在此之中審判不只是權力鬥爭的核心,也帶來了和解與救贖的可能,其對象包含人與人、理性與非理性、陽剛與陰柔、個體與自然的對立。《奧瑞斯泰亞》最大的悲劇性在於父系文明面對自身為了脫離「母親」而做出的撕裂和征服的掩飾和逃避,而這樣的心靈處境一直延續至今,如今以西方文明為中心擴散的現代社會,以及作為啟蒙果實的現代法學仍深陷於男性觀點的焦慮而不自知。

最後,本文繼續《奧瑞斯泰亞》的未竟之業,透過與日本神話的對話和更多的神話資料,提出對現象的不同理解、對制度的不同想像和個人的行動倫理。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ctivities of the human mind. Oresteia is an ancient Greek tragedy based 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Athens cour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piritual foundation of the trial by analyzing the knowledge background required by Oresteia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rational emot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rration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rule of law system in Greece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matriarchy and the great mother.In the theatric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combines mythology and analytical psychology a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ymbolic interpretation and human psychological needs, then provides an explanatory power for modern society through the discovery of the primordial myth and Jung’s archetype .

The conclusion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the surrender of the Erinyes in Oresteia has three meanings: the meaning at the surface is a major victory of patriarchal civilization and trial is the key of the struggle ; the second is the process of the Erinyes is the symbol of the fear conquered by rationality and finally the death and rebirth of Mother. Among them, the trial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the power struggle, but also brings the possibility of reconciliation and healing, include people and people, rationality and irrationality,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and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nature. Nowadays, the modern society with western civilization as the center and modern law as the fruit of enlightenment are still deeply trapped in the anxiety and ignorance of male views. This is the greatest tragedy of Oresteia.

Finally, this article continues its unfinished business. Through dialogue with Japanese mythology and more mythological materials, it puts forwar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phenomena, different imaginations of institutions, and personal ethics of action.
誌謝 I
中文摘要 IV
ABSTRACT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一項 屬於社會的審判 1
第二項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與司法信賴 3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範圍 6
第一項 問題界定:審判於人類社會中的心靈機能 6
第二項 研究限制:西方與東方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第一項 審判的象徵 8
第二項 尋找根源的方法 9
第三項 小結 10
第四節 章節架構 11
第五節 引用和說明 14
第二章 審判情緒與希臘悲劇 14
第一節 審判、情感與復仇 16
第一項 法律、情感、理性 16
第二項 刑罰理論中的情感 23
第一款 應報與復仇 23
第二款 應報中的憤怒、過度與恐懼 27
第三款 懲罰心理 32
第四款 語言的極限 36
第三項 復仇的心理機制 40
第一款 人類的破壞性 40
第二款 復仇的破壞性 43
第三款 儀式與污染 46
第二節 希臘遺產與西方心靈 48
第一項 眾神的時代 48
第二項 從母權制到父權制 53
第三項 希臘文化中的復仇與審判 57
第一款 氏族社會與血親復仇的原理 57
第二款 雅典法治的演變與刑法意識 62
第三節 希臘悲劇 69
第一項 悲劇的審美 69
第一款 美學的救贖與視覺中心主義 69
第二款 簡述悲劇與埃斯庫羅斯 75
第三款 當代台灣的奧瑞斯泰亞 80
第二項 悲劇的誕生 83
第三章 文本分析:奧瑞斯泰亞 90
第一節 家宅之內 94
第一項 戲劇背景 94
第二項 劇中的女人 96
第三項 奧瑞斯特 101
第二節 法庭上的眾神 103
第一項 阿波羅 103
第一款 起源與德爾菲 103
第二款 父權的代言人 106
第三款 復仇的火炬 108
第二項 雅典娜 110
第一款 雅典娜的法庭 110
第二款 陪審團與雅典娜的一票 114
第三款 父親的女兒 116
第三項 復仇女神 120
第一款 雅典娜的智慧 120
第二款 閹割男性而生的正義女神 124
第三款 恐懼與死亡的化身 126
第四款 被納入家庭的女神 128
第三節 審判與往後 131
第一項 審判的雙重意義 131
第二項 接納恐懼與放棄審判的信仰 134
第三項 與阿波羅和解 139
第四項 奧德修斯與女妖──個人層次的努力 142
第四章 結論:審判中的和解與療癒 145
第一節 神話、宗教、心靈 145
第一項 個人的神話 145
第二節 審判、復仇、陰影 148
第一項 真理中的陰影 148
第二項 刑罰與復仇的情感 150
第三節 審判的實踐 154
第一項 倒錯與悲劇 154
第二項 療癒的展望 157
第三項 結語 161
附錄 163
關於人類制度與心靈根源的研究方法 163
第一節 關於根源的辯論 164
第一項 越過柏拉圖 164
第二項 神話與科學:維柯 171
第一款 天才的世紀 171
第二款 反啟蒙的前浪 173
第三款 非理性的科學 177
第三項 神話、自然與法律 183
第一款 神話學與共同心靈的研究們 183
第二款 散落而相似的神話 187
第三款 神話研究方法與整全世界觀 191
第二節 神話與心理學 196
第一項 人類形象與自我認識的轉變 196
第二項 心靈與潛意識方法 200
第一款 心靈與知識 200
第二款 心靈概念與個人責任能力 203
第三款 精神分析與分析心理學 208
第三項 象徵詮釋 215
第一款 解讀的手藝 215
第二款 原型與集體潛意識 218
第四項 母性原型 220
第一款 陰性與汙穢 220
第二款 母性原型與象徵的對立互補 223
第五項 關於方法論的小結 227
第三節 基本立場 229
第一項 並非寬恕或是憐憫 229
第一款 立場上的差異 229
第二款 理性的代價 233
第二項 「比理性還要更理性」的研究方法 237
第一款 面對惡 237
第二款 非理性作為方法 239
參考文獻 243
中文部分 243
英文部分 251
王希悅(2014)。《阿.費.洛謝夫的神話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光潛(1984)。《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林培雅(主編)(2018),《臺南青少年文學讀本 民間故事卷》。台北:蔚藍文化。
宋遠升(1974),《立法者論》。北京:法律出版社。
李健(2009),《審美烏托邦的想像──從韋伯到法蘭克福學派的審美救贖之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國平(2018),《尼采 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台北:商周。
吳全成主編(1996),《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臺灣小劇場》。臺北:文建會。
張一兵(著),(2015),《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岡哲學映射》。台北:秀威資訊。
張永宏(2014),《我國引進國民參審與刑事審判之研究──以日本裁判員制度為借鏡》。台北:政大出版社。
陳中梅(2011),《宙斯的天空:《荷馬史詩》裡的宙斯、雅典娜和阿波羅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秀華(著)(2018),《臺灣女鬼:民俗學裡的女鬼意象》。台北:台灣東販。
楊大春(2007)。《語言、身體、他者:當代法國哲學的三大主題》。北京:三聯書店。
楊德煜(2016),《希臘神話中的復仇主題研究》,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Aeschylus(著),呂健忠(譯註)(2011)。《奧瑞斯泰亞》。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Aeschylus(著),張熾恆(譯)(2008)。《希臘悲劇之父全集I》。台北:書林出版。
Albert Einstein(著),郭兆林、周念縈(譯)(2016),《愛因斯坦自選集:對於這個世界,我這樣想》。台北:麥田。
Anthony Stevens(著),薛絢(譯)(2006)。《大夢兩千天》。新北:立緒。
Arthur I. Miller(著),黃珮玲(譯)(2019)。《數字與夢》。新北:八旗文化。
Craig E. Stephenson (著),周嘉娸(譯)(2015)。《被遺忘的愛神:神話、藝術、心理分析中的安特洛斯》。臺北:心靈工坊文化。
Christian Meier(著),史國榮(譯)(2015),《自由的文化:古希臘與歐洲的起源》。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Carl G.Jung(著),劉國彬、楊德友(譯),(2018),《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台北:張老師文化。
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2013二版)。《人與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新北:立緒文化。
Claude Lévi-Strauss(著),周昌忠(譯)(1994)。《神話學:從蜂蜜到煙灰》。台北:時報。
Claude Lévi-Strauss(著),廖惠瑛(譯)(2011)。《月的另一面》。台北:行人文化。
Claude Lévi-Strauss(著),楊德睿(譯)(2016二版)。《神話與意義》,台北:麥田。
Erich Fromm(著),孟祥森(譯)(1990)。《人類破壞性的剖析》。台北 : 水牛出版。
Deepak Chopra and Menas Kafatos(著),蕭斐(譯),(2018),《意識宇宙簡史》。台北:大雁出版。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周國平(譯)(2000)。《悲劇的誕生》,頁24,台北:貓頭鷹。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安婕工作室(譯)(2017)。《悲劇的誕生》。台北:信實文化。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錢春綺(譯)(2014)。《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新北:大家。
Friedrich Engels(著),谷風出版社編輯部(譯),(1988),《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台北:谷風出版社。
G.B Vico(著),朱光潛(譯)(1987)。《新科學》。板橋:駱駝出版社。
Jerry M. Burger(著),林宗鴻(譯)(2003 二版)。《人格心理學》。台北:湯姆生。
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2000)。《千面英雄》。新北:立緒。
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2019)。《神話的力量》。新北:立緒。
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1996)。《神話的智慧》。新北:立緒。
Julian Baggini(著),黃煜文(譯)(2016)。《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台北:商周。
Karen Armstrong(著),蔡昌雄(譯)(1996)。《神的歷史》。臺北:立緒。
Lewis Henry Morgan(著),楊東蒓、馬雍、馬巨(譯)(2009)。《古代社會》。北京 : 商務印書館。
Marie-Louise von Franz(著),徐碧貞(譯)(2018)。《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台北 : 心靈工坊。
Marie-Louise von Franz(著),徐碧貞(譯)(2018)。《永恆少年: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台北 : 心靈工坊。
Mark Lilla(著),張小勇(譯)(2008)。《維柯 反現代的創生》。北京:新星出版社。
Martha C. Nussbaum(著),方佳俊(譯)(2007)。《逃避人性》。台北:商周。
Martha C. Nussbaum(著),高忠義(譯)(2017)。《憤怒與寬恕:重思法律背後的情感價值》。台北:商周。
Max Horkheimer&Theodor W. Adorno(著),林宏濤(譯)(2008)。《啟蒙的辯證》。台北:商周。
Michael Davis(著),郭振華、曹聰(譯)(2008),《古代悲劇與現代科學的起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Michel Foucault(著),林志明(譯)(2016)。《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時報。
Oliver Sacks(著),楊玉齡(譯)(2018)。《意識之川流》。台北:遠見天下文化。
Paul Ricoeur(著),翁紹軍(譯)(1993)。《惡的象徵》。台北:桂冠。
William Barrettt(著),彭鏡禧(譯)(2016),《非理性的人》,二版,台北:立緒。
Wm Paul Young(著),陳靜旻(譯)(2009)。《小屋》,台北:寂寞。
上山安敏(著),孫傳釗(譯),(1985),《神話與理性》。上海:人民出版社。
四方田犬彥(著),黃大旺(譯)(2017)。《感恩日本書物》。台北:黑眼睛文化。
河合隼雄(著),廣梅芳(譯)(2015 五版)。《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河合隼雄(著),林暉鈞(譯)(2016)。《孩子與惡: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台北 : 心靈工坊。
河合隼雄(著),林仁惠(譯)(2017)。《童話心理學:從榮格心理學看格林童話裡的真實人性》。台北 : 遠流。
河合隼雄(著),林暉鈞(譯)(2018)。《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河合隼雄(著),林暉鈞(譯)(2019)。《神話與日本人的心》。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武光誠(著),蔡瑪莉(譯)(2007)。《日本神話圖解》。台北:商周。
梅原猛(著),徐雪蓉(譯)(2016)。《日本的森林哲學》。新北:立緒文化。
李茂生(1998),〈近代刑法中個人主義的反思〉,《權力、主體與刑事法-法邊緣的論述》。
李茂生(2011),〈死刑存廢論再考-分析反對廢除死刑者的深層心理〉,《台灣法學雜誌》,第169期。
李茂生(2015),〈應報、死刑與嚴罰的心理〉,《中研院法學》,第17期。
李奭學(1987),〈長夜後的黎明-試論《奧勒斯提亞》的一則主題故事〉,《中外文學》,16卷,2期。
洪素珍(2014),〈意識之下-看見潛意識的理路與層次〉,《國民教育》,第54卷第6期。
林聰賢(2006),〈灰色的靈魂被害.法律.救贖〉,中原財經法學。
吳從周(2013)。〈初探法感-以民事案例出發思考其在法官判決中之地位〉,《臺北大學法學論叢》,92期。
周漾沂(2016),〈刑罰的自我目的性─重新證立絕對刑罰理論〉,《政大法學評論》。
許家馨(2014),〈應報即復仇?當代應報論及其對死刑之意涵初探〉,《中研院法學》,第15期。
許家馨(2015),〈應報、憐憫與死刑-對三篇評論文的回應〉,《中研院法學》,第17期。
陳嘉銘(2015),〈人們尋求以惡還惡,若非如此即是奴隸〉,《中研院法學》,第17期。
張志銘、劉威辰(2011)。〈德希達論正義與法之關聯〉。植根雜誌,二十七卷,第九期。
黃宗慧(2011),〈當科學家遇上蛇魔女:以史坦貝克短篇故事〈蛇〉為起點重省視覺中心主義之侷限〉,《中外文學》,第40卷,第一期。
楊效斯(2001),〈西方思想中的”個人-社會”模式及其宗教背景〉,《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
謝煜偉(2014),〈重新檢視死刑的應報意義〉,《中研院法學》,第15期。
謝煜偉(2015),〈寬容社會的曙光?— 從市民刑法的例外、犯罪事後處理機能、社會責任 於個人責任的反饋回應三篇評論文〉,《中研院法學》,第17期。
鴻鴻(1994),〈三次復仇與一場審判─ 民主的誕生〉,《中外文學》,23期,卷5。
蕭惠璞(2013),〈《奧瑞斯提亞》的考古重建與汲古新釋-論三齣台灣當代改編〉,戲劇學刊,18期。
劉昌元(2000),〈科學、藝術與人生──論悲劇的誕生中的三主題〉,《哲學與文化》,27卷2期。
林奕延(2018),〈刑事處罰慾望之深層心理-以精神分析為取徑-〉,台大法研所碩士論文。
邱宇翔(2015),〈生命的審美救贖-尼采「酒神精神」與傅柯「生存美學」的比較研究〉,台大國發所碩士論文。
吳建昌(2000),〈刑事責任能力之研究-法學與精神醫學之交錯〉,台大法研所碩士論文。
陳麗玲(1994),〈精神分析法學之研究〉,台大法研所碩士論文。
潘佳苡(2018),〈刑事責任本質之反思-重新建構現代的責任觀〉,台大法研所碩士論文。
《舊約》〈創世紀〉第一章第1-2節(和合本)。中文聖經網。
《三五歷紀》。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林翊庭,著床即開啟的恆久忍耐:胚胎如何逃過母體免疫系統追殺?,泛科學。
黃致豪專欄:官民同審的未來-國民法官制,上報。
Gucci 19秋冬,Alessandro Michele,你在尖刺面具下藏了什麼?。Heaven Raven。
透過面具,你能看見真實嗎?Gucci秋冬大秀 歡迎來到哲學思辨課。Beautimode。
Christobel Hastings. Trans. Mumu Dylan, 梅杜莎的永恆神話:從強暴受害者到怪物,M Plus.
Aeschylus, Oresteia, Translated by Christopher Colla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Barbara E. Goff , History, Tragedy, Theory: Dialogues on Athenian Drama.(US:University of Texas,1995)
Carl G.Jung , Memories,Dreams,Reflections,.(London:Flamingo.1983)
Carl G.Jung , Freud and Psychoanalysis.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61)
Carl G.Jung ,The Symbolic Life.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73)
Carl G.Jung , The Psychology of Child Archetype , The Archetypes of the Collectives Unconscious.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61)
Carl G.Jung ,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77)
C.G. Jung and C.Kerenyi , Translated by R.F.C. Hull, Science of Mythology. (US :Routledge.2002)
Claude Lévi-Strauss, Translated by Jane Marie Todd, The Other Face of the Moon. (US: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2013)
Erich Fromm, 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73)
Donald Phillip Verene,Knowledge of Things Human and Divine.(US:Yale University.2003)
Friedrich Nietzsche, The Gay Scienc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Francoise Frontisi-Ducroux, The Invention of the Erinyes,Visualizing the Tragic.(UK:Oxford Press,2007)
Hesiod, Translated by Daryl Hine, Theogony ,in Works of Hesiod and The Homeric Hymns, . (U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5)
Isaiah Berlin, Vico and Herder. (US:The Viking .1976)
James F. Stephen,A General View of The Criminal Law of England.(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863).
Jeffrie G Murphy,Getting Even Forgiveness and Its Limits.(UA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Lewis Henry Morgan, Ancient society.( U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Luca Tateo, Giambattista Vico and the New Psyological Science.( New York : Routledge.2017)
Michel Foucault, Translated by Robert, Hurley,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US: New Press,1998)
Neil Vidmar, Retribution and Revenge, Handbook of Justice Research in Law.(New York:Plenum. Joseph Sanders & V. Lee Hamilton eds., 2002).
Paul Ricoeur, The Symbolism of Evil, Translated by Emerson Buchanan.( US : Happer & Row,Publishers.1967)
R. von Jhering: The Struggle for Law (1872), 96-97. Translated by the fifth German edition by J.J. Lalor, (Chicago,1879)
Rivka Gonen, Biblical Holy Places: An Illustrated Guide.(US: Paulist Press.2000.)
Sadkat Kadri. The Trial.(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5)
Simon Goldhill, Aeschylus: The Oresteia.(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Stephen Hawking、Leonard Mlodinow, The Grand Design.(US: Bantam Dell Pub Group,2012)
Susan Jacoby, Wild Justice: The Evolution of Revenge.(New York: Harper & Row.1983).
Sewell-Rutter, N. J.. Guilt by Descent (Oxford Classical Monographs) OUP Oxford. Kindle.
Tarnas, Richard.(1991) .Passion of the Western Mind .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Kindle.
Froma I. Zeitlin, The Dynamics of Miosgyny: Myth and Mythmaking in the Orestia.150. Women in the Ancient World (Spring and Fall 1978)
Froma I. Zeitlin, The Motif of the Corrupted Sacrifice in Aeschylus' Oresteia.491. American Philological Association , 1965, Vol. 96 (1965)
Jacqueline Long, Gender, Democracy, and the Justice of Athena’s Vote to Acquit Orestes.( Classical Studies: Faculty Publications and Other Works,2015)
Josefa Birr, Jhering’s concept of Rechtsgefühl and its role in The Struggle for Law. Trans formacje Prawa Prywatnego 4/2017 ISSN 1641–1609
Michael Gagarin, The Vote of Athen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hilology , Summer, 1975, Vol. 96, No. 2 (Summer, 1975).
Nickolas Pappas, Nietzsche's Apollo. Journal of Nietzsche Studies , Vol. 45, No. 1 (Spring 2014)
R. P. Winnington-Ingram, Clytemnestra and the Vote of Athena,132. The Journal of Hellenic Studies , 1948, Vol. 68 (1948)
Brittany Garcia, Medusa. Ancient History Encyclopedia.
Henry Kissinger, How the Enlightenment Ends.( The Atlantic2018)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