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1 02:1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湯燕茹
研究生(外文):Yen-Ju Tang
論文名稱:東漢金鄉祠堂圖像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Jin Xiang Shrine’s Image in Eastern Han Dynasty
指導教授:林聖智林聖智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eng-Chih Lin
口試委員:邢義田謝明良
口試委員(外文):I-tien HsingMing-Liang Hsieh
口試日期:2020-07-0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史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綜合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20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73
中文關鍵詞:金鄉祠堂朱鮪石室漢代繪畫風格豫北風格
外文關鍵詞:Jin Xiang ShrineChu Wei Shrinepictorial style of Han DynastyYu Bei Style
DOI:10.6342/NTU202002666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8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以建造於東漢時期山東區域的金鄉祠堂圖像作為主要論題,旨在探討金鄉祠堂的圖像內容、區域風格、以及圖像於祠堂功能性脈絡下的可能涵義。以下簡略說明本文討論的議題與重點:
  金鄉祠堂的圖像是以陰線刻的技法雕刻在磨平的石頭表面上。然而,在金鄉祠堂的原石表面,除了已知的圖像線條以外,尚存在許多極細的淺刻線,大部分位於祠堂壁面的下層區域。這些淺線條除了可組成與畫面相應的圖像,填補既有被認知為空白的畫面,也透露設計者對於金鄉祠堂呈現的場景曾有不同的構想。從早先的一齊舉杯致敬的場合,更改為生動的宴飲場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淺線條構成的圖像,位在過去被認為是圖像邊界之外的區域。透過對這些淺線條的分析,顯示我們對於金鄉祠堂的室內空間,尚未有充分認識,而金鄉祠堂的圖像,應是配合祠堂室內空間的配置來進行規劃。
  有關金鄉祠堂的區域風格,在考察一系列河南北部的墓葬後,顯示金鄉祠堂不論是圖像風格、或是建築的形制與結構,均與河南北部具有密切的關聯,因此在本文中將其統稱為「豫北風格」。豫北風格可用繪畫或石刻的形式來呈現,在圖像中嘗試描繪接近真實場景的空間,在表現空間深度的同時,也兼顧畫面中物體的體積、比例、量感與事物的細節描寫,相較於其他漢代作品而言,顯得相當成熟,反映東漢中晚時期具備的繪畫水準。透過本文分析,可確認豫北風格的另一個特質是此風格具備明顯的階層性,豫北風格的原型應與流行於首都中上階級豪強官宦宅邸中的繪畫具有密切聯繫。
  透過對於祠堂內部圖像與空間配置的相關考察,以及納入金鄉祠堂中淺線條圖像進行考量,筆者推論出一整組結合空間與圖像的解釋方案,來回應金鄉祠堂的祠主圖像與宴飲畫面涵義此兩大未解的議題:金鄉祠堂壁面下方的空白區域,可能存在著以繪畫或實物的長桯(桌),在祭祀時與壁面共同運作。本論文主張金鄉祠堂壁面上不存在祠主圖像,祠主是以實物在祭祀時呈現於祠堂室內空間。祠堂內的八字形構圖,並非用來引導視線集中,而是以祠主的方位與視角來繪製宴飲空間,並嘗試將此視覺經驗表現於平面的壁面圖像上。至於金鄉祠堂巨幅的宴飲圖像涵義,則以祠堂的功能性出發,判斷為表達特定的筵席,是舉辦在墓園中,有地方名望、耆老故友與宗族等出席的盛大宴會。
This thesis takes images of Jin Xiang Shrine which built in Shandong during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s the main topic, and aims to explore the image content, regional style, and the possible meaning of the image in the functional context of the ancestral hall. The following briefly explains the essay and dissertat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he image of Jin Xiang Shrine is carved on the polished stone surface using the technique of line carving. However, in addition to the known image lines on the original surface of the shrine,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very thin shallow engraved lines, most of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lower area of the ancestral hall. These shallow lines can not only compose images corresponding to the known picture, filing the existing picture that is been known as blank, but also reveal that the designer had had different ideas about the scene presented by Jin Xiang Shrine. It changed from the earlier occasion of a toast to salute, to a lively banquet scene.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part of the image composed of light lines was considered to be an area outside the image boundary in the past. The analysis of these shallow lines shows that we have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the indoor space of Jin Xiang Shrine, and the image of Jin Xiang Shrine should be planned according to the layout of the ancestral hall.
After examining a series of tombs in northern Henan in this regional style regard of Jin Xiang Shrine, it is revealed that whether the image style or the shape and structure of Jin Xiang Shrin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orthern Henan. In this article they are collectively referred as "Yu Bei(豫北)Style". The Yu Bei Style can b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paintings or stone carvings. It tried to depict the space close to the real scene by images. While expressing the depth of the space, it also gives considerations to the volume, proportion, sense of volume of the objects in the picture and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ings. As far as other works of the Han Dynasty are concerned, they appear to be quite mature, reflecting the level of painting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thesis can confirm that another characteristic of the Yu Bei Style is that this style has obvious hierarch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prototype of the Yu Bei Style should have had close relationship to the paintings which is popular in the residences of the upper-middle class in the capital.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o the internal image and the space configuration of the ancestral hall, and the inclusion of the shallow line images in Jin Xiang Shrine, the author deduced a whole set of interpretation that combine space and images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mage of the ancestral hall of Jin Xiang Shrine that are the image and the banquet picture whose had unresolved issues: there may be a long frame (table) with paintings or real objects on the blank area under the wall of Jin Xiang Shrine, which works with the wall during the ritual activities.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there is no image of the temple owner on the wall of Jin Xiang Shrine, and the temple owner exists in the indoor space of the ancestral hall when offering ritual activities. The figure-eight-shaped composition in the ancestral hall is not used to guide the line of sight, but to draw the banquet space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and perspective of the ancestral owner, and try to express this visual experience on the flat wall image. Regarding to the banquet in the Jin Xiang Shrine and consider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ancestral hall, we could possibly infer that it means to express a specific banquet, a grand banquet held in the cemetery and attended by local fame, old friends, and clan.
謝 詞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 錄 vii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2
第三節 章節安排與研究主旨 19
第一章 金鄉祠堂的性質 21
第一節 漢代的墓地建築 21
第二節 石室與墓室的關係 24
第三節 祠堂與墓前行祭的空間 27
第四節 小結 31
第二章 金鄉祠堂的圖像 33
第一節 金鄉祠堂的建築與圖像配置概觀 33
第二節 金鄉祠堂圖像的淺線稿 38
第三節 淺線條的性質、刻線分析,及邊界的判讀問題 42
第四節 小結 50
第三章 金鄉祠堂圖像的形式與風格 52
第一節 宴飲圖像的八字形構圖 53
第二節 金鄉祠堂風格的區域源流 55
第三節 豫北風格可能的階層性 68
第四節 小結 71
第四章 金鄉祠堂宴飲圖像涵義與墓主圖像問題 73
第一節 石祠後壁的樓閣人物圖 73
第二節 金鄉祠堂的空間與墓主圖像 79
第三節 金鄉祠堂宴飲圖像的涵義 86
第四節 金鄉祠堂可能的祭祀情境 93
第五節 小結 94
結論 96
附錄一:金鄉祠堂數位拓片典藏資訊、版本對照表 100
附錄二:現存祠堂、墓闕、石碑題記一覽表 104
參考書目 108
圖版目次 123
圖版 141
(一)傳世古籍:

(春秋)左丘明,《國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鄭玄撰,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檀弓)》,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漢)毛萇撰,朱熹辯說,《詩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衛宏,《漢官舊儀》,(清)孫星衍等輯,《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蔡邕,《獨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漢)孔安國,《古文孝經孔氏傳》,揚州:廣陵書社,2011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公司,1884年。
(漢)孔鮒撰、宋咸注,《小爾雅》,長沙: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漢)劉邵撰,《皇覽》。(清嘉慶孫馮翼輯刊問津堂叢書本)
(魏)何晏集解、(清)阮元校定,《重栞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京都:中文出版社,1972 年。
(漢)應劭,《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漢)王充,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王符,《潛夫論籤校正》,台北:世界書局,1967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禮記》,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周禮》,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儀禮》,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8年。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北魏)酈道元撰,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7年。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趙明誠,《金石錄》,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洪適,《隸釋》,《隸續》,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宋)司馬光,《書儀》,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宋)朱熹,《朱子禮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朱熹,《家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清)孫詒讓撰,《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瞿中溶著,《漢武梁祠畫像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
(清)畢沅、阮元,《山左金石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李壘纂修,《金鄉縣誌》,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清)馮雲鵬、馮雲鵷,《金石索》。(清道光滋陽縣署刊本)
(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清乾隆北平翁方鋼南昌使院刻本)
(清)阮元校定,《重栞宋本孟子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二)一手材料:考古報告/圖錄

大村西崖
 1915 《支那美術史彫塑篇》,東京:國書刊行會。
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
 2017 《孝堂山石祠》,北京:文物出版社。
山東省沂南漢墓博物館編
 2001 《山東沂南漢墓畫像石》,濟南:齊魯書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
 1993 〈漢魏洛陽城西東漢墓園遺址〉,《考古學報》3期,頁351-380、420-42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處
 1980 《滿城漢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1985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4敦煌壁畫》,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8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9石刻線畫》,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9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2墓室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5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5敦煌壁畫》,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6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原始社會至南北朝繪畫》,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8 《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8畫像石.畫像磚》,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集委員會編
 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1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2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3山東漢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4江蘇、安徽、浙江漢畫像石》,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5陝西、山西漢畫像石》,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6河南漢畫像石》,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7四川漢畫像石》,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2000 《中國畫像石全集8石刻線畫》,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中國畫像磚全集編輯委員會
 2006 《中國畫像磚全集 1四川漢畫像磚》,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2006 《中國畫像磚全集 2河南畫像磚》,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2006 《中國畫像磚全集 3全國其他地區》,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中國墓室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
 2010 《中國墓室壁畫全集1 漢魏晉南北朝》,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國墓室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
 2011 《中國墓室壁畫全集2 隋唐五代》,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編
 2007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
文物圖象研究室漢代拓本整理小組編
2004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漢代石刻畫象拓本精選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王建中、閃修山
 1990 《南陽兩漢畫像石》,文物出版社。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編集委員會
 1997《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 隋‧唐》,東京:小學館。
 1998《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 秦‧漢》,東京:小學館。
 2000《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 三國‧南北朝》,東京:小學館。
 2000《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 先史・殷・周》,東京:小學館。
北京圖書館善本部金石組
 1993 《北京圖書館藏畫像拓本匯編》,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
平陰縣博物館
 2008 〈山東平陰縣實驗中學出土漢畫像石〉,《華夏考古》3期,頁32-36,圖版頁。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9 《天水放馬灘秦簡》,北京:中華書局。
甘肅省博物館
 1972 〈甘肅武威磨嘴子三座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2期,頁9-23。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館、南昌市新建區博物館
 2016 〈南昌市西漢海昏侯墓〉,《考古》7期,頁45-62。
李錦山
 2008 《魯南漢畫像石硏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
李龍彬
 2016 〈新發現的遼陽河東新城東漢壁畫墓〉,《考古與文物》1期,頁29-32。
周口地區文物工作隊、淮陽縣博物館
 1991 〈河南淮陽北關一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4期,頁34-48。
武利華編
 2001 《徐州漢畫像石》,北京:線裝書局。
河北省文化管理委員會編
 1955 《望都漢墓壁畫》,北京:中國古典藝術出版社。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編
 1990 《安平東漢壁畫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隊
 1964 〈洛陽西漢壁畫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2期,頁107-135。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1987 〈密縣後士郭漢畫像石墓發掘報告〉,《華夏考古》2期,頁96-159、223、229-240。
 1993 《密縣打虎亭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6 《永城西漢梁國王陵與寢園》,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河南省偃師縣文物管理委員會
 1992 〈偃師縣南蔡莊鄉漢肥致墓發掘簡報〉,《文物》9期,頁37-42。
定縣博物館
 1973 〈河北定縣43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11期,頁8-20。
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
 2017 〈青島土山屯墓群考古發掘獲主要新發現——發現”祭台”“人”字形槨頂等重要遺跡,出土溫明、玉席和遣冊、公文木牘等珍貴文物〉,《中國文物報》2017年12月22日,第四版。
南京博物院
 1957 〈昌梨水庫漢墓群發掘簡報〉,《文物參考資料》12期,頁29-43。
 1981 〈徐州青山泉白集東漢畫像石墓〉,《考古》2期,頁137。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
 1992 〈洛陽市朱村東漢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12期,頁15-23。
洛陽師範學院河洛文化國際研究中心編
 2005 《洛陽考古集成夏商周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5 《洛陽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7 《洛陽考古集成秦漢魏晉南北朝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洛陽區考古發掘隊編
 1959 《洛陽燒溝漢墓》,科學出版社。
洛陽博物館
 1975 〈洛陽澗西七里河東漢墓發掘簡報〉,《考古》2期,頁116-123、134、143-145。
 1977 〈洛陽西漢卜千秋壁畫墓發掘簡報〉,《文物》6期,頁1-12、81-83。
胡新立
 2008 《鄒城漢畫像石》,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7 〈鄒城新發現漢安元年文通祠堂題記及圖像釋讀〉,《文物》1期,頁76-85。
淮北市文物局
 2019 〈安徽省淮北市發現漢代畫像石祠〉,《考古探索》6期,頁19-25。
重慶市博物館
 1957 《重慶市博物館藏四川漢畫像磚選集》,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陕西省考古硏究所編
 2000 《陕西神木大保當漢彩繪畫像石》,重慶:重慶出版社。
徐玉立主編
 2006 《漢碑全集》,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徐光翼編
 2012 《中國出土壁畫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徐州博物館
 1990 〈徐州發現東漢元和三年畫像石〉,《文物》9期,頁64-73。
 2003 〈江蘇徐州大廟晉漢畫像石墓〉,《文物》4期,頁61-70。
徐建國
 1993 〈徐州漢畫像石室祠建築〉,《中原文物》2期,頁40-46。
徐毅英編
 1995 《徐州漢畫像石》,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長山、仁華
 1982 〈鄧縣長冢店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期,頁21-27、74-75。
郝利榮
 2008 〈徐州新發現的漢代石祠畫像和墓室畫像〉,《四川文物》2期,頁62-70。
閃修山、王儒林、李陳廣編
 1989 《南陽漢畫像石》,河南省:河南美術社。
閃修山、李陳廣編
 1988 《南陽漢代畫像石刻續編》,上海市:人民美術出版社。
閃修山、陳繼海編
 1981 《南陽漢代畫像石刻》,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陝西考古研究所
 2017 〈陝西靖邊縣楊橋畔渠樹壕東漢壁畫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期,頁3-28。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2017 〈陝西靖邊縣楊橋畔渠樹壕東漢壁畫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期,頁3-26。
曾昭燏、蔣寶庚、黎忠義
 1956 《沂南古畫像石墓發掘報告》,上海: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出版。
馬漢國
 2003 《微山漢畫像石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高文編
 1987 《四川漢代畫像石》,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8 《四川漢代石棺畫像集》,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
高書林
2002 《淮北漢畫像石》,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常任俠編
 1955 《漢代繪畫選集》,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
 1988 《畫像石畫像磚》,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康蘭英,朱青生主編
 2012 《漢畫總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陳慶峰、潘衛東、李慧
 2002 〈滕州漢代石祠堂及祠堂畫像〉,《棗莊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期,頁81-84。
傅惜華
 1951 《漢代畫像全集》初編、二編,北京: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1965 〈湖北均縣”雙塚”清理簡報〉,《考古》12期,頁636-643。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1973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1975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發掘簡報〉,《考古》1期,頁39-85。
 2004 《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黃明蘭
 1987 《洛陽古墓博物館》,北京:昭華出版社。
黃佩賢
 2008 《漢代墓室壁畫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黃雅峰
 2009 《海寧漢畫像石墓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黃雅峰、陳長江
 2008 《南陽麒麟崗漢畫像石墓》,西安:三秦出版社。
鞏縣文化館
 1974 〈河南鞏縣發現一批漢代銅器〉,《考古》2期,頁123-125。
葉小燕
 1965 〈河南陜縣劉家渠漢墓〉,《考古學報》1期,頁107-168、182-207、217-219。
澠池縣文化館、河南省博物館
 1976 〈澠池縣發現的古代窖藏鐵器〉,《文物》8期,頁45-51。
蓋山林
 1978 《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閻根齊編
 1992 《商丘漢畫像石》,河南美術出版社。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滎陽市文物保管所
 1996 〈河南滎陽萇村漢付壁畫墓調查〉,《文物》3期,頁18-32。
顧森
 1997 《中國漢畫圖典》,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



(三)二手材料:近人論著


(中、日文)
丁凌華
 2000 《中國喪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丁義珍
 1984 〈孔望山杯柈刻石考〉,《文物》8期,頁30-33。
十三經註疏整理委員會
 2002 《儀禮註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土居淑子
 1986 《古代中囯の畫象石》,京都:同朋舍。
大村西崖
 1916 《支那美術史‧雕塑篇》,東京:東京印刷株式會社,附圖271-275。
小川裕充
 2003 〈中国山水画の透視遠近法--郭煕のそれを中心に〉,《美術史論叢》19冊,頁63-71。
小南一郎
 1995 《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
 2005 《中國文明の形成》,京都:朋友書店。
小泉顯夫編
 1934 《樂浪彩篋塚:南井里 石巖里三古墳發掘調查報告》,京都:朝鮮古蹟研究會。
山東大學考古系編
 1998 《劉敦願先生紀念文集》,濟南:山東大學。
中國漢畫學會編
 2015 《圖像的表徵——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南陽:人民美術出版社。
中國詩經學會編
 2003 《詩經要籍集成 三十卷》,北京:學苑出版社。
方聞
 2016 〈漢唐奇蹟在敦煌〉,《中國藝術史九講》,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頁110-128。
王化民
 1991 〈宿縣出土熹平三年畫像石〉,《中國文物報》12月1日,1991年,第一版。
 1993 〈宿縣寶光寺漢墓石祠畫像石〉,《文物研究》8期,頁64-71。
王步毅
 1993 〈安徽宿縣褚蘭漢畫像石墓〉,《考古學報》4期,頁515-549、頁567-570。
王建中
 2001 《漢代畫像石通論》,北京:紫禁城。
王柏中
 2005 《神靈世界:秩序的構建與儀式的象徵;兩漢國家祭祀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暉
 1996 《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王鶴鳴、王澄
 2013 《中國祠堂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加藤直子
 1997 〈ひらかれた漢墓--孝廉と「孝子」たちの略〉,《美術史研究》35冊,頁67-86。
永田英正
 1994 《漢代石刻集成》,京都:同朋社。
甘懷真
 1991 《唐代家廟禮制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8 〈先秦禮觀念再探〉,《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石守謙
 2010 〈山水之史-由畫家與觀眾互動角度考察中國山水畫至13世紀的發展〉,《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379-476。
石昇烜
 2018 〈論安徽宿縣褚蘭漢代祠堂與墓室的圖像關係、布局和功能—兼及車馬出行圖的多重意涵〉,《早期中國史研究》10卷2期,頁127-188。
加藤直子
 1997 〈ひらかれた漢墓--孝廉と「孝子」たちの略〉,《美術史研究》35冊,頁67-86。
刑義田
 1997 〈漢碑、漢畫與石工的關係〉,《故宮文物月刊》14卷4期,頁44-59。
 2006 〈陝西旬邑百子村壁畫墓的墓主、時代與「天門」問題〉,《故宮學術季刊》,23卷3期,頁1-38。
 2011 《天下一家——皇帝、官僚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
 2011 《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台北:中華書局。
 2015 〈伏几案而書:再論中國古代的書寫姿勢〉,《故宮學術季刊》33卷1期,頁123-167。
 2017 《畫外之意:漢代孔子見老子畫像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向井佑介 
 2014 〈墓中の神坐 : 漢魏晉南北朝の墓室內祭祀〉,《東洋史研究》73卷1期,頁1-34。
安金槐
 1994 〈河南密縣後士郭三號漢墓調查記〉,《華夏考古》3期,頁29-32、40。
朱存明
 2005 《漢畫像的象徵世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1 《漢畫像之美:漢畫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念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池田末利
 1981 〈立尸考--その宗教的意義と原初形態〉,《中國古代宗敎史硏究:制度と思想》(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頁623-645。
米澤嘉圃
 1993 〈漢代繪畫史料集〉,《國華》1170集。
佐原康夫
 1991 〈漢代祠堂畫像考〉,《東方學報》63期,頁1-60。
余英時
 1987 〈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
 2008 《東漢生死觀》,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余英時,侯旭東譯
 2005 《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吳達芸
 1985 《儀禮特牲少牢有司徹祭品研究》,台北:中華書局。
宋丙玲
 2014 〈漢畫中的用香習俗探析——從一塊東漢畫像石說起〉,《民俗研究》6期,頁40-46。
巫鴻
 1994 〈國外百年漢畫像研究之回顧〉,《中原文物》1期,頁45-50。
 2005 《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6 《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9 《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時空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0 《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巫鴻、劉聰譯
 2008 〈反思東亞墓葬藝術:一個有關方法論的提案〉,《藝術史研究》十輯,頁1-32。
巫鴻、鄭岩編
 2011 《古代墓葬美術研究》1輯,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3 《古代墓葬美術研究》2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5 《古代墓葬美術研究》3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7 《古代墓葬美術研究》4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巫鴻編
 2000 《漢唐之間的宗教藝術與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1 《漢唐之間文化藝術的互動與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3 《漢唐之間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
金維諾
 1980 〈秦漢時代的壁畫〉,《美術研究》1期。
河野道房
 2018 《中国山水画史研究:奥行き表現を中心に》,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
李向平
 1986 〈西周春秋時期士階層宗法制度研究〉,《歷史研究》5期,頁154-167。
李如森
 1995 《漢代喪葬制度》,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3 《漢代喪葬禮俗》,瀋陽︰瀋陽出版社。
李蔚然
 1958 〈江蘇睢寧九女墩漢墓出土玉牌用途的推測〉,《考古通訊》2期,頁57-59。
杜正勝
 1979 《周代城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2 《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
 1995 〈內外與八方——中國傳統居室空間的倫理觀和宇宙觀〉,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213-268。
 1995 〈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本2分,頁383-487。
汪小洋
 2017 《漢墓壁畫的宗教信仰與圖像表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從文
 1981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
邢淑惠
 2004 〈漢代墓葬畫像「庖廚宴飲圖」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
邢義田
 1987 《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出版。
 1996 〈漢代畫象內容與榜題的關係〉,《故宮文物月刊》14卷5期,頁70-83。
 2002 〈格套、榜題、文獻與圖像解釋──以一個失傳的”七女為父報仇”漢畫故事為例〉,《中世紀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與藝術》(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83-234。
 2005 〈漢代畫像胡漢戰爭圖的構成、典型與意義〉,《美術史研究集刊》19期,頁63-132。
 2011 《畫為心聲:畫像石、畫像磚與壁畫》,北京:中華書局。
 2015 〈伏幾案而書:再論中國古代的書寫姿勢〉,《故宮學術季刊》33卷1期,頁123-167。
 2017 《畫外之意:漢代孔子見老子畫像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2019 《今塵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文化流播》,上海:中西書局。
林巳奈夫,唐利國譯
 2010 《刻在石頭上的世界:畫像石述說的古代中國的生活和思想》,北京:商務出版社。
林巳奈夫
 1964 〈後漢時代の車馬行列〉,《東方學報》37冊,頁183-226。
 1976 《漢代の文物》,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
 1989 《漢代の神神》,京都:臨川書店。
林素英
 2000 《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台北:文津出版社。
林富士
 1999 《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出版社。
 1993 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4 《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
林富士編
 2011 《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聖智
 2005 〈北魏寧懋石室的圖像與功能〉,《美術史研究集刊》18期,頁26-28。
 2017 〈東漢墓葬中的燈具─兼論與道教燈儀的可能關聯〉,《圖像與儀式:中國古代宗教史與藝術史的融合》(北京:中華書局,2017),頁45-78。
 2019 《圖像與裝飾:北朝墓葬的生死表象》,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武利華
 2019 《徐州漢碑刻石通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河野道房
 2018 《中国山水画史研究:奥行き表現を中心に》,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
長山、仁華
 1982 〈鄧縣長冢店漢畫像石墓〉,《中原文物》1期,頁21-27、74-75。
長廣敏雄
 1961 〈漢代の塚祠堂について〉,《塚本博士頌壽記念佛教史學論集》,京都:塚本博士頌壽記念會,頁546-566。
 1961 〈武氏祠左右室第九石の畫象について〉,《東方學報》31冊,頁105-110、112-113。
 1965 《漢代畫象の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
 1969 《南陽の畫象石》,東京:美術出版社。
 1984 〈漢代肖像畫の精神史的背景〉,《中國美術論集》(東京:講談社,1984),頁183-197。
長廣敏雄編
 1965 《漢代畫象の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
 1969 《六朝時代美術の研究》,東京:美術出版社,頁11-40。
俞偉超
 1980 〈漢代諸王與列侯墓葬的刑制分析-兼論”周制”、”漢制”與”晉制”的三階段性〉,《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頁332-337。
俞偉超編
 1989〈從”廟”至”墓”-中國古代美術發展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98-111。
信立祥
 2000 《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俞偉超、信立祥
 1986 〈漢墓壁畫〉,《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頁158-159。
柳春藩、沈捷
 1992 〈《四民月令》完整反映地主田莊經濟說質疑〉,《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6期,頁64-69。
胡新立
 2017 〈鄒城新發現漢安元年文通祠堂題記及圖像釋讀〉,《文物》1期,頁76-85。
胡道靜
 2011 《胡道靜文集:新校夢溪筆談、夢溪筆談補正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田淑人
 1988 《中囯服裝史硏究》,合肥:黃山書社。
孫機
 1991 《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2 〈仙凡幽明之間—漢畫像石與「大象其生」〉,《仰觀集:古文物的欣賞與鑒別》,北京:文物出版社,頁165-175。
容庚
 1936 《漢武梁祠畫像錄》,北平:燕京大學。
徐復觀
 2000 《漢代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栗原朋信
 1965 〈木主考(試論)〉,《中國古代史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頁129-228。
桑原騭藏
 2001 《考史遊記》,東京:岩波書店。
秦明
 2017 〈從故宮藏黃易致陳燦《金鄉札》談起〉,《中國書法》9期,頁80-99。
秦明編
 2012 《黃易與金石學論集》,北京:故宮出版社。
袁仲一
 1990 《秦始皇兵馬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馬怡
 2013 〈從”握卷寫”到”伏紙寫”——圖像所見中國古人的書寫姿勢及其變遷〉,《形象史學研究》0期,頁72-102。
 2013 〈漢畫像石所見免冠叩拜圖〉,《齊魯文物(第二輯)》,北京:科學出版社,頁107-122。
馬新
 2014 〈試論漢代的墓祀制度〉,《山東大學學報》1期,頁20-33。
參丁鼎
 2003 《〈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建宇
 2011 〈漢畫之視覺語法簡論:以空間表現為中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1期,頁112-117、178。
張從軍
 2002 《漢畫像石》,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2004 《黃河下游的漢畫像石藝術》,山東:齊魯書社,頁425-431。
 2004 《黃河下游的漢畫像石藝術》,濟南:齊魯書社。
張鶴泉
 1993 《周代祭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張艷萍
 2005 〈燕飲詩中所見的周人祭祖禮—《詩經〉燕飲詩研究之二〉,《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期,頁19-22。
曹建國、周楊
 2017 〈他山之石:海外漢畫像研究之啟示〉,《文化與詩學》2期,頁206-228。
梁思成
 1985 〈中國建築史〉,《梁思成文集(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郭曉川
 1997 〈蘇魯豫皖區漢畫像視覺形式演變的分期研究〉,《考古學報》2期,頁171-195。
陳子展
 1985 《雅頌選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秀慧
 2002 〈滕州祠堂畫像石空間配置復原及其地域子傳統〉,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葆真
 1996 〈從空間表現法看南宋小景山水畫的發展〉,《故宮學術季刊》,13卷3期,頁83-117。
陳鍠
 2005 《古代帛畫》,北京:文物出版社。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
 2017 《圖像與儀式:中國古代宗教史與藝術史的融合》,北京:中華書局。
勞榦
 1939 〈論魯西畫像三石-朱鮪石室,孝堂山,武氏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本1分, 93-127。
 1967 〈漢畫〉,《故宮季刊》2卷1期,頁1-8。
曾布川寬
 1981 《崑崙山への昇仙》,東京:中央公論社。
 1993 〈漢代畫像石におけゐ昇仙圖の系譜〉,《東方學報》65冊,頁23-221。
 2006 《中囯美術の図樣と樣式》,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
曾藍瑩
 2000 〈格套、作坊與地域子傳統:從山東安丘蕫家莊漢墓的製作痕跡談起〉,《美術史研究集刊》八期,頁33–86。
渡部武
 1991 《畫像が語る中國の古代》,東京:平凡社。
游秋玫
 2007 〈漢代墓主畫像的圖像模式、功能與表現特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菅野惠美
 2012 《中國漢代墓葬裝飾の地域的研究》,東京:勉誠出版社。
賀西林
 2001 《古墓丹青:漢代墓室壁畫的發現與研究》,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賀西林、李清泉
 2009 《永生之維—中國墓室壁畫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雅峰
 2008 《南陽麒麟崗漢畫像石墓》,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9 《海寧漢畫像石墓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黃曉芬
 2003 《漢墓的考古學研究》,長沙:嶽麓書社。
楊孝軍、郝利榮
 2011 〈論漢畫像石中”祭案”與”庖厨”的意義——兼論《太平經》中的死後世界以及和漢代民俗信仰〉,《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頁93-99。
楊泓
 1984 〈漢代的壁畫墓〉,《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頁114-451
 1997 〈目次;代前言〉,《美術考古半世紀─中國美術考古發現史》,北京:文物出版社,頁1-7。
 1999〈談中國漢唐之間葬俗的演變〉,《文物》10期,頁60-68。
 2000 《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北京:科學出版社。
楊愛國
 1998 《不為觀賞的畫作:漢畫像石和畫像磚》,成都:四川敎育出版社。
 2005 〈五十年來的漢畫像石研究〉,《考古學》4期,頁31-37。
 2006 《幽明兩界:紀年漢代畫像石研究》,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7 〈”祠主受祭圖”再檢討〉,《文藝研究》2期,頁130-137。
 2011 〈河南淮陽北關一號漢墓殘畫像石性質考〉,《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頁392-393。
 2016 〈漢墓中的屏風〉,《文物》3期,頁54。
楊寬
 1985 《中國古代陵寢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楊樹達
 2007 《漢代婚喪禮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葉小燕
 1965 〈河南陜縣劉家渠漢墓〉,《考古學報》1期,頁107-168、182-207、217-219。
董作賓
 1960 〈山東滕縣曹王墓漢畫像殘石〉,《大陸雜誌》21卷12期,頁6、11、28。。
雷德侯
 2005 《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與規模化生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蒲慕州
 1993 《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社。
 1997 〈漢代知識分子與民間信仰〉,《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臺北:中研院史語所,頁561-603。
 2004 《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社。
 2010 〈中國古代的信仰與日常生活〉,《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頁13-64。
 2013 〈漢代之信仰、想像、與幸福之追求〉,《古代庶民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
趙化成
 1999 〈漢墓壁畫的佈局與內容─兼論先秦兩漢死後世界信仰觀念的變化〉,《中國考古學的跨世紀反思》,北京:商務印書館,頁427-450。
劉昭瑞
 2002〈記幾件漢魏神坐石刻〉,《考古與文物》,2002增刊,頁222-226、239。
 2007《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劉海宇
 2015 《山東漢代碑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劉偉冬
 2013 〈圖像學與漢畫像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6期,頁1-12、221。
劉尊志
 2017〈淺析西漢列侯墓葬墓外設施——兼論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墓外設施的價值和意義〉,《南方文物》1期,頁75。
劉源
 2007《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滕固
 1937 〈南陽漢畫像石刻之歷史與風格的考察〉,《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頁483-501。
潔西卡羅森、鄧菲譯
 2011 《祖先與永恒:杰西卡羅森中國考古藝術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蔣英炬
 1982 《山東漢畫像石選集》,山東:齊魯書社。
 1998 〈關於漢畫像石產生背景與藝術功能的思考〉,《考古》11期,頁90-96。
 2004 〈漢代畫像”樓閣拜謁圖”中的大樹方位與諸圖像意義〉,《藝術史研究》6輯,頁149-171。
蔣英炬、吳文祺
 1983 〈漢代的小祠堂─嘉祥宋山漢畫像石的建築復原〉,《考古》8期,頁741-751。
 1995 《漢代武氏墓群石刻硏究》,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
蔣英炬、楊愛國
 2001 《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北京:文物出版社。
蔣英炬、楊愛國、蔣群
 2015 《朱鮪石室》,北京:文物出版社。
鄭岩
 1998 〈墓主畫像研究〉,《劉敦願先生紀念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頁450-468。
 2002 《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5 〈關於墓葬壁畫起源問題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園漢墓為中心〉,《故宮博物院院刊》2期,頁56-74。
 2006 〈關於漢代喪葬畫像觀者問題的思考〉,《中國漢畫研究》2卷,頁39-55。
 2012 〈論美術考古學一詞的由來〉,《從考古學到美術史:鄭岩自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363-382。
 2013 《逝者的面具:漢唐墓葬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 〈視覺的盛宴──「朱鮪石室」再觀察〉,《美術史研究集刊》41期,2016年,頁61-144。
魯迅
 2014 《魯迅全集:編年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盧兆蔭
 1984 〈略論兩漢魏晉的帷帳〉,《考古》5期,頁454-467。
 1989 〈再論兩漢之玉衣〉,《文物》10期,頁60-67。
錢穆
 1993 《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
繆哲
 2007 〈漢代藝術中外來母題舉例───以畫像石為中心〉,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史博士論文。
 2012 〈重訪樓閣〉,《美術史研究集刊》33期,頁1-343。
 2018 〈從靈光殿到武梁祠——漢代帝國藝術的重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00期,頁30-32。
鍾宗憲
 2005 《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
韓國河
 1999 《秦漢魏晉喪葬制度研究》,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顏娟英、石守謙
 2016 《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臺北:石頭出版社。
羅二虎
 2002 《漢代畫像石棺》,成都:巴蜀書社。
 2008 《中國美術考古研究現狀》,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羅哲文
 1961〈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文物》4期,頁44-51。
關野貞
 1916 《支那山東省に於ける漢代墳墓の表飾》,東京:東京帝國大學工科大學。
龔詩文
 2017 《象生與飾哀—漢墓石刻畫像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西文)


Annette L. Juliano
1975Art of the Six Dynasties: Centuries of Change and Innovation , New York: 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 p. 9.

Bushell, Stephen W.
1910Chinese Art, vol. 2 London: Board of Education press, pp31-32.

Bachhofer ,Ludwig
1931"Die Raumdarstellung in der chinesischen Malerei des ersten Jahrtausends n. Chr. " Müncher Jahrbuch der bildenden Kunst, 8, pp.193-242

Chavannes, Édouard.
1893La Sculpture sur pierre en Chine au temps des deux dynasties Han, Paris: Ernest Lerous.
1913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 Paris: Ernest Lerous.

Fairbank, Wilma Canon.
1941"The Offering Shrines of " Wu Liang Tz'u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6, no. 1, pp.1-36.
1942"A Structural Key to Han Mural Art,"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7, no. 1, pp.52-88.
1972Adventures in Retrieval: Han Murals and Shang Bronze Mol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ischer, Otto.
1931Die Chinesische Malerei der Han- Dynastie, Berlin: Paul Neff Verlag Press.

James, Jean M.
1983An iconographic study of two late Han funerary monuments : the offering shrines of the Wu family and the multichamber tomb at Holingor, Phd diss. University of Iowa.
1995"An Iconographic Study of Xiwangmu during the Han Dynasty," Artibus Asiae vol. 55, no. 1/2, pp. 17-41
1996A Guide to the Tomb and Shrine Art of the Han Dynasty 206 B.C.-A.D. 220., Lewiston: E. Mellen Press.
1999"The Eastern Han Offering Shrine: A Functional Study," Archives of Asian Art, vol. 51, pp.16-29.

Ludwig, Bachhofer
1931"Die Raumdarstellung in der chinesischen Malerei des ersten Jahrtausends n. Chr. " Müncher Jahrbuch der bildenden Kunst, vol.8, pp.193-242.
1946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Art. New York: Pantheon House Press.

Loewe, Michael.
1979Ways to Paradise: the Chinese quest for immortalit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Press.
1982Chinese ideas of life and death: faith, myth and reason in the Han period (202 BC-AD 220),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92"The Imperial Tombs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and Their Shrines," Second Series, vol.78, Livr.4/5, pp.302-340.

Ledderose, Lothar
2000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rch, Benjamin.
1931"Linear Perspective In Chinese Painting," Eastern Art, no. 3, pp.113-139.

Nylan, Michael.
2016"At table: Reading and misreading funerary images of banquets in early China," Dining and death: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the 'Funerary Banquet' in ancient art, burial and belief, Leuven: Peeters press, pp.627-662.

Powers, Martin J.
1981"An Archaic Bas-Relief and the Chinese Moral Cosmos in the First Century A.D." Ars Orientalis, vol.12, pp.25-40.
1984"Pictorial Art And Its Public In Early Imperial China," Art History, vol. 7, pp135-163.
1991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Powers, Martin J., Tsiang, Katherine R. eds.
2016A Companion to Chinese Art,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Inc Press.

Rowley, George.
1947Priciples of Chinese Paint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oper, Alexander C.
1941"Early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Art Bulletin, vol. 23, no. 2, pp.146-147.
1948"Life-motion and the Sense of Space in Early Chinese Representational Art," Art Buletin, vol. 30, pp.167-186.

Seckel, Dietrich
1993"The Rise of Portraiture in Chinese Art." Artibus Asiae, vol. 53, no.1/2, pp. 7-26.

Siren, Osvald
1956Chinese Painting: Leading Masters and Principles, London: Lund Humphries; New York: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vol. 1, p. 19.

Segalen, Victor, Gilbert de Voisins and Jean Lartigue.
1917Mission archéologique en Chine, Paris: Geuthner.

Shih, H. Y.
1961Early Chinese Pictorial Style: From the Later Han to the Six Dynasties, Ph.D dissertation, Bryn Mawr College.

Stephen W Bushell
1910Chinese Art vol. 2(London: Board of Education press, 1910), pp. 31-32.

Tseng, Lillian Lan-ying.
2011Picturing Heaven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ictor Segalen, Gilbert de Voisins and Jean Lartigue.
1914Mission archéologique en Chine , Paris: Geuthner.

Wen C. Fong et al.
1984Images of the mind (Princeton, N.J. : Art Museum, Princeton University, pp. 14-17.

Wu, Hung
1988"From Temple to Tomb: Ancient Chinese Art and Religion in Transition, " Early China,13, pp. 78-115.
1989The Wu Liang Shrine :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Art in Ritual Context; Rethinking Mawangdui," Early China, vol.17, pp.111-144.
1996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2"A Deity Without Form: The Earliest Representation of Laozi and the Concept of Wei in Chinese Ritual Art, " Orientations, vol. 34, no.4, pp. 38-45.
Yetts, W. Perceval.
1949"Concerning Chinese Furnitur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 2, pp.125-13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