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1: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詹前倬
研究生(外文):Chien-Cho Chan
論文名稱:楊起元的師承與學術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Yang Qiquan’s Thoughts and Hi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指導教授:宋家復宋家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fu Sung
口試委員:呂妙芬李卓穎吳孟謙
口試委員(外文):Miaw-fen LuCho-ying LiMengchien Wu
口試日期:2020-07-3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5
中文關鍵詞:楊起元羅汝芳師承師生關係
外文關鍵詞:Yang QiyuanLuo Rufang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Fellowship
DOI:10.6342/NTU202002205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探討楊起元(1547—1599)與其師羅汝芳(1515—1588)的師生關係,如何關聯其學術發展。首先考察二人的交往歷程,注意到兩人親身會面僅只二回,書信交往也多仰賴中介者協助。不過,楊起元於師教篤信弗疑,使其符合羅汝芳的期待,因而被認定為師學繼承人。羅氏逝後,楊起元參與三類紀念羅汝芳的活動,分別是私謚、編纂與建祠,這些活動重新塑造羅汝芳之學。其中,楊起元因閱讀羅汝芳遺集,深感羅子之學於仁孝有獨到發揮,因而開啟《孝經》編纂工程。楊氏藉此發揚羅汝芳的孝弟慈論,但是比起羅氏孝論的源頭《大學》,他更為推崇《孝經》,也認為該經更為契合羅氏之學。師門孝論的核心經典,在楊起元手上完成從《大學》到《孝經》的轉換。然而,此一轉換並非有意立異於師,而是楊起元堅定相信師學已臻至境,致使他將自得之學歸於羅子之學。這個將自得歸於師學的嘗試,是在羅、楊師生對彼此篤信不疑的關係之中方得實現。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 Qiyuan (1547—1599) and his mentor, Luo Rufang (1515—1588),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how the relationship shaped Yang’s thoughts. The first chapter delves in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Yang and Luo, which shows that the two met merely two times and their bonding did not seem strong as described. After Luo’s death, Yang involved in multiple kinds of movements commemorating this mentor, three of which, including deciding Luo’s posthumous name, editing Luo’s writings, and building his shrine. Among them, Yang, due to his reading of Luo’s late collections, was so moved by Luo’s insights in jen (benovolence) and hsiao (filial piety) that he dedicated to an editing program on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and Luo’s related words or writings. While promoting Luo’s theory of filial piety, Yang found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fit more in Luo’s theory rather than the Great Learning, from which Luo formulated his theory. The foundation of Luo’s theory was thus shifted from the Great Learning to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paralle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Yang’s program. What led to this shift, however, was not Yang’s intention to but his belief in Luo, which allowed and convinced him to attribute his attainment on himself to the thought of his teacher. The attempt of Yang’s attribution was realized in he and Luo’s relationship based on wholeheartedly and mutually hsin (trust, belief).
目錄
口試委員審定書 I
致謝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緒論 1
第一節 學術史回顧 4
第二節 問題與取徑 9
第三節 章節安排 10
第一章 身入羅門 12
一、入門以前(1547—1576) 13
第二節 初入羅門(1576—1585) 15
第三節 取道旴江(1586—1588) 20
小結 24
第二章 紀念羅子 26
第一節 私謚 27
第二節 編纂 34
第三節 建祠 42
小結 47
第三章 重塑師學 49
第一節 明明德與《大學》 49
第二節 孝弟慈與《孝經》 60
小結 70
餘論 71
第一節 自得:證與迹 71
第二節 師生關係的探索 74
引用書目 80
(一)史料 80
(二)近人著作 81
(一)史料
丁廷楗修,趙吉士纂,《(康熙)徽州府志》。臺北:成文,1975據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刊本影印。
王守仁撰,吴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尹 喜著,牛道淳註,《文始真經註》,收入張宇初等編,《正統道藏》第24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影印上海涵芬樓本。
朱 熹,《大學章句》,收入氏著,《四書集註》。臺北:漢京文化,1983年據嘉慶十六年〔1811〕吳志忠刻本影印。
吳有恆,〈吳處士熙宇來書〉,收入管志道,《酬諮續錄》,卷4,頁7—8。東京:內閣文庫藏,萬曆三十三年〔1605〕序刊本。轉引自吳孟謙,《融貫與批判:管東溟的思想及其時代》,頁344。臺北:允晨文化,2017。
李 贄著,張建業主編,張建業、張岱等注,《李贄全集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邢 昺注疏,《孝經注疏》,收入吴平等編,《孝經文獻集成》第1冊。揚州:廣陵書社,2011年據清嘉慶二十年〔1815〕南昌府學刻本。
沈懋學,《郊居遺稿》。Cambridge, MA:哈佛大學藏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何喬遠刻本。
孟化鯉,《孟雲浦先生集》,收入穆孔暉、尤時熙等撰,鄒建鋒、李旭等編校《北方王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明 誼修,張岳松纂,《(道光)瓊州府志》。臺北:成文,1967據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修,光緒十六年〔1890〕補刊本影印。
孫奇逢,《理學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
徐志達編,《惠州文征》。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
徐師曾,《文體明辨》,收入吳訥等著,《文體序說三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張元忭撰,錢明編校,《張元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張廷玉等撰,鄭天挺等點校,《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
焦竑撰,李劍雄點校,《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曹胤儒,〈蘇州曹魯川邑令來書〉,收入祩宏著,明學主編,《蓮池大師全集・雲棲大師遺稿》,卷1,頁166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郭 棐撰,黃國聲、郭貴忠點校,《粵大記》。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
馮從吾,《馮少墟續集》,收入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1997。
黎允儒著,盧見田輯,《粵遊紀》。溫哥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藏,蒲坂書樓清末〔1875—1911〕抄本。
黃宗羲撰,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楊起元,《楊復所全集》。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刊本影印,1994。
楊起元,《續刻楊復所太史家藏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間(1573—1620)楊氏家刊本。
楊起元撰,謝群洋點校,《證學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溫體仁等撰,《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溫體仁等撰,《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管志道,《問辨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87冊。臺南:莊嚴文化,1995。
羅汝芳著,李慶龍彙集,《羅近溪先生語錄彙集》。首爾:新興出版社,2006。
羅汝芳撰,方祖猷等編校,《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羅汝芳撰,曹胤儒編,《盱壇直詮》。臺北:廣文書局,1960。
(二)近人著作
王 格,〈楊起元的學派與信仰〉,《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2期,2018年4月,惠州,頁24—28。
王汎森,〈明代心學家的社會角色──以顏鈞的「急救心火」為例〉,收入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委員會編,《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頁249-266。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
王汎森,〈明代後期的造偽與思想爭論──豐坊與《大學》石經〉,《新史學》第6卷第4期,1995年12月,臺北,頁1—19。
古清美,〈羅近溪悟道之義涵及其工夫〉,收入氏著,《慧菴論學集》,頁111—150。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田 浩,〈儒家教育是自我實現抑或既有智慧的傳承?──對呂祖謙和朱熹有關學生學習理論構建之探討〉,《古今論衡》第19期,2009年7月,臺北,頁93—110。
朱鴻林,〈讀張詡《白沙先生行狀》〉,收入氏著,《明人著作與生平發微》,頁214—219。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何威萱,〈張居正的學術及其禁毀書院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吳 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吳 震,《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吳秀玉,《被遺忘的晚明思想家:楊起元思想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吳孟謙,《融貫與批判:管東溟的思想及其時代》。臺北:允晨文化,2017。
吳定球,〈明朝名儒楊起元年譜〉,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惠州市惠城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惠城文史資料》第13輯,頁216—243。惠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惠州市惠城區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97。
呂妙芬,《成聖與家庭人倫:宗教對話脈絡下的明清之際儒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8。
李慶龍,〈羅汝芳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杜維明,《詮釋《論語》「克己復禮爲仁」章方法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林慶彰,〈豐坊與姚士粦〉。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3。後出版為林慶彰,《豐坊與姚士粦》。臺北:萬卷樓,2015。
唐立宗,〈從《定氛外史》看明代惠州礦徒事件、劃疆分邑與士民議論〉,《明代研究》第13期,2009年12月,臺北,頁137—186。
張藝曦,〈明中晚期古本《大學》與《傳習錄》的流傳及影響〉,《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6月,臺北,頁235—268。
陳 致,〈晚明子學與制義考〉,收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1輯,頁388—38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陳 椰,〈楊復所與晚明思潮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陳永革,《陽明學派與晚明佛教》。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陳時龍,〈論周汝登與南京陽明祠〉,《中國文化》2017年第1期,北京,頁137—145。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1522-16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鹿 博,《「信己」且「安常」:羅汝芳的哲學建構與思想踐行》。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程玉瑛,《晚明被遺忘的思想家──羅汝芳(近溪)詩文事蹟編年》。臺北:廣文書局,1995。
馮從吾,《馮少墟續集》,收入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1997。
黃宣民,〈顏鈞及其「大成仁道」〉,《中國哲學》第16輯,1993年9月,長沙,頁345—383。
楊祖漢,〈羅近溪思想的當代詮釋〉,《鵝湖學誌》第37期,2006年12月,臺北,頁145—175。
楊儒賓,〈王學學者的「異人」經驗與智慧老人原型〉,《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新竹,頁171—210。
葉守恒,《楊起元思想之探究與定位》。臺中:晨星出版,2017。
廖咸惠,〈傳神與造像:宋代士人的像設觀和崇拜行為〉,收入李達嘉主編,《近代史釋論:多元思考與探索》,頁1—45。臺北:臺灣東華,2017。
劉 勇,〈中晚明時期的講學宗旨、《大學》文本與理學學說建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3分,2009年9月,臺北,頁403—450
劉 勇,〈從李材案看晚明清議的形成及其與講學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2期,2009年11月,臺北,頁41—70。
劉 勇,〈黃宗羲對泰州學派歷史形象的重構──以《明儒學案》〈顏鈞傳〉的文本檢討爲例〉,《漢學研究》第26卷第1期,2008年3月,臺北,頁165—196。
劉 勇,《中晚明士人的講學活動與學派建構:以李材為中心的研究》
劉增光,《晚明《孝經》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蔡淑閔,《聖學的追尋與傳播:陽明學派游學活動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黎大偉,〈明儒楊起元生平及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學位論文,2012。
閻鴻中,〈師道初肇──孔子、墨子和莊子的教育故事〉,收入呂金燮等著《教養之道:若水》,頁25—66。臺北:心理出版社,2008。
謝居憲,《孝弟慈通貫孔孟聖學——羅近溪哲學之建構》。新北:花木蘭文化,2014。
謝群洋,〈楊起元生平學行述略〉,收入張新民主編,《陽明學刊(第六輯)》,頁149—170。成都:巴蜀書社,2012 年。
謝群洋,〈楊起元與晚明三教融合思潮〉,收入盧國龍主編,《儒道研究(第一輯)》,頁248—25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謝群洋,〈楊復所思想研究〉。深圳:深圳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鍾彩鈞,〈泰州學者顏山農的思想與講學──儒學的民間化與宗教化〉,《中國哲學》第19輯,1998年9月,長沙,頁 22—44
魏月萍,《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
龔鵬程,〈羅近溪與晚明王學的發展〉,收入氏著,《晚明思潮》,頁21—72。臺北:里仁書局,1994。
水野實,〈「偽石経大学」考──その出自と流伝そして波紋及び異本と原本〉,《防衛大学校紀要》第57期,1988年12月,横須賀,頁21—70。
井上進,《中国出版文化史──書物世界と知の風景》。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社,2002。
佐野公治著,張文朝、莊兵譯,《四書學史的研究》。臺北:萬卷樓,2014。
荒木見悟,〈羅近溪の思想〉,《九州大学文学部創立四十周年記録論文集》,頁207—255。福岡:九州大学文学部,1966。
荒木見悟,《明代思想硏究:明代における儒敎と佛敎の交流》。東京:創文社,1972。
荒木見悟,《明末宗教思想研究——管東溟の生涯とその思想》。東京:創文社,1979。
荒木見悟著,周賢博譯,《近世中國佛教的曙光:雲棲祩宏之研究》。臺北:慧明文化,2001。
鶴成久章,〈明代科挙と陽明学——楊起元の制義を中心に〉,《福岡教育大学紀要》第61號第1分冊,2012年,福岡,頁17—33。
溝口雄三,《中國前近代思想の屈折と展開》。東京:東京大學,1980。
Ch’ien, Edward T. Chiao Hung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Mi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中文譯本:錢新祖(Edward T. Ch’ien)著,宋家復譯,《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Chow, Kai-wing Publishing, Culture, and Pow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De Bary, Wm. Theodore. 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83.
De Bary, Wm. Theodore, ed.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Fingarette, Herbert. 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2.
Hansen, Valerie.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Rusk, Bruce. “Not Written in Stone: Ming Readers of the ‘Great Learning’ and the Impact of Forger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6, no. 1 (June 2006, Cambridge, MA), pp. 189—231.
Schneewind, Sarah, ed. Long Live the Emperor! Uses of the Ming Founder Across Six Centuries of East Asian History. Minneapolis: Society for Ming Studies, 2008.
Schneewind, Sarah. Shrines to Living Men in the Ming Political Cosmo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Tu, Wei-Ming. “The Creative Tension between Jên and Li.”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18, no. 1/2 (Jan-Apr 1968, Honolulu), pp. 29-39.
Tu Wei-ming. “On Neo-Confucianism and Human Relatedness,” in Religion & the Family in East Asia, eds. George A. DeVos and Takao Sofue, pp. 111-126.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